登陆注册
1089800000037

第37章 凯旋回京(3)

杜伏威是齐州章丘河滩村人,生性豪爽放荡。隋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杜伏威与好友辅公祏,满怀热情地投奔左才相农民义军。没料到左才相生性多疑,杜伏威与辅公祏到了很长时间,连信任都得不到。俩人心中极不爽快,在左才相军被隋将张须陀大军围剿时,率部突围,离开左才相,自称将军。从此以后,杜伏威转战淮河流域,处处与官府作对。杜伏不仅威足智多谋,而且勇敢善战,每遇征战,出则居前,入则殿后,深得部下敬重。没过多久,杜伏威又先后合并苗海潮、赵破阵、李子通等多支义军,在江淮声势日渐浩大。隋炀帝见杜伏威日益坐大,非常恼怒,多次派兵围剿,奈何均未奏效。杜伏威在破高邮、占历阳后,于历阳建立政权,自称大总管。他减免当地赋税,惩治贪官污吏,使高邮、历阳等地,气象一新。正当义军大发展之际,杜伏威却忽改初衷,于大业十四年上表,归降隋朝。隋炀帝任他为东南道大总管,封为楚王。两月之后,隋炀帝被于文化及杀死,楚王杜伏威却在悄悄地发展壮大。两年后,杜伏威乘唐军与王世充大战洛阳时,率大军渡过长江,围攻李子通。界时,李子通的军力十倍于杜伏威,结果却被杜伏威击败。杜伏威由是占领南京,建国称吴,做起吴王来。随着杜伏威进行的一系列变法改革,加强了南京的政权建设,使得杜伏威所治区域,经济复兴、社会安定。

就在这时候,李靖奉了唐王朝李渊的命令,领兵前来,要灭了这新生的小国。大敌当前,杜伏威权衡利弊,只好降唐。降唐之后,杜伏威被李渊封为吴王,拜为太子太保,兼行台尚书令,留居长安。就这样,在唐帝国的版图上,唯一的割据势力,这时就剩了陕西靖边的梁师都。

这梁师都为夏州朔方人。与杜伏威一样,都是隋末的地方割据者。梁师都世为夏州豪族大家,做过隋的鹰扬郎将。大业十三年,梁师都杀郡丞唐世宗,自称大丞相,联合突厥,共同反隋,占据雕阴、弘化、延安等郡,自称皇帝,国号梁,建元“永隆”。李渊统一全国后,梁师都势力孤弱,内部矛盾不断加剧。到李世民做了皇帝后,派人令他投降。梁师都不从。李世民派大军进攻。梁师都堂弟洛仁,深知国家将亡,为了自保,杀死梁师都,将南京献给李世民。这是后话。

在当时,因为梁师都的存在对唐王朝的影响不大,而要消灭他,地处偏南,路途遥远,耗费实在太大。为此,李渊决定让他苟延残喘一个时期,自己则将主要精力,用于政权的建设和体制的改革。

这时的李渊,已经亲眼目睹一座宠大的隋帝国大厦突然坍塌。这个帝国,曾是那样的强大,好象是可以长存下去千年万年,却不料转眼之间,就已经烟消云散。真是太可怕了!而今,李渊的唐帝国刚刚建立。虽然,他是这样的年青、强健、充满了活力,如一般汹涌的洪流,摧毁了一切阻挡的东西。可是,他也稚嫩、柔弱,犹如一棵刚出土的幼苗,稍有风霜寒雪,就会夭折毁灭。因此,李渊不敢有半点侥幸的念头,只能小心翼翼地来经营这个刚刚建立起来的帝国,让他尽快地成长、成熟起来。基于这样的认识,李渊认认真真地总结前朝的得失,全力以赴地试图使他的帝国能够平安成长。

对隋朝原有的制度,李渊进行了一些改革,而且有不少新的发展。他建立了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的政治制度,设置御史台为监察机关,监督、弹劾文武百官。对发展经济,李渊实行均田制和租佣调制,意在让人人有田可种的同时,能对贵族的田地进行限制。关于法律,隋末时炀帝曾咨意妄为,人言为法,法的混乱滋生了许多天大的祸患,李渊对此历历在目,感受颇深。为了凡事能有法可循,李渊在长安称帝后,即废炀帝的《大业律》,在文帝《开皇律》的基础上,修订新的大唐律法。关于军事制度,作为军事世家的李渊,对创始于西魏宇文泰时期、经北周、隋朝皆用的府兵制非常欣赏,早在太原起兵进军长安的途中,李渊就将其逐步在军队中实行。这种府兵制,把练兵权和领兵权分离,以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对抗中央;同时它又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将兵农合一,使士卒平时在家生产,遇事出征作战,可以从根本上减轻国家的负担。对于人才的选拔任用,李渊更有自己成熟的经验和看法。他大胆地对隋创立的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使考生中不但有国子监所属学校的学生,也有各地的私学中通过州县保举的学生,同时还将科举分为常举、制举两种。每年定期举行为常举,由皇帝临时确定的为制举。这样一来,不但为读书人敝开了仕途之道,也为皇帝临时选贤提供了方便。

用人之事是每个皇帝的主要工作,更是李渊的头等大事。如今李世民凯旋归来,李渊高兴万分地对李世民进行大加封赏并赐于特权。外围强敌已灭,连小股的割据势力也基本肃清,李渊要大展宏图,对朝庭的用人制度作一番更大的改革。他兴致勃勃地让人唤来裴寂和萧瑀,想就此事先听听他们的看法。

在朝中的诸大臣中,裴寂是与李渊情谊最为深厚的人。李渊太原起兵,对他就是策划与支持者之一。当是时,是他的力劝才让李渊决定立即起兵。以后,裴寂尽晋阳宫所有,将晋阳宫的米,九百万斛;杂彩,五万段;铠甲,四十万套,全数献出,支援李渊起兵。在李渊攻占长安后,又是他大力支持李渊称帝。李渊称帝后,即任裴寂为尚书仆射。

对于萧瑀,李渊有感于他为人正直,又属皇室家族,加上他还是皇后独孤家族的女婿。于是,非常敬重。刚登上皇帝位,李渊就招萧瑀进长安,授萧瑀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视之为心腹,每次临朝听政,不但赐萧瑀升于御榻而立,还亲切地称他为“萧郎”。在当朝的诸臣中,萧瑀是最熟识国典朝仪的,加上他又孜孜自勉,对政事很有研究,因而深得李渊信任。每有疑虑,总喜欢请他来问问。李渊见他俩来了,行过君臣之礼,便开口便说:

“隋末无道,上下互相蒙蔽。皇上骄横,臣下谄媚奸佞之徒不断。皇上不知道改正自己的错误,臣子也不为国尽忠。炀帝如是,终使国家危难,自己也死在佞臣之手。现如今,朕拨乱反正,志在安邦定国。平定乱世要用武将,守成治国要靠文臣。只有使他们各尽其才,国家才能安枕无忧,走向繁荣昌盛。现在,四海基本平定,朕要将此事要进一步落实,不知丞相有何看法?”

裴寂听了,却并不象往日那样侃侃作答,而是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半晌也不言语。李渊见了,忍不住高咳一声,意在提醒裴寂快快作答。裴寂又沉默半晌,这才吱吱唔唔地说:“这个事情……臣的头脑,此时实在太乱?”

“乱,头脑?”李渊有些奇怪,裴寂的头脑向来清醒,思维敏捷,怎么会乱?

“丞相是不是病了?”李渊关切地问道。

“没有,只是,只是……”裴寂支支唔唔,竟抬眼看了看身旁的萧瑀。

李渊一见裴寂的动作,立刻明白:他是有大事要说,不想当了萧瑀的面,心中不由有些气愤,便大声说:

“只是什么,快快明言!萧郎又不是外人。”

裴寂被逼无奈,这才开口说道:“适才太子到臣的府上,说了秦王的事情。”

萧瑀在一旁听了,双手一揖说:“既然是说皇上的家事,臣就此告退。”说完缓缓离去。

李渊闻说是太子讲秦王的事,这样的家事,自然是少人知道好一些,于是也不留萧瑀。望着萧瑀离去,李渊心里想着裴寂的话,有些奇怪地在心里问自己:“是什么事情,能让丞相的头脑乱?”

9

李渊万万也没想到:秦王李世民的凯旋,给朝庭带来稳定和宁静气氛,只是表面的;暗地里,却在潜滋暗长一场让他最头痛,最不愿看到,也最难取胜的,新的战争。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权夺利的斗争!

见一向爽快的裴寂还在吱吱唔唔,李渊心中很是不快。瞪了他一眼,李渊快步走出大殿。他抬头远望,只见来时还是如洗的碧空,此时竟然乌云满天。随着一声震耳的响雷,冰冷的秋风,竦竦吹来,李渊不禁打了个寒颤,转过身来,自言自语道:

“适才还是风和日丽,转眼就又要风起云涌了?!”

裴寂刚好慌慌张张跟来,听了李渊的话,不由大吃一惊:“皇上,你都知道了。”

李渊不言语,只把目光牢牢地将裴寂罩住,等他说话。裴寂再不敢吱唔,走进李渊,将太子府上的事情一一道明。

原来,裴寂今天刚刚起床,就有太子府上的王圭来请。裴寂随了王圭来到太子的东宫。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都在那儿等着。见裴寂到来,兄弟俩比往日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热情。俩人一左一右,将裴寂迎进一间豪华的议事厅,献上茶果之后,太子李建成客气地说:“这么早请丞相来,真是有些过意不去。”

裴寂何等精明之人,知道既然太子与齐王一早将他请到东宫,定有事情要说,于是也客气地说:

“太子相邀,是为臣的荣耀,怎言过意不去?太子若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就是。”

“宰相乃朝中第一勋臣,本太子怎敢吩咐。请宰相来,只为鲁国公刘文静之事。”

“刘文静?”裴寂有些吃惊。这么些年来,他与刘文静都在李渊手下为臣,只是性情不同,双方都看不得对方。就智谋见解来说,裴寂显然不如刘文静。唯一的两次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裴寂都是损兵折将,大败而归。但就为人处事来讲,刘文静却不如裴寂。特别是对李渊,裴寂深谙其心,投其所好,尽已所能助之,故深得李渊之心。而刘文静自认多谋善断,常常就是提些建议。以李渊之智,自然远出刘文静,因此对他日渐疏远,干脆让他跟着李世民。在浅水原的战事中,刘文静因急于出战而至大败,险些被李渊杀死,亏了秦王求情,这才保住性命。事过境迁,裴寂如今赫赫显贵,对刘文静的那些看不惯,早已不放在心里。没想到太子请他来,竟是说这不走运的刘文静。不由在心里想到:莫不是他到太子面前告我什么刁状?便问太子:“他难道在太子跟前说了我什么?”

太子点点头说:“鲁国公确实说你,只是没有在我跟前,而是在醉仙楼里。”

“醉仙楼里,他说我什么?”

“是齐王亲耳所闻,还是让齐王说给你听。”

听李建成这么说,裴寂把目光转向李元吉。

同类推荐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创盛世:康熙》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康熙的生平事迹。
  •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在本书当中,作者向读者披露了奥维茨的发家史;在贝弗利山的某家大饭店,他将百元美钞撕成两半,以预订前排最好的包间,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为了赢得一位犹豫不决的客户,他在全议桌上跳起四不像的踢踏舞;他时刻记得给客户送一些礼物,尽力帮助他的客户和朋友,事无巨细,把它当作自己的义务——以及他的同事用飞机载客户去晚餐等等壮举。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百姓俨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当时的大城市中,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末民初。上海滩从来没有平静过,使得全中国被外国殖民统治者侵犯和蹂躏。举国上下官商勾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相较于黄浦江的风平浪静而言,繁华璀璨依旧的首属上海了,堪称商业军事重镇的上海滩成了冒险家的天堂。由于清廷当局的无能、软弱和妥协。潜伏着光怪陆离、千差百异的危险信号,本书主要描写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提到杜月笙,满足了那些冒险家对于刺激和挑战的追寻和需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滩,更是具有浓烈的角逐厮杀气息
  •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半械人

    半械人

    来自于贫瘠星球的无名小子,一次次在死亡的面前逃脱,练成重重神通,神秘的永恒之门成了他的家,宇宙第一大组织成了他的玩物,宇宙强者,星球皇族都成了他的帮手,万千的技能尽入他手,看一个神奇的小子玩转宇宙!
  • 我心爱的小天鹅

    我心爱的小天鹅

    钻戒名表没偷到,倒把自己的钱包、身份证落总裁豪宅里了!“总裁饶命!我愿意补偿你!”“你确定要补偿?”某女点头。总裁扬起一抹神秘的微笑,道:“我家里一应俱全!就缺个老婆!”总裁上下打量某女,目测后,勉强道:“我就将就吧!做我老婆,我就饶了你!”某女气炸!什么叫将就?她好歹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美女好不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帝君霸爱:毒宠废材痞妃

    帝君霸爱:毒宠废材痞妃

    这位看官,请问什么是绝配?你白痴啊,当然是郎才配女貌,天才配天才啊!不!不!不!天才配天才算什么!天才配废物那才叫惊世绝配。他,帝国一字并肩王殿下,冷若冰霜,心狠手辣!最重要的是:女人勿近!她,尚书府嫡女,面目丑陋,精神力全无!外加一花痴女,人人来欺,经脉全堵的废物。金麟岂是池中物?遇风一朝便化龙!从此锋芒毕露,震世惊华!当一场意外,强者入住,双眸咋现。废物?哼!真是可笑!谁见过双系在身,灵武双修的废物!唯有他,独具慧眼“女人,嫁给我呗。”“哦?敢问殿下,嫁给你有啥好处?”“江山为聘,天下为嫁。若要在整个大陆肆意妄为。你,非我不嫁!”“美男在手,天下我有!好,成交!”
  • 动荡年代(1960-1969)

    动荡年代(1960-1969)

    本书讲述了1960年—196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记录了中共中央上海会议决定继续“大跃进”,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人民解放军参加援越抗美斗争,“文化大革命”,二月抗争等历史事件。
  • 后进生公主的罗曼史

    后进生公主的罗曼史

    看到爱的刹那,淡淡的感动,总是从心里一划而过,如同流星的足迹,就算我是傻傻的笨和本的落后生,你是微笑的遥远的日子,或许上帝睁开了眼……或者瞎了眼,让我们幸福地在一起,这份如水晶般珍贵的缘,我又如何能舍得,那么,感情,究竟,是用来珍惜的,还是用来考验的,当梦想和至爱面临双重选择,我们又该如何抉择。
  •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继《历史的坏脾气》之后,推出了第二本《历史的底稿》。两本书的观察怎样另类,有何特别,用张鸣的话概括,可以是四个字“不合时宜”。《历史的底稿》的序言里,他说出了“不合时宜”的原因:在社会生活里,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常常会感到窒息。打破这种窒息,对我来说,就是时不时地发一点不合时宜的怪论。其实也不怪,都是些用常识的理性判断出来的常识而已。张鸣写晚近中国的两本书,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历史的底稿》里,牙刷、辫子、人头像章文人的舌头以及义和团的药方都被作者拿来当题目,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
  • 让生命开出绚烂之花

    让生命开出绚烂之花

    ,丝丝花雨。抹抹日光,幽幽树情,淡淡幽香,尽在雨后这个初晴的日子里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 附身前世去修真

    附身前世去修真

    成圣难道就真的是天道追求的终点吗?圣人就再也没有追求了吗?圣人就真的是无情,修真就真的是逆天吗?冷翎风,一介凡人,车祸身死附身于一修真者的身体当中,并得到了他的一切记忆。回到现世,冷翎风在一所名为YY侦探事务所当中开始了他新的人生。
  • 重生之众神的宴会

    重生之众神的宴会

    一场神灵的宴会,一个由神与魔主宰的世界。一个满身裂痕的少女的重生。“露薇儿你知道吗,你不只一个灵魂,你身上这每一块儿,都附着一个灵魂。”史可朗先生神秘兮兮指着她手上一块一块被裂痕分开的肌肤。一个古怪少年的黑暗身份,“如果当时有我在,你一定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你一定不会不记得我!”······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