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4300000008

第8章 厮守白头 (5)

词里的李清照总是那么沉郁,不开心,我曾以为那是因她太闲暇。微微发亮的远方,在她依旧沉睡时醒来。管家从马厩里牵来的那匹白马,随着赵明诚的一声令下,在她的梦中一闪而过。待醒来之时,只觉耳畔还回想着策马声和清脆的蹄声,然而什么都没发生。

眼前,还是空旷的墙壁和幻化在墙壁上的他离别时的背影。

也许,对她来说,赵府木窗的质感,已然久远了。

【17】桂洁

她像踏上了一叶轻舟,潮起又潮落,在远方巨大的皓月散发的光芒中,同那条船化作一个黑色的剪影,渐渐远去在水光相接的天边。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李清照 《摊破浣溪沙》

又是一年桂枝香,满庭芳。窗外雨声万点,远方孩童的欢笑声回荡在她的耳边,像在记忆里,那些围着回廊奔跑的孩子,一眨眼的工夫,就消失不见。

睁开眼时,院子里实在寂静,赵明诚早已牵着那匹剽悍的马离开了宅院,她却丝毫没有察觉。

这个时候,墙外的那条巷子里已是商铺满满了,那些欢笑声像是从墙的那头穿越入梦的。也许是几个无知的幼童,硬拉着父亲的手嚷着要买风车;也许他们的父亲从破衣兜里摸出来的正是在富贵人家门前门后点头哈腰换来的几个子儿;也许做父亲的难得见一次孩子,他把子儿按在手艺人的桌板上,换了两只风车。孩子们还太小,他们乐滋滋地接过父亲手里的风车,此刻,他们眼里只有渴望多日的风车,而那藏匿在风车后面正偷偷注视着儿子们的苍老的眼神,只有呼悠悠转着的风车知道。

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当他们也有相似经历的时候,他们会忽然忆起这一幕,只是,那张满是皱纹的笑脸却再也看不清了。

也许,亲情的付出从来就不公平。是不是普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如此爱着自己的儿女,将巨大的生存压力藏匿在身后,只为换得儿女一笑。那是不是普天下的儿女,都能读懂为他们付出最多的人?倘若不是,那么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子女的子女的爱是否天生就是一种信仰?

像赵挺之,活着的时候,曾经与佞人勾搭,不顾儿媳陈情斗垮了李格非,自己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朝廷要员,到头来,竟被昔日的政见同盟蔡京反咬一口,也没留下什么清名。他一生都在人们是非言论的夹缝中生存着,虽然事业步步高升,然而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就连临终之前,那些繁乱如麻的官场纠葛都还没有结束。

然而,作为大家庭的顶梁柱,却早在与蔡京的争斗中为儿孙们置好了未来的路。至少作为一位父亲,他尽到了全部的责任,想把孩子们推离那一场劫难。

政见受到赵佶推崇后,赵挺之意识到权倾天下恶贯满盈的蔡京恐会断送大宋江山,屡次向皇上上奏其奸。蔡京害怕赵挺之留在京城成为自己日后的心腹之患,亦多次中伤赵挺之。赵挺之只好备好行囊,罢相归隐。但不久以后,又一次身居相位,但这一次,他没能再退到安全的岸边。大观元年三月,他在被罢黜后五日便撒手人寰。

身为父亲,他自知身陷囹圄,在劫难逃,就背着儿孙,在青州为他们置办好了退路。也许,他不想让子女看见自己受人凌辱。也许,他本想独自默默走向黑暗,哭也好笑也罢,再不用管负债的感情,却不料孩子们太执拗,迟迟不肯离开。

眼下正是金桂盛开的时候,若不是它惹人神往的幽香,真不能叫人察觉。花瓣小巧玲珑,用肥厚的绿叶埋藏着自己,就像无法安稳入睡的小女孩,习惯在厚厚被子的保护下寻找一份安全感。似乎它已经习惯于守在这个不为人察觉的位置,无声无息地观察着隐藏在大院之下的是是非非。也许,它早已料到赵府眼下的变故,也许,透过那阵阵幽香,还传递着某个未被猜透的情节。

她不由地想起一个人。他当了一辈子好人,终究也没料到老天会给他安排那样上路的方式,他垂死的时候,一定没能闭上眼睛吧。他叫乐广,习于清贫,是少有的爱民之人。他做的事情似乎都很平常,平常到在为官期间甚至留不下什么功绩,而每每当他调职以后,当地的百姓就忍不住思念他,他的仁爱似涓涓流水,似幽幽清香,在不知不觉中飞入寻常人家,失去了,才知道可贵。

然而,他却栽在了小人手上。

像一头公牛,驰骋草原一辈子,逃过了疾病,逃过了干旱与饥荒,逃过了狮王的利齿,却没逃过最不起眼的蚊子。

他倒霉,遇上昏庸的君主,即使小人的谗言也令他有口难辩,于是,乐广一介稀世清官在日复一日的忧愁中逝去。

今日李清照所感怀的就是他了。只是李清照着实细腻,桂花的生长本属自然现象,她竟许一种品德于它,物通人性,万物经脉相连,实属自然之神。不过,古往今来,乐广这样的人也不少,不由让我想到“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相对而言,蔡京这种人是万万做不到这番高尚的,他受不得眼前有一丁点绊脚石,所以,多年以来,他练就了扫清一切障碍的本领。无论是从前的盟友或是将来的新星,他都扳着指头细细数来,一个一个除掉。

我想高尚是一种奇怪的品性,无论如何也学不来,无心插柳柳成荫,性情到时,自然可以体味。我不敢忘言赵挺之是否有过为民之心,但蔡京定不是一个安分之人,他绝情,不择手段,昔日的盟友,今日的敌人,不过是一转身的工夫,他便不识人。

是否为官仕途从来皆苍凉?付出许多未必就能落得一个善终。赵挺之卒后,赵家上下便被蔡京搅得不得安宁,凡在汴京的亲属,一律捉入大牢。

于是,赵府的女人们在破碎的宅院里不安地期盼着。

幽幽的月桂芳香流,似一条来无影去无踪的河,在越发寂静的深夜,漫过思念的堤岸,愁煞了烛光下的丽人。

月下,花香绵长。今夜,将无人入睡。

【18】花雨

那条多情的小路伸向远方,哒哒的马蹄扬起情郎不安分的心,只有那草木上的水滴读懂了繁华过后的美丽。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李清照 《点绛唇》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每次读她的词,总感觉情境里透着雪上加霜的哀愁,字与字之间流传着婉转的声韵,也就越发觉得作词之人是个温婉多情的女子。

她不是金子,没有闪闪发光的性格,就连词作里也找不出几个华丽的辞藻。她天生单纯,平淡不惊的文字里处处流淌着自然的韵律,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气质。

她不担心被埋没,诗歌不是博得功名的喇叭,而是心情的足迹。

像她这样的女子,太细腻,太婉约,更容易因物伤神,却又不习惯释放感情,很多事情都宁愿忍着压在肚子里。她是太爱自己了,舍不得交出自己。想想,假若向最亲爱的人真心吐露,那人的回音却不如她意,岂不更伤人?或者,如果凡事都能完美,那我们便不能感觉到美的存在。

我曾以为,人与人之间不能互相理解是人类最大的悲哀,所以,有的时候,一株植物比起一个亲密的人更适合倾吐秘密。

每个人都有忧郁的时候,无论她是个没心没肺的活泼分子,或是习于待在角落里的孤独小鸟。忧郁中的女子总是伴着一丝诗情画意,然而,对她自己,却是哀伤得难以自拔。也许是因为那份安静,让时间停滞不前,让人感受到永恒般的气息。那是一份庄严,一份人类追逐不息的美丽,就像午后晒在旧玻璃瓦上的耀眼光芒,散发着童年的真实。

同样是这条路,十年前,赵明诚带着她背弃了汴梁的繁华,寻觅着一生一次的幸福时光,而今日,却要在来时的位置翘首企盼明诚离开的方向。如果十年真的如一日,那么十年之间的那些欢笑与真实应该搁浅何处呢?

她记得,因为被蔡京指控的罪行毫无证据,释放的诏书在赵府男人们被押入大牢后不久便下达了。然而,朝野再不是赵氏大开大合的地方,如今蔡京当道,京城政界再也容不下赵氏三兄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赵明诚终于决定离开,去父亲经营的地方——青州。

青州的早晨,到处都流淌着祥和的气息。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更没有朝野的斗争。迈步出门,眼前是一大片一大片青色的稻田,远方白茫茫的雾霭任凭人们的想象。她喜欢这里的氛围,就像童年的明水一样,仿佛到了陶潜笔下的桃花源,世界极其纯净,如山谷中一涧溪水,简单透明。

新的生活就在这份清净中开始了。李清照一进家门,就很是喜欢,虽然从未来过,却感觉十分亲近,她不由想到《归去来兮辞》里的一句,“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前辈所言正合眼下情形,诗中的豪迈大气无不鼓励身边的柔弱书生。再者,能有崇拜的诗人精神为伴,行走在前方的路上便不会觉得孤单。

我猜赵明诚应该也有这番体会吧,否则他便不会振作精神潜心研究金石碑文,更不会饶有兴致地把整个宅子都打点成一个图书馆。

她善于分类整理,对那些她爱不释手的书更是没命地投入其中。白天她四处收集各种书册典籍,夜晚,将那些书分类登记。不久以后,她的书库便初具规模了。于是,为了让那些宝贝有一个摇篮,丈夫去集市请来木匠,制作了一些高大的书橱;妻子在家收拾,制备好书册编号,很快,一个名为“归来堂”的书库就成型了。

乡下的生活平淡无奇,却是李清照以及千千万万古代女子心之向往的。因为有书的陪伴,李清照的每一天都充满着活力,那些文字既是她的生命,也是她生命的延续。虽然自从有了书库以后,每天的事情变得繁琐,令她像一个小主妇一样忙碌,但日子依然浪漫,如一抹浓茶。赵明诚出门考察金石碑文的时候,她会踮着脚尖站在小木凳上,扫去高层书架上的灰。若是有人前来借阅,她还得仔细检查书上是否有污损,就像母亲在检查孩子是否受伤般的心疼。

赵明诚一玩起古董来便没完没了,常常会花费夫妻两人很多银两,不过李清照再也是年少时娇生惯养的富家小姐,她能为了与丈夫共同的志向忍受朴素的生活。

据说,李清照喜欢把书置于任何一个可以阅读的地方,清晨的桌边、午后的窗边,傍晚的纳凉椅上,甚至夜晚的床榻。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习惯,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浪漫。

比如,和爱人坐在一起翻阅一本有趣的书,在散步时彼此提问作答。不过,最令她兴奋的事还是每餐过后的有奖竞答。游戏规则如下:夫妻之间要互相提问,指堆积的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答对者,就有资格先饮茶。

所以,她会悠闲地煮上一壶茶,然后盘算着出什么样的题好呢,而他也是磨刀霍霍,所以应当好生掂量掂量。也许,就算当她白发苍苍的时候,她也不会忘记总是以诚恳而自信满满的目光欣赏他,却常常弄得她大笑不止的赵明诚。

有时候,即使没有大海,没有摩天飞轮,没有英国的旷野,法国的街头气息,也可以过得很浪漫。浪漫不需要刻意制造,就像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它也一样,性情到了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叫旁人看了好生羡慕。

然而,好日子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度过,十年的美满生活恰似一日。蔡京倒台后,赵明诚的母亲向皇上进谏,赵氏兄弟三人在不久后走马入京。

眼下,繁春已过,几点催花雨。还是这条路,丈夫带着她从路的那头来,却独自从这头去,往日的欢笑,那些幸福时光的吉光片羽都呈现在马蹄扬起的尘埃中。这条路如同一条黄色的缎带,系着一个心被掏空了的女子触摸不到的想象。

不得不说,此景在漫长的华夏爱情中总是不断重复着,不能停止。连天的小路通向远方旷野的地平线,小路两旁繁茂的野草上,滑落下晶莹的露珠,映射着夕晖,恰似她心里的哀愁,美丽而又忧伤。

同类推荐
  • 野草

    野草

    本书散文诗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这本袖珍小书以独特的视角,对那些死学死考得高分的所谓"状元"以及所谓的"命题专家",进行了无情的挖苦、嘲讽,而对考试分数不高的所谓"差生",本书则投去欣赏、赞美的目光。作者以为无论是"状元"还是"差生",每个人都是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欣赏敬畏。只要不违反学习规律、成长规律去死学死考地折腾,每个人都会各得其所,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出路。
  • 小溪从梦中流过

    小溪从梦中流过

    本书是郝天钦第二本诗集。诗于现代都市人来讲,是雅达者心灵的寄托。雅,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当是一曲宏大的交鸣曲。天钦应在其中,我们来看他是发出什么样声音的音符。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也涉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收录了胡适离开中国大陆至离世前(1950—1962)十二年间的日记。这样的内容,胡适的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极具研究价值,反映了胡适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领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可资借鉴。选编的大部分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问之广博、治学之严谨、方法之科学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来生再见

    来生再见

    如果还有来生,我们还在一起打日本鬼子。黄抗日,原名黄山猫,20岁顶替哥哥应征入伍,名字是那一年被一个国军营长改的。长着一张猩猩脸,参加了长沙的三次会战。五年后,在常德会战期间,被日军俘获,为日军搬运炮弹,后来被收复失城的国军官兵解救。半年后,于著名的衡阳保卫战结束时,他与他的弟兄们在团长的指示下一起向日军举起了软弱无力的双手,当时他们饿得要死,几天没吃一粒米,喝的是阴沟水,都没打算再活了。那时黄抗日是排长,休整后被编入伪军。几个月后又被湘南游击队捉拿,于是弃暗投明,成了游击队员。五年后又被国民党的地方武装逮捕,被关了五天。五天后,一支游击队折回来解放了黄家镇。黄抗日再次获得自由。
  • 品质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品质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千年约:璎珞坠

    千年约:璎珞坠

    【穿越】【萌】【欢脱】【江湖武林朝廷】【傲娇男二货女】【打滚求收藏!戳我咩!2241520703记得敲门砖!】三个好朋友相继以诡异的方式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朝代,这个世界存在着美好而又危机重重的江湖武林,也有电视剧中的书院赶考、朝廷纷争。少女的小小梦想、情窦初开的懵懂爱恋在这里悄悄绽放……江湖人士、青离山庄、玉峰书院……处处都有惊喜,处处危机四伏,究竟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一切?她们的感情又将如何归属?而成长,就在这一天天惊喜又美妙的生活中慢慢绽放出最靓丽的色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加油,我可以!

    加油,我可以!

    人人都想要自信,但自信与自卑好像是一对天生的兄弟,两人如胶似漆,颇有演绎“断臂山”的嫌疑。于是,在茫茫人海中选择一个完全自信的人,似乎比一夜之间从穷光蛋变成千万富翁还要困难。然而,不能因为害怕甩不掉自卑就任由自己堕落下去,只要找对方法,要成为一个自信者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