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800000038

第38章 胡友松(王曦)给本书作者的信2

之四

理立同志:

你4月25日来信收到了。两周前潘先生给我来信,他讲:返台小住后再可能返桂林并很想到北京重游。只苦无亲友,想让我帮忙。由于是你的朋友,我答应在北京一切我来关照(请你转告因我没有复信给他)。五一刚过,民政部门由居委会主任、书记转来情况,我正式列入统战对象名册,并填写了表格,下一步我在观望。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20年的坎坷岁月锻炼,使我的意志更加坚强了。有了好消息我会很快告诉你的。

现在上面的意图,是让我广泛与海外各界人士接触。如果正式与我交谈此事,我第一步就是与台湾人士联系。到时请你参谋。如果我能够成为大陆第一个正式访台的人士,这也是李宗仁的遗愿。

潘先生只用了自带的信封,用了八分邮票就当航空快信,只用了两天我就收到了,看来对台人士一切从优、从快、从好。香港已比不了了。

秋季亚运会,你们桂林好友尽管来,几个招待所或是饭店我都有熟人。

稿子一事,等待时机成熟再出版,会有那么一天的。

王曦

1990.5.3

之五

理立:

你出差外省市返桂后又继续伏案写作,精神实在可贵。不过我对于它没有兴趣了。如果你是为了我,那么我请求你暂停写。因为我不想借着李宗仁的名字与自己联系在一起抬高自己的身价,也不想让更多的人把它作为茶余饭后聊天的资料,更不想它成为大千世界里的新篇章。如果要写,等以后我们合作,我理清了情绪后,会不断提供你文字材料供你写作,写一部小说题材的传记文学或是写一部“前半生”。总之书是一定要写,要出台的。况且有许许多多人建议我写“前半生”,觉得我是“传奇式”人物。我想你是最佳合作者。

半年前从桂林返京后我彻底“寒心”了。如果当时没有像你这样热情相助的新朋友,很难想象我是怎样迈上返京的列车。因为“李氏”家族给了我一次冷酷无情的刺激。回到家后,我十分冷静、理智;又克制地在思索,在问几个这是“为什么”,我得出了一个准确答案,也许我太不懂“政治”了。

后来我带着“伤感”的心,带着忘掉过去面对现实的心情,我步入了“佛门”。我虽然没有皈依,但我是虔诚的信奉者。每星期在佛堂里伴着木鱼有节奏诵经和跪拜时,我似乎忘掉了世俗的烦恼,忘掉了“冷暖”人间。当我决然迈进佛门后,便开始了后半生的转折。

生者并没有继承死者留下的遗产,除了难以想象的痛苦磨难外,自己的年华付诸东流了。回想起×××(此处删去三字)第一次回国时在北京停留,我正从“干校”回来又正在工厂劳动,在报上看到这个消息后,我多盼望李家人看我一眼或是给我一句温暖的话,然而一场空,什么都没盼到。不但人影没见到,就连请别人捎个感谢话都没有,我的心像刀剜一样。

××(此处删去二字)临送我时在候车室讲了一件更令人痛心的事:×××(此处删去三字)有一次在北京向统战部和八宝山骨灰堂的负责人提出要把李宗仁骨灰盒上胡友松的名字涂掉,人家不同意这样做,同时给他讲明当时的情况和事实。后来他又提出把骨灰盒带走,统战部的人不同意。

请你转告那几位热心的朋友的热心支持,转达我的谢意。一切我无能为力了,因为“李”氏带有政治色彩。

我的后半生要往经济门路走。领导支持我。我在北京的人际关系也能打开这条路子。我愿与桂林方面的人合作,你看如何?

秋天到了,天高气爽。北京亚运会也在临近,首都一派新气象,变得更美、更壮观了。你们记者是否有机会来?

漓江水是美丽的,吸引人的,但由于某种因素的存在,我不可能也不打算去,等以后这种因素逝去了我再去。想信这天不会等多久。我想那一天我将以新的面貌出现,给大家带去的是不带“政治”色彩的我。

中央电视台我熟识的朋友愿意与桂林合作拍风景片,如双方觉得有前景可洽谈。

我们是写作的合作者,同时我也愿做你与你妻子的好朋友、好大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的电话已改,寄出我的名片。但愿不久大家相会。

顺祝

秋安

王曦

1990.8.22

之六

理立:

你近来工作一定繁忙吧。

你8月27号寄来的书信收到了。你把桂林阳朔写得如此仙境般美,看后如身临其境。我期待着那么一天去观光胜地。

你要写单行本,我也不再反对,支持你完成。

以前曾提出几个问题:

1.我曾提过去天津我表妹家。表妹与我毫无血缘关系,既不亲也不友,只是少儿时期在一起度寒暑假罢了,你书中不要写。

2.李先生去世后我被送进“班房”,又送“干校”,后又去北京工厂劳动。直被他们折腾到1973年李幼邻携他母亲回国为止,才分配我工作。由我选择两处:首都图书馆和故宫明清档案馆。我选择故宫。

因为明清档案馆在故宫内工作环境好,人员又少。再加上工作接触面都是历史,与现代政治毫无关系。去明清部后,虽然是我喜欢的历史,但必定对近代史还是浅学的。后来由领导推荐,进北师大历史系专修明清史二年。我的毕业论文是《论康熙》。主考教授很满意。只是这张文凭因这样和那样的原因丢失了。

3.李先生有口授遗嘱,由程思远笔录后直送国务院办公室,其主要是要求国家对胡友松多加关照。这件事在开追悼会时周总理向我重申国家会照顾我,让我放心。至于遗产,中央有批示,美元全部入国库。其他财物全部由我继承。虽然如此,我思想很明智,在我们这个国度里,财产是个包袱,不如活得轻松自在些。因此我除了保存两张我与李宗仁的结婚证外,一切都分别处理。让它在社会上发挥效益。我回想起那时整理郭德洁遗物时我很心酸:人奋斗了一生,奔波了一生,也积攒了一生,双眼一闭什么都带不走。当我感叹了一切后,我觉得历史的价值高于一切。

我胸怀坦荡。虽然我经受了种种磨难,但到现在为止我的生活起居条件仍比同辈人高一等(我指的是享受国家待遇,金钱除外)。我知足了。

4.1973年,国务院管理局为了影响,上上下下为我安排极周到,也为我接待李幼邻做好充分准备。李幼邻没来。所有人都不解,并有非议。我内心也不是滋味。李家人不见我。后来有一次邂逅邵子力夫人傅学文时,她说她参加了接待坐陪李幼邻及其母亲,李幼邻曾经提出要见见胡友松,并要当面感谢她这几年对父亲的照顾。可在场有人说,她身体不好,一直在外地“养病”,就不必去了。就这样给挡驾了。

1977年春天,香港何柏林先生贸然地让程思远陪同来到水堆子我家中,当时我丝毫没有准备,这一突然来临使我很不安,更没有条件招待。还是何先生约我第二天去华侨大厦长谈。我按时去了。何先生这几年与我保持书信联系。因为他是德邻至交。李先生回国以后,凡是海外有关事宜全由何先生代理。何先生谈了海外每一位亲友近况,又听我说李幼邻回国住在北京没有见我,何先生非常气愤,马上拿起桌子上的电话直拔桂林李幼邻住地。由于何先生是广东口音,对方听不懂。我用普通话与对方对话,接电话的是公用电话站一女同胞,她以没人送话为由不给传呼。我走后何先生又在广州与幼邻联系上了。何先生在广州给我写信,说李幼邻下次回国一定来看我,并说,他承认我是李家人。

5.我也领悟到这其中一定有原因,我的心也慢慢冷了。我的隔壁楼住的是张治中的大女儿——张素我。在北京医院,我陪李先生,她陪她父亲,我们谈得投合。这样后来又住到一排楼格外亲近。她看到我逢年过节一个人守着空房,无亲无友,实在凄凉。她的妹妹在天津大学教书,一定要给我介绍男友,这样我在无望的情况下,1979年与这位男友结合,婚后两地。1983年调到北京。两人没有共同思想语言,总是吵闹,最后在1985年离异。经过法院判决的。

结婚这几年我一直停薪留职做了家庭主妇。离异后我又复职,直到1988年病退。这几年工作占据了我全部时间,往返于工作、住处两地间,家就像是宿舍,悄然无声。说实话,我最怕过年节和星期日,真不知如何度过。

我和李先生不可能有结婚照,因为年龄的差距,也不好并坐在一起去拍照。尤其那时正赶上“文革”,没有心思照相。不过我以为留下的结婚证书比照片更有价值,它永远作为文献、历史的见证。这次我寄给你,将来存放到纪念馆。

台湾《传记文学》共三期,我看到了。是由李先生的秘书尹冰彦先生写的。动乱时期写得较详细,我们结婚时的情景也写了,不过我看后总觉得他是按某人的意图写的,拿到香港然后在港台出书,广为传播。画龙点睛的主要一句是写我“落花有主”(李宗仁死后),不能成为李家一分子。这才引起《中外妇女》杂志社的重视,让我写出实际情况分三期刊出,因为社会舆论认为对我“不公”。三期刊出后,虽然曾一时在中国大地上成了“新闻材料”,但是不可能改变上层人物的“既定”方案。

动乱时期章士钊、傅作义二位曾复信给李先生,这两封信我一直保留到1987年,后来送交北京市文史馆。

说心里话,我除了自己外,什么都不想保留。因为人不知何时出意外,到那时一切都散落在别人手中,倒不如我找个合适部门代保管为妥。

还有什么要知道你再点明,我写给你。目前我在家中上午锻炼身体,下午看看书刊。我仍有事业心,如有机遇,我仍奋斗。

有什么事随时联系,我不离北京。

顺祝

王曦

1990.10.15

同类推荐
  • 黄金

    黄金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唐朝诡事录

    唐朝诡事录

    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等一代传奇诗人,时而私语窃窃,在唐朝的夜幕中勾勒出神魔鬼怪的憧憧魅影;甚至当朝的宰相,时而惊呼阵阵,描绘出一幅幅华丽的大唐美卷;而穿行于市井之间的贩夫走卒,那一定是有人正在分享今天刚听来的一段秘史、怪谈或是惊悚传闻。,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所以,用他们的诗句,当唐朝的夜幕降临,则用他们更加不羁的想象力,如果某一间屋内还闪烁着烛光,千年前的唐朝,而且薄薄的窗户纸背后,催生了唐朝人极致的想象力。优越的物质生活。也会在入夜之后,关起房门,万邦来朝,点上一盏烛灯,多样的文化融合,开始写鬼怪故事
  • 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

    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

    一个爱喝酒的男人在北京、深圳等地漫游,在两个女人之间纠缠,在一个又一个酒桌上感悟人生。主人公“不合规矩”地生活着,并用酣畅的语言表露“不合规矩”的内心。我们见面而很少说话,因为我们足在摇滚乐中见;我们见面可以说很多话但却什么都记不住,因为我们是在酒后地。但我们必须要相见,因为我们已小会独处,我们已不会安静。爱情只是啤酒产生的泡沫,生活如此强大,青春如此深刻!
  • 绝对亢奋

    绝对亢奋

    邓刚的作品,一向以特殊的幽默语言、特殊的生活层面和特殊的观察眼光,引起评论家的称道和广大读者的喜爱。这部《绝对亢奋》,同样是让人充分享受到阅读的快感和思考的快乐。作品跨越六十、七十、八十年代,描写了包括工人、苦力、煤黑子、木匠、知青、盲流、海碰子等众多奇特的人物形象,通过从都市底层的蛮野世界求生挣扎爬出来的陈立世、刘剑飞、母老虎、邵凡、姐夫和林晓洁等人的命运,展开了读者似乎熟悉又陌生的广大生存面,写出了他们在为起码生存的艰辛拼搏中,灵与肉、同情与嫉妒、仁慈与冷酷、真诚与狡诈、爱悦与情欲的交战扭殴,揭示了今天社会中的某一部分人的来源以及他们 戾变和成熟的历史,写出了社会普通人的善良美好的内心。
  • 橡树路

    橡树路

    “行走”,始终是作者心中一个永远排遣不掉、充满了诱惑和诗意的童话。橡树路,这条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租界”,是一座充满了传奇和神秘色彩的古堡,主人公的这次行走是从进入古堡开始的,跨越久远又如此斑驳,但最终他还是立足在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的故事中,因为作者始终认为: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本书充分书写了令人揪心的一段现实苦难,但却将最不可思议的一曲童话榫卯契合地嵌入其中,将现实中的“王子”和“仙女”与童话中的一一对应,并将二者的历史渊源神奇地探求追溯,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童话与真实的一次无缝衔接。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狂拽鬼眼邪魅女

    狂拽鬼眼邪魅女

    【装X版】远古遗失文明的问世,长生不老传说的躁动,消失的修真仙人涌现,神界仙界鬼界,各界都藏着惊天阴谋和野心,是要毁灭,还是统一?!曾经她是丢弃自我,狠心毒辣的可怜之人。如今她是坚韧勇敢,神鬼莫测的天帝后裔。她要活的人,阎王不敢收!她要亡的人,天神不敢救!有人说她是冷酷血腥杀人如麻的鬼眼修罗!也有人说她是奸诈狡猾满嘴谎言的恶魔特工!更有人说她是坚强善良仁爱伟大的太阳女神!千变万化神秘莫测,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一号说:“逗逼人生,贱人贱智!”【人物版】1、她手持烈焰巨神魔斩,身披黄金耀天战甲,脚踏天帝龙尊宝座,于九霄云端,剑指众神,冷酷无情道:“我以铁拳革新这个世界!顺我者苍,逆我者亡!”2、公爵说:“再耀眼的日光也会被黑夜吞没,但我希望,吞噬她的人是我,也只能是我!”3、九鬼说:“我前世信仰你,今生追随你,我将前世今生奉到你面前,你看见了吗?”4、林裴说:“我这一生,最幸运的是遇见她,最不幸的也是遇见她。但不管幸与不幸,我都由衷的感谢上苍,让我的生命里有她出现。”5、四大天王说:“她一生都是我们老大!生,我们追随她!死,我们也跟着她!”6、某国武器大亨的女儿说:“她是我唯一认可的好朋友,刀山火海只要她一句话,我眉头都不会皱一下!”————————因为网文大整顿什么的你们都懂得,原来的简介不符合规矩,所以现在放上新的简介,书名也改了,收藏过的同学千万别走错路了啊。么么歘!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绝色狂后:皇上,我负责

    绝色狂后:皇上,我负责

    “我很单纯,不爱说话,眼神中有时候还带着那么点忧郁!”选后大典上,她厚着脸皮跟未来皇帝老公这样自我介绍道。“皇上,别那么凶嘛。”出来溜达,不小心惹了某位冷情公子哥,却没想到对方是做皇帝这行的!哎,看来,出来混,迟早还是要还的。(此文乃《出嫁不从夫:本王老婆太犀利》续集,关于季墨的故事!如果不知道情况的,请先看前部!)
  • 读故事 学管理

    读故事 学管理

    故事是历史的记录、艺术的结晶、思想的升华。有时,我们不得不惊奇:管理中许多艰深的题目竞然可以用一则简单而深刻的故事轻松表达。在学习管理艺术的过程中,另人感悟的故事和真实精彩的案例总是更能给人更多的启发,它往往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比单纯的说教有效的多。本书从众多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和精彩案例中精心撷选了近500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公司的众多管理理论,并把管理寓意化,有效解决了管理学艰深枯燥、难以为大众接受的问题。
  • 事半功倍记忆法

    事半功倍记忆法

    本书在系统的理论分析基础上,着重分析阐释实际的记忆能力训练和具体的方法技巧,如提高记忆力的7种练习等。本书重点介绍了1O种必备的高效记忆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使读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快速记忆的方法。
  • 重生—-狂宠邪女

    重生—-狂宠邪女

    他们终于还是走到这一步了……枪口直指向他,她绝美的脸上透着一丝冰寒,“为什么背叛?”他笑了,从未有过的洒脱洋溢在如神祗般俊美的脸上,眼睑微垂,半长黑发随风飘扬着,就像他的心,释放着让人垂涎三尺的自由。“Angel,不是背叛,我只是突然厌倦了杀手的生活,想逃而已。”被称作Angel的女人脸上虽然面无表情,心却狂涌着绝望般的战栗。他明明知道背叛的下场只有……
  • 奸妃

    奸妃

    她是人们口中狐媚惑主的“奸妃”,她是后宫翻云覆雨的幕后推手,她被迫受宠却又主动下堂。一个样貌平凡的女子如何能让一位帝王念念不忘?她给了他一个局,一个到了也逃脱不开的局。静静走入这个局,不要带杂念,给诸君看一段故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巴黎圣母院(青少版)

    巴黎圣母院(青少版)

    本书是法国大作家雨果写于1831年的一本爱情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