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800000014

第14章 风雨黄昏3

9月的北京,照说清晨起来在庭院里走走,吸吮一番茉莉和玫瑰的芳馨,是很爽神的。白露节了,天气也应该渐渐凉爽起来。可是1966年的北京初秋,天气却有些反常。晨起就没有一丝风,空气沉闷得像缺了氧。

一连三天,李宗仁早早就起了床,独自一人到楼下的院子里,默默地绕着葡萄架走三圈,然后坐在葡萄架下的一张石凳上。不言不语,一坐就是半个小时。

胡友松知道他这段时间心里很纳闷,很难过,总想找些什么由头来逗趣逗趣,可李宗仁只那么郁郁地坐着,有时简直像一尊雕塑。

那天设家宴请沈醉来叙谈之后,北京文化大革命的形势愈演愈烈。老友故旧之间,来往益疏。虽说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可谁也没见过这样的“文化大革命”,谁也不知道事态将如何发展,将来会出现什么情形,只知道这是一场“阶级大搏斗”。共产党要消灭国民党的残渣余孽。于是,一个个都提心吊胆地度日,说不准哪一天,就会斗到自己头上。

秘书陈贵已明确告诉他:今后不能随便请客吃饭,钱也不能随便支取。所以,偶尔有老友故旧来,也只能是清茶一杯相待,而且每每到了进餐时间,就得婉转地下逐客令。李宗仁觉得这样的日子太难过,太不自在。回国刚一年多,国内的情况变化太大,一切都出乎意料。

前几天老友黄琪翔独自一人匆匆而来,脸色菜黄,像得了一场大病。在二楼小客厅里,他悄悄地把家里被红卫兵抄劫的事,告诉了李宗仁——

那天,一群身强力壮戴着红袖章,穿着黄军装的红卫兵,突然冲进大方巷黄宅,不容分说地要黄琪翔跪下,一个红卫兵从腰间取出带铁扣的帆布裤带,朝黄琪翔头上身上抽打,妻子郭秀仪也被一起叫到厅里跪着,任红卫兵到内室翻箱倒柜地抄查。抄查活动足足折腾了两个多钟头,结果没抄到什么反动物件,只好把所有的银行存款和现金抄走。由于红卫兵这么一抄,保姆、厨子和服务人员也一齐造反,他们不仅要黄琪翔夫妇“自我服务”,还在院墙外帖了许多大字报,揭露黄琪翔的“罪行”,把黄当年和蒋介石合影的放大照片,也作为最能说明问题的“罪证”贴了出去。眼下,黄琪翔夫妇不仅得自己做饭,洗衣,而且囊空如洗,生活无着。

李宗仁一向是比较慷慨的,照说,友人困难,他帮助个千把几百元,并无大问题,更何况黄琪翔是他1923年在与黄绍竑合攻梧州时就结识了的老战友呢!可是,李宗仁无法支款,向秘书陈贵提出,如果说明是帮助老友的理由,也不会得到应允,甚至连把黄琪翔留下来吃一顿便饭都不可能。

那天黄琪翔走后,李宗仁心里难受极了。中饭时,他只喝了一小碗米粥,便什么也吃不下了。他想起1923年粤桂军首次合作时,黄琪翔这位从保定军校毕业的青年军官,随粤军梁鸿楷、李济深所部由肇庆进入梧州,在梧州置酒相会,以及后来在北伐中,被升为团长的黄琪翔在汀泗桥一仗立下赫赫战功的情景,深为如今的爱莫能助而内疚。李宗仁自美国回国,定居到这西总布胡同5号以来,最可以称为常客的,除了程思远、尹冰彦、便是黄绍竑和黄琪翔啊!

正当李宗仁为黄琪翔的处境担忧时,大前天,又传来了刘斐夫妇被批斗被侮辱的消息。那天,尹秘书匆匆来告诉他:刘斐夫妇的家也被红卫兵抄查,细软、存折、现金和粮票全部被抄走,全家只剩下9分钱硬币。刘夫人伍淑英的头发被红卫兵剪得乱七八糟,成了“阴阳头”。刘家的司机和厨子也“罢工”了。附近的粮店和煤店,也拒绝为被抄家户送粮送煤……

刘裴虽然不是广西人,但早在1920年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合流之前,便在白崇禧手下当下级军官,数十年追随桂系,直到后来任南京国民党政府军令部、国防部次长。1949年李宗仁任代总统时举行的国共和谈,原先在国民党代表团中有甘介侯的名单,没有得到共产党方面的同意,后来改成刘斐,北京方面才欣然接受。和谈破裂,刘裴毅然留在北京。刘裴一生,可谓坎坷多舛,没想到晚年,又落得这等下场。

李宗仁听说刘裴被斗争被抄家的消息,心中很焦急,但无论从哪方面,都无法给予帮助,甚至连安慰的话,也无法当面说一句。

正当李宗仁一再为友人的处境担忧的时候,又传来老友黄绍竑身亡的噩耗。黄绍竑自裁身亡的事,并不是发生在黄琪翔刘裴被抄家之后,大概就是同天。只不过知情者了解李宗仁和黄绍竑的笃厚旧情,不想那么快将噩耗传到李宗仁耳里,深怕这位76岁的老人,受不了接二连三的刺激。

黄绍竑这位保定军校毕业的广西容县籍军人,足智多谋,20世纪20年代初便接受孙中山先生的新思想。1923年被孙中山先生任命为广西讨贼军总司令。当时,白崇禧是他的参谋长。如果没有黄绍竑的合作,李宗仁早年不可能打败老桂系军阀陆荣廷和沈鸿英而统一广西;如果没有黄绍竑的鼎力相助,出谋划策,后来李宗仁也难于在南京顶破蒋介石的阻挠刁难而击败孙科,当选为中华民国副总统。尽管三四十年代中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黄绍竑因为与白崇禧有些小龃龉,不在广西任职,但黄绍竑和李宗仁的情谊却丝毫没有受损。1949年国共和谈时,黄绍竑也是李宗仁派出的国方代表。黄绍竑跟南京方面的和谈代表到达北京后,受到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接见,兴奋中,他填词《好事近》一首遥寄李宗仁。词曰:“翘首睇长天,人定瞻,烟笼碧,待满一弦新月,欲问几时圆得?昨宵小睡江南,野火烧寒食,幸有一番风送,报云燕消息。”和谈破裂后,黄绍竑仍然对李宗仁寄予希望,多次信劝李宗仁承认共产党提出的八项条件,彻底与蒋家王朝决裂。李宗仁去国16年归来,黄绍竑十分高兴,老友之间,常促膝畅叙。

如今,黄绍竑死于非命。据说是多次被红卫兵抽打,罚跪,加上本来身体就有病,再不堪忍受这等奇耻大辱而自尽的。

不过一个星期工夫,一连串不幸的消息,使李宗仁的心,如同受到重锤的频频击打。他感到头晕,周身不适,本就患着慢性肺气肿,这几天来,咳嗽比以往加重,甚至感到呼吸都有些困难,饭量比前时大为减少,每顿只喝些米粥,吃些许青菜。人也消瘦了许多。

李宗仁没有把内心的痛苦都告诉胡友松。胡友松认得黄琪翔、刘裴和黄绍竑,也知道他们的不幸,可她毕竟年轻,毕竟与李宗仁生活在一起才两个多月。她一时还难于完全了解李宗仁与这些故旧的过去,难于完全领悟他们之间的情谊,而李宗仁要从头跟她说起,那真是三天六夜也说不完。

“德公,您在这院子里已经坐了好一阵了,是不是上楼去量量体温,好决定今天还打不打鸡血针。”胡友松知道丈夫这段时间心情很沉重,常常独自到院子里来静坐,她不忍打扰他,哪怕只是表面的安宁。但她每天上午得定时给他打鸡血针,所以不得不执行一个护士妻子的责任。

那段时间,北京,不止北京,甚至全国各地,都掀起一种打鸡血针的“鸡血疗法”热潮,说是对人体注射公鸡的鲜血,可以治疗心、肺、肠胃、五官以及风湿等数十种疾病。关于“鸡血疗法”的宣传印刷品四处乱飞,一位姓“时”的医生从“鸡血疗法”的原理、治疗根据到治愈病例,写得头头是道,颇为逼真。一时间,北京的公鸡价格猛涨,医院门口抱着公鸡等打针的队伍,长龙般好几十米长。李宗仁的肺气肿和支气管炎病,已成旧疾,咳嗽哮喘,季节性发生,深以为苦。他的一位好友王葆真,送给他一只经过验血的大公鸡,说是让他试试。胡友松正好是护士,谙熟注射之道。于是,便上街买了注射器和消毒用具,每天上午定时抽那只大公鸡的血,为李宗仁作肌肉注射。

注射鸡血有一条规定,即病人发烧或身体不适时必须暂停注射,所以,胡友松每天给丈夫注射前,都认真地给他量量体温,顺便还探探血压。

“不必量了。”李宗仁用手心摸了摸额头说,“我胸口很闷,自己感到是在发烧。”

胡友松用脸去贴了贴李宗仁的脸,果真是有些热,像是发烧。于是她一面扶起李宗仁,一面说:“不打鸡血针,也要量一下,看烧的程度究竟如何,也得吃些药哇!”李宗仁从石凳上站起来,由妻子搀扶着,一步步向里屋走去,他感到有些头重脚轻,眼前的房屋,葡萄架,花坛都在晃动,不知不觉,额角上沁出一串串汗珠。

李宗仁果真发烧了,好在度数不高,只38度。胡友松照惯例给他吃了些退烧和消炎的药,扶他躺在床上。“德公,你好好休息下,吃了退烧药,等会儿会发汗的。”她转身在衣柜里给他拿来一条干毛巾。

“若梅,要说休息,我哪天不在休息!我什么事也没做呀。可你看,琪翔,为章(刘裴,字为章),还有……还有季宽(黄绍竑,字季宽)的不幸,我……我好几个晚上都睡不安!”

胡友松见李宗仁说话有些吃力,很动感情,她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只默默地坐在床边,看着、守着,用手轻轻地为丈夫揉胸口。

是退烧药多少也有些安定作用,还是胡友松那柔软的手把李宗仁的胸口揉得舒服了些,李宗仁微微闭上了眼睛。

汗,渐渐地从李宗仁额头上冒出来,一粒粒,一串串,一会儿,连内衣也湿了。

胡友松当然懂得这是药物的作用。她用毛巾给李宗仁擦汗,可毛巾刚接触到李宗仁额头,他便猛然坐了起来。迷糊中神色有些惶恐,他抓着妻子的手问:“若梅,若梅,你说,你说红卫兵会不会上我们家来,拿我们罚跪?会不会?”

胡友松看出这几天李宗仁对几位老友的不幸想得太多,加上发烧,神志有些恍惚。她一边给丈夫擦汗,一边说:“不会的,不会的。毛主席、周总理那么关心我们,我想不会!”

“毛主席、周总理……毛主席、周总理……”李宗仁嘴里念叨着,重又倒靠在床上,闭上了眼睛。

同类推荐
  • 三日长过百年

    三日长过百年

    生活在黄土地上的“草根”百姓,因为一场骤然降临的巨大灾难,生命中迸发出令人惊叹的血性,义无反顾地投入抢救生命的战场。“小人物”的人生轨迹、性格命运,灾难中的生存与死亡、希望与绝望、亲情与责任,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较之于外来大军轰轰烈烈的救灾行动,他们显得默默无闻,鲜为人知。
  • 鱼的声音

    鱼的声音

    由尹向东所著,为“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之一。本书是一本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入了《冬季爱情》、《陪玉秀看电影》、《晚饭》、《牧场人物小辑》、《相隔太远》、《城市的睡眠》等小说作品。
  • 唐臣(下卷)

    唐臣(下卷)

    这是一段日薄西山的帝国记叙,凄苦飘零的唐王,分崩离析的社稷。乱世,造就了一位平民皇帝——行伍揭竿起,孤身护龙驭。百战平三川,王道服人心。他忠于唐室,却最终称帝,目不识丁,却求贤崇礼。麾下名将云集,身连英才笼聚,他缔造了前蜀霸业。是史上罕见的为北方政权所尊崇的南方大帝。
  • 吸血鬼的访客

    吸血鬼的访客

    以不同的恐怖故事、不同的奇特情节、不同的诡异场面,扣人心弦,曾经紧紧的抓住了世界各地读者的好奇心,引发了恐怖小说爱好者更广阔怪异的想象空间。从《暮光之城》回归《德拉库拉》,布莱姆·斯托克塑造的吸血鬼形象铸就其不可颠覆的恐怖小说鼻祖地位。以其名字命名的布莱姆·斯托克奖,是恐怖小说之最高奖。
  • 聆听天堂

    聆听天堂

    《聆听天堂》呈献给:所有在绝望中诞生,美丽的自由灵魂。——薛晓康
热门推荐
  • 毒妃:庶女无双

    毒妃:庶女无双

    【完结】患难与共、一同打天下的深情夫君,坐享天下时,竟然告诉她,他相中的是嫡姐,为了除去她,废她皇后位,打入冷宫,赐白绫!“轩辕睿,你好狠的心!若有来世,我化作厉鬼都不要放过你,还有你安云莺,你要记得你欠我的,我必定血债血偿!”她发誓,若有来生,定让害她负她的人血债血偿!侯门深宅,祖母淡然,父亲嫌弃她、后母残害她,姨娘设计她。嫡姐伪善?狠狠撕开你美人皮!兄长刁难?狠狠践踏他,毁他一世前程!庶妹陷害?直接巧计送你上黄泉路!这一世,她愿做毒女,不让前世的悲剧从新来过,即使逆天行道,万劫不复,下十八层地狱,她都要让这一生为自己而活,为爱她的人,她爱的人而活,步步谋划,步步算计。她运筹帷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既然你们无情,就别怪我无意。
  • 名门大少独爱辣妻

    名门大少独爱辣妻

    她,叶落——热情火辣,身世凄迷,美艳诱人的外表下,是不堪回首的悲惨往事。他,花墨城——邪魅多情,身家显赫,俊逸无双的皮囊下,是阴暗重重的豪门暗殇。身世之谜,家族内斗,豪门恩怨。
  •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智慧定理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智慧定理

    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谈人生时能够冷静地剖视人生,直抵人的内心,犹如一盏明灯,在黑夜中指引归家的路途,读来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张中行谈人生的散文还如晨曦般带着希望,把温暖和煦的阳光洒遍大地,唤醒沉睡的生命。
  • 祈家福女

    祈家福女

    资深殡葬师魂穿异世成了人人忌讳的棺生女,避世十五年重回祈家,她是该报怨?还是该创造自己的幸福小日子?灾星?福女?姐自个儿说了算!
  •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社会建设理论,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指导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毛泽东还高度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思想。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并把改善民生当作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毛泽东的这些社会建设思想是党和人民共同探索的理论成果,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 碎了时光,暖了情殇

    碎了时光,暖了情殇

    原来,委曲求全和他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上劝他多多珍惜未婚妻,工作上又为他卖命加班争业绩。从送公司,送房子,认做姐弟。或许都是天注定的,弟弟突然一去不复返,送车子到送未婚夫,逢人便说她有一个帅小弟。到最后,有一种爱,又要忙着管理公司,亮如橘色,那年他们十六七,姐姐为此念叨十来年,碎了时光,可他居然不记得她这个姐姐。可到最后送丈夫,不是看到他被人追着说流氓,就是见他倒卖成人用品。为了让他早点恢复记忆,暖了情殇!--情节虚构,还要应对被他伤了心的情人,再见时,请勿模仿,他更是当起了甩手掌柜。他却一直杳无音讯。十年人事两不知,她都默默的接受。让她又要忙着生活。人品变差了没关系,她却迟迟不肯踏出那一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哥哥是只妖

    哥哥是只妖

    在H市里流传这样的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与妖怪交合的而出生的人,来到这里,而之后所有继承那个血的家族都会十分繁荣。其中特别是深深继承妖怪之血的返祖,就是与那些祖先同日同时带着相同的属性降生的孩子。每个家族都把这些孩子当作祖先转世,全族人一起抚养。不过也因为将他们当做神明一样的养活方式,让他们失去了做为一个正常人应当有的亲情、爱情、友情的观念。他们将一直一个人孤单的生活下去,所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