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100000037

第37章 在"抗敌第一线" (5)

领导这次散发传单运动的就是冯景山和鞠晚声。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其和中国接近的关系,时刻都在迫害着中国各民族的生存,迫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冯景山来日本之前,有感于东北三省存在着危机,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责任感亲自到东北进行了一番考察,"觉得日本人在最近的将来,恐怕要实行动手"。但"著论警告当局,当局不惟不知采纳忠告,并且横加压迫"。在政治高压之下,他只得把自己一手创办的报馆卖了,只身来到日本继续研究国际法。而鞠晚声作为一名在广岛求学的中国老留学生,这次领导散发传单运动,算是梅开二度了。早些时候就在日本为对中国国民政府北伐施压,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兵济南时,鞠晚声就领导留学生散布过传单,警告开拔前往中国的日本军人。当年这一举动"在广岛是空前的事件,就是在日本也是空前的事件,因为东京留学生只和警察斗争,从来没有把日本军队作为目标的"。因为这一重大举措,他在赢得中国留学生敬仰的同时,也成为了日本军队和警察双方监视的目标。

"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沦陷金瓯缺,中国学子难免会产生一种"山河破碎风飘絮"之感。为了救亡图存,他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在现实生活中,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同仇敌忾,全体退学回国抗日,并且发表宣言说:"同人等留学敌邦,仰教他人,深知谋我者不惠我,制人者常骄人,已觉非留其地,学有难成。窃念吾辈武学生,职在捍国,当此国家濒危之时,正吾辈摈弃生命杀敌救亡之日,何能缄默笔砚间,与敌人讲武纸上乎?"在小说《新路》中,除士官学校留学生退学外,其他学校的中国留学生也举行了游行示威,强烈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结果组织者悉数被捕,关进了宪兵队和警察署。一时间,整个东京"黑云压城城欲摧",充满了令人恐怖的气氛。在夏衍的剧作《***细菌》中,中国学子赵安涛"九一八事变"后走在东京的街上,"觉得每一个日本人的眼光,都是一根刺",由于"再不能安心住下去了",因此决定提前回国。就连一向讨厌政治、规避政治,不关心显微镜外面世界的俞实夫也是如此。当然,后来在血的教训面前,俞实夫逐渐觉醒,终于走出了实验室,投入到扑灭日本帝国主义"***细菌"的事务性工作当中。

日本在向外扩张和侵略的同时,在国内也抓紧了对中国留学生的"肃反"运动,不断制造白色恐怖。这种情形在巴金的小说《人》中有深刻体现,中国留学生"我"之所以被捕入狱,就是因为在日本侦探看来,"我"是一个"思想犯",潜在地威胁到了日本的国家利益。当然无独有偶,在《新路》中留学生孙良也是因为"思想问题"而被捕的。因为"思想问题"而被捕,日本****制造了一起起"莫须有"的罪名。

日本****对于中国留学生的血腥镇压,其实早在王拱璧的《东游挥汗录》中就有详细的记述。1917年苏联诞生时,日本与英美等帝国主义,为了破坏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决定出兵干涉。当时日本政府以高度秘密的方式向中国政府提议共同出兵西伯利亚。但不久事情败露,获悉内情的中国留日学生都非常愤慨,因为苏维埃革命的成功恰是帝国主义的一次挫败,对中国民族革命有莫大的鼓舞作用。日本之所以企图镇压这次革命,是要不安好心地把中国纳入其预设的轨道之中,借打击苏联之机进一步攫取在中国的各项利益。当中国留学生秘密开会揭露日本阴谋和抵制"二十一条"时,日本警察数十人持刀闯入,对中国留学生拳打脚踢,并逮捕了所有与会者。

1919年5月6日,这一天是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三周年的国耻纪念日,为了响应北京"五四"爱国运动,反对"巴黎和会"对日本的偏袒和对中国利益的损害,东京留学生召开了国耻纪念大会,并向各国使馆递交宣言书,结果遭到日本警察的残酷镇压。"日警拔刀狂挥,马队亦纵横冲踏","并有许多游人飞入助攻,人马突刺,拳杖交加。可怜赤手空拳,力无缚鸡之学生,乃展(辗)转呼痛于马蹄涂炭之间"。自从留日学生群体诞生以来,因为日本步步紧逼的侵略,中日之间的矛盾从总体上也渐趋紧张,这样难免激起中国留日学子的民族义愤。可以说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历史,始终伴随着可贵的爱国热情,或者说留日学生在域外致力于学业"启蒙"的同时,始终不曾放弃"救亡"活动,始终不曾放弃国家意识和民族立场,并站在抗敌救国最前沿的位置。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尽管东京充满了恐怖气氛,日本警察对中国留学生严加防范,日本暗探对中国留学生密切盯梢,但是小说《新路》中留学生活跃分子还是积极动员和筹划留学生集体退学归国,并且秘密成立了"东京留学生义勇军"、"留东学生联合救国会"和"华侨反日大同盟"等组织,以达到抗日救亡的目的。一些激进的留学生甚至提出与日本绝交,要求"驻日公使馆下旗归国,对日宣战"。这种心态,也许正印证了蒋百里所说的那句话,对于日本"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

留日学生所受到的歧视和压迫,远甚于留学欧美等国的留学生,所以他们也最富于反抗精神和斗争意志。再加上中日之间一衣带水的地缘关系,来去较为方便,所以留日学生因反抗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愤而退学和集体归国的事情也时有发生。1905年,在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运动中,陈天华因抗议《朝日新闻》对中国人"放纵卑劣"的污蔑愤而蹈海自杀,使全体留学生深为震动,促成了留日学生集体归国,当时"盛极一时的弘文学院,也不得不关闭麴町、真岛、猿乐町的分校了"。随着中日矛盾的不断加深,中国留日学生退学归国的情形也愈演愈烈。"九一八事变"之后,留日学生几乎全部归国,只留下没有盘缠的二十几个人,使得新落成的成城学校留学生部的教室和宿舍空无一人。而留学生归国,也拒绝乘日本的船只,改搭他国的轮船。

冯景山原本是为自己制定了研究国际关系的任务而来日本求学的。但是日本"倒行逆施的军阀做得太不像样子了,他又觉得中国政府毫没有抵抗的准备,太可气了,所以他想在日本闯出一点乱子来,刺激国内的空气。同时也给日本一种警告,最好是能引起日本内部反战运动"。尽管日本戒备森严,但他怀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念,联络了一些留学生激进分子,准备了几万份传单,又在一个日本军人出征的日子里,于美松百货店楼上对着人群散发,结果被日本警察当场逮捕。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冯景山身上"救亡"压倒了"启蒙",为了民族大义置自身的安危于不顾,这种"以身饲虎"的牺牲精神,堪称国家意识和民族立场的最高体现。

冯景山的被捕给深深爱慕他的林婉华以极大的刺激和震撼,因为她目睹了冯景山散发传单和被捕的全过程。这给了她一次全新认识冯景山的机会,冯景山不计个人安危的爱国举动,使她"对于冯景山的英雄行动,一时感动得几乎流出眼泪来"。同时,对于她自己,这也是一次思想净化和人格提升的机会。此前,因为对冯景山爱情的失意,她一度迷失和堕落,自暴自弃,放浪形骸,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和上进的动力。

甚至于因爱不成而生恨,为了报复男性,她利用自己容颜的美丽引起了银座之乱,连"东京各报的社会新闻上面都用头号字标题"报道了这件事,甚而全东京的社交界都拿来作话题,"说中国摩登女子有手腕",林婉华一时间艳名大噪。为了借助狂躁的音乐来麻醉自己,也为了挣钱补贴给用,林婉华还充当过佛罗丽达舞场的舞女。以留学生的身份在异国充当舞女,林婉华可能是留学生形象画廊中的第一人。尽管这种"精神上的卖笑",有辱自身的斯文和全体中国留学生的形象,但是她毕竟和梅如玉不同,因为她拒绝卖国。作为城市现代公共空间的舞场,本是鱼龙混杂的地方,日本侦探堀田就是在这里碰上了林婉华,他企图像收买梅如玉一样,准备以三千元的价钱收买林婉华充当间谍,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结果碰了个大钉子。这件事刺痛了林婉华,让她产生了深刻的自省,一种人格被低看和误解的屈辱感油然而生,并且产生了寻找"新路"的冲动。

其实在目睹日本军队出征中国之际,林婉华内心就产生了一种深深的羞愧感。国难当头,自己纵然不能成为定国安邦的穆桂英,不能成为挽狂澜于既倒的圣女贞德,但是绝不应该在异国做醉生梦死的舞女。而突然看到在她面前散发传单的冯景山,就如同突然看到一个高大的爱国救亡榜样,往日的怨恨不知不觉间便烟消云散了。当日本警察逮捕冯景山时,她勇敢地扑了上去,与冯景山战斗在了一起。尽管她不曾散发过传单,但是因为先前不愿接受日本侦探堀田可耻的收买,被指认为"红色舞女",也锒铛入狱了。

经过漫长的审讯和甄别,四个月之后,冯景山、林婉华以及其他五十多人,被日本政府驱逐出境。在东京驿,一千多中国留学生自发地为他们送行。火车开动的刹那,"打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呐喊响彻云霄,这是他们在日本留学的谢幕曲。为了挽救民族国家的危亡,他们与日本****进行了不屈斗争,牺牲了个人的学业,使得"救亡"压倒了"启蒙"。特别是冯景山,由"到日本来留学的嘉宾"变成了"被日本驱逐出境的流徒",但是他感到无怨无悔。而这次被捕的经历,也使林婉华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人生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再沉湎于失恋的痛苦,充分认识到恋爱只是人生的一个部分、一个插曲,而事业才是人生的支柱。她所谓的事业,就是跟随冯景山到被日本实际占领的东三省从事"特殊的活动",夺回这片愈行愈远了的土地,挽救神州陆沉,重圆已缺的金瓯。林婉华的这一华丽转身,是与游戏人生态度的彻底决裂,是对"小我"的告别,最终走上了革命的"新路"。需要指出的是,小说《新路》这一立意,与托尔斯泰的《复活》有着相似之处,甚至连"新路"这一题名都与"复活"相似。

在中国留学生文学和留学生形象中,很少有女性充当主角的,崔万秋的小说《新路》算得上是一个例外。它刻画了梅如玉和林婉华两个女性形象,她们面目各异,性情不同,价值取向也有着天壤之别。梅如玉于国难当头时沉迷在东京大都市的灯红酒绿中,又被日本人所收买,沦为了为虎作伥的汉奸,迷失了民族身份和国家立场,所以导致了"身体"和"思想"的分裂。林婉华起初因为失恋走上了自暴自弃的歧路,但是最后又在东北沦陷的炮声中觉醒,走上了奔赴国难,扶大厦于将倾的"新路",成为了一个现代版的花木兰。

留日学生境外抗日薪火相传,颇不乏人。在郭沫若小说《地下的笑声》中,就写到了"后冯景山"时代中国学子的抗日活动。戈阳和秀都是东北人,早年同在东京学习音乐。后来他们结识了聂耳,"使他们的精神上感了电,祖国爱逐渐战胜了音乐爱"。他们参加了东京留学生界的爱国运动,并成为其中的活跃分子。由于戈阳患了一种怪病,不能拉琴了,于是"更积极地成为了抗日救国的运动家"。在卢沟桥事变发生的那一年五月,"他们俩遭到了日本警察的检举,受过一些酷刑,结果是'敕令出境'了"。郭沫若的小说没有详细交代他们如何在境外抗日,但是有力地证明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抗敌救国并非水火不容,中国学子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历史语境下发生思想上的突变,前赴后继地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

正像马相伯在"日华学会"成立典礼时所要求的"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留日学生在国家危难时显出了高度的爱国热忱,在域外坚持对敌斗争,勇敢地站在了抗战的最前沿。更有许多人不惜牺牲学业,毅然退学回国从事救亡活动,他们的爱国热情,成为了一种表率,有力地促进了国人的觉醒,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之后,留日学生返国之势不可遏止。但是,当上海的战火停熄之后,他们又零零星星地东渡日本,重返原来就读的学校复课(但必须留级),并且也有不少新生赴日留学。在这种形势下负笈东瀛,究其原因,乃是因为面临日本的侵略,中国国内兴起了一股"日本研究热",要抗击日本首先必须要了解日本,因此学习的内容主要为救国的必要知识(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这一时期,中国学子对日本的好感已经不复存在,同时,因为留学生不断从事抗日活动,被日本政府驱逐出境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正式对日本宣战,两国进入了全面战争阶段,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和留日学生监督处皆关闭,留日学生全体归国,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历史遂告一段落。

同类推荐
  • 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本书以成长、学习、创新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
  •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思维方式很像一位道人,许多事都被他定位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充满亲情的人生趣味里。他以平常心待事,又以学者的视角思索生活,让人在不急不躁、不冷不热中悟出许多道理,它让人清醒、让人回味,让人从世俗中猛然转向静谧、超然的境地。
  •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本书分为10部分:国都、飞向宇宙、生命高原、怀念大海、草原、东北这片土地、关中、丝路访古、仰望雪峰、塞纳河上的夜宴。内容包括:卢瓦尔河谷的城堡、在法国的田野上、塞纳河上的夜宴、海边的谈话、贝多芬雕像、帕塔亚景观等。
  • 德古拉之吻

    德古拉之吻

    本书以日记的形式,勾勒出一段不为人知的诡秘往事。一场交易,让英俊、高贵的德古拉伯爵来到伦敦。他的出现引起了乔纳森·哈克的注意,他意识到在德古拉伯爵怪异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他竟然是个拥有不死之身的吸血鬼……此时的伦敦陷入了黑暗之中,到处充斥着迷失、噩梦与鲜血。陨灭或者重生,复苏还是沉睡,用跳动的心换来永生,你可愿意?
  •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张海君主编的《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收纳整理的诸多关于善良的小故事,就是通过不同的情境再现让我们感受善良的力量,进而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善的意愿。不谈因果循环,单单就从一个人的本性出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带给大家小小感动的同时,也能够唤醒大家心中那一股最原始的、小小的善念!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汤姆索亚历险记(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汤姆索亚历险记(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 于1876年。小说描述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丰富多彩的浪漫生 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 了种种冒险的事。《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虽是为儿童写的,但又是一本写给所 有人看的读物。正如马克·吐温在原序中写的:“写这本小说,我主要是 为了娱乐孩子们,但我希望大人们不要因为这是本小孩子看的书就将它束 之高阁。”因为阅读这部小说能让“成年人从中想起当年的自己,那时的 情感、思想、言谈以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做法”。
  • 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

    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

    唐诗是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它如浩瀚的海洋,蕴藏着数不尽的珍宝。历代人吟之诵之,借此体味人生苦乐,感悟生活哲理,议论社会时弊……《时光文库: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的选编,参照了多种唐诗选本,提取各家精华,旨在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唐诗读物,从而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
  • 假面(下)

    假面(下)

    在段佑斯与优异成绩的保驾护航之下,雅子逐渐接近裙带关系复杂的学生会,但随着学生会核心成员接连“落马”,她的行为越来越超乎段佑斯的掌控。
  • 魔尊她从女尊国穿越来

    魔尊她从女尊国穿越来

    她本是女尊国的储君,冷艳无双,残暴嗜血,阴晴不定,十七岁指点江山,谈笑间生杀予夺。太子要娶她为太子妃?天大的笑话!她本为王,何需屈身为妃?她是阎殿魔尊,乱世中杀戮无数,为世不容,她两世辉煌,却不知情为何物。他追随她十年,不管前方是风雪迷漫,还是繁花似锦,他的眼睛都看向她,她不仅是瞩目的明月,更是耀眼的阳光,她的光芒会灼伤他的眼睛,她的身影会扰乱他的心。(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礼仪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礼仪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礼,是思想道德修养。仪,使其表现,即礼节。因此,礼仪不是培训出来的,是修养出来的,它是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自古中国就是礼仪之邦,秉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是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青少年们的必修课。本书具体阐述了礼仪和道德修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帮助青少年们提高整体素质。
  • 美容女医师

    美容女医师

    (本文纯属虚构)“【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她一个堂堂医界最权威的美容医生,居然为了救自己的病人而舍生,好吧,舍就舍了,干嘛让她的尸体那么难看,可是为什么阎王说她阳寿未尽?好吧,咱也试试穿越吧,为咋那么丑?好吧她可以治疗,那为咋到了一个已婚的?还是个冷宫伺候的弃妇?好吧,接受了,这样她也可以自由出去玩了,还能发挥她的专业技术,看倾城女医师如何玩转古代吧~~~
  • 学校有僵尸

    学校有僵尸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夜校,上课时间是晚上七点至晚上十一点。而现在,我们已经下课了,我和安娜背上书包,迎着如牛奶般的月光,踏着放学铃声,慢步走向校门口。想起昨晚安娜的预言,我不由得全身一颤,顿时,毫无逻辑地,思绪的潮水,瞬间将我淹没,关于安娜的种种记忆,也在脑海中激起一层层的浪花……
  • 傲世雷尊

    傲世雷尊

    凡星,一个废材皇子的蜕变,独身拥有大陆中最强的雷属性之体。为报母仇,毅然踏上了巅峰强者之路,成为了凡界中至强巅峰强者!爱情,是唯一的;友谊,是最真诚的;属性,是最霸道的;而我的剑,是最强的!境界划分:灵光、灵动、灵师、灵王、灵皇、灵尊、灵仙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