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9300000070

第70章 高空遇险:荒岛着陆

一场发生在1865年的飓风--空中惊叫--一只氢气球被龙卷风卷走--氢气球破裂--眼前只有大海--5名乘客--气球下的吊篮里发生的事--海天相接处的海岸--事情的结果

“我们在上升吗?”

“不!恰恰相反!”

“意思是我们正在往下落?”

“比那更糟,史密斯先生!我们正在往下坠!”

“天啊!快把压舱物品都扔掉!”

“全扔了,最后一袋压舱物也扔了!”

“气球有没有往上升?”

“没有!”

“我好像听到了波涛的拍打声!”

“大海就在气球吊篮下!”

“离我们大概不到500英尺了!”

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命令道:“把所有的重东西都扔掉!全部扔掉!”

1865年3月23日下午将近4点时分,这个令人震撼的声音回荡在辽阔的太平洋上空。

谁都不会忘记那年春分时节,那场来自东北方向的可怕的风暴。其间,气压计下降到710毫米。那场飓风,从3月18日到26日不停地咆哮,它从北纬35度斜穿赤道,一直刮到南纬40度,横扫1800海里,给美洲、欧洲和亚洲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城市被摧毁,树木被连根拔起,堤岸被汹涌的巨浪冲坏。这场可怕的龙卷风席卷过的地方,一切都遭到严重的破坏,许多地方甚至被夷为平地。后来,维里达斯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数百艘船被冲上海岸,几千人在陆地上被碾死或是被海水淹死,这就是那场大风暴肆虐后留下的悲惨情景。它的破坏程度让人胆寒,这场大灾难,比1810年10月25日发生在哈瓦那和1825年1月26日发生在瓜德罗普岛的风暴带来的灾难更严重。

就在这场灾难降临陆地和海洋的时候,那片不平静的高空也上演着让人惊心动魄的一幕。

这只气球像皮球一样飞速运动,它被龙卷风带到最高的地方,跟着气流的旋涡转动,以每小时90海里(166公里)的速度飞过高空,它不停地旋转,像被气流的旋涡攫住一样。

神秘岛气球下挂有一个吊篮,吊篮晃来晃去,里面还有5名乘客。这时海面上的浓雾与水汽混在一起,能见度很低。

这只气球成了那可怕飓风的玩具。它从哪里来?是从哪个地方升空的?很显然,它是不可能在龙卷风侵袭的时候升起的。

这场飓风已经持续了5天,18日那天这场飓风的征兆就已经出现了。因此可以判断,这只气球是来自很远的地方,因为飓风一天至少能把它带走2000海里。

由于失去了方位标,吊篮里的乘客无法估算自己从出发以来飞了多远。虽然他们身处可怕的飓风之中,但他们却平安无事。他们随风飘动,在风中打转,但他们却没有感觉自己在旋转,也感觉不到自己被风吹着走。他们无法穿透浓雾看到吊篮下面的景象。被浓密的阴云包围着,他们无法分清此时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飘在高空中,四周一片黑暗,既看不到地面上反射的光,也听不见地面上的声音,就连海洋的怒吼也丝毫不能传到他们的耳朵里。当气球骤然下落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正处于波涛汹涌的大洋上空的危险之中。

但在把弹药、武器,乃至粮食等东西扔掉以后,气球重新升到大气高层,升到4500英尺高的地方。吊篮里的乘客自从知道下面是一片汪洋后,觉得下面的危险比上面的危险更可怕。所以,他们毫不犹豫地把甚至是最有用的东西都扔掉,同时,又想方设法让气球里的氢气不泄漏,因为他们这架飞行器的灵魂就是这氢气,只有它才能让他们保持飘浮,不致掉入下方的“深渊”。

他们在恐惧与不安中度过了黑夜。如果不是精力充沛、勇敢坚强,他们也许早就被吓死了。又一个白天到来了,那场飓风明显在逐渐减弱。从3月24日清晨开始,风暴就有减弱的迹象。天快亮时,那些比较轻的云已经往高空升去。几个小时的时间,龙卷风风筒扩大并且消散,飓风变成了大风,意味着大气流动的速度已经减慢了二分之一。虽然这时的风仍是水手们说的那种“三缩帆风”,但它的风力却明显减弱了。

将近上午11点钟的时候,天空下层的空间已经变得比较明朗了,甚至可以感觉到雷雨过后天空的湿润和明亮。飓风似乎也停止往西刮了,它正逐渐平息下来。这里会不会像印度洋上台风过后那样,接下来会是暴雨闪电呢?

就在这个时候,人们又一次发现,该气球正在慢慢地、不断地飘移着往天空的下层空间下降。显然,它在缓慢地漏气,同时气囊正在逐渐变长,从圆形变成椭圆形。

正午的时候,气球飘在离海面仅仅2000英尺的高空。好在气囊有5万立方英尺(约1700立方米)的容量,才能这么长时间地浮在空中,尽管它原本可以向上升得更高,或者至少平行移动。

这时,乘客们把那些剩下的会使吊篮增加重量的东西全都扔掉了,包括原先留下的一点食物。他们中的一个还爬到系着网索的圆框上,用尽全力把气球下部系得更紧更牢。

不过,很显然乘客们已经无法使气球在空中保持悬浮了,对他们来说,那氢气已经不够用了,他们正处于一种绝望的境遇之中。

确实是这样的。他们的下方没有一块陆地,甚至连一个小岛都没有,哪怕是一块能着陆的地点也没有。

那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海洋,海面上波涛汹涌。这可是一片没有边际的汪洋大海,就算他们处于高空,视野可以扩展至40海里,也还是望不到海岸。这片海,经过那场飓风残酷的拍打、鞭挞之后,海浪翻滚得更猛烈,如同万马奔腾,那涌起的一处处波峰就像迎风飘起的白色鬃毛。视线所及没有一处陆地,看不到一艘船!

因此,无论怎样都必须阻止气球继续往下落,以防它被巨浪吞没。于是,吊篮里的乘客紧急行动起来,分别采取救急措施。可是,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那只气球依旧往下坠落,而且以一种快得不能再快的速度,随着风从东北向西南飘去。

气球吊篮里这些倒霉的乘客,他们的处境真是糟透了!毫无疑问,他们再也没办法控制气球下落。他们所做的努力丝毫不起作用。气球的气囊越来越瘪,氢气在不断地泄漏,却没有任何办法阻止它。气球下落的速度明显加快。到午后1点钟,吊篮距离海面已经不到600英尺了。

由于氢气是从气囊上一条很大的裂缝往外流失的,要阻止它外泄是不可能了。

乘客们把吊篮里的物件都扔掉了,的确减轻了重量,因此他们悬浮在空中的时间得以延长了几个小时,但这只是苟延残喘罢了。如果天黑前还看不到一块陆地,气球、吊篮和乘客肯定会被海浪吞没。

这个时候,所有能做的事情他们都做了。吊篮里的乘客们显然都是坚强的人,他们清楚地知道怎么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没有丝毫怨言,决心抗争到最后一秒,尽最大的努力延缓气球坠落的时间。吊篮是柳条编织成的,不能在水上漂浮。因此,一旦掉进海里,它绝对不可能漂浮在海面上。

下午2点钟的时候,气球离海面的距离不足400英尺了。

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那是一位男士毫无恐惧的声音。回应他的另一个声音同样沉着坚定。

“所有的东西都扔掉了吗?”

“不!这儿还有1万法郎!”

一个沉甸甸的钱袋随即便坠入海中。

“气球上升一些了吗?”

“升高了一些,但待会儿它还是会下落的呀!”

“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扔掉吗?”

“没有了!”

“不!还有吊篮!”

“我们抓着网索,然后把吊篮扔到海里去!”

这确实是减轻飞行器重量的最后办法了。拴在吊篮上的绳子被割断,接着吊篮掉了下去,气球也随之上升了2000英尺。

5个乘客爬上了气球网,爬到圆框上,透过网眼,看着下方的“无底深渊”。

他们知道这类气球的灵敏度,扔掉最轻的东西就可以让它垂直向上升。这种飞行器飘在空中,就像一把精准度极高的天平在运转。因此不难想象,只要减轻一定的重量,气球就会明显地上升。当时发生的情况就是如此。

然而,气球上升了一段,经过片刻平稳之后,却又再次往下降了。

氢气从裂缝处不停地往外泄漏,当时又没有修补的可能。

乘客们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努力,尽了人事,此刻只有听天由命了。

下午4点的时候,气球离海面仅仅500英尺了。

一声响亮的狗吠声传来。原来,这是乘客们带的一只狗,它在网兜里,紧紧地挨着它的主人。

“托普有什么发现?!”一名乘客高声喊道。

紧接着,有人大叫:“陆地!是陆地!”

从天快亮的时候起,气球随风向西南飘去,它越过了好几百海里,最终,一块相当高的陆地出现在眼前。

然而那块陆地却处在离他们30海里远的地方。因此,如果气球不改变方向,那它最少也需要整整一个小时才能抵达那里。

一个小时!在此之前,气球里现存的氢气会不会都泄漏完了?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乘客们很清楚,无论如何他们都必须到达那里。他们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大陆抑或海岛。他们根本不清楚这场飓风把他们卷到了地球上的哪个区域,然而不管这块陆地是有人居住还是无人居住,不管它是不是欢迎他们,他们都必须到达那里!

然而,很明显,气球已经支撑不下去了。巨浪的浪尖好几次都触到了气球网兜的下端,使气球变得越发沉重。如此一来,气球就像一只翅膀受伤的鸟,处在半飘腾的状态。

半小时后,气球与那块陆地的距离只有1海里了,但气球却已经用尽了力气,松松垮垮的,明显皱了起来,只有上部还保存着一点氢气。乘客们牢牢地抓着网索,这对气球来说还是太重了,于是,他们的半截身体很快没入海中,波浪拍打着他们。这个时候,风猛烈地吹进气囊里,推动着这只如同袋子般的气囊像船儿一样向前漂移。也许,这样它就能到达那块陆地吧。

然而,当气囊离那岸边只有400米远的时候,乘客们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惊叫声在空荡的海面上回荡着。原来,那只看上去再也无法飘升的气球,被一个巨浪拍打过后,竟出人意料地飘升起来了。仿佛某一新奇的部分突然减轻了它的重量,它又升到1500英尺的高空,在那里,气球碰到了一股空气涡流,这涡流没有把它带向海岸,而是让它沿着与那海岸平行的路径旋转着飘去。两分钟之后,气球落下来了,最终落到了海浪冲不到的海岸沙滩上。

乘客们互相帮扶着从网兜里走出。由于没有了他们的重量,气球又飘了起来,像一只受伤的鸟儿恢复了片刻活力那样,不久就消失在空中了。

吊篮里原来载着5名乘客,还有一条狗,但只扔了4名乘客在这海滩上。

显然,失踪的乘客是在刚才海浪拍打气球网兜时被卷走的,正因如此,气球的重量得以减轻,才会有那一次飘升,并在不久之后抵达陆地。

这4名遇险者一踏上陆地,就想起那名失踪的乘客,他们高声呼叫着:“他会想办法游上岸的!我们去救他!我们去救他!”

同类推荐
  • 雍正皇帝:雕弓天狼

    雍正皇帝:雕弓天狼

    帝王行止、宫闱秘闻素来为读者关心,本书描写鲜为人知的清廷生活,却又不拘囿于那小小的紫禁城。阿哥党争,杀机隐隐,龙庭易主,雍正险胜。改诏说,弑父说,继位说?一段历史,几多疑云,扑朔迷离,令人难解难分。作者用史笔著文,用文笔立史,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无不尽收笔底。上至典章制度、宫廷建筑、饮食服饰、礼仪乐律,娓娓道来,书卷气浓;下至勾栏瓦舍、寺庙堂肆、市井乡野、客旅古渡,徐徐展开,风情万种。阿哥逐鹿,明争暗斗,字字权谋机诈;女伶歌伎,绕梁余音,句句回肠荡气。其情节铺设,天矫跌宕,人物塑造,浓淡相宜,谋篇均别出心裁;以思想为经,艺术为纬,鸟瞰历史,探究人生,非大家而不可为。
  • 罪全书3

    罪全书3

    本书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十起恐怖凶杀案,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每一个都是曾被媒体严密封锁,当局讳莫如深的奇案大案。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组成中国特案组,对各地发生的特大罪案进行侦破。此文中十起特大案件都是首次公布内幕,每一案都会颠覆你对人性的认知,让你不寒而栗。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这是一场光明与黑暗的角逐!
  • 天堂施工队

    天堂施工队

    一个傻子总是渴望有能够上天堂。有一天,一个人对傻子说,你要去找一些比你更傻的人组成一个施工队,来为天堂建一些房子。在傻子的周围,有官迷父亲;有暴发户明清;也有女人许花子,黄杏儿,香草;还有罗和尚,徐锤子这样的粗人。他们或为了钱,或为了纯粹的征服欲望苦苦挣扎。
  • 蜀山剑侠传6

    蜀山剑侠传6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你一念之间,我情深一场

    你一念之间,我情深一场

    一段不为人知的心酸往事,两个同样危险强势的男人,三个游走在黑白边缘的年轻男女;当一心提防的魔鬼最终冲破固守的心房,当倾心所爱的情人转身成为复仇天使,爱和恨的天平,生与死的对决,究竟该如何平衡抉择,谁又是谁生命里最后的救赎阳光?
热门推荐
  • 睡眠的秘密

    睡眠的秘密

    《睡眠的秘密》从睡眠的重要性、睡眠时间、睡眠环境、睡眠习惯等方面阐述睡眠的基本常识以及提高睡眠质量、远离失眠困扰的方法,并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了具体实用的指导,以期帮助读者克服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
  • 六月半

    六月半

    年轻时,俊省婉拒宝印提亲。现如今,宝印已成大款,俊省和儿子的命运便都攥进他手心。为儿子,俊省献上了身子,不料又献出了儿子。天差地别的贫富悬殊,正诱使人性随金钱变异,与物质的宽裕同步,如何维护精神的淳朴,已成为严峻的社会课题。
  • 九分帅十分拽

    九分帅十分拽

    (10更以上/日)十六岁花季少女姚小布,从她世界里失踪的少年,五年后突然出现。然而,他却装作不认识她,冷漠疏离。少年左戈的到来,给小布平静的生活掀起了波澜,先是受到王子杨耀宾的青睐,再是偶遇奇怪的帅男孩杜德跃,接着又是神秘美少年的热烈追求……这一切似乎都潜藏在一团大谜里。五年前到底发生过什么?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入党前固然要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后更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需要每个共产党员一生的不懈努力。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端正入党动机是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首要问题;正确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第一个关口;错误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现阶段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分析。等等。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新老共产党员以及党的各级干部。本书有助于大家思考“我为什么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应当做什么、如何做”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合格党员。
  • 傲娇女邂逅情伤神医

    傲娇女邂逅情伤神医

    霍木兰这辈子最恨两个人。一个是跟她恩恩爱爱近十年,最后说“我只拿你当妹妹”的云旭;一个是在她苟延残喘的半年中,对她冷嘲热讽的沈未已。对付云旭,她手段老道得很,二话不说把他未婚妻的脸给划了,管他世人是非议论。可对沈未已的那点恨,却只得咬着牙带进棺材里去。这是一个身患绝症的傲娇女邂逅情伤神医的爱情故事。
  • 优秀员工不可不知的12个人

    优秀员工不可不知的12个人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种,实力、机遇、人脉、背景……但是,成功的结果只有一种,那就是不仅战胜了自己,更感染了他人。李开复、唐骏、李彦宏、陈永正……他们并非占尽天时地利的幸运儿,亦非天赋异禀的神童。他们今天的成就同样经历了种种考验、艰难取舍和痛苦挣扎。但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成功对所有正在风雨中前行的人们而言,更具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仔细阅读《优秀员工不可不知的12个人》,它将带给你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体验。
  • 七彩的分光

    七彩的分光

    ,应用光学家王大珩。讲述自己从事光学研究的经历和故事。主要内容包括:出生地的秘密、祖父的丹桂、16岁的私塾先生、驻日公使寻访穷留学生、学业荒芜两鬓丝、八旬老父自题挽联抱憾而终、踩着板凳上黑板、鸡兔同笼的教益、小圣人挨板子、水碗中弯折的筷子、一个人得了两块银盾、“抠门儿”老子、考上了三所大学、最崇敬的老师、与钱三强莫逆相交70载、南下逃难等等
  • 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不可否认,在人格修养、商业道德、管理模式、决策定位、合作共赢等许多方面,中国企业家都还很不完善,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这些“硬伤”并非不可挽救的。一方面,西方久已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学习榜样。另一方面,中国现有的成功企业在“西方管理思想中国化”方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一书,正是荟萃了这些方面的精华,为迷茫失措中的中国创业者准备了对症下药的良方。
  • 大繁荣

    大繁荣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就业与增长理论全球权威学者;数十年磨一剑,中英文同步出版;经济如何增长?经济繁荣又来自何处?繁荣的源泉在今天为什么受到威胁?在本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根据毕生的思考对此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为什么经济繁荣能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在某些国家爆发?它不但生产了规模空前的物质财富,还带来了人们的兴盛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有意义的职业、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