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900000017

第17章 世界趣味发明故事(2)

显微镜

1590年的一天,荷兰米德尔堡的眼镜制造技师哈里耶斯·詹森有事外出了,他的两个儿子便偷偷溜到爸爸的工作坊里去玩。当兄弟俩顺手拿起一些镜片,放进一个铜管里对着一本书看时,不禁发出了惊讶的喊声:“呀!字母的一个小点大得像一只蝌蚪啊!”

后来,詹森听到了兄弟俩兴奋的交谈,便将信将疑地走向工作台,拿起了那个铜管和两块镜片,果然也看到了奇迹,于是,詹森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研制。不久,一架由一个双凸透镜和一个双凹透镜组成的仪器诞生了。由于它的放大率远远高于放大镜,因而人们将它称作显微镜。

在詹森之后,范?列文虎克经过多年的辛劳,终于在1675年磨制出一种放大率超过了200倍的显微镜。列文虎克用它来观察一滴雨水,惊奇地发现其中有许多活动着的小生物。这数不清的小生物有的像曲线,有的像小棍,有的长着毛,有的拖着小尾巴……它们仿佛鱼儿往来穿梭不停,波浪似的扭动、舞蹈着。

这便是人类第一次见到的微生物世界。

通过列文虎克的不断改进,人们得到了观测效果更理想的光学显微镜,然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光学显微镜已不能满足医学研究的需要了。

1931年,德国物理学家恩斯特?鲁斯卡研制出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他发现当电子束通过一个磁场时,就会像光通过透镜一样将物体放大。而且电子有比光更短的波长,能提供更大的放大倍数。在他之前,鲁斯卡和同伴诺尔已开始用电子束和聚焦线圈进行实验,来研究磁场线圈对电子束的效应理论。实验开始于1928年,到年底,鲁斯卡终于制造出了一台超级显微镜,放大倍数高达12000倍,已经远远超过了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

文字

文字起源于绘画,最早的绘画文字见于旧石器时期的洞壁。这种文字中的图画是各种事物的记号,跟讲话无关,没有也不可能有词法或句法。

能读出声音是文字的一大进步。当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把某个代表实物的记号与语言中的某个发音联系起来并把这种联系固定下来的时候,真正的文字也就产生了。

迄今所知的最早文字——楔形文字,是由苏美尔人创造的。他们用一头削尖的芦苇秆、骨棒或木棒将文字写在软泥板上。这种文字笔画一头粗一头细,形如楔子,因此被考古学家叫做“楔形文字”。它不仅可以书写苏美尔语和阿卡德语,而且能够书写其他语言,成为早期的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体系。

最初,苏美尔人将书写符号用于农牧业记账,由简化的线条构成,直接模拟所指的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楔形文字不再只是代表它们所示的对象,渐渐在上下文中获得更广泛的含义。每个符号都可能具有若干种意义,每种意义视上下文而定。同一符号的读音,随其意义的变化而不同,因此文字便成为记录口头语言的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言系统的不断扩充,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

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尼罗河畔的埃及产生了一种与楔形文字风格迥异的象形文字——圣书字。楔形文字简朴而抽象,几何特征明显,而圣书字则具有十足的绘画性,非常有诗意;楔形文字起初只是辅助记忆的工具,后来才慢慢发展成书写文字,圣书字却一开始就是成熟的书写文字,它几乎能记录全部的口语,既能表现具体事物,也能充分表达抽象概念;楔形文字是刻在泥版上的,而圣书字则是刻在石碑或写在柔软的莎草纸上的。

大约在3400年前,埃及人又演化了一种书写更为流畅的草书体,这种字体因为最早由僧侣开始使用,所以称作“僧侣体”。到公元前650年左右,出现了一种更为简便、有更多连带笔画的书写体——“大众体”。随着书写形式的变化,圣书字离原始字形越来越远了。

大约公元前2500年,在古老的东方的黄河流域,中国人创造了自己的一套文字系统——汉字。同埃及人一样,中国人也把文字归之于神的创造。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从鸟兽的足迹中获得感悟而创立了汉字。尽管这是一段传说,但它恰恰说明了最初的汉字也是象形文字,汉字是以象形文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的学者归纳了祖先造字和用字的条例,得出了汉字的6种造字原则,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古代汉字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一度成为这些国家官方交际、学术研究与文艺创作的正式语言,对这些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在,世界各国的文字体系之中,除了中国等少数国家仍在使用表意性的文字以外,其他大部分国家均使用字母文字。

造纸术

中国人的祖先最初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商周时代,又把需要保存的文字铸在青铜器上或刻在石头上,称为钟鼎文、石鼓文。春秋时期,人们开始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称为简牍。另外,也有用绢帛写字的,但材料十分昂贵。在这种情况下,东汉时期一位名叫蔡伦的中国人发明了纸。

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渔网等来造纸。他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渔网等东西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浸渍相当长时间之后,再捣成浆状物,经过蒸煮,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纸就制成了。

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体轻质薄,很适合写字。公元105年,蔡伦把这个重大的成就上报了朝廷,受到了称赞。从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用这样的方法造纸。

纸很快取代了简、帛,广泛应用于书写或印刷。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蔡伦的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他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

一个偶然的机会,孔丹来到峡谷溪边,看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白的纤维。

孔丹灵机一动,认为这种纤维是造纸的绝佳材料。事实正如孔丹所料,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大功告成。用这种纤维造出来的纸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宣纸”。由于宣纸产于中国的安徽泾县,古属宣州,所以就称宣纸。

到南唐时,宣纸的发展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后主李煜在政治上是不成东汉蔡伦造纸功的,但却热衷于文化事业。作为朝廷贡纸的宣纸在李煜的监制下显得更为名贵,澄心堂纸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澄心堂原本是南唐烈祖李昪的宫室之名,可见,这种纸是专门为南唐宫廷制造的。据说,这种纸要用腊月敲冰所取的水制造,泥质滑如春水,细密如蚕茧,长者一幅可达16.6米,自首至尾匀薄如一。

宋代继承了唐和五代的造纸传统,出现了很多质地不同的纸张,纸质一般轻软、薄韧,上等纸全是江南制造,也称江东纸。欧阳修曾用这种纸起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并送了若干张给大诗人梅尧臣,梅尧臣收到这种“滑如春水密如茧”的宣纸竟高兴得“把玩惊喜心徘徊”,澄心堂纸在唐宋时期名贵难求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元代的造纸业开始凋零,只有江南还勉强保持着昔日的景象。到了明代,造纸业又兴旺发达起来,主要名品是竹纸、宣德纸、松江潭笺等。清代宣纸制造工艺进一步改进,出现了不少家喻户晓的名纸。各地大都就地取材,使用各种原料,制造的纸张名目繁多,在纸的加工技术方面,如加矾、染色、洒金和印花等工艺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

印刷术

印刷术诞生之前,人们出版一本著作完全要靠手工抄写,质量无法保证。随着墨和纸的问世,雕版印刷术诞生了。它的操作方法是:将一篇文章用反手刻在木版上。印刷时,在版上刷墨,然后将纸盖在版上用干净的刷子轻轻刷实,纸上就会出现黑色的字迹。

20世纪初,考古学家们在甘肃敦煌千佛洞中发现了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雕印的《金刚经》,它成为目前世界上标有确切雕印日期的最早的印刷品实物。

雕版印刷由兴到衰,历经了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经过长期的摸索,活字印刷术诞生了。

它的问世不但记录和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更带动了世界范围内文化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而所有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现代印刷业的鼻祖——毕昇。

活字印刷术首先是制活字。毕昇所用的材料是胶泥,刻好字后用火焙烧,使之坚硬如瓷。其次是排版,在铁板上放松香、蜡以及纸灰的混合物和一个铁框,将拣出来的字排满一框后即对铁板进行加热,使松脂、蜡熔化,将泥活字压平,冷却固定之后,版即制好。最后就是印刷,方法与雕版印刷一样。印刷完后,将铁板再度加热,使松香和蜡熔化,将泥活字取下放好,以备下次使用。不难看出,毕昇在近千年以前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大体上具备近代活字印刷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程序。

毕昇在11世纪中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却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多年后,谷登堡在东方文明的启迪下,也发明了同一原理的活字印刷术。

不同的社会制度造就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谷登堡的活字印刷术开辟了印刷行业机械化生产的道路,并引领着西方文明大踏步地向前迈进。

1398年,约翰内斯·谷登堡出生在德国黑森的美因茨。他对欧洲古老毕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印刷术进行了彻底改良。在制造活字方面,他找到了铅合金。谷登堡先为每个印刷符号刻制一个凸出的字模冲头,然后进行修正直至完美。之后,用它在铜块上冲出一个凹进的印模。再在其中浇入铅水,冷却后就成了活字。使用时,工人们从字盘中拣出所需字模,把它们放入一个叫“手盘”的容器里,每两个单词之间放入铅空,然后把手盘中的活字移入长方形活字盘,并在行与行之间插入铅条。整个版面排好后,再把它放进一个钢制或铁制的排字架中,最后在架子的缝隙中敲入许多楔子,使活字牢牢地固定在各自的位置上.然后就可以付梓了。

解决了活字问题之后,谷登堡又将精力投入到了印刷机的发明上。最后,他根据木制螺旋压榨机的压印原理制成了代替手工印刷的木制印刷机。与此同时,他还发明了一种可以均匀地粘在每个金属活字上的油墨,而这些在当时东方的印刷术中都是不具备的。1454年,谷登堡印刷的第一部书籍《圣经》问世了。很快,谷登堡发明的印刷术风靡整个欧洲,到了19世纪,西方的印刷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今,伴随着电子计算机和激光技术的发展,铅字正逐渐退出印刷舞台,激光照排技术的问世使印刷业又迎来了一场新的变革。

同类推荐
  • 18岁前应该体验的18种经历

    18岁前应该体验的18种经历

    人生的历程就像攀登一座高山,所有的人生经历仿佛在铺就一条通向山巅的道路,其中的每一种经历都好比是人生的一道台阶,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什么,就只能永远在山脚下徘徊。体验我们应该体验的经历,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厚重、深刻,也会启发我们更理性地思考人生。只有经历过,我们才能睿智,才能练达,才能有所发现。只有睿智、练达的人才会拥有卓越的人生,生命才会因此而不同凡响。
  • 海明威短篇小说集

    海明威短篇小说集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而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六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六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 生活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生活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本书通过发生在少年儿童身边的生活小故事,巧妙地引出一个个科学现象或原理,生动解答少年儿童心目中的种种疑问。读者朋友不仅可学习知识,还能掌握藏于其背后的科学常识,这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探索钻研精神无疑会有莫大的帮助。
  • 稻草人(青少版名著)

    稻草人(青少版名著)

    依据其思想发展的轨迹顺序排列,以供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考虑到阅读对象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书中的重点词语和写作技法作了相应注释,以期在词语运用及写作技法上有所指导。叶圣陶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他的童话作品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宝库中的珍品,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不少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
热门推荐
  • 中国创刊词

    中国创刊词

    本书收录了1872年至2003年间中国报刊的创刊词,并介绍了这些期刊的创刊时间、创办地点、创办背景、作者小传、创刊译文,焦点评析等内容。其中所撷取的作者有的是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文学家、大诗人,有的已成为一代师宗、一代名宿、一代伟人甚至是一代领袖。这些创刊词的作者代表了新旧中国不同时期的思潮,而且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及时代特征。
  • 致青春:当我遇上你们

    致青春:当我遇上你们

    这是一群平凡的人们,这是一群现实中的你我,在这二十二则小故事中都能看到我们每个人的影子,有爱情友情,有热血梦想,有迷茫彷徨,这一个又一个的影子,组成了一场无与伦比的青春盛宴,同一个开场,无数个结局,在每一个故事里,都能发现你。
  • 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

    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

    《重生: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祭》是河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关仁山为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而作。当此三周年纪念,关仁山先生将诸多稿约置后,潜心闭关,为四川人民创作出这部荡气回肠的长篇力作,小说跳脱了同类作品的一般模式,站得更高,从中华民族大爱传承生生不息的角度,讲述了一个从唐山到汶川到玉树千里驰援传递爱心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从更高的层面来表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大爱的力量,歌颂了感恩、奋进的时代精神。
  • 他亦有爱

    他亦有爱

    当年,简莫璃十八岁的时候,为父还债,她成了礼物。作为礼物,她成了恶魔的猎物,只有任他宰割。他既邪恶又冷血无情,明明不喜欢她,却又……可就是这样一个魔鬼,却忽然有一天对她说:他爱她?简莫璃听后却止不住的笑了,只是轻轻的问:“所以呢?”“所以呢?”男人习惯的挑眉,俊美的脸上却荡起了霸道的笑:“所以你简莫璃唯一的男人必须只能是我,而你也只能是我的女人!”
  • 一梦如是

    一梦如是

    为学武功,替师报仇,入少林,学武功,身兼少林武当两派之长。这和尚吃肉喝酒,这和尚窃玉偷香,这和尚誓拔天诛!这和尚恁地可恶!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性健康调养食谱

    女性健康调养食谱

    《美食天下(第1辑):女性健康调养食谱》集结了营养师的权威营养知识,烹饪大师曹广泉等几十年的烹调经验,讲解烹饪知识,介绍家常食材家常菜。营养保健及食疗部分根据最新的营养学研究成果,本着有助健康和疾病康复的原则选取菜品,对大众的食疗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不同人群的营养保健及食疗部分根据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的生理特点,本着对特殊人群关爱的原则选取营养知识和菜品,给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的人群进行饮食指导。
  • 懒妃要出墙

    懒妃要出墙

    某集团董事长的私生女宁妖娆遭到绑架,绑匪将她扔在一间废屋后消失无踪,缺水断粮五日后被饿死。死后,宁妖娆穿越到礼部尚书的二女儿宁绛雪身上。一穿过来就被指婚给瑾王的宁降雪很无所谓。老公不爱她,无所谓;美男大盗要夺天下,也无所谓。反正这辈子宁降雪最爱的就是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学会识人、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识人、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先正确的评判自己,才有能力评断他人。你是否欺骗别人,或是自己?想清楚再回答。三思而后行的人,很少会做错事情。企图说服不用大脑的人,是徒劳无功。认为整个世界都错的人,极可能错在自己。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学习他的做法。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呆板的人只会投机取巧。优柔寡断的人,即使做了决定,也不能贯彻到底。
  • 重生之悍妻

    重生之悍妻

    从末世而来的兵团教官玉小小,穿成嫡长公主的第一天,就把自己嫁给了蒙冤入狱,身受酷刑,处于人生最低谷的少年将军顾星朗。从此以后,一个只会吃饭睡觉打丧尸的末世彪悍女,一个忠君爱国,冷峻寡言的骁勇将军,宿命一般的走到了一起。国家弱小,强敌在侧,朝堂之上有昏君奸妃佞臣,朝堂之下民不聊生,面对如此境地,顾将军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重振朝纲,让这个天下国泰民安,可他的公主妻却说,你这个愿意太宏伟,不可能完成,我们去一统天下好了!顾将军只能……如何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好公主,玉小小坚定的认为,能宠爱自己驸马的公主,就是好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