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900000010

第10章 形形色色的嘴(2)

能力的扩展

因为现代的人希望嘴谨慎一些,要求它努力做到既高效,又安静。跟所有用具一样,现代的嘴也会被滥用,谁的邻居有便携式留声机,就会知道这一点。但只要有机会,嘴就会体面行事。如果你听说过所谓“远程说话”和“远程书写”(都是嘴的能力的扩展),你就会明白了。

一个人想对另一个人说件重要事,最初都能通过声音或手做到。但人们很快放弃了手语,采用了有声语言。现在,手语只在聋哑人中保存下来,或者只是用来强化口头语言,在其他地方则完全消失了。

而得到巨大发展的是通过声音交流的方法,这是很有意思的。

通过最古老的巴比伦塑像,我们看到了原始的“远程说话”的场面。

我们看到工程师在指挥奴隶抬东西。1000多个奴隶拉着绳子,工程师手拿扩音器,站在平台上。扩音器相当于扩大了的嘴。他通过扩音器喊着号子,所有奴隶就一起拉。没有这个“强化嘴”,工程师的声音就无法同时传给这么多人。这是扩大人声的最初尝试。

此后,经过无数次试验,电报、电话、无线电、收音机应运而生。

有些发明最初没太引起人们注意,因为它们没有进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但无论是谁,在一生中总有些时候,因为声音传不到200英尺外而感到失落。因此,对克服这个难题的尝试,每个人都很感兴趣。正因为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追踪“远程说话”各时期的发展,这比大多人体器官的强化过程要清晰得多。

依据文献资料编写的历史往往不如传统说法可靠。

如果相信传统说法,那么,希腊知道特洛伊城投降的消息,是通过烟火信号传回去的;非洲各部落自古以来就用木棒敲大鼓来相互联络;刚果土著人完全明白同胞们发出的信息,就像西部联盟公司的职员完全明白莫尔斯密码一样。

在中世纪,环绕着高墙的小城市里,住着那些文明程度高的人,他们近乎关在笼子里的野兽。一旦敌人围困了城市,他们就用鸽子报信。

而在海上,只要天气晴好,过往船只就用旗语对话。

这种笨拙的扩大人声的办法,对于比较小的社会已经足够用了。

但当国家越来越大,权力越来越集中,政府就需要让全国同时听到自己的声音。每个现代大国的历史都是一连串的危机,而当危机发生的时候,信差、鼓、鸽子都没有多大用处了。

因此,当18世纪庞大王朝和种族群体得以巩固的时候,人们开始大规模进行电报试验。

最先政府集权化的国家是法国,所以在长途传递人声这个领域,他们就成了先驱者。

一个叫查伯的工程师在1792年春天,向法国国民大会递交了一份计划,其内容是“信号机”。他要把装置装配在位置适合的教堂塔尖或山顶上。这个装置由几根活动木臂组成,木臂安装在一根横杆上。通过绳子和滑轮改变木臂的角度,从而拼成不同的字母。官员用小望远镜读出由字母构成的信息,再传给下面一站。

这样一直传下去,直到信息成功地从一处传到另一处。

这种装置运转得非常好。

在拿破仑时代,欧洲大部分地区都通过这种“信号机”,时刻倾听着皇帝威严的声音。

但无法让消息保密是它一个很大的缺陷。

聚集在教堂塔周围的镇上的闲汉,常常揣测每个信号都代表什么意思。到后来,他们能迅速地读出那字母了,像操作者一样娴熟。因此,想传递比较秘密的信息,必须另外想一种办法。

现在红绿灯的工作原理臂板遮檐遮檐色灯信号机构无色凸透镜带色凸透镜机柱电灯座当信号机将要送进博物馆的时候,人们开始痴迷一种叫做“电”的新玩具。几乎每个城镇都有几个无名的天才,用神秘的电流来碰运气。他们希望用电流把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这样自己也可以发财。

每个德国实验室都有一个执著的教授,不停地买电池、铜丝,直到把妻子最后一分钱都花光,期待着自己能第一个让世界听到同一个声音。

1837年,一个叫塞缪尔?莫尔斯的美国画家拔得头筹。

他把自己的画架变成了一个电报装置,这个装置能把声音传出1700英尺。一年后,他觉得进展很顺利,可以让国会看看自己的发明了。但国会当时正忙别的事,过了六七年才抽空去看他的发明。

这样,在1844年,华盛顿和巴尔的摩通过电流能够彼此对话了。

莫尔斯的发明在试验期间,欧洲各国对其丝毫不感兴趣。

当然,现在他们都开始饶有兴致了。

电报线很快告别了陆地,深入到水中。只要能造出很大的船,能铺设3000英里长的电缆,电报线就能穿越大洋深处。人的声音被转换成一点一画的信号,传送到文明世界的各个角落。

于是,纽约人发现和伦敦人成了近邻,反过来也是一样。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有电报就能满足所有的国际语言交流。在“强化手”和“强化脚”的作用下,地球更是变得越来越小。

电缆是莫尔斯发明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要求发明一种东西,以摆脱对昂贵电缆的依赖。

曾经有一个古老的想法,两地不借助任何中间线路就能直接对话。早在1795年,一个叫萨尔瓦的西班牙医生,就对巴塞罗那科学院解释了这种可能性。科学院耐心听了(渊博的科学院总是这样),但过后就全都忘记了。

一代人之后,一个德国人完全没有依靠西班牙医生,他使电流穿过水来实现无线通讯。但当时谁也不知道,他玩这个小游戏究竟用的是什么物德国科学家亨利希·赫兹首次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质。直到亨利希·赫兹告诉我们答案。而赫兹这个旷古以来杰出的科学侦探,由于工作过于勤奋,很早就告别了人世,他还来不及告诉我们电波究竟是什么。

但他发现了电波活动的规律,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就。

从赫兹的著作问世以后,人们开始严肃地对待无线电报的问题。每个国家都想首先完成这个探索。

年轻的意大利人马可尼,成功地把一个字母以无线的方式传过了大洋。此前千万年里,船长们一直都是最独立的人,而现在,不论他们离大陆多么遥远,都不得不听从上司的命令了。

飞机即使消失在云朵中,依然能跟地面保持联络,地面可以警告它暴风雨要来了,好像飞机就在人声的范围内。

法国谚语说得好,“胃口越吃越大”。随着“远程书写”技术成了事实,人们就不再满足于这个玩意儿,他们叫嚷着要一部新机器,享受“远程说话”的奢侈的感觉。

中国人几千年前就发明了一种玩具,把两根竹管用一条细线连在一起,两个人隔几百码对话。这种玩具历久弥新,每隔两三代就会重新出现,每次出现都被称为“最新的玩意儿”,大街小巷都在叫卖,然后又跟出现时一样神秘消失。

中世纪人玩它,18世纪的人也玩它。

正当人人都谈论电流的巨大潜力时,这种古老的中国玩具又第50次(也许是第100次)冒了出来,在所有乡村集市上热销。

就是这种玩具,给了几个人灵感。

他们领悟到这就是把人声从一处传到另一处的办法。

菲力普?莱斯第一个完善了这种“传声”工具,而且运转得非常好。

他就给它起了一个大胆的名字:电话。

这正是用电让人声首次穿越空间的工具。

15年以后,苏格兰移民亚历山大?格林?贝尔(波士顿一所聋哑学校的老师),解决了声音传递中的音质问题,为我们提供了谁都熟悉的现代电话。

人声本来是依靠线路来传递的,怎么一下子不用线就能传递了?

这个故事离我们太近(本书作者也感到太不可理解了),因此,我就这么提一下算了。

同类推荐
  • 第七条猎狗

    第七条猎狗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人类奇闻(走进科学)

    人类奇闻(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和书中的小主人公尼尔斯?霍尔哥松一样,作者塞尔玛?拉格洛芙也出生在瑞典的一个农庄里。那是1858年,她还小的时候,祖母给她讲了一只公鹅酌故事。故事说:四月的一天,那只公鹅跟着野鹅去了北方,六家都说再也不会见到它了,因而,当十月的一天,它突然带着一家老小回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每当听到这儿,塞尔玛就会问:一路上这只公鹅的日子是怎么挨过来酌呢?许多年以后,她写出了尼尔斯?霍尔哥松的故事:他骑在公鹅马丁的背上,从瑞典一直飞到拉普兰特……这部极其有趣的作品,自1906年作为学生的阅读推荐书出版以后,至今一直受到广大读者酌热捧。
  • 蜜蜂公主的秘密(牛吹吹科学童话)

    蜜蜂公主的秘密(牛吹吹科学童话)

    可爱的小蜜蜂们有什么秘密?香甜的蜂蜜是怎么来的?让我们跟随《动物时报》的记者牛吹吹一起去小蜜蜂的家里寻找答案吧!
  • 丹麦童话20篇

    丹麦童话20篇

    相信这些童话,不仅能给孩子们带来一次跨越国界、跨越时空的阅读体验,还能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真、善、美,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大胆地展开想象……总之,这些经典童话中的可贵品质,会使孩子们的人格变得更健全,内心变得更强大,心性变得更随和。
热门推荐
  • 御灵

    御灵

    夫天地万物,俱有灵气,或内敛,或外现。是以风水相士之眼观之,天时地利,良莠不齐,盖不可直论优劣。崇山峻岭,却有毒蛇猛兽出没;涓流镜湖,却有决堤泛滥之险......
  • 世界军事百科之常规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常规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魅王爷逗哑女

    邪魅王爷逗哑女

    一朝穿越,冉柒柒悲催的成了一名庶女,还是哑巴庶女;好吧,成了哑巴不要紧,装乖讨好父亲和嫡母,冉柒柒低调、低调、再低调!偶然认识一个神秘人物,竟然是神医的弟子,教她习医制毒,才知道之所以成为哑巴,竟是被下了毒。好吧,反正也习惯了不说话,那就暗中解了毒,冉柒柒淡定、淡定、再淡定!咦?有个王爷忽然找上门来,指明要娶她?冉柒柒再低调也低调不了了,再淡定也淡定不了了。“为什么要娶我?”“我要你帮我解决那些莺莺燕燕?”“为什么?你们男人不都喜欢三妻四妾么?”(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科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科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对于中国当代科幻而言,越拉越多的迹象已经表明,最优秀的那批科幻作品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作为一部新世纪十年中国科幻小说的结集,辑录在这里的作品便代表了当代中国科幻的创作实绩,它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家的一次集中展示。小说集不仅选编了刘慈欣、王晋康、韩松等科幻巨星的代表之作,还囊括了如江波、迟卉、飞氘、陈楸帆、拉拉、夏笳等实力派科幻名家的经典篇章。23位作家个个重要,23篇小说篇篇精彩,选取的作品注重多样性,力图展现各类不同的风格与样式,从中我们既能体会到作者们汪洋恣肆的创造力与奇思妙想,也能深刻地感受到他们深沉的人文思考。
  •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在这本被喻为“青春成长的心灵钙片”的散文随笔集中,作者不但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她出国留学,从心理变迁到生活变迁的真实故事,同时也将非洲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校园文化等展现给读者。孟梦用真实的笔触撰写了游历非洲的惊险、兴奋和异同于东方的趣闻轶事;在现实生活中体认到非洲民众的达观、热情和近原始状态下的煎熬与苦难;在学习和交流中明晰了多元文化的相抵与相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靠近

    靠近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礼仪金说5:商务礼仪

    礼仪金说5:商务礼仪

    本书乃金正昆教授讲礼仪系列丛书之商务礼仪。书中,金教授以浅显易懂、平实幽默的语言风格,通过大量的详实的事例阐述了商务礼仪的基本理念、商务交往中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把尊重、礼貌、热情用恰到好处的形式,规范地表达出来。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便可学习到最实用的商务礼仪。
  • 绝世宠妃

    绝世宠妃

    甚至为她放弃整个天下。只为要一个她!,她是天朝特种兵,一朝穿越,从唯唯诺诺的废柴四小姐,步步为营,处心积虑的成为当朝太子妃,她是外人眼里的狐狸精,却是他的智慧小娘子,他宠她,用尽全心去宠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