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400000009

第9章 西安事变 (上)

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促成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成为时局转变的枢纽。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爆发,历史的天平开始朝共产党倾斜。至今,它仍为共产党人隆重纪念,也是国民党人心中无法抹平的伤痛。

西安事变是蒋介石逼出来的

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发动的。

酿成西安事变的原因,周恩来早在1946年纪念西安事变10周年时就指出:在东北沦丧、华北危亡之秋,全民奋起,挽危救亡,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种潮流"已无可阻止",可是"唯独蒋介石先生别具心肠,硬要在日寇进攻绥东之际,拒绝东北军请缨抗日,强迫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继续进行内战,但他这种倒行逆施,不仅未能达到目的,反而激起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是蒋介石自己逼成的"。

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除第五十三军万福麟部3个师留在华北外,移驻西北的有14个师,奉命从事"剿共"。东北家乡的沦陷,使东北军官兵们感到极大痛苦。他们强烈地要求打回老家去,解救家乡的父老兄弟,不愿流落在关内打内战。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当时访问东北军后得到的印象是:他们对于逼迫他们打自己的同胞的命令,日益不满,而打回老家的决心也日益加强,至少也得为自己所信仰的主义战斗到死。一个40多岁的团长对他说:"当我们全体都希望打日本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还要打红军呢?"这种情绪对张学良和东北军高级将领也产生重大影响。

杨虎城是陕西地方实力派的首脑,当时担任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他是个有着爱国民主思想的人,早年就同一些共产党员相识。在他的左右,也有不少秘密的共产党员。

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先后派出不少人做张学良、杨虎城的工作。周恩来还秘密前去,同张学良会谈。双方在团结抗日上达成了共识。

张学良本来有恩于蒋介石,蒋在铲除异己、统一中国过程中,得到过张的鼎力相助。九一八事变后,政见上的分歧和对立,导致昔日这对情同手足的挚友渐行渐远,甚至反目成仇。

对外敌入侵,集国难家仇于一身的张学良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主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从蒋10月下旬到西北,至西安事变爆发近两个月时间里,张无数次劝蒋停止剿共内战、共同抗日,均遭到蒋的拒绝和痛斥。

蒋介石在调集重兵准备大举进攻陕北革命根据地时,又在12月4日到陕西,逼迫张、杨率领全部军队北上"剿共"。蒋的重要将领蒋鼎文、卫立煌、陈诚、朱绍良、陈继承、万耀煌等已被召至西安,准备取张、杨而代之。南京政府的战斗轰炸机一队队飞抵西安机场。已是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峻气氛。7日,张学良再次去见蒋介石哭谏,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个紧张场面一直持续了3小时之久。最后蒋介石把桌子一拍,厉声说:"你现在就拿枪把我打死了,我的剿共政策也不能变!"张学良当晚回到西安,把杨虎城找了去,一见面就说:失败了!他们两人见"善说"不成,于是就密谋"硬干"。

12月10日,蒋在西安又严词批驳了张的抗日主张,拒绝了张率部赴绥远抗日的请求。陈果夫在12月20日的日记中还写道:"蒋先生之主张:(一)战必胜日(引者注:意思是指只有'必胜日'时才可战);(二)但糊里糊涂迭却国命,非所愿为;(三)国策不能任意变更。"

12月12日凌晨,按照张、杨商定的计划,东北军一部赶往临潼华清池的蒋介石住处,扣押了蒋介石;十七路军控制了西安。张、杨并在当天向全国通电提出救国八项主张:(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七)确实遵行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中央处置蒋介石的方针有一个演变过程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中共从一开始就主张的,它并不希望因为西安事变造成全国内战。在这一点上中共中央内部没有什么争议。有争议的是,用什么方法来实现和平解决?中共中央内部对此是有争议的。因此,中共中央在这个问题上,颇费思考、周折,最后审时度势,确定了处置蒋介石的正确政策。其过程大体如下:

1936年12月12日清晨,中共中央收到张学良发来的急电。中共中央熟知张学良、杨虎城坚决主张抗战,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但对张、杨采取如此激烈的举措,则是毫无思想准备。因此,中共中央既十分震惊,又百般高兴。当天清晨,张闻天、周恩来、博古、朱德、张国焘等,立即在毛泽东住的窑洞里开会,商量处理事变的方针政策。毛泽东随即起草了致张学良(当时中共中央致张学良的电报称张为李宜或李毅)的"万万火急"电报,其中说:蒋介石必须押在兄自己的卫队营里,且须严防其收买属员,尤不可交其他部队,紧急时诛之为上;恩来拟来兄处协商大计,如何盼复。

13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讨论应对西安事变的问题,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国焘、博古、林伯渠、林彪等13人。毛泽东首先发言并在会上作了结论。会议正确分析了西安事变的性质和复杂的国内形势,一致主张要积极支持张、杨的义举,大力援助;但在如何处置蒋介石和对待南京当局的问题上,则有两种对立的意见。

以张闻天、周恩来为代表,认为张学良此举是开始揭破"民族妥协派"(指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主流派--笔者注),但我们对妥协派应尽量争取、分化与孤立,不采取与南京对立的方针,不组织与南京对立的政权形式,应尽量争取南京政府正统,联合非蒋系队伍,以抗日为最高旗帜,把局部的抗日统一战线转变为全国性的抗日统一战线;认为在此关键时刻,要"慎重考虑",千万不可"急躁","自己造成自己的困难"。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事变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应以西安为中心来领导全国,控制南京,以西北为抗日前线,影响全国,形成抗日战线的中心;在对待蒋介石的问题上,有人认为,"把蒋除掉,无论在哪方面,都有好处",有人则提出,我们既要抗日,又要反蒋,但不正面反蒋,也不把反蒋与抗日并立。这次会议在如何对待南京与处置蒋的问题上,未达成一致意见,甚至可以说,要严惩蒋介石的主张一时还占了上风。

一直到16日,从各种报道和文电往来来看,13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中共中央内部在处置蒋介石、对待南京问题上,两种对立意见依然存在,惩蒋的声浪依然很高。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所谓权,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或为金钱,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腐败导致灭亡,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据文献记载。以权谋私,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从现代政治学、现代政党文明的视角。全方位、体地展示和解读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思想发展及其政治实践,剖析李大利政党观总结其建党理念,揭示李大钊在矢志于中华民旌解放事业的道路上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耐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新民说

    新民说

    《梁启超:新民说》以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的《新民说》为原本,结合编者搜集甄选研究《新民说》问世百年来的影响的学术论文集、社会舆论关于梁启超于中国启蒙思想史上的贡献,依据全书20节文字,在体例上精心设计了发表背景、社会反响、原文赏析、今日看点四个栏目,以求在保留梁任公“笔端常带感情”、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韵味的同时,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这些跨过百年,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宝贵文化遗产。《新民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社会要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
热门推荐
  • 老婆今天又想离婚了

    老婆今天又想离婚了

    第一次,她误闯他的房间,他用各种理由将她留在身边放肆宠爱。他要求她一定要乖,和他结婚,做他的亲亲老婆。可是某天,她突然提出离婚并且准备逃跑。“老婆,乖,别闹离婚了。”“不,我偏要闹,说离婚就要离婚。”某人无奈出动小萌宝将她成功拦截带回家,启动宠妻模式防止老婆再想离婚。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闻一多最脍炙人口的诗歌、演讲、文艺评论、学术研究、散文、杂论、书信等作品遴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闻一多在诗歌方面成就最大,《闻一多大全集》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诗歌作品。如诗集《死水》《红烛》《真我集》等,无一不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主张。
  • 清代嫁妆研究

    清代嫁妆研究

    中国传统社会,嫁妆于婚姻意义重大。首先,它在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无论家庭贫富,人们都会尽力为女儿筹办嫁妆;其次,嫁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婚姻的缔结,丰厚的嫁妆往往使女性在婚姻市场上得到更高身价;再次,嫁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导致婚后的奁产纠纷等。
  • 极品医生护士妻

    极品医生护士妻

    原书名《爱妻》他们当初同时考上医科大,可是多年之后,他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内科专家,而她,却仅仅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她们曾经是羡煞众人的大学恋人,一次意外,她向他提出分手。时间飞逝,再次相遇,二人却早已是地位悬殊。她一直以为,他和她之间,不会再有任何的纠葛。所以,她一直避着他。而他,面对忽然出现的这个曾让他爱恨交织的女人,他怎么可能,让她再逃?沉睡的恶魔,终究在慢慢地睁开双眼。这是一场相互追逐的爱情,缠绵悱恻的同时,却是那般痛彻人心。爱到极致也痛到深处的孽爱,只是到了最后,究竟是谁,率先失了那颗心。*旧文推荐:【孽囚】【黑道少奶奶-】【重生—豪门小妻子】----------------------------------------------------QQ群:174217002敲门砖:文中任意角色名‘谢绝同门加群’--------------------------------------------------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极品医生护士妻》
  • 吃货养生小秘密

    吃货养生小秘密

    气、血、阴、阳,或虚或郁,或湿或瘀,形成人体的九大体质,如何通过食物来调和?五谷杂粮,有温有热,有寒有凉,怎么选择方可趋利避害?红黄白黑绿,色彩缤纷的食物,透露哪些玄机?酸甜苦辣咸,寻常五味,如何对应五脏六腑?春夏秋冬,温度变化,饮食如何调配?血型天定,和饮食又有怎样的联系?这本书将为你一一揭晓。
  • 广袤绮丽的地理(科普知识大博览)

    广袤绮丽的地理(科普知识大博览)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1.针对性强。针对青少年的实际需要,选取的均是青少年感兴趣又并未深入了解的信息。2.编排科学。在学科类别的设置上,内容的选择安排上,都有相当的科学性。3.难易适中。既不过于艰深,也不流于肤浅。本书编撰更得到了众多学科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他们的辛劳从书稿的框架结构到内容选择,从知识主题的阐述到分门别类的归集,从编写中的问题争议到书稿最后的审议等全部过程,从而使本书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知识性和普及性。
  •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偶然当中,得到了两年前遇险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为了搭救落难的格兰特船长,格里那凡爵士自行组织旅行队,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起踏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旅程。他们穿过南美洲的草原,横贯澳洲内地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敢,战胜了无数艰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