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8900000024

第24章 中国江河将会永远铭记 (2)

为了《中国治水史诗》的写作,笔者曾四赴故乡梅州采访,完成了《梅江在我心上流》和《绿水为弦谱新曲》等篇章。程贤章亲自陪同笔者采访。我们沿着百里梅江,看了许多江堤和水利设施,访问过周章新等县委书记、市、县水利局长和许多普通劳动者,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是一条简明扼要的真理。感谢治水史编辑部、感谢杨总、程贤章给了我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使我得以在40年后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故乡:带着游子深情的爱,带着17岁前一个学童的记忆,围绕着治水的主题。感谢故乡的父母官和日夜奋战在风雨第一线的水利工作者们。是他们挥彩笔写出了故乡山水的变化和自然界文明的进步,使一个穷乡僻壤的粤东山区县变成林业部的绿化造林模范县,水利部的全国农村改水现场会在这里召开。我在文章里说了,梅江,只是中国江河中的小弟妹。但她确实是中国江河变化的缩影,治水的缩影。我前半生写过不少的报告文学,但是,梅江治水和梅县保水、涵养水源这两篇,是怀着一种特殊的真挚的虔诚的感情来完成的。就如同一位人物画家,曾为世人画过千百幅画,而今却要为母亲画一幅肖像一样,当然是全情投入非比寻常的。所以,我在文末情不自禁地写道:“是的。梅州和梅州山水,是联结海内外游子和客家母亲的脐带。游子不论走到哪里,都会记挂母亲,关注梅州山水。故乡送我的《梅州水利志》放在枕边,将夜夜伴我入眠。”情不自禁地呼唤:“梅江在我心上流!”

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这本书创造的一个经验:编辑部从一开初就定下一个原则,就近组织最著名的作家写身边的江河,是熟悉的母亲河。作家布点的合理,不但大大缩短了写作时间,减少了采访费用,使原定三年完成的书最后一年完成,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写作质量。

由最熟悉的作家去写他身边最熟悉的江河,正如江西省作协主席陈世旭说的:“我写的是江西的治水。自己当年插队时就在长江中下游,连年抗洪。九八抗洪时,我亲身去过第一钱。今日写江西治水,感受是很深刻也很真切的。”因而,他的《天地英雄气赣鄱云水间——江西治水三章》就写得视野开阔气势恢宏史料翔实真切动人,笔墨点染于数千年时空和一江(长江)五河(赣江、抚河、信河、饶河、修水)注入湖(鄱阳湖)的壮观水系,使作品更真实更立体更亲切更感人。

其他如天津的蒋子龙写海河(《海河水系的沧桑》),上海的赵丽宏写上海(《为了上海母亲河的清澈》),山西的作家焦祖尧写引黄入晋工程(《大河来高原》),西北的作家雪漠写塞上(《石羊河与大凉州》),黑龙江省的阿成写中俄界河黑龙江(《气壮山河的黑龙江》),长期生活在雪山高原的部队作家王宗仁写长江源(《长江源头记》),等等。可以说,90%以上的作品,都是贯彻了“组织最著名的作家写身边最熟悉的江河”这一原则。

作品出版了,孩子出生了。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

这部作品的问世,是2010年中国出版界的重大事件。从文化积累的角度看,有填补文学史和治水史空白的意义:只要我们系统地读内中的文章,就会觉得,我们从前读过的有关水的历史大都零碎,而《中国治水史诗》在囊括地域的广度和几千年时间的纵深度方面,也都填补了此前的空白。

这是中国作家的一次前沿的集体大写作。他们围绕着一个很有价值的主题:表现中华民族不同地域几千年的治水。可以想象,在其中可以表现的空间是多么大。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作家的最大特点是作品以情动人。如果是自然科学家来写这部治水史,也许会把过程平铺直叙一点不漏地写下来。也许会变成枯燥的流水账,内中没有动人的故事,缺乏现场的描写,当然,那也会成为有价值的重要的记事,但肯定不动人。这次程贤章组织的是作家写作,选题气势磅礴,作品富有感情,有故事,有文采。以“长江卷”中的主要篇章《百年梦想——中国几代伟人与长江三峡》为例,可看出这部史诗的特点和分量:这篇作品,时间跨度极长,从公元前五、六亿年造山运动生成长江,到一个世纪前孙中山把目光定格三峡,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王震、江泽民、李鹏如何关注长江、关注三峡;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众多:从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到萨凡奇的《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到1958年的南宁会议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建设三峡工程问题,再到1979年文革后第一次三峡选坝址工作会议在河北廊坊召开……内中的决策,多么漫长,多么繁复。这些历史,每一段都是一个严肃的课题,需要何建明付出多少精力去调研、权衡、比对,才能拂去历史的风尘,还其本来面目。何建明不愧为驾驭大题材的高手。他用翔实的史料,丰满的事实,形象生动的描写,写出了百年三峡的发展历程,写出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领袖人物,在三峡筹划建设过程中的谋略,可以从中看到决策者的音容笑貌,看到重大建设项目的发展英姿。像这样的有分量写作难度高的好文章,在其他如“黄淮卷”、“珠江卷”、“海河卷”、“松辽卷”、“西部卷”和“东南卷”中,都能看到。

这部作品除了抓住诸如长江三峡、黄河变清、治淮工程、珠江北江治理、松辽嫩江的变迁、三江五湖、韶山灌区红旗渠、千岛湖填池等著名的大工程骨干工程外,还注意抓了从化的广蓄发电、梅县的植被保护、北疆荒原找水、新丰江万绿湖的保护供水等一系列新领域新课题,宣传了治水的新理念。内中有一篇《堰塞湖泄洪纪实》,是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后,组织作家赶写的。这篇纪实,详尽地记录了灾区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决战唐家山,排险泄洪的艰苦卓绝的30个日夜。从胡锦涛、温家宝到省长总指挥,从水电部队、成都空军官兵到现场民工,各种排险方案,各种险情,水在上涨,坝体又管涌,挖土机、推土机争分夺秒,奋战了一个月,终于泄洪成功。这是“中国式的胜利!”这篇纪实的意义在于,它不光以难得的最快的时间最快的速度,真切详尽地记录了汶川抗震救灾堰塞湖排险泄洪这一大事件,再现了处理堰塞湖的千辛万险。同时还有力地说明,中华民族是优秀的在困难面前富有智慧能找到解决办法的民族,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她能在经历无数次的历史灾难中锻炼成长。

《中国治水史诗》,在“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的观点统率下,时间跨度极长,题材和选题都开挖得很深,全书每一卷都洋溢着浓郁的“治水文化”的气息。内中有一篇写灵渠的作品《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主编的选题、组稿独具匠心,写得有深度。灵渠,这是2000多年前秦皇朝贯通南北水道的力作,为当年秦兵进军岭南、统一岭南作出过贡献。今日编者不因其完成了历史使命而遗忘它,也不因为被现代南北铁路开通取代失去经济作用而冷落它,相反,作者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向我们详细报告了当年为什么要开凿灵渠;开凿灵渠在当年的艰巨地理条件和技术条件;介绍灵渠的重点工程铧嘴和大小天平;详述了引水工程南渠和秦堤;开凿灵渠的人物;灵渠在今日的价值,等等。为我们勾画出“世界上最古老的船闸、最古老的运河、运行时间最久仍完好无损的大坝”。“是世界水利史上独一无二的。”这被郭沫若称之为可以同长城比肩的工程,《治水史诗》又怎么能忽略它呢?像这一类文章,体现出编者和作者慧眼,大大丰富了中华治水文化的内涵和分量,也丰富了《中国治水史诗》的内涵和分量。

《中国治水史诗》是由众多作家集体完成的一部史诗式作品。出版一年来,评论界多只注意到她的文学价值,而忽略了她“史”的价值。笔者认为,这是万万不能忽略的。这也正是笔者在文章的开头,说她填补了两个领域的空白的意思:文学上的空白和治水史料上的空白。只要我们认真读过全书,读过每一卷每一篇章,每条江河的来历、起源;历史上的记载,民间的传说;水文记录,流量,山洪暴发,枯水期;洪旱灾害,历朝历代的建设修浚资料,重大事件,等等。一个个数据点缀其间,翔实而又丰满。其中不乏史料价值和历史价值。这是作家们注重追寻历史从故纸堆中梳理在民间寻找挖掘的收获,表现出作家严谨治史的态度,灌注着作家的大量心血。

我们以写都江堰的《天下奇功都江堰》、写北京的《北京的水》为例,看看作家们给我们提供了多少历史材料,解说世界闻名的工程多么细致多么通俗易懂和深入浅出:描述都江堰,涉及了岷江和成都城的生成来历;成都平原的来历;都江堰的巨大作用,灌溉的州县面积;围绕着这一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光引述的论著和资料就包括《史记》、《尚书》、《汉书》、《唐书》、《华阳国志·蜀志》、《蜀王本纪》、《水经》、《山海经》等经典,查证和引用的地方志包括了《四川通志》、《蜀中名胜志》、《金堂县志》、《舆地纪胜》等不下数十部。有的是一本经典反复引用多次,不同材枓,信手拈来,作者似有熟读翻烂的感觉。让我们从中看到都江堰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丰富的史料价值。《北京的水》也一样,作家徐坤从历史纵深开掘,写出了作为皇城的北京五大水系的来源,历史上特别是作为帝都后的水利状况,以及解放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库容、蓄水量、用水量、缺水差距以及南水北调工程进度等,娓娓道来,数据确凿,十分难得。

从这点来说,《中国治水史诗》的贡献在于,内中的许多篇章,作家们不但为我们了解中国江河湖库,提供了情感上阅读上的审美愉悦,同时,也给我们认识中国江河湖库,提供了系统的庞大的历史数据。每一篇作品,都留下一条江河湖库的详尽的系统的档案资料,留给子孙后代作研究参考。特别高明的是,作家们引用的史料和大量数据,通常都埋藏在他们生动的描写和巧妙的布局里,读来不会觉得枯燥和乏味,而感到有更厚重的史实感。在更加重视环境更加重视水的今天,她不但是我们从事文学的人和宣传工作者、领导干部要读的书,而且有必要号召更多的历史地理学家和水文历史工作者,都来研究这本书,也肯定能从中获益。

关于文学家修史的问题,历史上有过先例,也有过争论。著名的司马迁的《史记》,是文学作品还是记史呢?是审美价值文学价值重要,还是历史价值重要呢?我们认为,凡是历史上留得下来的经典,都应该是二者的统一,历史学家和文学家都反复引用她。也许,文学家太看重作品的生动性而忽略了历史的严谨,而史学家因强调严谨的纪实而无法解决生动问题。我觉得,《中国治水史诗》中最优秀的篇章(这在每一卷里都有),已经在这方面作了很有益的尝试,解决了这一问题。对于他们,无疑都具有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是两者高度的融合和统一。

2011年4月至5月10日于广州,病后。

(李钟声,资深报人,高级编辑,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南方日报》副总编辑兼南方日报出版社总编辑,现任《报告文学》顾问,广东文化学会副会长。)

同类推荐
  • 国家日记

    国家日记

    本书包括《重犯押向西部》、《中国反恐怖揭秘》、《共和国告急》、《中国第一农民市场》四个故事。
  • 野草

    野草

    本书散文诗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 阿坝阿来

    阿坝阿来

    该书是《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集。它以四川阿坝为背景,带着藏族的风土人情,讲述了一个个成长性的小故事。其中还包括一幅阿坝的旅行线路图,相信您可以带着这本书有机会用心灵,甚至用脚步亲自行走在阿坝的天空下,至美的景色、至情的感受、奇异的文字。跟阿来的其它长篇和短篇集不同的是,这部以《阿坝阿来》命名的小说集是以阿来的出生地四川阿坝为全部背景,凸显出他有别于其他汉语写作者的“文学田地”。鲜明的藏族风物人情,“成长性”的内在轨迹,甚至包括一幅阿坝地图,以及到阿坝的旅行线路图,都使这部独特的短篇小说集更像是阿来引领着喜欢他的读者所作的一次从自然到心灵的奇特旅行。
  •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收录了鲁迅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文学论著、书信、演讲、序跋等作品中的精品,在尊重历史、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尽全力展现其作品的全貌,以给读者呈现一部真实、丰富、完整的鲁迅作品。同时采用分门别类的方式进行编排,读来脉络清晰,方便查阅。
  •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卷》是中外名家经典诗歌·惠特曼卷。作者惠特曼,收录了他的多篇抒情诗,主要内容包括:题诗、铭言集、我歌唱一个人的自身、在海上带有房舱的船里、幻象、开始我的研究、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从巴门诺克开始、自己之歌、亚当的子孙、从被抑制的疼痛的河流德等作品。
热门推荐
  • 笑面罗刹

    笑面罗刹

    姿色平平的女子,恬淡的笑容,司马家没脾气的三小姐。不显山,不显水,她是天山上雪老的关门弟子。“一个月内,把为师教的都学会,知道了吗?”仙风道骨的雪老刻意板着脸吩咐下面的弟子。“是,师傅”如出一辙的抬头,斜眼,懒懒的回答,准备散开,不想理会这个闲得无聊的老头子。“笑儿”古怪的撒娇声出自雪老之口,对象却是一个稚龄女童,淡淡的微笑挂在嘴角。“听到师傅的话了吗?”温柔的语气像是在询问。“是,师妹”整齐而洪亮的回答,却让一旁的雪老再一次的暗自落泪,师傅竟然不如徒弟有威信。不胆怯,不畏惧,面上依然是淡淡的微笑,她是幽萝谷谷主的唯一传人。“禀谷主,叛徒已捉拿回谷,请谷主明示”蒙面的黑衣人指着同时被扔在地上跪着的几个男子,恭敬的等候幽萝谷谷主吩咐。“背叛我的人,从来就只有死路一条”谷主阴沉的吐出,却见下面跪着的人反而露出了解脱的神色。“笑儿,交给你了”同样蒙面的黑衣谷主看向这里唯一的一个露出真面目的少女。“请谷主饶命啊,小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此起彼伏的求饶声顿时响彻了整个幽萝谷。新文:《嚣张宝贝黑道妈》完结经典文:《大良凰后》《笑面罗刹》《随心皇妃》《玉面狐狸》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本书包括生活用品、衣着服饰、美味佳肴、蔬菜水果、良辰佳节、民间风俗、官衔职务、俗语谚语、称谓沿袭九大部分内容。涉及两百多个发明、发现、发展故事与史实,涵盖生活方方面面。有妙趣横生的典故传说如“寿桃” “混帐” “万岁”等,也有丰富的娱乐生活。既可得知传统民俗的流传,又可知悉人间万事的变迁。作为生活中的细节和常识,本书将带你进入历史隧道,分享有趣的新鲜事,为你增加茶余饭后的谈资。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 人一生要注意的50个细节

    人一生要注意的50个细节

    细节不容忽视,很多时候是细节决定成败。本书总结出决定人一生成败的50个细节,指出其对感情、生活、工作、处理等发挥的重大作用,并结合大量经典实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把握这些细节的方法和窍门,使读者不仅能深刻地认为细节,提高人生境界,还能更好地抓住细节,最终达到成功目标。
  • 历史的尘埃

    历史的尘埃

    在历史的天空下,不管你爱与不爱都只是其中的尘埃。无论是谁,所能把握的不过也只是自己而已。
  • 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一曲命运之歌,唱不完她的前半生和后半生,飞来横祸更或天降奇缘,演不尽爱恨情仇,美丽善良的郝安琪与大学学长刘辰熙在校园里相识相知相爱。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笑天下:双魂舞

    妃笑天下:双魂舞

    她,为人她,为魂她,生性懦弱,病若西施,一颦一笑只叫世间美人卷珠帘她,作风果决,心狠手辣,一颦一笑却只叫阴谋诡计碟中谍当,她为她无能的相府五小姐便开始独占鳌头因其笑里藏刀的手段横扫整个相府上下宁惹阎王,莫惹她她一直是这么想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即便是入了王府,嫁做王妃,面对着一杆子的娇媚女人等着的也只是她的一指纤手,一句寒意话,“顺昌,逆亡!”一场计中计,她将所有人都卷了进来前世因,后世果她要看,看这纷乱天下,笑看这天下,看她这一双纤纤素手能否将这天下翻个底朝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不静,定要这天下不宁!陪葬?哼,看谁陪谁!【片段】“你大哥有难,妍儿难道不该帮帮他?”沐丞相紧盯着河岸垂钓悠闲悠懒的人儿,一双手早已拽了又拽,他恨。可人儿悠哉,三分勾唇,“要我出手,父亲难道不该拿出点诚意?”“这次,你又想要什么?”字字似咬。那方,却是一笑嫣然,凤眸撩人,“那倒要父亲说说,你的手里还有什么东西让我动心的吧。”她,从来都是过河拆桥。当然,如果你有本事让她拆不了的话,当另当别论!【片段】一个人,两个身体。这是一个秘密。“如果有一天,我回到了风言雪的位置……”“我的手依然会牵着你的手,就像现在一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你可愿?”十指相扣的手,随着话落,仙尘之质,浅落一吻,蜻蜓点水,却细水长流。【懒言懒语】这就是一个复仇加谈情加虐男加狗血再加狼心狗肺没心没肺却是天雷勾地火的男男女女故事。女人很强,男人不弱,因为,这样打起来才有意思嘛,╮(╯▽╰)╭自己的文:《不良主母》《凤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