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8900000018

第18章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1)

——评杨钦欢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

孟繁华

如果在晴朗的天空从北京乘飞机到乌鲁木齐,俯瞰大地时我们会看到什么?我们看到的是北中国广袤无垠赤裸的大地——到处是水的形状,但除了黄河游丝般地流淌外再没有多少像样的水系。在所有的资源危机中,水危机已经成为中国、特别是北方最大的危机。2011年的春天,北方又一次持续干旱,有些地方的无有效降水时间创了历史新高。北京入冬以来连续三个月没有有效降水,成为一个名实相符的“无雪的冬天”。但是,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旱情的焦虑远不及房价或股市的沉浮更敏感。这更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我们的危机:水资源危机意识的匮乏。一方面是持续的干旱,缺水;一方面是突如其来的洪水灾害、水污染、水浪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从古至今,一个“水”字,成了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隐忧。历史上,平均每两年就发生一次较大水灾或严重干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四大水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除水害、兴水利,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因此,治水历来是治国安邦、兴国富民的大事。大概也正是缘于这一因由,杨钦欢担任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两位著名作家联袂主编了这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中国治水史诗》。当代文坛近百名作家参与了写作。因此,这又是一部“兵团”式的集体写作。它是“宏大叙事”,但这个宏大叙事与我们每个人有关。在我看来,这部宏伟著作的价值起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一、家国关怀与忧患意识

如果说治水是国家的水利工程,那么,《中国治水史诗》就是讲述国家古往今来治水的文化工程。《中国治水史诗》主编之一何建明在回答记者时说:《中国治水史诗》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引发作家强烈冲动继而激发写作激情的好题材,所以出现了没有加入的作家想加入、已经参与的作家希望将文章写得更好的感人场面。除了独具深度、广度的好题材吸引作家外,身居梅州山区的两位“智者”也让众多作家折服——一是广东梅雁水电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杨钦欢,二是老前辈、著名作家程贤章。在没有见到杨总之前,我和不少作家一样通常地认为他只是在经济上对这本书的编辑、出版给予支持,但通过深入交流我才发现,杨总更多的是从国家的“文化战略”和“文化理念”的更高层面去看待这件事,他以客家企业家独有的胸怀尊重作家,让作家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从而赢得了大家鼎力相助、共襄文化盛举。程老虽然已年届八旬,但仍然满怀激情、不知疲倦地当起“空中飞人”,进汶川地震灾区、闯新疆火焰山、跳东北大冰窖,一年行程逾5万公里,为的是召唤更多的名家参与这项伟大的文化工程。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召唤着大家,让大家自觉为这项巨大的文化工程添砖加瓦。

无论主编还是具体参与的作家,他们巨大热情的背后,显然隐含着他们的家国关怀和忧患意识。作家陈桂棣在《淮河的警告》中,以忧郁的笔触记述了淮河水系被破坏的过程。淮河是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就决心“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但淮河的问题一言难尽。如果说自然的力量改变了淮河水系,使无数支流不能入淮、湖泊淤浅或荒废,那么“沿淮四省大张旗鼓‘关停并转’草浆造纸企业时,在灵璧,一个大上快上造纸厂的计划却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则是人为的破坏。并最终导致了1994年7月那噩梦般的日子:

七月二十八日凌晨,被连天干旱和高温折磨得精疲力尽的盱眙人,一觉醒来,吓呆了:平日黄绿色的淮河,突然变成了酱油色;浑浊不堪的水面像涂抹了一层又厚又怪诞的油漆,浮荡着白花花的泡沫,奇腥恶臭;随处可见的死鱼无不翻瞪着恐怖的眼睛,像在怒问苍天。

这可是盱眙人民维系生命的唯一饮用水源啊!

尽管在这前一天,县政府发布了一个关于淮河遭受严重污染的通告,通知居民抓紧储水,县自来水公司供应的水将不能饮用,但大家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因为,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淮河水污染的事故就时有发生,十年间已相继出现过十几起。每次咬咬牙就过去了。但是,这一次,连发布通告的县政府官员们也大出意外:想不到“严重污染”竟“严重”到了这种程度!

淮河上游居然下泄了两亿立方米污水,在淮河下游形成了一个上自安徽五河、下至洪泽湖口的一百多公里长的污染团带。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在一条河流上出现的最长的一次污染团带。它造成的后果是:盱眙顷刻之间陷入灭顶之灾。“工厂停产。商店关门。夏秋两季农业绝收。靠打鱼为生的一万一千多渔民,由于网箱养殖全军覆没,债台高祖,场面凄惨。”这只是淮河悲惨景象的一个场景,苦难的水中国类似的悲剧不断上演。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图腾。她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养育了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同时,黄河也是一条充满了苦难的河流。有记载的黄河史,从先秦到民国期间,黄河决口达1593次,改道26次。黄河的灾难还不仅是洪涝灾害。为了解决黄河决口问题,20世纪60年代初期,曾在山东博兴、垦利两县历时八年开展了一个“黄河南岸展宽”工程。将这一河段平均展宽3.5公里。“这是黄河人的大手笔,这来自于黄河人的眼界和气量,这样的工程在旧中国是无法想象的。打开工程用料记录册,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记载:累计修做土方3189万立方米,石方7.89万立方米,耗钢材2216吨,木材6000立方米,水泥……这是一串长长的惊人数字,在这些数字背后包含了一个更惊人的用工数字。上个世纪60年代初,人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在机械化程度极低的情况下,修建这样的大工程,其难度有多大不言自明。”这是张炜、李亦在《大河徙——黄河口笔记》中描述的情形。但是,人不一定胜天:“南展工程像人们在窄河道上撒开的一张大网,20多年来,连一条小鱼也没有逮到,更别说黄河这条大鱼。这项耗资巨大,费时、费力的大‘险工’,从上世纪70年代末建成至今,却一次也没有使用过。是黄河变乖了,还是她故意放松人们的警惕,择机再来一场更大的洪决?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项工程,审视当初的选择。”当为了解决决口展宽河道时,黄河已经隔三差五地断流了。“此后28年里,黄河有22个年头出现断流,累计断流1079天,5000立方米/秒以上的流量少见,10000立方米/秒的流量几乎不见,20000立方米/秒的流量基本就是传说了。”类似的情形还有:黄河断流居然是三门峡水库直接导致的:“三门峡水库还将过去发生在下游的灾害提到了中上游,1968年渭河在陕西华县决口,造成大面积淹没。渭河也成了地上悬河,对关中平原造成严重威胁,灾难直逼西安。2003年8、9月间,陕西渭河流域普降大雨,导致渭河洪水倒灌南山支流,造成多出决口,使渭南市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元,约57万人受灾,损失惨重。”就是这样一条让人喜忧参半的母亲河,她的变数也让人无措手足:任其流淌,不知何时就决口,防患未然展宽河道,她又断流了。这也诚如作者所说,即便在没有灾害的年景:“几十年的平安,对于黄河来说只是瞬间休眠,等她从休眠中睁开双眼,她还会精神百倍地发动各种决溢事件,让人们措手不及。回顾过去的各种应急工程,大都治标不治本,着眼长远,使母亲河永久平安才是黄河人的当务之急。”

这就是中国作家的家国关怀与忧患意识。已过古稀之年的报告文学作家李林樱,在本书中写有《天下奇功都江堰》一文。她对“作为真正的世界奇迹”的都江堰,给予了没有保留的赞颂讴歌。这是一篇报告文学,同时也是一篇总结都江堰建造、功能、管理经验的综合的科学论文。事实上,李林樱在赞颂都江堰之前,写有多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报告文学作品。特别是她的《生存与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以翔实的材料和振聋发聩的笔触,描述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危机,那是一部真正的盛世危言。《生存与毁灭》表达的主题,与《中国治水史诗》一脉相承。书中记录和提出的问题,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我们已经在各种传媒的报告中耳熟能详。残破的草场、沙化的土地、干涸的河流等,在现实生活中被兑换为扬尘天气、沙尘风暴和用水短缺等切实的体验。这来源相同的信息,使我们对生存状况的焦虑感和危机感与日俱增。但是当李林樱教授将她的《生存与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还是为书中所记录的内容深深震动——“生存与毁灭”,这不是犹豫的丹麦王子的台词,不是可供我们良久思忖之后再做出选择的提示;它是一声危机的呐喊,是一面声音的旗帜。

这虽然是一部命题作文,但也可以看作是身怀使命的和“临危受命”的一次写作,是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危在旦夕时候的一次亲历和写作。作者行程数万里,考察了100多个县,而且完全是自费行为。在这个时代,仅凭作者的这种精神,就足以感人至深。当然,更让我们震惊的,还是作者对典型事件和普遍现象的描述:一切入作品,惊心动魄便扑面而来——被称为人间仙境、神话世界的九寨沟,也曾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离毁灭只有一步之遥。在向“现代”迈进的过程中,似乎所有资源都仅仅具有使用价值。“沟内森林资源丰富,可建一个大型森工局进行采伐”的勘探报告,险些葬送了今日的九寨沟。但这种国家行为还不是事情的全部,更严重的还有来自民间的盲目砍伐和采掘。这个地区也因其富饶为自己招引了杀身之祸:森林、黄金、虫草、野生动物,都是满足“现代”生活的珍贵物资资源,于是,各路有组织和自发的采掘和猎杀大军不期而至。人和机械过后,如盗贼掠过一片狼藉:“这里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下雨,‘九河’两岸昔日绿草茵茵的地方已经全部变成黄沙漫漫的沙化区。朔风卷过,黄沙陡起,遮天蔽日。全县草地1/4已经退化,昔日每亩可产鲜草600至800公斤,但现在只能产100至200公斤,甚至连100公斤也找不到,一只羊要养两三年、一头牛要养五六年才能出栏。”这是作家到青海至多县描述的情形。这是青海省唯一没有照明电的县城,它的“黑暗”似乎也成了一种隐喻:过去这是“三江源”的中心地带和“中华水塔”的核心,湖泊密布河流纵横水草肥美。但时至今日,作家目光所及却如上述。

青海至多一个县的环境遭到的巨大破坏,已经令人触目惊心,但事情远没结束,作家所到之处几乎无不如此:“江河源头第一县”的曲麻莱县城在闹“水荒”,街头拥挤着等待取水的长长队伍;玉树州50多万亩草地被彻底破坏,变成寸草不生的沙滩;玛多县扎陵湖第四牧业社390万亩草场中,95%已经退化和沦为黑土滩……当这些数字集中起来的时候,说我们感到惊恐万状绝对不是夸张。在“恶性循环”一章中,作家以真实的数据集中描述了世界范围内环境恶化的状况,耕地在减少、森林在减少、水土在流失、污染在加剧、酸雨在肆虐、湖泊在萎缩、河流在干涸……而这一切,在中国几乎都是最严重的。当然。这一切如果都归于人为的破坏,也是耸人听闻,自然带来的灾害和人为破坏构成了真正的“恶性循环”。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不再令人乐观。另一方面,《生存与毁灭》也为我们描述了另一种情形,这就是来自各方面拯救环境的努力,政府和民间,有组织的绿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减少放牧以及环保自愿者队伍的组建,为我们因荒漠而未定的惊魂,带来了些许宽慰。但我们仍然不免忧心忡忡不寒而栗。《生存与毁灭》,是新兴起的环保题材创作的翘楚之作,它的忧患意识和富有说服力的内容,恰似危机的呐喊、声音的旗帜。

感时忧国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特别是百年来,现代中国的历史命运更加培育了这个群体的忧患感。即便在盛世他们仍有危言。这当然不是这个群体没事找事杞人忧天。事实表明,就在当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的时代,我们仍然有必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中国治水史诗》就是这样一部体现中国知识分子忧患传统的大书。

二、史学价值与民族精神

《中国治水史诗》之所以冠以“史诗”,就在于它不止是对当下中国生态环境和水利状况的描述和分析,也不止是揭示这一领域的问题、矛盾或弊端。用策划者杨钦欢先生在序言中的话说:“从某种意义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从三皇五帝到现在,哪个明君不以治水而获万民拥戴?夏禹的传说、都江堰和灵渠,都记载着当时明君名臣的千秋功业。我想,今天我们讲发展,我们在用水、治水的同时,还要给子孙留下绿水。然而,我们呼唤的声音还不够强大,常常被市场的讨价还价声给淹没了。我想求助我们的历史,弘扬华夏千百年来的治水文化,会不会唤起某些人对历史与未来的良知呢?”这里,“治水文化”是关键词。从古至今的治水史,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治水文化”。将这个“治水文化”书写出来,就是《中国治水史诗》。

大禹,是中国治水最早的传奇人物。关于大禹的传奇,熊育群在《大禹治水回望》中说:“中国治水最早最古老的篇章,在神话色彩浓郁的氛围里呈现。大禹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水成功的人物,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治水英雄,他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几千年也不曾磨损,他头上的光环照耀了神州大地4000多年!治水让他获得了万民拥戴,治水使他拥有了建立一个国家的威望,是治水让他万古流芳!让他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神。”神话传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投射和写照,它将民族的愿望或理想用想象或夸张方式表达出来,用以激励鼓舞民族的精神和斗志。因此,神话对一个民族来说是火炬、灯塔,照耀或昭示着方向。4000多年来,大禹的传说表达和延续了中华民族深切的向往。

同类推荐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走向梦中的远方》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本书题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实际上涵盖了当代湖北诗歌的全部历史。简要勾勒1949年以来湖北诗歌创作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显现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后新时期(即转型期)的发展脉络,突出当下,突出转型期的新变。不敢称之为“史”,是因为自知尚未涉猎湖北诗歌全貌,肯定遗漏了某些好诗和好诗人。把最具个人化色彩的诗歌写作分成几大类论述,确有图方便之嫌。很多丰富精彩、又不宜归类的个例被淹没被忽略,儿童诗亦未涉及,在这里只有抱憾了。本书也涉猎了部分以小说和散文名世的作家的诗作,但未以小传的方式介绍,只是为了体例的统一。
  •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这是一本研究明末清初的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小说家李渔美学思想的专著。在李渔丰富的美学思想史,并做了细密的、颇有见解的理论阐释;作者以历史发展的眼光。这是国内目前比较系统研究本渔美学思想,作者以他的戏剧美学、园林美学、仪容美学作为研究对象,突出了李渔美学思想的精华,并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著作。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李渔在这三个领域对前人的继承和他独自的贡献;对国内学界研究较少的李渔的仪容美学,作者做了开启性的研究
  • 春回天府(成人卷)

    春回天府(成人卷)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力量、新家园、援建工地上的旗帜、告亲人书、当新家从手中一寸一寸升起、目光中的光、小城阳光、奠基、重建、悬空、你的名字在援建的路上疾行、还是那片土地、种在废墟上的太阳、记得、援建工人印象、重建,重建、家在彭州等等。
  • 笛鸣悠悠

    笛鸣悠悠

    眷念,是一种情怀,是一份刻骨铭心的爱。当岁月的年轮翻飞,烟尘一路远去,面对故土,眷念也便愈发深切。风来了,且听……这悠悠笛声,似文字,似旋律,似实景,亦是意象,不管怎样,我总感觉到她来自于心灵,来自于心灵深处自然流淌的点点滴滴……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考古本身是对真相的负责,没有天马行空的幻想,没有逃避现实的揣测。当你翻开这本书,接受一个个来自远古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震撼时,一定会感慨历史迷人的魅力和生命的神奇。它们跨越了时空,在千万年后的今天出现在我们眼前,却丝毫没有阻隔感,而让距离消失的正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生命温度。
  • 会说不难:50种社交场合的最佳说法

    会说不难:50种社交场合的最佳说法

    社会交际中的谈话,看起来似乎人人都会,因为人人都有一张嘴,但如果说的离题万里,或者不着边际,同样是不会说话的表现因为他没有达到说话的目的。可见,要真正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真正达到表达思想、融洽感情、增进友谊的目的,还必须把握交谈的一些规律和原则、技巧和方式。而具体到每一个人不同的社交场合与社交情境来说,适合于此的并不适合于彼,适合于这个情境的并不适合那个情境,适合于这个场合的并不适合于那个场合。因此,总结与归纳各种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的各自不同的最佳说话方式,肯定会对每天每时每刻都不停地穿梭在各种不同的社交场合的亲爱的读者朋友大有用处,大有好处。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8种成功心态

    8种成功心态

    本书综合了人生中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归纳出成功必备的八种心态:自信心、归零心、进取心、施予心、平常心、包容心、诚信心和持久心,并引用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和综述了这八种心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总裁恋上小甜心(完)

    总裁恋上小甜心(完)

    程小薰带着感冒发烧的身体去帮好友代班,却没想到竟让夏宇泽害得她被男朋友狠心抛弃,气愤不已的程小薰在豪华的宴会之上,众目睽睽之下,泼了夏宇泽一身红酒,殊不知这样就得罪了他,OMG,他竟然黑心报复......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