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400000038

第38章 登顶一刻

历史记载下此刻--

1993年5月5日13时30分。同为炎黄子孙的海峡两岸登山者,挽手并肩屹立于地球之巅……

海拔8680米突击营地的六位勇士一夜无眠。在这里,吸着氧都无法入睡,昏昏沉沉的,人似飘了起来。帐内的温度有摄氏零下30多度。脚下是岩石和冰,头上顶着的帐篷上也结着厚厚的冰。帐篷的一个角,就在悬崖边上。

大本营一夜无眠。指挥帐篷里的报话总机开了一夜,预防山上出现什么情况。

5月5日,悄悄地到来了。

这是1993年的5月5日。

2时30分,老曾起身,出帐,到外面去看天。

整个珠峰,此时也睡着了吗?远处,冰山的裂响;近处,侧脊山上滚下的石块声,愈显出珠峰的静。

天上的星星很亮,个儿也显得很大。

凌晨4时,曾曙生和李淳容坐在了指挥帐的报话机旁。老曾把头低下去,闭了闭眼,抬起头再次看了看表,握起了报话机。

“BC呼叫,BC呼叫突击营地!加措、小齐米、普布、开尊、王勇峰、吴锦雄,听到没有,请回答……”山上3号营地,金俊喜和吴俊也在呼叫突击营地:“3号营地呼叫,3号营地呼叫7号营地,7号营地的队友们,听到没有?听到没有……”7号营地没有任何声音。

5时,呼叫继续。老曾打开身边的录音机,插进一盘磁带,放出歌曲:“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6时,老曾的嗓子几乎喊哑了:“突击组的队员们,今天天气很好,请准备起身化雪烧水……”但是,昨日一天的攀登加上一夜的苦熬,山上的队员们太累了。报话机压在了身下,没有打开。

7时30分,王勇峰的声音终于出现:“大本营……听到了,昨天太累了……”老曾问:“队员的情况怎么样?”王勇峰答:“休息不好……放心,不会影响行动。”(其实,近三天队员们都没有吃什么正经东西,体力已严重透支。开尊爬起身,到帐外取了一点儿雪,用瓦斯炉烧了一点儿水,每人只喝了一点儿,吃了几口糌粑。加措吃下去,就全部吐了出来,他的胃坏了……)大本营。秘书长于良璞已把60倍的单眼望远镜向着珠峰架好,他和达瓦主任开始密切观察7号营地。

近8时,珠峰渐渐清晰地露出脸来。可以看到“第一台阶”北侧山脊边的7号营地帐篷了。

天气很好,高空风比昨日小,达7级。

8时30分,“黄点”内仍未见有人出来。

(这时,队员们在整理冲顶的行装和所带物品--氧气、绳子、冰镐、铁锁、照相机、摄影机……)大本营。所有的人全聚集在架起望远镜的石坡上。在珠峰脚下的日本游客、爱尔兰队员、瑞士队员都闻讯跑来,团团围聚在这里,一下子聚了几十人。

老曾说:“队友们!出发!向顶峰出发!”8时55分,望远镜观察到第一个人影走出了“黄点”。

(这是普布。)“勇士们出发啦!看见人出来啦!前进!……”所有人都热血沸腾地呼喊起来。

“黄点”内又出来一个,又一个!9时整,六个人全部出来了。

(依次是:普布、开尊、小齐米、加措、吴锦雄、王勇峰。B组和A组同时行动,普布、开尊在前方架绳开路。王勇峰把一瓶苏制氧气放在冲锋衣内。每人带一瓶苏制氧气,每瓶2升,210个大气压,重量为2.5公斤。)可是,从望远镜中,我们隐隐见到黄色帐篷的门口蹲着一个人。会是谁呢?已经出来了六个人,怎么会多出一个?刚才没看清?--后来证实,这是帐篷门没有拴上,被风吹得一动一动的。

(幸亏没有拴上,否则当天王勇峰归来后就惨了--他的手被冻伤了,解不开门。)(没有人能想到,王勇峰此时已右眼失明……)有一个人走出后,又回过头来往回走。怎么了?

(这是小齐米,忘了准备带上顶峰的火炬。队员们还带着一面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旗。)好,他又从帐篷里出来,赶向前去。

行进的速度不慢,几乎一个跟着一个。

9时40分,前组已到“第二台阶”下。

9时57分,前组开始攀登“第二台阶”。

10时01分,前组三人已上金属梯。三人,很清楚。

此时,后组接近“第二台阶”。

(翻越七八米的一道大雪坡后,面前就是珠峰最著名的“第二台阶”。这是一面五米多高、坡度近90度的陡崖,几乎是直上直下的灰褐色岩壁。1960年,王富洲等人第一次通过这里,这五米多的高度用了三个小时,这是人类第一次攀上和征服这道天险。1975年,中国登山队在此架了四米多的金属梯。站在这里往下看,脚下就是万丈深渊了。)(普布和开尊首先到达“第二台阶”。见金属梯还在,还有1988年拉在上面的两根绳子。但这绳子不敢用了,必须再架保护绳。开尊脱下鸭绒手套,只戴一双薄手套,爬上岩壁。这是绝不允许的,但只能这样了,为了抢时间,也为了后边的战友快速通过。摄氏零下40多度的严寒马上将他的指尖冻伤。)10时35分,前组已攀越“第二台阶”,后组也开始准备攀登了。

10时45分,后组攀上了“第二台阶”。

顶峰在望。

10时52分,一人向上攀,又一人向上攀,前面是雪坡岩石。

(前面是普布,后面是开尊。)11时05分,前组已到珠峰东部的三角雪坡之下。

(开尊在岩壁上攀登时一脚踩空,滑坠十几米!幸亏抠住岩石停住了。脚下不远处就是2000米高差的冰谷。)(小齐米向下看到,吴锦雄和王勇峰跟上来了。他向他们挥了挥手。)12时整,前面的三个队员攀上三角雪坡的中部,已达海拔8800米。

12时10分,有一人已过了雪坡,上了顶峰下最后的平台。又一个上了平台。

(这是普布和开尊。)12时15分,又有两人过了雪坡,在山脊上走过,连红色登山服都可看清。

(这是小齐米和加措。开尊回过头来,在狂风中向小齐米喊道:“齐米!你的耳朵怎么了?白了,大了。”齐米一摸说:“坏了,冻伤了。”)大本营全体人员此时在欢呼雀跃!老曾一会儿跑进指挥帐向山上呼叫,一会儿跑出来奔向望远镜这儿。

老曾喊:“大本营呼叫突击组!呼叫突击组!”顶峰上的报话机传出一点儿声音,但很快又没了。

3号营地金俊喜报告:“大本营,刚才好像是开尊的声音。”12时20分,最前面的一人已上了顶峰的边缘。

12时30分,后三人在前进,最前面一人稍停。

12时40分,最前面的人登上了顶峰,不动了。后面几人也上来了,不动了。

依次是:普布、开尊、小齐米、加措。

达瓦主任喊道:“登顶了!”老曾从指挥帐跑出,挥拳向天吼道:“勇士们冲上去了!报下话来啦,12时40分!12时40分!登上顶峰啦!”我们所有的人全都跳起,呼喊、拥抱在一起!

13时18分,又一人攀上顶峰。

(这是王勇峰。)13时30分,最后一人攀上顶峰。

(这是吴锦雄。)老曾眼含热泪,达瓦眼含热泪,李淳容擦去泪水又流下来……(吴锦雄一踏上顶峰,喊了一声“啊”,就哭了起来。六个人抱在一起喊道:“胜利啦!成功啦!”)(六名勇士在顶峰打开了“海峡两岸珠穆朗玛峰联合登山队”队旗,照相。照了几张机器就按不动了,气温太低,摄像机打开也不转了。)在顶峰看到了什么?

(普布:云在我的下面,好看极了。我还看到尼泊尔的波切小村,很清楚。云像流水一样在脚下流。下面的山那么小……顶峰只有五六平方米那么大的一点儿地方。上面东西很多,有外国的旗子、山灯、氧气瓶、眼镜等,有的一半被雪埋住,有的露在外面。)藏族队员都没有吸氧,创造了我国运动员无氧登顶的奇迹。他们说一吸氧时,嘴里的热气出来,眼镜上全是水汽,就看不见路了。所以,干脆不吸。

吴锦雄在攀过了“第二台阶”后,在向上攀登时也滑坠了七八米,险些出事。

吴锦雄成为台湾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并改写了台湾8200米的登高纪录。

应该记住这个时间--1993年5月5日13时30分,海峡两岸的登山者,共同的炎黄子孙,挽手并肩站在地球之巅。

是的,历史将记下这辉煌的一刻。

13时40分,六名登顶队员开始下撤。

意想不到的是,可怕的险情出现了……老登山们都说过:“登山出事,往往在成功之后。”

同类推荐
  • 杯中窥人

    杯中窥人

    亲近杂文还因为宁夏杂文学会的领导者为杂文作者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近年来,宁夏的杂文界颇为活跃,先后出版了杂文学会会员文集《美丽的谎言也是谎言》《杂文:宁夏十人集》《思想的地桩————宁夏杂文新人作品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连续举办了七届宁夏杂文大赛,还通过召开杂文创作研讨会、举办博客博文大赛、组织会员外出采风等一系列活动,壮大了杂文队伍,繁荣了杂文创作。有人说,杂文创作是在针尖上跳舞,但宁夏杂文作者是幸运的,大家能够在一个大舞台上一展技艺,踏踏实实地进行杂文写作。亲近杂文吧,它会让你骨中有钙,血里有盐。
  • 鸿飞集

    鸿飞集

    本书主要内容为:第1章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和裴步高同时走进大学校门。在那个高雅圣洁又朴实无华,学风浓郁而鸟语花香的田园式的校园里,共同度过了平常而特殊的五个年头。
  •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我和端端

    我和端端

    冰心图书奖、金麻雀图书奖得主,儿童文学作家于德北讲述了一个真实动人的父爱故事。这是一本叫人动情的书。一个年轻父亲与儿子一同成长的真实记录。与众多的亲子书完全不同的是,它没有一点点说教,通篇都溢满了一个字——爱:初为人父的亲情与柔情、责任与担忧、养家糊口柴米油盐之上的爱情与拳拳真情,普通而又热烈,开卷就扑面而来。
  • 老干部工作实录

    老干部工作实录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挖掘利用好这一群体的丰富资源,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老干部工作实录》全书主要积累了服务老干部的一些工作方法。
热门推荐
  • 手绘的世界

    手绘的世界

    格言在编辑部里的新策划是有关奇妙的故事,他想到溯前取材------同学江夏莉似乎在一点一点重述曾经,但是有人一直将他拉回现实。然而他遇到的问题似乎故事里的术师会替他一一“解决”!
  • 名门有月

    名门有月

    前世,她是相爷府痴傻丑陋的废柴嫡女,被惨无人道地折磨而死。再次醒来,她是现代的特种兵灵魂,却回到了傻小姐被害死的一年前。这一世,她就替那傻小姐讨回所有的债。仇人们,你们准备好了吗?红粉骷髅,下万毒窟等,都是赏给你们的。咦,那个病猫腹黑男从哪里蹦出来的?简直就是她辉煌人生的绊脚石啊!要蒸了,还是煮了呢?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同学少年不言情

    同学少年不言情

    也许,我们相遇的时间不对。也许,我们相遇在最美好的时间里。这就是坏蓝眼睛小说集《同学少年不言情》中的一个个故事们所要表达的一切,也是一切故事的惟一表达,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爱情,变得美好而又哀愁。坏蓝眼睛的手如一面镜子似的,用她满怀热情的文字,照耀着那段早已遗落于流光里的岁月,一次又一次的穿梭在那些故事与故事的细节中。她制造出了一个叫做苏格的青春少年,细长的眼,苍白的脸。她一次次的在她的故事中改写着苏格的命运,苏格如一个玩偶般的,与不同的女主角配着戏,或是被暗恋了,或是也在注意着某个人。只是,情丝的波动是那样的相似——我要喜欢他(她)么?我可不可喜欢他(她)?青春的画面在这面坏蓝制造时光之镜中被一一的呈现出来,时间在这里是美好的,也是邪恶的;爱的初生是美的,爱的交往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还太小,因为我们肩上还有其他的责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摄政王的小宠妃

    摄政王的小宠妃

    腹黑vs冰山、妖孽vs毒舌!-----------------------------------------------------------------------------------------------------------------慕凉,慕国最年轻的摄政王——圣王,先皇御赐一把“斩龙剑”上可斩昏君,下可灭佞臣,尊贵胜于当朝皇帝,俊美如神,妖冶似魔,一抹慵懒至极的笑容常挂唇畔;他狂傲不羁,但他有足够的资本去狂,年纪轻轻却修得一身登峰造极的幻术,一袭紫衣走遍天下,难有敌手;他是战场上的“杀神”,以一敌千,杀人如麻,嗜血无情,与他作对,下场只有一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尊贵如他,狂傲如他,嗜血如他,却只是一个深爱着花泣雪的男人,为了她,他洗尽铅华,放下尊贵的身份,男儿血性终化绕指柔。他是慕凉,一个想把花泣雪娶回家的男人!花泣雪,茫山中的弃婴,埋于大雪,命悬一线,为无极老人所救,成为世人欣羡的无极嫡传弟子,幻术强大,鲜少有人能及;她,拥有绝色仙姿,一袭白衣飞扬,情冷似雪,淡然若云,但那心底深处依旧保留着一份火热,待人发掘。她是花泣雪,因幼时在雪中哭泣而得名,长大后却能把人气得吐血,真真是“花气血”!茫山之巅,寒池之畔,他七岁,她五岁,他抓住了她的手,两人一生的缘分由此开始。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她的人,那冷漠的面具下是怎样的毒舌,他是亲身体会到了的,但他却甘之如饴。她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触及他最真实一面的人,外表再优雅高贵,也遮不住他骨子里的无耻、邪恶、妖孽,但即便她有多难动情,那颗心还是被他夺去。相爱相守,平淡一生,是他们的愿望,但当云幻大陆风云再起之时,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幻术之斗,三国之战,阴谋之后,是谁牵着谁的手,站在茫山之巅,笑看天下?神器之争,强者之路,当身份之谜揭开之后,又是谁与谁相视而笑,逍遥相随?----------------------------------------------------------------------------------------------------------------精彩对话:第一幕:慕凉(深情:花姑娘,你这一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是我的,不准逃!花泣雪(目无表情:凉凉,我有预感,除了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我都是男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全世界成功者都在用的80个关键思维

    全世界成功者都在用的80个关键思维

    本书以流畅的文字讲述了成功者都在用的80个成功思维。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会豁然开朗,获得全新的观察视角,懂得如何摆脱思维定势。本书让读者明白,成大事者要拥有理性思维,不能被情感所左右,要学会理性地分析自己,还要懂得用逆向思维来解决问题,更要懂得积极思维的力量,凡事不消极,不悲观,只要转换个思路,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此外,要想获得成功,还要学会创新思维以及合作思维。总之,学习成功者的思维并加以运用,就能更成功。
  • 史上最强终端

    史上最强终端

    手机只是外观主题,它其实是个终端,链接天庭地府,沟通大千世界。绝无仅有,史上最强。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