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9100000009

第9章 备战黑七月 (2)

“一中”和“王校长”简直成了大伙心目中最向往的地方和最了不起的人物。老王曾在邻近的一个朋友那儿听说这样一则“民间故事”:有位农民到市里办事,一进城就迷路了,见了红绿灯不知是走还是停。天黑了,想找的地方还没找到,便想找家旅馆住下,可旅馆要身份证,他说我哪有身份证?旅馆说你没有身份证是不能住的。那老乡想了半天就说我认识城里的一个人,你们不信可以问他。于是人家就问他你认识谁呀?他便把王校长的名字说了,并添油加醋地说了句:“王校长跟我是亲表哥哩!”旅馆的老板一听是“王校长的表哥”,二话没说,顿时像见了亲娘舅似的为他开了“高间”。那老乡舒舒服服睡了一夜后,第二天有些紧张地走到账台--他忐忑不安地想这回一圈猪崽的钱泡汤了。谁知旅馆的老板不仅没收他一分钱,还笑嘻嘻地送给他3条烟4瓶酒,并且全是高级的。这位老乡弄不懂咋回事?店老板悄悄对他说:我儿子就在一中念书,今年进校时,想给你“表哥”意思意思,可你“表哥”说什么也不要。这不,你跟王校长是一家人,我们想表的一份心意也有人收了不是?头回进城的这位老乡,哪想到一提“王校长是我的表哥”就得了这么多好处,于是回村后对老哥老嫂们说:城里就是好,你只要说是王校长的亲戚啥事都能办。

好笑的事还有。市里要分一批福利房给教师,这消息传出后立马有几家房地产公司老板主动找到老王,说王校长您的房子包我身上,白白送您一套咱们不敢干,那会让人说是贿赂您,但好的地段、面积大小、朝向好坏,还有装修方面,您只要一句话,我们全给您办了。老王有两儿一女,年龄也快到结婚和分家的时候,当教育局副局长多少年也没有解决过一次房子,这回理应可以考虑,但因为看到学校几位老教师困难更大,老王就把公房的指标给了人家。房地产商们并不知道老王的心思,还以为王校长没看中送上门的优厚礼物。于是相互间打听到底是谁的“礼”更让王校长笑纳,暗地比着为王校长献礼的竞争。大家都知道,谁能“打通”王校长的关系,谁就等于有了比金山银山更坚实丰厚的财富--自己的子女可以安安稳稳地进市中、上大学。“咱这辈子谁英雄谁好汉,已经是明摆着的了,后一代谁英雄谁好汉才是家族兴衰的根基。”百姓都认这个理,所以能在王校长面前烧把香、念个经是最最重要的事。但后来王校长没有为自己要房,使得这次“送礼”竞赛也悄然隐退了。

老王在一中的校长位置坐到第三个年头时,教育局的那位年轻一把手被上面调走了,市委征求老王的意见,看他愿不愿意接第一把交椅。老王是聪明人,且又有一中校长这几年的“升天的感觉”,所以他连连摇头说:“能力有限能力有限”,给谢绝了。正是这一“谢绝”,使百姓对一中王校长的为人更加敬佩三分。

年过半百的老王,此时人气如日中天。

然而月有阴晴圆缺,在老王上任一中校长的第四年,一中高考率首次出现跌势,且跌幅达三个百分点。而同城的市二中却出现了奇迹--与“老大哥”一中同为94%的高考升学率。这一年,当地新闻媒体的镜头都对准了二中校长。

高考前老王随人大代表团在国外考察,回来得知此讯暗暗吃了一惊。不过已经坐在“省级先进”头把交椅的老王自己对自己宽心道:偶尔一失,不足为奇。

他照样做他们一中该做的工作,但是下面的老师们向他反映:二中今年招新生采取了新招,把不少好生源抢走了。

老王听了有些不以为然:我们一中是全市百姓心目中的“王牌中学”,谁想歪招也别想挤掉我们。

在老王根本没有把二中当做自己对手的第二年,二中的高考升学率又一次与一中拉平。

“既然是平,就不能说我们输给了人家呀!你们没有看到我们学校今年又拿到了全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的金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是输了吗?再说,我们都是搞教育出身的,不能只盯在学生的高考升学率上,那样会使我们的应试教育越搞越僵化,最终把培养人的教育工作引入不正确的路上,损害的还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民族素质呀!”老王在年度高考总结会上对下面议论纷纷的教职员工这么说。他的话让相当一部分人频频点头,但也有一部分老师并不买他的账,提出要离开一中,到二中去。

老王火了:想走的就证明他对一中没有了责任感,让他们走吧,即使是骨干!

于是前后有5名年轻的骨干教师从一中调到了二中。

这一年二中为了抢得全市优秀生,又出了个新招:他们与某国教育机构联合,在学校开设了个“国际班”,进行中、英双语教学,这使又一批本想报一中的好生到他们那儿去了……

“简直是招摇撞骗!”老王听说后生气极了,把问题反映到市委。书记听后笑笑,说中国的旧教育模式也该改革改革了,双语教育那么多人喜欢,证明有它的市场,探探路没有什么错嘛。

老王头一次听书记这么不把他的意见放在眼里,心头不由一阵打颤:怎么,真的自己不如人家了?

可不是,这一年高考结果再度明朗后,二中的升学率和文理状元都超过一中,第一次取代了一中,并一跃成为全市、全省教育先进单位。在百姓中间,一中不行了,送孩子上二中才能考好大学的民意席卷全市。随之而来的是生源和财源像回潮的江水一般,全都倒流到了二中那头……

“校长,今年修校舍的钱都不够用了,是不是把那辆新奥迪换成桑塔纳?”行政办公室主任轻轻走进校长办公室请示。老王气不打一处来:换!换掉!马上去办。

这一天,老王到市人大开新一届代表大会,路上一辆崭新的奥迪车在他前面戛然而止,车窗里探出一张颇为得意的笑脸向他打招呼:王校长呀!我们一起走吧。原来那新奥迪里坐的是二中校长。

老王的脸抽动了几下,佯作微笑地向对方挥挥手,说还要办点事,你先行吧。

这一届的人大选举,二中的校长当上了人大常委,一中校长的老王落选了。会议还没有开完,老王就请假回了校。

人大会议结束时,便是春节。往年的春节,老王的家门槛简直年年要被人踏破,他收到的参加各种活动的请柬和贺年卡能装满麻袋,然而这一年,老王只接待了不足10位探访者和20来张贺年卡。

真是世态炎凉呀!当外面的锣鼓和鞭炮齐鸣时,老王独自在家叹道。他抚摸着一叠曾经闪闪发光的奖章与奖状,又看看当年一中新生摸底测试的成绩单,沉思许久后,拿起笔和纸,给市委领导写了一份申请辞职的报告……

两个月后,老王的请求得到了批准,被安排在政协教科文办公室当主任。在一中新老校长交接大会上,一中新校长握着拳头对全校师生说:什么都是空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把学校的高考升学率放在头等重要的位子上开展工作。老王一听,有些吃惊地看了看自己的后任,他想说些什么,可又说不出来。

是啊,不把升学率提高上去,还有什么资格当校长?老王长叹一声,永远地离开了他心爱的教育战线。

春节到来之际,接老王班的新校长拎着几盒点心来看望老校长,并借机讨教些经验。老王长叹一声,说:我们本来就比二中强,问题出在生源的基础上,一句话,你想赶过二中,重振咱们一中的威望,就得想方设法把好生源抢到手,否则再费劲也是白搭。

新校长再问老校长:那么抢生源到底要使什么招?

老王说:什么招?凡是你可以把好生源抓到手的招都可以使。

新校长年轻,脑子反应快,便说:那我就从今年开始,跟各初中班的学校开始议定“合作联助班”事宜,你看行不行?

老王不解:什么叫“合作联助班”?

新校长说:就是从孩子上初中起,我们就以一中名义跟这些初中班结成合作伙伴,共同办好初中3年教学,之后凡初中出现的优秀生就得给我送到一中来!

老王一听,拍案叫绝:这招好!家长和初中学校都会欢迎的。

新校长起身说:我回去就这么干了。

于是,某市高考的抢生竞争便又向纵深发展了一大步,初中阶段的孩子和家长们已经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高考的“黑色七月”的硝烟已开始向他们飘去……

赶时--决胜关键是两招

啥叫赶时?当然是赶时间呗。赶时间有什么奥妙?奥妙太大了,大到你外行人根本想都想不到。

我在走访过的所有高中毕业班发现了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那就是进入高三毕业班后,差不多所有学校全都没了新课程。这怎么可能?按教学大纲规定,高三的课程是高考的重点之重点的内容呀?高三不教课,高考能取胜?

对头,高三不教课,高考才能获大胜。在一次教育工作现场会议上,四川省代表、川西某校高中教研组组长王伟谈了他积累多年的“经验”。他说他们最早也一直按教学大纲规定,该在高三时照例上高三该上的课,等到高考前两三个月才开始集中学生进行考前复习,但后来发现怎么弄就是感到紧张,要在两三个月内把高考所涉及的内容从头复习下来,学生感到紧张,老师也觉得难以完成。于是学校就决定在高三阶段的上一学期必须把后一年的课全部教完,毕业班在来年春节后一开学就全面进入总复习,这个效果明显好于往年。但要把3年的高中课程压缩成两年半教完,就得在高二的下学期进入高三课程。后来他们还是觉得学校怎么抓,就是抓不过附近某县中的高考录取率。论师资、论教学能力,王伟说他们学校一点也不比邻县中学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王伟便派人暗暗探访--必须是暗暗的探访,否则人家知道竞争对手来了,为隐蔽真相,让你一无所获而归。王伟说他是假借看望大学时的老同学为名,才获得准确信息:原来人家高招就出在高三的整学期根本不上新课程,全部进入整年制的大复习,用一年的时间投入高考的准备,以此来赢得大考全胜。3年的课程要用两年教完,不是原教学大纲有问题,就是学校出了邪招。王伟回去对校长一说,当了大半辈子中学毕业班老师的校长怎么也想不通。毕业班班主任会议上,校长把皮球踢给了大家:你们看,我们是按照教学大纲走,还是按照兄弟县中的路子走?多数老师说,这是明摆着的事,教学大纲就像国家宪法,不照它做就是违法,就是大逆不道。可一些年轻老师不同意这种看法,说现在是商品社会,什么都看效益,教育同样要看效益,一个高中学校,如果不把高考录取率搞上去,说什么都是空话,别说我们等于辛辛苦苦白干,校长面子过不去,学校的知名度也永远上不去。高中3年课程是两年上完还是3年上完不是根本原因,根本的问题是高考录取率是第一位的,不把录取率搞上去,我们学校就会失去生源,最后大家的饭碗便会砸了。讨论异常激烈,3天下来,意见统一了,多数人服从了少数人,王伟的学校也决定从新一届高中生开始,从入学第一天抓起,每天多设置一个课时,每周多安排半天至一天的教学时间,高三开始,星期六、星期天不放假,全天候上课。“对学生和家长讲明白了:谁不参加加时课程的学习可以,但高考能不能考出好成绩,我们学校概不负责。”校长最后拍板,老师们就像面临世界大战,一个班一个班地动员,一个家长会接着一个家长会地开,口径统一:这是为了大家,为了你们的高考成绩,为了你们孩子的前程,所以必须校方、学生和家长一起努力。

这样是否有违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教育部好像不止一次规定非毕业班不准随便增加课时,我便请教王伟老师。

是有规定,但有几个学校是按规定办事的?除非你们北京的中学因为离教育部太近了,哪家高中学校不是我行我素?王伟老师说,事实上按照教学大纲的课程安排,高三的学生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进行高考复习。现在高考的分数竞争已经激烈到每争取到一分就可能是考生一生命运的分水岭,不靠全力拼搏,不靠比别人多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怎么可能出好成绩?所以说,谁把高中3年的授课时间提前量加大,谁抢得的高考复习时间就越多,复习越充足,准备也就越有保障,高考成绩随之越有把握。

神州普天下的高考滚滚浓烟,就是在这一天天的抢课时中变得愈烧愈旺,又像一列失去控制的火车,越走越快,到最后谁也无力牵制已经形成的巨大惯性向广大学子隆隆压去,于是留下一片片应接不暇的惊恐与无谓的挣扎……中国的高考紧张气氛几乎就是这样形成的,不是在高三,也不是在高二,而是从高一入学的第一天起便已经开始了。

某市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刚刚经历了“中考”战火的一批学生进入市重点高中后,以为可以暂时松弛一下,家长也这么认为,可是在开学的第二个星期,学校就宣布:从下星期起,周六不再放假,改为全天候上课,星期天上午是“特色班”辅导,下午是加强班开课时间,各班同学注意,凡是成绩突出的可以参加“特色班”,成绩差的必须到“加强班”补课。高一生们一听就叫起来了:还让不让我们活呀?老师连头都不回地说了声:要活就得按上面说的去做,否则谁也救不了你们。学生们回家跟自己的家长一说,家长们都很吃惊,但对学校这样安排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沉默,有的甚至表面上与孩子一起在家“义愤填膺”,可心里却偷着乐--就得这么抓,否则大学怎么考?同学们没有得到家长的实心同情,于是有“领袖者”主动出来写信给市教委控诉学校的做法。教委把信转到了学校,学校拿到转过来的告状信,执行得也非常坚决:凡参与写信的那些同学完全可以不参加“特色班”和“加强班”。“哇--我们胜利啦!”孩子们好不兴奋,因为他们的斗争赢得了胜利。但这些同学很快发现,由于不参加周六、周日的课程,他们再也无法在平时的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同步学习了,因为老师讲的课已经远远走在了前头。尝到苦头的学生回头再想挤进周六、周日班时,学校说:可以,但必须每人写出检查并加倍交纳补课费。过了一周,参与写告状信的孩子一个个被家长押着走进校长办公室,垂头丧气地拿着补课费和检讨书站在那儿,逐个当众悔过。打那儿起,这个学校的周六、周日班再也不敢有人提出异议,一直开到现在。学生和家长普遍反映:如果不是学校周六、周日班开课,我们家长肯定要多费不少心,说不定高考就落下一大截。

同类推荐
  •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最早发表在《国粹学报》上,是王国维自己删定的,共64则,可分成两大部分:一至九则是总论,标举王国维论词的一个纲领,就是“境界说”。十至六十四则是具体批评,以“境界说”为理论基础,融合中西文艺美学思想,具体评论从李白一直到宋代的许多诗词名家。这是《人间词话》的正文。被王国维删掉的49则后来重新整理刊印出来,叫《人间词话删稿》。此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之外的著述中的一些论词语录,被人摘编成《人间词话附录》,共29则。本书注析《人间词话》,收录范围包括正文和删稿共计113则。
  • 尚书博文精粹

    尚书博文精粹

    百篇博文记录一个铁骨柔情的中年男人的五味生活,他是丈夫,他是父亲,他是悉心记录生活的书写者。有琐碎,更有精彩,每一篇都透着醇厚的日常情味,本色笔墨书写本色人生。
  • 思想者的盛宴:聆听大师内心深处的声音

    思想者的盛宴:聆听大师内心深处的声音

    无论生活曾经给予了我们什么,还是生活曾经使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都应以博大的胸怀和豁达的心灵,去容纳和洞察所有的痛苦和欢乐。一个活着的人,有思想才有意思。有思想,并非是要我们一定成为思想家或哲学家,而是要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看法,有一些对生命的感悟。每天给自己十分钟的时间静静品尝,梳理自己的思想,走好铺在脚下的每一个日子。
  •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这本袖珍小书以独特的视角,对那些死学死考得高分的所谓"状元"以及所谓的"命题专家",进行了无情的挖苦、嘲讽,而对考试分数不高的所谓"差生",本书则投去欣赏、赞美的目光。作者以为无论是"状元"还是"差生",每个人都是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欣赏敬畏。只要不违反学习规律、成长规律去死学死考地折腾,每个人都会各得其所,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出路。
  • 俄苏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俄苏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俄苏现代著名作品》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介绍、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包括《钦差大臣》、《狼与羊》、《上尉的女儿》、《父与子》、《母亲》等在内的苏俄现代著名作品进行了剖析。是我们学习和了解苏俄现代文学概貌的良好读物,也是广大图书馆珍藏的良好读本。
热门推荐
  • 一万种减肥方法

    一万种减肥方法

    医学博士权威验证,最科学、最安全、最有效,翻开本书,发现最适合您的减肥方法!
  • 殿下专爱小丫头

    殿下专爱小丫头

    神秘美男叶麒的到来让沐小小的生活顿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他到底是谁?不管是谁,就凭他霸占了她家最好的房间,让她的家人好友统统不把她放在眼里,还害她被绑架,丢了初吻,被众人排斥,得罪了高高在上的少爷,等等等等,嗷……“哼,跟我斗,我会让你哭得很有节奏!”她沐小小誓言要跟这人男人狂斗到底,跟梢,制造绯闻,偷窥,她无所不用其极,当得知对方的真实身份后,她开始后悔自己不该去招惹他,于是,她厚着脸皮讨好求饶,“嘿嘿,殿下,我不玩了……”“游戏已经开始,沐小小,你不玩也得玩!”叶麒冷然一笑,俊逸优雅的容颜让她差点漏掉了心跳……
  • 神偷国舅不安乐

    神偷国舅不安乐

    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当鼎鼎大名的怪盗‘一枝花’阴错阳差的成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二世祖——庞昱,看她如何戏众男,玩朝堂,乱江湖!她忙时,鱼肉百姓,强抢民男;闲时,自偷自乐,屡破奇案。她既不求功名利禄,也不愿报效国家,一心只想把二世祖的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力争做到“国舅出游行人避,一声安乐止儿啼。”片段一卧房内,某男正打算沐浴,欲借此洗去连日来的风尘。可他刚褪下官袍,外面突然一阵鸡飞狗跳。只见某女风风火火的闯进屋内,跑得是上气不接下气。她先奔到桌旁倒了杯凉茶,一饮而尽,随后注意到身着白色里衣的某男,嘿嘿一笑,反客为主:“不必管我,你继续,继续哈。”末了,某女还不忘做个请的手势,宛若她才是这个房间的主人。“不知小侯爷深夜来访所为何事?”某男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但话中却隐隐透着一丝不悦。“你先洗,待你沐浴更衣完毕,本侯再与你详谈。”尽管某女嘴上说的一本正经,可整个人却如老僧坐定一般,丝毫没有避嫌之意。“下官不敢劳小侯爷大驾,倘若小侯爷有要事相商,下官定全力配合。”某男的眼皮抖了抖,试图尽快赶走这尊不请自来的“大神”。“无碍,此事需从长计议,不急于一时。何况,大家同为男人,即便你洗,我在一旁看着,又有何不妥?”某女目光如炬,脸不红耳不热的说着大言不惭的话。不顾某男抽搐的嘴角,某女随手添了一杯茶,翘着二郎腿,坐等她的美男沐浴图。。。。。。片段二宫门外。“你是谁,为何堵住本王的去路?”某男挑了挑眉,狐疑地打量着挡在他面前的瘦小男子。“本侯乃当朝国舅,奉命迎契丹太子入宫,得罪之处,望太子见谅。”某女微微施礼,一番话下来是不卑不亢。然而,她那低垂的眼眸却闪过一丝狡黠,稍纵即逝。出于礼节,某男客气的回了句:“侯爷言重了。”某女睁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盯着男子那堪比雕塑一样完美的伟岸身材,咽了咽口水,信口胡诌道:“启禀太子,我大宋素来有一规矩,但凡出入宫门的异邦人,必须经专人搜身后,方可入内。”“哦,这本王倒是头一次听闻。”某男单手托着下巴,饶有兴味的勾起嘴角。“我大宋规章制度繁多,并经常增减,难怪太子不知。”某女淡淡一笑,竟堂而皇之的说:“考虑到太子的尊贵身份,恐侍卫有所不周。搜身由本侯亲自执行,以示我大宋对契丹的诚意。”推荐自己滴文《重生之绝世无双》(1V1已完结)特别注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小经验大财富

    小经验大财富

    本书将作者本人在生活、经商、学习、旅游中遇到的一些与经营管理、职场生涯密切相关的真实故事,再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通过这些故事,把自己经商的所遇、所想、所悟、所乐、所苦……进行了一下盘点,其中有经验、有教训、有快意、有辛酸、有感叹、有思考……
  • 外星生命(走进科学)

    外星生命(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三世明月:不成仙便为魔

    三世明月:不成仙便为魔

    三世轮回谁知孰轻孰重?仙与魔不过一念之差,她非仙亦非魔,却纵横三界。世人都说神仙好,而她眼中所谓的神仙不过是披着普度众生的私心邪魔!这难道是她三观不正吗?她说:“魔有什么不好?世间万物生灵皆有情,我就是喜欢这万丈红尘。”他说:“月儿成魔我便随之,你们这些道貌岸然的神仙不配和她相提并论!”就连可爱的、不!威武的小神兽也表示当个魔兽还不赖!
  • 荒野求生:印第安人野外生存手册

    荒野求生:印第安人野外生存手册

    《荒野求生:印第安人野外生存手册》中介绍了美洲和其他大洲土著居民的生存智慧,详细教授了野外生存的各种技巧。书中讲述了架住帐篷、野外取火、寻找水源、制造工具、加工食物、利用植物、如何在野外保持好的心态。近200幅图片的生动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