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900000056

第56章 一个为百姓创幸福而60年不倒的农民伟人(10)

人类历史上有趣的一件事可以写入世界经典教材并成为真理:中国的农民永远是历史的创造者!从大禹治水到陈胜吴广起义,从太平天国到韶山走出的毛泽东,农民革命一直是改变和推进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的命运。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国的现代化如此繁荣,而真正影响和推动这个现代化的繁荣进程仍然离不开9亿农民的每一个情绪与每一个表情--农民主宰中国命运的历史从来就没有改变过,一百年后仍然会是这样。

我的结论源自我走进的一个农民创造了当代中国经济模式的地方,那就是浙江台州。这块土地过去我们对它非常陌生,即使是现在,对许多人来说仍然是陌生的。但台州以另一个角色所出现在当代的其他形式,我们早已对它不陌生了。比如过去人们常说的“温州模式”,其实多数是台州人在支撑着这样一个“假温州、真台州”的现象。比如我前文所言,在全国影响广泛和最初的个体户形象与民营经济的形式的“浙江补鞋帮”就是台州人创造的并为主体;比如第一个尝试农村股份制的是台州人;比如第一个搞农业新型合作社的是台州人;比如第一个民间银行的诞生也在台州;比如第一个民营汽车制造厂并形成名牌的也是台州人;比如第一个个人制造飞机的也是台州农民--这位农民虽然没有把土制的飞机飞上几千米的高空,但他至今仍然在不停地试验……够了,有这些现象和事实,足可以证明台州人的与众不同。

然而,既然台州人作出了如此伟大和了不起的丰功伟绩,为什么却一直默默无闻呢?著名学者、当了新华社《瞭望》十年总编辑的陈大斌给过我们这样的答案:台州改革与发展的特点,“都是静悄悄地推进,一切都不事先声张,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十几年间一直默默无闻。这与山水相连的温州形成鲜明的反差。温州人敢为天下先,大力发展个体、私人经济,经济发展上取得突出成果,而政治上都陷入了众矢之的的险境。‘复辟资本主义’的指责、批判,漫天卷地,有如黑云压城。有人说,改革开放的前十几年间,温州的航道上风疾浪高,电闪雷鸣。而近在咫尺的台州,却是悄无声息,没有任何‘惊险动作’引起左邻右舍的关注。台州的航船在悄悄地绕过急流险滩。这是台州人审时度势,作出的智慧的选择”。

这就是台州人的聪明与智慧所在。这也是台州人做了那么多伟大贡献而至今仍不被外界所知道的主要原因。

其实台州人并不尽是因为看到左邻右舍当“出头鸟”的不幸命运,才收敛自己的“硬气”性格,而是他们自己也曾有过“血的教训”才慢慢懂得了“政治智慧”这四个字。

大凡英雄有两种:一种是不顾一切地向前冲,结果还没有冲到目的地,就已经倒下牺牲了;另一种英雄也冲锋,可他一边冲一边在观察审时,结果别人牺牲了,他则成了冲到顶峰的继续生存着的英雄。台州人属于这样的英雄。而这样的英雄有时不被历史和他人所标榜,无可否认的是这样的英雄才是真正的历史推动者和历史继承者。牺牲的英雄可以将历史凝固在一个悲壮的定格上,而活着的继续在努力创造着的英雄则可以将历史推向更辉煌、更文明的新时代。

天台山脚下的一位老人告诉我:1951年,第一次获得土地的台州农民最先联手办起合作社,结果1952年使得这里的农业大丰收,于是大办农业合作社成了全国性的让毛泽东同志极为欣喜的一件事。浙江因此也成为全国办社的先进省份。但到了1953年、1954年,办社就出了问题,那些中农有意见,说拼起来种稻没有谷,合起来养猎没有肉,于是他们要求退社,而且有的地方退社后发现谷也多了,肉也能吃到了。农民们因此纷纷效仿,上面的一个叫邓子恢的领导也支持这事,提出办社的调整思路。毛泽东知道了,怒斥之是“小脚女人”,并再度号召“书记动手,全党办社”。于是全国一轰而上,中农也被大批特批。后来是统购统销,农民的自主权基本被剥夺。1957年,农民开始闹事,因为他们发现交了公粮后自己吃不饱肚子。带头闹事的就是台州的仙居人,一时间这个县的合作社全部垮掉了,一些坏人借机兴风作浪,把政府的牌子都砸了,再度惊动毛泽东。仙居一县被抓起来的人就有几百人……自古就有硬气性格的台州从此再不敢在政治面前碰硬了。他们开始以另一种方式进行着自己的革命--想明白了,悄悄干,干对了也不说不扬。这种行为的结果是:台州人空前地收获了实惠。

只干不说,静收实惠,于是就成了台州人自我发展、自我保护的传代经典经验和处世方式。

“以往一直需要国家大量返销粮的台州人竟然在混乱的‘文革’十年中没有饿死一个人。”对这样的“辉煌一页”,我问台州人是什么原因时,他们笑着告诉我:“全国工人在造反打架,我们台州农民在家种粮生娃。”智慧的台州人已经老到起来了,就像得了天台山上那些隐士的真传。

种田人知道:种什么样的田,就有什么样的收成。“人民公社”之后,农民们种田的自主权其实被彻底地剥夺了,剥夺了种田的自主权的农民等于没有了天生的能力,时间一长,就没有了进步。而对那些地薄人多的山区,没有了自主权的农民就只能靠国家来养活自己。笑话,农民们对这样的寄生生活自己也不满意,加上返销粮还常常不够和不及时,饿肚子的日子是难过的。走出大山到政府去闹事?去造反?农民们最后选择的不是这些,而是悄悄地“土地革命”--把集体的地分了,分给各家各户种,结果发现他们基本能丰衣足食了。这等好事怎不做?再说,山高皇帝远,没人说就没人来管--皂树村的老百姓和干部们就是这样在山外的世界都在大批“资本主义”时,他们却瞒天过海地进行着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分田到户。这样的日子竟然使全村的人在国家没有返销粮的年份里照样可以养活了全村人,于是他们认为这没有啥错,符合毛主席说的“自力更生”。慢慢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成了习惯。再后来,周边的村子也悄悄地跟着学,一直把几个村、几十个村和两个公社的农民们全都带动了起来,所以等到1980年9月中共中央以75号文件向全国转发了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主持农业工作座谈会的纪要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发下来后及那个报道安徽凤阳小岗村分田到户的新华社记者的长篇通讯《中国,有这样一村庄》发表时,浙江台州的农民们带着半嘲讽的口吻说:小岗村人做的事,在我们这里早已成了历史。也就是说,被写入中国改革开放史的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农村掀起的一场最让9亿农民们激动的分田到户、承包单干运动,在台州相当多的地方根本就没有溅起一点儿水花--原因是这里的农民早已把地分光了!比小岗村和其他地方的农民们早承包、早分田到户的台州人,在别人忙着还在争论分田到户到底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时,他们便又开始了悄悄地离开家乡、离开庄稼地,开始向外乡、向城镇做起买卖来了--第一批穿村走街的补鞋匠、卖糖换破烂的货郎担延伸到江浙各地,随之到了全国所有角落……

“你们是哪儿的?”当货郎担和补鞋匠出现在全国各个角落时,有人好奇地问他们时,这些人开始告诉别人:我们是台州来的。

台州,台州在哪里?台州?是不是在台湾哟?什么,你们是台湾来的?是不是台湾特务?坏人!特务!竟然一时间在外补鞋、做货郎的台州人,连连被莫名其妙地关进了派出所和监狱。

台州人再不敢轻易说自己是台州人了。这个时候温州人跟着也“资本主义”起来了,而且温州人性格外向,“我们是温州人”。温州人因此有了好名声。于是与温州连山连水的台州人干脆也跟着说“我们是温州的”。结果是:他们不再被人莫名其妙地关起来、吃官司。

温州人的名声,越来越大。台州人默默地融入在80年代、90年代下的“温州热”中茁壮地成长与发展着,而当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温州人”和温州货及“温州模式”被举国臭骂或抨击时,台州人则聪明地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毛发未损地照旧按自己的改革与敢为的方式在自己的土地上和自己的经营世界里,不断往前冲锋,向前行进,直到把一个默默无闻的台州市建成硬朗朗的现代化城市和全国民营经济最繁荣、最坚强的地方……

这就是台州的一部当代改革史。它简明而爽朗,智慧而诙谐,从从容容,遇险而不惊,最终变得光辉而灿烂。一旦闻世,举国震惊,人类敬之。

多数中国人没有去过台州,而且可能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台州这个地方。但今天去过台州的人几乎没有不被那里的人的改革精神和思想解放精神及那里的民营经济所震撼!本来我是要写一部关于台州的大书的,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没能完成,但我的采访任务则是完成了,并且前后去过那里5次,记录下了厚厚5本的采访记录,在我书房里有几大包关于台州的书籍和材料,它们已经伴随了我三年多时间……至今仍然时常感到台州之风的灼热与台州的温度。许多台州的当代人物和他们的敢作敢为,时常在我的眼前闪动,不用翻阅采访本,我就能说出他们的名字,说出他们的事迹--农民阮小明,从补鞋匠起家,一直把“宝石缝纫机”做到全世界,在亚非拉的许多国家,只要他阮小明出现,那个国家的总统就会像迎接国家元首一样迎接他;农民叶仙玉,能够把曾经名噪一时的北京“雪花”牌冷柜从地球上消失,而他的“星星”牌冷柜如今则成为中国“冷柜之王”;农民张小赧,1971年时他就敢邀集了24个农民兄弟凑“打硬股”,成为一家戴红帽子的私营企业,前七八年里他屡遇失败却从未挫伤办厂发财的理想,后30年间他把企业建成全国同行之首,如今他的“三友集团”名扬天下;农民叶洋友,生产队会计出身,头脑灵光,按不住那颗想发财的心,于是外出搞建筑承包,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台州民营第一家上市公司的“老董”,现在他的“腾达”在上海滩威名显赫;农民吴金火,天生的聪明人,他因为听了一个当化学老师的亲戚说冲胶卷的定影水里有“银铝”,于是便从1974年开始,挑着水桶,到各医院和照相馆去收定影水……如此“银铝之路”,一直走了30多年,一直到他的徒弟可以排成几里长的队伍,最多时他的“收银队伍”多达四五万人!现今全世界都有他的“收银兵团”。

他所在的台州仙居,一个季度可以出口白银120吨!没听说过吧?没一寸银矿资源的仙居,竟然成了影响世界银业市场的“银都”!台州农民现在干的事你无法想象--一位姓丁的农民,他与几位农民兄弟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收旧货,后来到上海“收破烂”,从此一发而不止,一直将“收破烂”收到全世界。现今他的“收破烂”行当也改名叫成废物利用的“循环经济”,并将这一产业建成台州的一大特色经济,连胡锦涛总书记都夸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建特色经济的典范。

农民谢启定,小时候全家人住在半山腰因为没有干净水喝,他就动脑筋为挑水的母亲架设了一条将山脚下的井水引到家里的自来水管,受此启发,他开始搞土水泵,后来搞“洋水泵”,一直搞到亚非拉世界各地。我去采访他的时候,这位“水泵大王”在老家的那个山窝窝里竟然在建一幢五星级的摩天大楼。“我要让村里的农民都能享受到世界上最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每户四五百平方米,每户都有室内游泳池……”在即将竣工的大楼前,谢启定这样对我说。我走进那幢大楼的样板间参观之后,无法用感叹来形容对一个山区农民所做的伟业--因为即使在北京,我也很少见过如此豪华的住宅。而我的这位台州农民朋友告诉我,他的这幢楼,是要以特别的优惠价卖给他本村的农民兄弟。

台州人和台州农民的一切都让我无法不感动,这里掀起的农民革命风暴,虽然已经刮得很久、很久了,但由于它不曾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出现于世人面前,所以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认识。现在我们的党和国家已经非常成熟了,路线和方针政策都不再叫人有后顾之忧了,已经非常硬朗和殷实的台州人也开始知道挺着腰板站立起来的意义。

本书恰逢举国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史时刻,因此我将这段过去一直鲜为人知的历史公布于众,意在让研究中国改革史的专家们和想了解我们曾经走过的30年辉煌中国历程的世人们,能够更客观、真实地撰史与阅读中国,这样有助于全貌地认识我们的那些创造历史的英雄的人民。同时期待那些创造历史的人们获得应有的尊敬和荣誉。

我一向认为,文学不仅仅是一种取乐于人的消遣品,它更多的功能应是鼓舞和激励我们的人民与后代能够在阅读作品中获得积极的向上精神与动力。而作为文学工作者,我们如果能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为当代人和后代发现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经验与历史真相的话,那这样的文学意义比创作一部言情小说或写一篇爱情诗歌不知要强大和伟大多少!发现历史,将使人类自己清醒地明白以后的道路怎样走。发现历史,可以让智者更加聪明,并从已知世界获得更多的灵感与智慧去创造更多的辉煌与梦想;发现历史,可以使所有喜欢踏着时代足迹前进的人,能够不再迷失方向,以最快捷和简便的方式,赢得成果,争取未来成为居上者。在文明社会的进程中,发现历史与发现未来一样具有金子般的重要,因为它可以改变我们的世界。

我为我的发现而感到自豪。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以介绍作者的家居生活方式为主,散步、室内设计及别墅改造等看似生活琐事,皆有作者的乐趣及巧思在内,我们也可从中获取些家居生活的经验,使生活更美好。
  •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我们也唱着这支歌奔赴了北大荒…… 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作家,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大概每一个知青战友都会唱这首歌、它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插曲。本书的类型是他最擅长的纪实文学。书中主要描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六十多位知青,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产,在“前青知时代”或“ 后知青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的故事。一群意气风发背着行李的上海知青坐在大卡车上。这首歌曾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浩荡。,他们高唱着这支歌向塔里木荒原进军
  •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在对诸如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十里洋场、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等各城市代表建筑和名胜的回忆中,我们不得不感叹民国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氛围,尤其是在沧桑的历史轮转中,每一座历史名城都演绎过精彩的故事,留下过无数动人的传说。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神能武界

    神能武界

    天降奇石造就多个武术流派,传闻若能集齐所有奇石,将会统领全世界!凌霄鸣,武神的后人,先救了神秘的村外人,后又成大气,修大道显示出天才之资。气修者,能武者,多彩的修炼方式,可怕的蛮荒野兽,将会给外出历练的他带来怎样的机遇和危难?混沌五行,大道通天,且看他能否超越先祖的高度,俯视众生……
  • 蛇蝎毒妃:本宫不下嫁

    蛇蝎毒妃:本宫不下嫁

    穿越到古代最想干什么?看美景,吃美食,顺便勾搭帅哥?从我穿越到古代的第一天起,我的想法只有一个:怎么才能穿回去!其实说起来古代也没有那么悲催,也不过就是没电没网,没有自来水。好吧,即然来了,就要放弃自己宅女的身份,告别以前舒适便捷的日子,我接受,可你要我找不到工作,沦为人家小妾,开什么玩笑。这里有帅哥,是没错啦!这里有权贵,是没错啦!那个平常的我,在古代一众大咖面前,狂刷存在感,是不是还有些小激动呢!可如果让我选,我还是想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白领,一个月领点小薪水,平平淡淡过一生。回去,无论如何都要回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英雄无敌之穷途末路

    英雄无敌之穷途末路

    没有bug的运气,没有神一样的技能,更没有引无数美女竞折腰的风采,无奈再次进入虚拟世界,为的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而有的只是曾经的一份经验,一份坚持,一份渴望,以及赌上一切的理由。主角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好人,更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恶人,主角拼上了一切,却一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一篇类似英雄无敌的网游
  • 郁达夫在情爱之途

    郁达夫在情爱之途

    “曾因酒醉鞭马,生怕情多累美人。”本书反映郁达夫如何与黑暗势力作斗争,成长为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家的同时,着重描写了他与四个品貌各异的年轻女子的情感纠葛。
  • 撒旦倾情:邪魅总裁的烙痕

    撒旦倾情:邪魅总裁的烙痕

    十三岁,她被他莫名其妙地被收养,然后被打包放在礼物盒里送给他,以为是救赎,却是从此跌入地狱。在别人面前,是挂着招牌式,淡淡笑容的公主,而在萧家则是被关在别墅里。她努力地生活,努力地笑。十八岁,他修长的手指过处,衣片纷飞,撒旦再次降临,他亲手打开她的封印,带着嗜血的味道,手被匕首穿过,生日上带血而旖旎。他开始报复,她逃,他抓,她才知道,有一种逃亡叫做逃无可逃。那么就面对吧……隐忍多年,她破茧成蝶,以为逃开他的掌心。只是,她突然发现,一切不过是一个黑暗的阴谋,他竟然是……推荐我家亲爱的姐姐的作品:http://m.pgsk.com/a/270029/《王爷,别再逼臣妾了!》小棉裤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狼性法则全书

    狼性法则全书

    在这残酷的竞争环境和微利时代,学习狼性生存法则势在必行!市场经济波涛汹涌,诡谲多变,外国企业却在我国纵横捭阖,蚕食市场,鉴于此,我国大大小小的企业,面对来势汹汹的市场竞争,于是将狼性精神作为了企业强势管理与实战营销的誓师号令,为企业竞争决胜和强劲发展注入了震撼的动力。
  •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本书分为10部分:国都、飞向宇宙、生命高原、怀念大海、草原、东北这片土地、关中、丝路访古、仰望雪峰、塞纳河上的夜宴。内容包括:卢瓦尔河谷的城堡、在法国的田野上、塞纳河上的夜宴、海边的谈话、贝多芬雕像、帕塔亚景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