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200000008

第8章 “拨浪鼓”(4)

我更忘不了卢浩说的:“我父亲原在国民党军队当过中校教官,1949年在杭州投诚,经过党和政府教育,被留任在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院校任教。在极左年代,我父亲阴差阳错被打成‘历史反革命分子’,于1965年病逝。他老人家一死了事,而我却从此成了‘罪人’。‘反革命狗崽子’成了我儿时的别名。长大了,没人愿意嫁给我这样的‘坏蛋’,无奈我跟自己的表妹结婚,对此我从没后悔过,然而有人却连生活的权利都要从我这儿剥夺。村上的人可以出去摇‘拨浪鼓’,我却不能,似乎放我一出去就会跑台湾去。‘十年浩劫’结束了,我也由‘狗崽子’变成了与别人一样的可以行使正当权利的公民了。可在最初的开放年份里,一切变化都在非常非常的沉重之中。村上的人都开始经商做小买卖,我学着也捣鼓起来,可刚一动手,背后的‘枪手’就来了。那年,队上分给我1200元的政府征地费。苦了快半辈子的人了,我也想学着大伙的样做起买卖。于是我到杭州边的一个地方进了1200双袜子,下午坐火车回义乌。那时车站上的‘打击投机倒把’的便衣检查人员到处隐伏。我刚把200双一包的袜子从车窗递给妻子,突然几个彪形大汉从我妻子的背后冲上前来,扭住我妻子的胳膊。我一看吓坏了,慌忙将头缩回车厢内,随即脱下外衣,又转换了一个座位。我知道不这样做的话,马上就会面临恶运。果不其然,几个便衣检查人员迅速登上车厢,逐一搜查,好在我若无其事地装着与一位乘客聊天,才未被认出。可等检查人员下车时,我摸摸自己的衣襟,早已湿了一片--那是冷汗呀!我好怕好怕,怕得不知如何处置:是下车还是怎么着?我心头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让我全家的1200元货物泡汤!就在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车开了,开到了另一个地方,我又急又怕,这时一个好心的乘客帮了我,使我在半途跳车逃下了火车。我终身难忘的是那个再不能黑的夜晚。当我一脚高一脚低地摸着回到家门时,妻子‘哇’的一声哭得差点背过气。她告诉我:来搜家的人刚走十几分钟……第二天一早,我就被叫到车站候车室一个房子内受审。他们的第一句话就是:把你弃农经商搞资本主义的罪行交代出来!瞧,那时候做点小买卖有多难!多心悸啊!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小屋子出来后,我的后背就像多长了两只眼睛,时不时地要往后看看有没有人在后面盯着。妻子劝我说有什么怕的,咱一没偷二没抢,让我再去街上卖袜。我就是不愿去,她偏让我去。最后我只好去,当我战战兢兢提着一包袜子上到街头刚放下正准备吆喝,我又一下目瞪口呆:几个‘打击投机倒把’人员像铁面包公似的站在了面前……我怕,我真的想如果不是后来党的政策开放,我现在恐怕早已得神经病了,咱义乌人做买卖的开始时期,没有几个不像这样天天是在心惊肉跳的情况下出外摇‘拨浪鼓’,做小买卖的……”

在我去“拨浪鼓”故乡的那一天,廿三里镇正在举行一个特殊的表彰会,几十名自动出资捐助政府修路的农民披红戴绿、手持镜框,从崭新的镇政府大楼里走出。当我得知此情况时很想上前采访一下这些无私为公益事业做贡献的农民兄弟。但我始终未上前打扰哪一位,原因是廿三里镇女党委书记告诉我,她这儿的大多数公路都是农民自己集资兴建的。开始我心头有些疙瘩,想是不是这里“坑害“农民的现象很严重?女书记大笑起来,说这可是你们太不了解咱义乌人了。她说我们义乌在处理农民利益问题上在全国也是做得比较好的,从不在利益问题上坑害农民,恰恰因为在政策和制度上这么多年来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方向,农民才真正富裕了起来。而富裕了的农民今天他们又主动自愿地出钱出力来支持政府搞基础建设和公益事业。比如像最近镇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当地的投资环境,决定修建一条新交通要道,由于政府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钱,当农民们知道后,主动组织起来进行捐献,300多万元没几天就集齐了。女书记自豪地说:“在义乌,农民们在做生意上一分一厘会算,但对支持公益事业上也是最大方的,几千元、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几百万地拿出来不眨一下眼,而且是作为一种荣耀。我相信,因为在去年的那场大洪水过后的捐助活动中,义乌农民的捐款数额在全省是最高的,如果人均计算恐怕在全国农民中也是最多的。有位农民一个人就捐了10万元。”

这就是义乌人。他们的每一次抬手举足都叫人心服口服,都叫人难以置信,然而我们更多的是缺少了解他们每一次举手投足时所经历的非凡。这是最重要的。

“廿三里市场后来因为人越来越多,再加上由于受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影响,我们义乌的多数出外做小生意的拨浪鼓手,此时已经感到传统的‘鸡毛换糖’远不如直接做其它的生意收益好了,特别是那些经常跑广州、上海方向的人,更感到摇几个月拨浪鼓,不如走两趟广州、上海贩点小商品赚得多。再就感到廿三里毕竟是小镇,离火车站、离县城又远,很不适合做买卖,于是摇了几百年拨浪鼓的义乌人,从此放下“鸡毛换糖”的活计,把注意力放在了做各类小商品买卖上。在告别廿三里老街的旧市场时,我们小镇上曾经出现了齐山村的一户农民用了两台拖拉机把全家积存的1吨多重‘鸡毛换糖’而赚来的硬币,拉到信用社储蓄。银行为此发动了全体工作人员整整数了5天,才把这两拖拉机的硬币数清,总共是43439元!”

在我临别廿三里时,村支书朱有富别有一番感触地向我透露了当地的这一传闻。这个真实的传闻,虽然是在无意间听说的,但它在我心头却占了很大的空间,因为我不止一次在品味拥有1吨多重硬币的主人在平时是如何积存它的,而当这些辛辛苦苦积存下来的硬币被满满地装上两台拖拉机驶向信用社的路上时,其主人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呢?虽然因为时间关系我没能采访到这位存硬币的农民,但从他一家一户所拥有的如此多的硬币以及他最终毫不犹豫地将其存入银行的那一瞬间,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义乌人独特的积财方式和从商的决断行为,那是十分叫人钦佩和深思的。

许多精神是可以学习得到的,而许多精神又是无法学习得到的。义乌过去创造的“鸡毛换糖”从商方式流传了几百年,使在一方贫瘠土地上繁衍生息的骆氏后代得以传宗接代。今天他们继承和发扬“鸡毛换糖”的精神,在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中谱写新的乐章,具有深刻而不朽的宝贵精神财富。

就在被如今的义乌人视为“中国小商品市场”奠基者的谢高华书记到任义乌前夕,义乌县城所在的稠城街头便开始了一群群做小买卖的生意人。这中间有上面提到的冯爱倩、何海美、金莲珠等人,他们都是义乌市场的第一代经商者。这些人中间我们不得不提到另一位人物,他便是黄昌根--现今义乌市场里绝对的大亨。

黄昌根也干过“鸡毛换糖”的事,而且是廿三里市场上最早的客户之一。但因为黄昌根是“地主狗崽子”,生产队不发他外出从商的证明,于是他只好在家摇他的“拨浪鼓”。而正是这种非人性的压迫使这位具有经商天才的农家汉子饱受痛楚。在今天千千万万个义乌经商者中,上一点年岁的都知道和了解黄昌根这个人,因为在义乌所有经商者的眼里,早期的黄昌根是受苦最多的一个。他母亲是解放前的“地主小老婆”--解放后改嫁了还当了“好人”,所以这就决定了黄昌根要比别人更往下低头;他黄昌根多才多艺、聪明过人,因而也就决定了在那个特定年代里他要比别人更多地碰上倒霉的事。那年他实在脚痒也想偷着出去“鸡毛换糖”,可老天不作美,在经过一条山溪时,滂沱的大雨唤来咆哮的山洪,挑着货郎担的黄昌根只觉脚底一滑,连人带担掉进了滔滔而去的山洪激流之中,当时他唯一的知觉是:这次是死定了。但上帝没有让其过早地结束苦难,一位卖山货的人路过时搭救了他……黄昌根因此认定“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哪来福呀?他听说廿三里市场上能做小买卖,于是手巧心灵的他便在自个家里办起一个小作坊--其实就是在家门前挪出一块空地,做黄泥哨子。这种不用任何本钱的事正好适合他黄昌根做。黄泥哨在当时对小朋友们来说是很受欢迎的一种玩艺,只要有力气和手巧就能制作,经黄昌根十个指头来回掐掐捏捏,一把把小哨子就成了,而且他一天竟能做500个这样的小哨。“快来买啊,一分钱一个!”黄昌根哪敢在市上把这些泥巴做的小玩艺卖高价?他把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压到了最低点,没想到这些小玩艺大受欢迎,毕竟一分钱能买到一样东西,再穷的人也不会在乎这么便宜的买卖。黄昌根呢,回家一点钱,整整5块哪!他想我在家挣工分一天也就几毛钱,这几毛钱与5块钱之间的差异可非同一般呀!黄昌根望着门前的一堆黄泥巴乐得合不拢嘴,而就在这一瞬间,他的心灵深处从此牢牢根植下了要出去做生意的坚定信念。但黄昌根想不到他的生意越兴旺自己的命运就会越倒霉。“地主狗崽子”搞“资本主义”肯定是罪加一等。一天,“革命领导小组”来了一群人把他的家特别是门前那个制作黄泥哨的家什搅了个翻天,最后留下一句话:“你要是再干,就准备再在批斗大会上下跪吧!”黄昌根心想,下跪的日子太多了,我又不是没跪过,但要让我瞅着5块钱一天的生意白白闲过去,那怕是难了。这不,不让“狗崽子”干了,可左邻右舍的老百姓们闲不住呀。捏黄泥哨的活儿大伙都学会了,可没有人会做那模具。于是东家出5块钱请黄昌根做一个,西家又出5块钱请黄昌根再做一个模具。哈,黄昌根乐死了:不到半小时做一个模具赚5块钱,比自己上街卖小哨子还来钱呀!黄昌根真是因祸得福着实赚了一大笔--当然,邻居们也没有少赚。这是1966年至1970年之间的事。黄昌根那时正少年,脑子聪明好使,看到卖泥哨子的人多了,他便翻着花样卖老鼠药。两分钱一包的磷化锌,经他一加工药性不改价值却变成了两元,升值99倍。那时正值“抓革命,促生产”的形势下,杀老鼠和斗“地富反坏右”同是农村斗争的重点,黄昌根因此常常一天就能赚得四十几元钱,而当时一般工人一月的工资也才三四十元,用黄昌根自己的话说,“老鼠药简直让我对老鼠都有了感情!”

黄昌根自己也不会想到,义乌今天出现令世人瞩目的庞大市场,正是当初有了像他这样一批依靠自己的聪明与勤劳,又不断根据当时形势的需要与可能,做着一样又一样小而实用的百姓日用品,才慢慢形成与构筑起了现在“中国小商品市场”的根基和它的商业定位。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义乌人还清楚地记着20年前的稠城街头,时常有一批极为惧怕被抓却又始终抓而不走的地摊小贩们,整天串东街走西巷。别小看了这些人,在义乌人眼里,这些提着竹篮或者仅拿着一块破布满城跑、满街摆摊的“游击商”们,无论是在昨天还是今天,他们都是英雄,是了不起的英雄。因为正是这些“街头游击商”的吆喝声,才唤醒了千千万万曾经只会在异乡和偏远地方去“鸡毛换糖”的“拨浪鼓”手,同时也给管理这片土地的那些父母官们以清醒的重新认识。

第一代的义乌市场经商者都还记得这样一幕:手巧的黄昌根在大街上正向来回走过的行人演试着他用肥皂重新加工制作的一种新型油渍洗涤剂。用了几十年固体肥皂的百姓,对黄昌根发明的用液体洗涤剂去污特别是去普通肥皂去不掉的油渍,极感神奇。因此每当他在大街上吆喝售卖这些东西时,总能吸引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者。而正是这种非正常的街头行为,使得黄昌根一次又一次地被早先的“造反派”和后来的“打击投机倒把”工作人员抓起来批斗。黄昌根呢,好像就根本不把这种批斗当回事,似乎自己这样的“地主狗崽子”不被批斗才不正常呢。生活的无奈和有利可图的诱惑,使他无法不上街兜售他自制的手艺制成品和连同他的聪明与智慧。那时商品匮乏的义乌街头的众多行人,又特别喜欢黄昌根这些人手中的既便宜又花样新的小商品。因而除廿三里外,义乌县城街头便从此不断开始出现像黄昌根一样的小商小贩,他们最初是各干各的“游击”式的兜售,后来是自发地成群结队地满街吆喝,再后来便是占地为市,设棚摆摊。老城的新华书店门口来往的人多,黄昌根等最早“吃螃蟹”的小商贩们就集中在那儿叫卖。后来他们觉得挤在大街上影响过路行人容易被有关部门取缔,这时正好对面有块火烧房基空着,于是就到了那儿。不多日子,做买卖和来买货的人越来越多了,黄昌根他们就把小摊延伸到了北门街的两侧人行道。

义乌城内的这条叫北门街的小街从此失去了它的宁静,而整个县城乃至县城外的所有1105平方公里的义乌大地也失去了宁静。神州大地的改革春风和本土上涌动的叫卖声,此时正剧烈地撞击着千万个行程途中的“拨浪鼓”手,他们从自己的亲友口中知道了家乡的土地上正在发生着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再不能犹豫了,再不能单一地依靠传统的货郎担去从事“鸡毛换糖”了!义乌农民们心底里期盼的自我革命的时刻到了!

而此时,一个重要人物也将天降大任似的来到了义乌。

他便是谢高华同志。冯爱倩的一席抨击,打开了这位县委书记的心扉。

义乌人的一场新的为改变自己命运的革命由此开始……

同类推荐
  •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它无孔不入,世界上最伟大的间谍都为之服务,全世界的风吹草动尽在掌握之中,令对手心惊胆战;它冷酷无情。跨国追杀前任领导人,使其喋血他国;密探遍布全国,国人谈之无不色变:高效!强悍!无所不为!一个人抵得上一支军队,这就是它——前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本书揭秘世界上最大的超级间谍组织。
  •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是由郭运德编写,《守望精神》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历史遭遇娱乐潮》、《打造文化产业的菱形结构》、《尴尬的文艺批评》、《从风光到文化的深刻置换》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 活色生香话水浒

    活色生香话水浒

    《水浒传》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您知道那108条好汉绰号的来历吗?他们的绰号与他们的性格是否有关系?里边都含有怎样的寓意?与他们的人物命运和性格发展是否有照应?这些人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翻版?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我们有何启示?看了这本《活色生香话水浒》,您就都会释然。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

    本书是作者老那的中篇小说集,收录了10余篇小说,内容为基层乡村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以及基层海关小公务员的琐碎人生和官场日常工作的微妙关系。作者立足自己熟悉的生活,写出了底层人们生活的艰辛,对美好生活的渴求,现实人生的残酷和无奈,官场的载沉载浮……作者的构思巧妙,语言流畅,绘声绘色,很会讲故事,使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可读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穿越之为妃作歹

    穿越之为妃作歹

    【注意鸟哦】【结文以后会继续番外哦,番外不素V哦】【喜欢此文滴亲表错过鸟哦】入坑前的注意事项:看完本文需要花费人民币6元左右~~~此文男主并非善类,刚开始看的亲很比较难忍耐~~~此文比较慢热,亲有耐性看下去的话,樱打保票后面的比前面的精彩~~结局不是悲剧哦~~~他们有着十世的姻缘,前九世都是在互相伤害的鲜血淋淋、体无完肤之后含恨而终。这一世,已经使他们最后的机会了,要是还不能排除险阻,真心地接纳对方的话,他们就永远地化为灰烬,再也没有相遇的机会。第十世,他们,可以么?
  • 战帝系列(八)

    战帝系列(八)

    因为他走在最前面,背向凡伽、风浅舞二人,所以他的表情不易落入凡伽、风浅舞两人眼中,而拥挤窄小的空间又使他的身躯挡住了凡伽、风浅舞的视线,使他们很难看清南许许的举止神情……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皇家六少恋上千金女

    皇家六少恋上千金女

    一个微带嚣张气息的拽丫头——宫希然;一个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玉兮寒;一个美国回归的野蛮女生——莫薰;一个文静内敛的上流淑女——蓝紫昕。四个别致不一样的女生,会在伯莱亚皇家贵族学院掀起一阵怎么样的巨浪?六个男生对上四个女生,他们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
  • 幻象大限

    幻象大限

    小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我们家的女人最出色,以至方圆几百里、许多代人都能记住她们的名字和往事。我开始记事的那一年大概五六岁,家里由二大爷把持,父亲作为一个上门女婿很不得势,我作为仲家的外种,接受的是一种特殊的培养。我很少见到父亲,至于母亲,听老仆人说,在我出生的第二天她就离开了人世,我和母亲是同一个星属,而我的命硬,冲撞了母亲。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族中人见了我总是不放心,也因为我占据母亲的位置,就有了一份保障,无论在老院新院,都不怕有人对我横加指责。你一定希望我三言两语地把这里的情形告诉给大家……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御凤天女:公主要二嫁

    御凤天女:公主要二嫁

    亡国了,她死里逃生,变成了只能颠沛流离的亡国公主。她为复国愿意倾尽一切,那名美若天仙的男人说,嫁给我,我能实现你一个愿望。跟随这个男人来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原来,她才是那个能够平复三界大乱的真命天女——(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