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7700000026

第26章 赤子情怀(1)

伟大的三峡移民既是重庆的立市之本,同时又是当代爱国主义伟大行动的一次重大事件。重庆人民在三峡大移民中所作的特殊贡献,无疑是一页必将载人中华民族史册的壮丽诗篇。2002年至2003年间,笔者有幸专门对三峡移民作了专题采访,其中有3个镜头令我终生难忘。

2002年6月6日清晨,在大江边的一个山村路口,王朝珍奶奶就要离开她居住了84年的水市村了。她身边是成百上千人的送行队伍和喧天的锣鼓声,在无数遍叮咛、祝福中夹杂着的是无数声离别的哭泣。

欢送的彩旗飘扬在猎猎晨风中,载人的汽车发动了隆隆作响的马达。全村人都要走了,但谁也没有第一个登车,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王朝珍奶奶。

已当爷爷的长子过来想搀扶老母上车,不料老母轻轻将老儿的手一一推。

妈,咱走吧,乡亲们都等您哪,啊!儿子有些着急。

老母不理会,一句话不说,转头寻觅了一下,找到了:她的目光落到了一岁的重孙身上。

好娃娃儿,来,给老宅居磕个头……老人缓缓按下重孙,自己又颤颜巍巍地双膝跪地……

妈一一儿子大哭一声,随之跪在后面,俯首贴地。

奶奶--祖奶奶

全村要走的人都跪了下来。紧接着是一片朝圣般的祈福声……

奶奶,你迁移到的江苏,是我的家乡,那儿也有长江,比这里还美……我忍不住也挤过去同乡亲们一起将王朝珍奶奶搀扶起身,并从心底迸出这样一句话。

我看到老奶奶的眼里闪出一丝光亮,然后义无反顾地拉着重孙,头也不回地上了车,直到远远地离开了那个绿水靑山的江边小镇……影子渐渐变得模糊,模糊……

我发现那是由于我的眼泪。

7月9日,上午10时刚过,炙热的阳光便开始朝头顶泼洒。

又是大江边的一个小村,又是成百上千人的送行队伍和喧天的锣鼓声,又是无数遍的叮咛、祝福和无数声离别的哭泣。

怎么办?总指挥,已经超过预定出发时间两个多小时了。再这样等下去会耽误整批移民搬迁任务的呀!镇长急得团闭转,已经不知第几次向相任外迁总指挥的副县长请示了。

总指挥双眉紧锁,只见他不停地在大树底下的那块石板上来回急踱,却不吱一声。终于,他再一次抬头……从昨天下午到今天上午在同一个地方、向同一个方向,他几乎抬过上丁次头了。但总指挥必须继续抬头,继续抬头观察那棵大树权杈上的动静……

那是农舍前的一棵近百年树龄的老槐树,盘根错节。身后是柑橘满坡的山,前面是百米相望的大江。透过树干的丫杈,既可见逐浪翻滚的江流,又可见汽笛声声的舟船。

此时,树杈上有个用塑料布搭盖的小棚子,那棚子里坐着一个老人,一个与老树同龄的老人。她叫什么名字,村里巳经没有几个人知道了,就连她的儿子、儿媳也记不太清,大伙儿只叫她水娘。

据说水娘出生的那一年长江发大水,江水一直淹到她家门口,大水一淹便是三七二十一天。水娘的母亲死得早,父亲和两个兄弟又被那场洪水吞噬了,最后只留下她和那棵槐树。

水娘和槐树从此一起饱受岁月的沧桑。是新中国给了她新的生命和新的家庭,还有满堂子孙。

有一天孙女告诉她,说政府要把家门口的这条大江修成大水库。

咋修成水库?水娘问。

就是不让大江下游的人淹了。

水娘点点头,明白了。

又有一天孙女告诉她,说我们要搬家了,搬到广东去,就是搬到大海的边边

一定要搬?

一定要搬,政府说的。

水娘再也不吱声了。

后来房子被拆了。孙女她们都临时住在亲戚家里,并且特意为老祖宗准备了一张席梦思床。

水娘执意不去。她对孙女说,她要再看一看大江。

可看不到呀!一屋前有了新的人家。

把我抬到老槐树杈上。老祖宗瓮声瓮气地说。

儿孙们一听乐坏了,连夸老祖宗雅兴不小,说行行,满足您老。

一大帮人好不容易将老人抬到老槐树杈上,不想老人越看大江越发痴呆,不是流泪就是喃喃自语着什么。一句话,怎么劝也没用,就是不下来。

这可急坏了家人,急坏了村上干部,也急坏了镇上县上的领导。移民计划争分夺秒,就像战场动员,说谁走就谁走,说哪时走就哪时走,不可延误,如同军令。

村干部千呼万唤不见效果后赶紧请来镇干部。镇干部口干舌燥仍见树上的老人家岿然不动,不得不十万火急地搬来县领导。

指挥长面对已在老槐树上度过了4天3夜的老人家,还能说什么。你们,包括我,有谁比得上水娘对故土的感情?对大江的感情?让她多看几眼吧!指挥长含着眼泪对身边的干部和群众说。

接住哟水娘,您渴了就喝口瓶子里的水,这是我特意从您家后面的山泉中灌的,甜着哩!指挥长再一次向上递过一个小可乐瓶子。

码头上送行的船只,送行的锣鼓,还有送行的叮咛声和离别的哭泣声,都渐渐停止了,目光全都转向老槐树。

是风还是雨?老槐树突然动了一下,树叶尖尖上掉下了水滴……

我要下来一一是水娘在说话,随即见她双腿向下一伸。

快快,赶紧接着……指挥长急忙命令。

于是,老槐树下哗地一下簇拥了不知多少只手。

水娘安然落在众人的手臂之上。随后她又像一尊庄严的大佛,被前呼后拥地抬向远行的外迁船队上。那场面庄严而隆重,比得上当年皇上动驾之势。

送行渡轮笛声齐鸣,锣鼓敲得更响更脆。远行的船队徐徐启动,留下长长的一片白浪在翻卷

我发现自己的眼里又是泪。

这是另一年4月的某一日。又一次外迁移民要动身了,可村民黄德发却忧心忡忡地蹲在地上不吱声。

走吧老黄,船都要开了你还在磨蹭啥子?村干部过来催道。

黄德发哭丧着脸,低头道:我一直还没敢给我娘说外迁的事呢!

你……这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不跟老人家说清楚呀?村干部急了。

黄德发来火了,双脚用力踩地我咋不想跟她说清楚嘛!可你不是不知道咱这峡江一带自古就有六十不出门,七十不留宿之说!我娘她从进咱黄家后就没离开过一回村子,现在她都88岁了,天天守着那口大红棺材哼着送终的小调,你让我怎么跟她说?说让她现在挪窝?告诉她死后不埋在长江边?我……我能出得了门吗?

村干部默然无言,只得叹气。

发儿啊--

哟,是我娘在叫哪!黄德发赶紧进屋。村干部也跟了进去。

娘,你有啥吩咐?

老母抬了下眼皮,不满地瞪了一眼儿子:人家都搬了,就你落后!

啊哟娘你……你都知道了?五十好几的黄德发扑通一下跪在老母亲跟前直请罪。

起来吧,儿老母亲颤颤巍巍地从小木椅上站起身,慢慢地走到那口放在正屋中央的寿棺前,用手轻轻地擦了擦棺盖上的尘灰,又用手指头敲了几下木头,那寿棺立即发出几声清脆的音响。

老人的脸上露出一丝宽慰的笑意。

知道这寿棺咋要大红色的?她问儿子身后的村干部。

村干部点点头这是咱峡江人家的风俗。听说过去只有楚国的王公才用红寿棺,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曾经给峡江人民做过好事的王公,所以在咱峡江有划龙舟和老人去世后用大红寿棺的风俗。

你懂你懂!老人挥挥手,然后对儿子说,搬吧,带上我的这口大红寿棺!说着,老人迈开小脚,一跛一拐地向外迁的队伍走去。

儿子黄德发恍然大悟,赶紧直起腰杆,满脸神气地朝村上的人喊道快来帮忙,抬我娘的宝贝疙瘩!

来啦,来啦!村上的男人们老的少的全都过来帮忙。阳光下,那口大红寿棺格外醒目地出现在外迁移民的队伍中间……

奶奶走好!

奶奶走好!

村上的女人们老的少的全都簇拥在88岁的谭启珍老人周围,不停地亲热呼唤着。

走,孩子们,哨到新家去。

走,到新家去!

又一队浩浩荡荡的外迁移民告别三峡,走得很远很远。队伍里的那口大红寿棺则在我眼前不停地摇晃着,直到再一次模糊。

我发现自己的眼里依旧是泪……

百万三峡移民,对重庆人民是一次伟大的考验。这其中,重庆上上下下所有干部和群众为之奉献的爱国之心、赤子之情,令天地动容。

写重庆,不写三峡移民,就等于没写重庆。写三峡移民,如果少说了甘宇平这个人,就等于少了精彩的篇章。甘宇平虽然并不代表重庆三峡移民的全部,但甘宇平无疑是三峡移民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核心人物。在写本章的时候,我想先说说甘宇平同志,是因为我和所有知道那些从事重庆三峡移民工作的人都敬重他,就像敬重众多重庆市的领导千部一样。

历史是客观的,作为报告文学作家,我想自己有这种责任,虽然顾此失彼在我们笔下常有,但既然我们了解了一些历史,就应当像尊重客观世界一样去尊重它。

写甘宇平,首先是因为我们能从他那里知道许多老百姓并不知道的关于党中央对于三峡移民及重庆工作的非常重要的历史性决策和恩泽的形成过程,而对这,必须尽可能地记录下来一随着三峡丁程的完工、随着三峡移民工作的结束,重庆直辖市的历史可能更多地偏向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发展,这种变化随着时间的久远,人们也会对曾经有过的一段极其重要的三峡移民史渐渐淡忘,甚至到什么都不知道的地步。因此,记录下这个历史时期我们的党和当代政治家们曾经对重庆和重庆三峡移民方面的政治决策与恩泽,非常有必要。历史虽然是人民创造的,但英雄和领袖的作用绝不可少,这也是事实。

甘宇平可以称为甘老了,1939年出生的他,是地道的四川人。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重庆特钢厂,1984年出任冶金部第18冶金建筑公司副总经理兼副总工程师。1989年任四川省建委主任,1992年任省长助理,主管三峡移民工作。1993年任副省长,次年又兼任省政府秘书长。甘宇平经历了三峡丁程开工后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央领导对三峡工程尤其是移民工作十分重视,每年都要来库区视察,而多数是甘宇平陪同。1998年,年届六旬的甘宇平陪同江泽民同志视察三峡工作。一路上,江泽民询问了许多三峡工程和移民方面的问题,并作了很多非常重要的指示。

有一次江泽民问甘宇平:老甘你今年多大了?

甘回答:总书记,我已到了您所说的软着陆的年龄了。

江泽民听后笑了,用手指指甘,说:你在劫难逃,继续干吧!

中央有规定,副省级干部可以千到60岁,但甘宇平因三峡移民工作,中央一直没有让他退位,直到现在他已是68岁了,仍然在工作岗位上,只是现在他的职务换成了重庆市政府顾问、国务院三峡建委委员、全国政协常委正部长级广。像甘老这样的年龄和职务怕在省部长级中是个特例。要不江泽民同志当年数次冲甘宇平笑着说他在劫难逃。这话的意思是:你甘宇平对三峡移民工作熟悉,如此重大的历史贵任,非你莫属。

甘宇平自己说,他这十几年在从事移民工作中,有几件事印象深刻。第一件事是在1992年8月访日时,当时的日本首相竹下登先生听说甘宇平是负责三峡工程中百万移民工作的官员时,曾感叹地对甘宇平说甘先生,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世界上拥有100万人口的国家应有30个左右。你负责搬迁100万移民,相当于搬迁一个国家!

当时我听了很受震动,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甘宇平说。

第二件事是,1997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甘宇平作为人大会议新闻专场会上的有关三峡移民工作的新闻发言人,在此次记者招待会上,他面对美国等几个西方记者的挑畔,严正回答了有关三峡移民的问题。这次记者招待会上,我明显感觉和体会到,百万::峡移民确实是个世界级难题。西方人一直关心三峡工程,有所谓的人权问题,有环境问题,有工程和移民资金问题。记者招待会上,气氛非常紧张,但在私下,我同几个西方记者交流中用比较耐心的态度和客观的事实向他们作了相关的介绍,达到的效果比较好。这也进一步使我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责任。比如像三峡移民资金问题,后来我们提出了一句话叫做三峡移民资金是个高压线,绝不能撞之后,各级在进行移民工作中始终牢牢记住了这一句话,效果非常好。

甘宇平讲的第三件事是:对待三峡移民工作和三峡工程,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不仅一直很重视,而且在决策

时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观。比如关于移民问题,1998年前,三峡移民主要是靠就地后靠来安置移民。后来我们发现,由于库区人多地少,可容纳的移民十分有限。朱镕基在1998年巡视库区后明确指出:你们现在这样仅靠一个就地后靠的移民做法,就像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三峡移民一定要尽可能地外迁,这既是@万移民任务的必须,也会对改善库区环境有莫大好处的。正是朱镕基同志的这一英明决策,才有了后来的外迁移民的战略调整。

当时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在库区搬迁过程中的中小型企业问题。库区的这些企业当时搬迁不动,原因是这些企业大多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出来的产品没有市场。我们汇报后,朱镕基同志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你们应当尽可能地将这样的企业关闭破产,拿钱走人!这一决策极大地解决了库区企业搬迁的难题,我们后来利用政策优势,对搬迁的1397户企业中709以上实行了关闭和破产处理,不仅顺利完成了工矿企业的搬迁任务,而且为改善库区生态、调整库区工矿企业的产业结构,起到了一举两得的积极作用。甘宇平对此极为感慨。

朱镕基同志还有一个大手笔值得记住。甘宇平说,国务院在研究决策调整移民外迁战略和对库区企业实行关闭破产处理的同时,有一天,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的原重庆市副市长李德水突然从北京打电话给甘宇平,问甘还有什么事需要说说的。甘宇平就说了随着三峡工程接近完工,库区的地质灾害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库区的地质灾害随时都在威胁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这一天,甘宇平与李德水用红色电话整整为此事通了一个多小时的话。而正是这次通话后,朱镕基总理在主持三峡工程工作会议时,亲自拍板从三峡工程建设基金中拿出40个亿治理库区地质灾害。朱镕基同志在会上说,我们绝对不能发生,在某一个晚上突然有一个移民城市垮塌在长江里的悲剧。一旦发生这样的事,就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中央领导的决策和忠告,我是历历在目……甘宇平对这样的事,记忆犹新,并为与李德水用红色电话通了一个多小时话的结果时常感怀―甘老说,他十几年从事三峡移民工作,这事是最得意的。

同类推荐
  • 生命之树

    生命之树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也是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歌德堡诗歌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一生创作丰富,深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的影响。《生命之树》这本散文集反映了他受到雪莱诗歌、布莱克浪漫主义、爱尔兰民间神秘主义等多方面的影响,是叶芝文学思想与艺术思想的结晶。
  • 城市器物

    城市器物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能让人们感受到最好和最美的中国文化元素。德国作家歌德就特别欣赏中国诗词,他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明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欣赏好的诗词,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航行。李永才先生这部诗集《城市器物》,用自己的心迹引领读者走过城市与乡村,在时光与岁月的车辙中找寻自我的归属,体会生命的从容。正如诗人所说“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恒久的力量”
  •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的一生著作27种,近200万字,除了散文,他的诗歌、文艺批评和学术论著等均有传世名篇。书中精选了他的散文、诗歌、教育杂文、文学批评等各类型的经典篇章,从朱自清风格迥异又至情至性的文字中,体会他的匆匆流年,清浅人生。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孙颖瑞编写的这本《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讨论了元的文化和元代文人,关汉卿的社会剧、爱情剧、历史剧,以及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热门推荐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婚恋要读心理学(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

    婚恋要读心理学(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

    本套丛书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内容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所有层面,是一套难得的实用心理学好书。本书为丛书之一。
  • 重生之就做狐狸精

    重生之就做狐狸精

    “你说要是被诚看到这些照片,他会怎么想呢?”李倩倩居高临下,嘴角扬起,看着夜心的眼神满是冰冷。“为什么?”苏心仰着头,努力的吸了吸鼻子,才没有让自己哭出了声,她使命的咬着唇,说什么也不让自己在李倩倩的面前流泪,她的声音悲伤但却平静,甚至带点麻木。“这个男人是你介绍来教我画画的,我根本就不认识,那天我生病发烧,意识根本就是不清醒的,这些事是你让他做的,这些照片是你故意拍的……
  • 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

    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

    《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分别收入作者刘国芳的小小说、短篇小说、散文等数十篇。刘国芳是我国有影响的小小说作家之一,二十年来,已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小小说2400多篇,收入《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的小说和散文富有诗情画意,从精短的篇幅里,浓缩了丰富的生活容量,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社会的终极价值关怀。著名小小说评论家刘海涛教授说:“刘国芳的名字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小小说发展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的创作昭示了一种小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小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
  • 天纵魔法师

    天纵魔法师

    前世悲催,今世废柴,她能不能再幸运一点?虽然想抱怨,可常言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她还是安分守己做一个异界小喽啰吧。然而事实证明,承受了厄运之后还是有可能得到幸运女神眷顾的!运气反转的她意外碰到尊贵无比的帝都魔法师,还被测出是极为稀有的光暗之体,魔法师大人甚至承诺要带她进入帝都第一魔法学院,她忍不住想欢呼,她的新世界终于来临了吗?到手的机会她可不会再让溜走,看她如何一步步踏上这片大陆的巅峰之路吧!片段一:艾露发誓,她一定要报复那个披着美男皮的雷克斯!他竟敢对着她随手就扔雷电,害她差点被烤焦!可恶的雷克斯,你不是怕女孩子们缠着你吗?好,本小姐一定让你“得偿所愿”哼。某日,某女无耻地黏在了无知的雷克斯身边。某女:“雷克斯,你到底有没有给咱们的孩子想好名字?”路人:“那个疯女人在说什么?真是太不要脸了,竟然污蔑雷克斯!”雷克斯盯着艾露,眼神让人生出毛骨悚然之感。艾露笑盈盈地看着雷克斯,“怎么了,我亲爱的雷克斯,难道你还在责怪我拒绝你而生气?你也知道我肚子里现在有你的孩子,我不介意你找其他女人,我早就知道这么优秀的你不可能独独属于我一个人!”雷克斯呆在原地。艾露脚底抹油往人群外挤,“我先走了,记得和同学们好好相处。”反应过来的雷克斯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冲着艾露的背影就是一道手指粗细的雷电劈了过去。某日后。路人甲:“你说什么,雷克斯在外面有女朋友,而且那女人还怀孕了?”路人乙:“不可能,不可能,一定是谣言。”路人甲:“我亲眼所见,亲耳听到的还能有假?而且……而且……”说话的女孩突然羞答答的不好意思开口了。路人乙急了:“而且什么啊,你倒是说啊?”路人甲:“雷克斯似乎很厉害,她还痛哭流涕的扬言不介意把雷克斯让给其他女人。”路人乙眼睛亮晶晶地,和身边的女孩子相互看一眼,眼里就浮现出两个字“机会!”此话一传十十传百。于是乎,雷克斯的悲催生活开始了。片段二:大战将即。雷克斯怒喝一声:“雷仆!”浑身电光的高大雷仆瞬时出现他身边。洛比特嘿嘿笑道:“伯加农!”一只长着翅膀的萌宠小狐狸一出现就无比欢快的蹭了上去。某某人:“青藤魅蛇!”某某人:“火焰之驹!”……艾露:“米迦勒!”米迦勒:“别打扰我休息!”额上青筋爆闪,艾露:“路西法!”路西法:“没兴趣,自己应付!”艾露:“……”
  • 傻夫谋略

    傻夫谋略

    肖雅芝的身体明显地有些僵硬,她咬紧牙关,似乎有些期待,又有些排斥,神情极其矛盾和痛苦。当司马景天的手触摸到她时,她还是极度排斥地尖叫了起来,随即挣脱了他的环抱。“别碰我!滚远一点!”肖雅芝如同避瘟疫一般躲避他而发出的尖叫声,刺痛了司马景天的神经!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他的小馋猫昨晚不还那般地深情与他缠绕在一起,享受着他吗?现在怎么看到他就像看到了什么深恶痛绝的东西一样,是那……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校草老公快宠我

    校草老公快宠我

    他挑眉看着她。“怕,又能怎样!”他捏着她小巧的下巴,炙热的眼神似乎要将她吞没“太容易得到就没意思,别担心,不久我就会让你求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