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800000036

第36章 在港台 (6)

我回顾一生,觉得此生无论是成是败,我都有权休息,优哉游哉过日子,享受儿孙绕膝的快乐,享受人生的最高福佑的天伦之乐。

我有幸生得几个好孩子,孝顺我们,对我们真诚敬爱,每一个人都一心尽责。我身边围满令我自傲的孙儿、侄儿和侄女。朋友愈来愈少了,很多人都离开我们,长眠地下。最好的友伴也不可能生生世世在一起。我的工作已经完毕,我不在乎别人是称赞还是批评我。我现在不如以前那么急于创作,精神没有以前好。谁也不能要我再编一次汉英词典。完成"当代汉英词典"的工作不如降低血压来得重要,甚至不如一张稳定的心电图来得重要。想当年我曾为那部字典忙得废寝忘食哩。我写到几百万字厚书的最后一行,这最后一行成为一条轻轻的轨迹。我有心脏病的初期征兆,医生叫我彻底休息两个月。

林语堂"退休"之后,练字,画画,看书以消磨时间。他想整理他的作品,出版《林语堂全集》。他的英文作品几乎全部译成中文,但有些译本水准很差,他很不满意。他说:"他所遗憾的是三十年来著作全用英文,应是文字精华所在,惜未能直接与中国读者相见。"

林语堂最喜欢《吾国与吾民》中写的"秋之歌"那一段话:

无论国家和个人的生命,都会达到一个早秋精神弥漫的时期,翠绿夹着黄褐,悲哀夹着快乐,希望夹着追忆。到了生命的某一个时期,春日的纯真已成回忆,夏日的繁茂余音嫋嫋。我们瞻望生命,问题已不在于如何成长,而在于如何真诚度日,不在于拼命奋斗,而在于享受仅余的宝贵光阴,不在于如何花费精力,而在于如何贮藏,等待眼前的冬天。自觉已到达某一境地,安下心来,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也自觉有了某一种成就,比起往日的灿烂显得微不足道,却值得珍惜,宛如一座失去夏日光彩的秋林,能保持经久的风貌。

我喜欢春天,但是它含有太多稚气;我喜欢夏天,可是它浮躁。我最喜欢的还是秋天,因为秋天树叶刚呈嫩黄,气氛比较柔和,色调比较浓艳,可又染有一丝忧愁和死亡的预感。它黄金的瑰丽景色所显现的不是春天的纯真,也不是夏天的威猛,而是垂老的柔顺和慈祥的智慧。它知道生命的种种限制,又有丰富的经验,从而展示了最鲜艳的缤纷的色彩:绿色象征生命和力量,橙色象征称心的满足,而紫色象征顺从和死亡。月亮照耀的时候,它纯洁的容貌好像在沉思,而落日的余晖映照着它的时候,它仍然会嫣然欢笑。清晨的山风吹过,使它颤动的树叶飘落地面。你不知道落叶的歌是欢笑的歌唱,还是诀别的哀吟。辛弃疾写得好: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林语堂的晚年在香港和台北来回穿梭,但主要在香港住的时间长。

1975年10月10日是林语堂的八十大寿。朋友们在香港利园酒店为他做寿。来宾除了香港中文大学的许多教授和利荣森、利园伟等外,还有简又文、徐、张国兴等老友。过了两天,林相如夫妇送林语堂二老到台北,在台北有十几个文学、艺术、新闻团体在大陆餐厅举行了隆重的联合茶会,庆祝林语堂夫妇八十大寿。《华冈学报》出版了《庆祝林语堂先生八十岁论文集》,内有蒋宋美龄、张群、蒋经国、钱复、蒋复璁、曾宝荪、马星野、谢冰莹等人的贺词和文章。

蒋复璁作《林语堂八秩大庆祝辞》摘录如下:

自古至今,仁人君子,必有真勇,必有其德,必有其业,必有其寿。征之史实,毫厘不爽。是故能巍巍乎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愧也。今维林语堂先生,足资矜式矣。先生祖籍福建之龙溪厦门。三代为基督徒。父为长老会牧师。自幼笃信基督徒。既长,于清季宣统三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神学院,以对神学课程之乏味,乃放弃基督教之信仰。迨至民国四十七年,再皈依基督教。此乃超越实体而获心灵之胜利也。

先生著书数十种,均译数国文字,实为不朽之作,为中外士林所推重。近年在香港出版之《当代汉英词典》巨著,曾轰动一时,名闻遐迩,乃对文化教育之一大贡献也。先生颜其书室曰"有不为斋"。盖以道家尊尚黄老之说,主清净无为,化治于无形。佛家谓:"真理非由因缘造作而成,故曰无为。"而儒家思想,重孔子之道,讲仁义道德,有为有守。"有为"谓"养其身以有为也"。"有守"谓有节操也。有守则不为不义,不为外物所诱也。先生一生,澹泊高洁,与人无争,游心物外专事著述。举凡世俗名利,概不足撄其心。且尝语出诙谐,有"幽默大师"之称。然其生平为人,坦率真诚,忠贞不二,正直不阿。有刚强不挠之毅力,自强不息之恒心。择善固执,唯道是从,唯义是守。见义勇为,不为外诱。高尚之品德,乃儒家之风范,有为有守也。故先生所谓"有不为斋"者,有为而有不为,即勇于为义而不为不义者也,亦儒而亦道也。

观其在抗战期间及政府来台湾后,先生始终主持正义,在海外为政府宣传,口诛笔伐,坚持国策,对国家之贡献实甚大也。今岁十月十日,欣逢先生八秩揽揆之辰,称觥介寿,并侑以辞曰:道术天下裂,汉志述流别,三家称巨子,老庄与儒墨。老子倡无为,庄生超万物,孔孟祖尧舜,有为尽已力。兼爱与为我,扬黝在绝迹。董生定一尊,汉武重儒术,相沿二千年,服膺无敢失。廊庙慕山林,江湖思魏阙。道儒不可分,理学取道佛。吾道本一贯,万殊大成集。厦门林先生,耶儒道释合,家世基督徒,神学先肄业。改途习语文,进修赴美德。读书破万卷,生花梦彩笔,学成得博士,德言称孔硕。掌教变南北,程门多立学。只眼慕公安,抒情多佳作,纸贵洛阳城,重译十余国。骚坛执牛耳,中国萧伯纳。偕老有嘉配,齐眉同心结,承欢有娇女,传经读史策,逍遥一神仙,蒙庄亦见拙。乘心持正义,卫国专笔伐,不为不义事,霜雪比高节。十月庆上寿,康强逢大吉,长生祝期颐,永为国人式。

1975年,美国图书馆学家安德生(Arthur James Anderson)编《林语堂英文著作及翻译作品编目》。他在前言说:"东方和西方的智慧聚于他(林语堂)一身,我们只要稍微诵读他的著述,就会觉得如在一位讲求情理的才智之士之前亲受教益。他有自信,有礼,能容忍、宽大、友善、热情而又明慧。他的笔调和风格像古时的人文主义者,描述人生的每一方面都深刻机敏,优美雍容。而且由于顾到大体,所以在评局部事物时能恰如其分。最足以描绘他的形容词是:有教养。他是最令人赞佩,最罕见的人--一位有教养的人的典型。"

安德生并且编纂Lin Yutang:The Best of an Old Friend(《林语堂精摘》)由Mason/Charter 出版。林语堂为这本书写序说:

我喜欢中国以前一位作家说过的话:"古人没有被迫说话。但他们心血来潮时,要说什么就说什么;有时谈论重大的事件,有时抒发自己的感想。说完话就走。"我也是这样。我的笔写出我胸中的话。我的话说完了,我就要告辞了。

不久,林语堂在香港不能行走,只能坐轮椅。甚至,有时在睡觉时从床上掉下来,他自己也爬不起来。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后不得不送往医院。

1976年3月26日晚上10点10分,林语堂终于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林太乙和林相如等亲人把林语堂的灵柩送到台北。蒋经国院长亲自到机场迎灵。"中华民国"笔会、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委员会、"故宫博物院"、"中央通讯社"、《国语日报》、"中国文艺协会"、"中国语文协会"和台湾开明书店等八个团体负责治丧事宜。4月1日下午,在怀恩堂举行追思会,许多政要、老友都参加了追思会。之后,林语堂的遗体安葬在阳明山的家园里,面对他所深爱的重峦叠翠。

巨星陨落。林语堂去世后,许多人都写了纪念文章。报界更以显著的版面登载了林语堂去世的消息及有关他生平的文章。

"《中国时报》"的社论说:"林氏可能是近百年来受西方文化熏染极深而对国际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最大的一位作家与学人。其《吾士吾民》及《生活的艺术》以各种文字的版本风行于世。若干浅识的西方人知有林语堂而后知有中国,知有中国而后知有中国的灿烂文化。尤可贵者,其一生沉潜于英语英文,而绝不成为'西化'的俘虏,其重返中国文化的知识勇气及接物处世的雍容谦和,皆不失为一典型的中国学者。"

《联合报》的社论道:"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应该是,而且也公认是对中西文化的沟通。因为论将近代西方文化引入我国者,从严复和林纾那一代起,固可说代有传人,甚至人才辈出;但论将我中华文化介绍西方者,则除了有利玛窦、汤若望等等外国人曾经从事之外,数献身此道的中国学人,林语堂虽非唯一人,却是极少数人中最成功的一人。"

台湾"《中央日报》"以《敬悼平易严正,爱国爱人的林语堂先生》为题的社论。社论高度评价了林语堂的一生。社论说:"许多外国人士对我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仰慕之情虽殷,终难深切体会。论及中国的文学与思想,古代唯知有孔子,现代每每唯知林语堂。林先生曾撰联自说:'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亦可略见其心胸抱负。林先生的作品虽未必能代表现代中国文学思想之全貌,但其透过文学作品而沟通东西文化,促进国际了解的影响与贡献,确乎是伟大的,甚至可以说求之当世,唯此一人。"

美国《纽约时报》以第一版刊出了林语堂去世的消息,以大幅的版面详载他一生经历和对中西文化学术界的卓越贡献,并以三栏的篇幅刊登半身照片。

美国《圣路易邮报》在4月2日作了特写,称"林语堂不止是某一门类的重要人物。他在很多方面都获有优越的成就,实在无法一一罗列。"

华盛顿大学教授吾讷孙说:"林语堂是一位伟大的语言学家、优良的学者、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作家。不宁唯是,他是一位通人,择善固执,终于成为盖世的天才。要说哪一项造诣是他最大的成就,就已经错了。他向西方和中国人证明,一个人可以超越专家这个称谓的局限而成为一个通才。"

林语堂逝世后钱穆最早写出了纪念文章。从3月29日动笔到林语堂下葬那天完稿,题目是《怀念老友林语堂先生》。

谢冰莹在《忆林语堂先生》中充分肯定了林语堂的重大贡献:"他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对国家民族、对文学上的贡献太多、太大了,他的著作等身,躯体虽然离开了人间,他的著作永远和我们相伴,他的精神永远不朽,文学熠熠的光芒,永远闪烁在文坛。"

林海音对林语堂的评价更高:"本世纪的中国人能成为世界性作家学者的,我认为只有林语堂一人。"

1982年11月3日,林语堂在台北市士林区仰德大道一段141号的故居,被辟为"林语堂先生纪念图书馆",属于台北市图书馆。馆中有林语堂的藏书2000多册。"有不为斋"及卧室保留了林语堂生前的原样。1985年,廖翠凤曾将台北阳明山的家园及林语堂生前的藏书、作品及部分手稿和代表性遗物,捐赠给台北市政府,同年5月28日,台北市政府在林语堂的故居建立"林语堂先生纪念馆",供国内外游人和研究者参观研究。1987年4月,林语堂的妻子廖翠凤逝世于香港,享年九十岁。

2001年10月,在林语堂的祖居--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今为珠里村),建成了"林语堂纪念馆",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座林语堂纪念馆。林语堂家乡这个纪念馆位于319国道北侧,坐落在林语堂父母长眠的虎形山上,一大片香蕉如海洋似锦绣将它包裹。纪念馆占地面积三十多亩,主体建筑是白色的半圆形二层楼房,中西合璧风格,在宏大庄重中充满灵气和清明,其四周还建有水池、亭台、小桥、花圃和绿地,非常贴近林语堂的文化思想和美学趣味。馆前是一尊林语堂座身雕像,高达二米,显得从容安闲,潇洒自在。

林语堂写过:"做文人,而不能成文妓,就只有一途:那就是带点丈夫气,说自己胸中的话,不要取媚于世,这样身份自会高。要有点胆量,独抒己见,不随波逐流,就是文人的身份。所言是真知灼见的话,所见是高人一筹之理,所写是优美动人之文,独来独往,存真保诚,有骨气,有见识,有操守,这样的文人是做得的。"

当年,有人批评林语堂的作品不合时宜,林语堂无不幽默地说:"我的作品主要不是写给同代人的,而是写给后人看的。"

今天,林语堂的作品越来越受到了读者的喜爱,事实上已经证明了林语堂所说的话的正确性。林语堂是在世界上产生影响最大的中国作家。

同类推荐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
  •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本书有人说,人类史上有两个有名的苹果,一个“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被史蒂夫?乔布斯玩得魅力乍泄,吸引玩家无数。的确,他身上承载了太多的辉煌。然而,对于完美有着近乎不可理喻的迷恋的乔布斯,一生却很难说得上完美。他一出生即遭亲生父母抛弃;仅上了半年大学,就辍学成为一家电视游戏机公司职员;被其亲手从百事可乐挖来的CEO约翰?斯库利赶出公司;过去的8年一直在和疾病相抗争。可以说,这个公众膜拜的天才和巨人真正在大众中的“脸谱”是一个集激情、完美主义、欲望、才华、艺术气质和暴脾气于一身的形象。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全世界人心目中的英雄,苹果“粉丝”永远的偶像。他将技术与人性结合,追寻内心的直觉,从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许乔布斯的强大人格魅力、远见卓识和超凡品味无可复制,世上也永远不会再有第二个乔布斯,但是从乔布斯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成功者需要具备的要素。乔布斯创造的,不只是一种品牌,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创新思维,乃至潮流。他的光辉、激情与能量,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无数创新的源泉,这些创新丰富和改善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傅斯年传

    傅斯年传

    傅老虎、傅大炮轰遍高官显要;真学问、真胆识,道尽古今中外。是 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性情铁汉。傅斯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对于新文化建设、历史学新领 域的开拓、新教育思想的提倡等,均做出过很大贡献。本书以严谨的态度 客观论述了他的一生功过,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人物传记。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是《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系列之一,包括: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热门推荐
  •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大全(超值金版)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大全(超值金版)

    在文化史上,《资治通鉴》不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共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前403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可以与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相媲美。重现著名战役的金戈铁马,本书由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也有对著名历史人物精彩的点评。本书精选《资治通鉴》中著名篇章,展现了历代朝代的兴衰更替,为使情节更完整、故事更生动,在合理翻译的基础上,对原作进行了适当的加工,其内容多为军事政治方面的史实,能帮助读者更了解我国的历史,获得阅读上的快感
  • 简先生暖如初阳

    简先生暖如初阳

    “简先生,你需要一个女朋友吗?我需要一个像简先生这样的男朋友。”她依偎在他的身边,说得一本正经。为了成为万众瞩目的亮眼明星,她用所有的积蓄换得特殊门票,认准猎物目标下手。只是,这个男人怎么不照她的剧本走?他是神秘组织继承者,送上门的美女从不拒绝,原以为她也会跟别的女人一样,只是没有想到,事情竟然失控了……
  • 末世之变种崛起

    末世之变种崛起

    末世格局大变,当丧尸不再是唯一威胁……生化病毒,丧尸侵袭,死亡遍布。更有人形的怪物,就潜伏在你的身后!
  • 重生之昭雪郡主

    重生之昭雪郡主

    她慕容昭雪是长公主之后,当今圣上的亲侄女,高傲无比。抗旨,违背了最疼爱于她的舅舅,只为嫁给那个对她说过会爱她一生一世的男人。当有朝一日,江山易主,慕容家彻底倒了;她以为她还有一个依靠,谁料,那个已成为王爷的男人,却给了她一纸休书。寻死未成,她拿着休书,身心疲惫的回到了冷家,却是换来庶母的一杯毒酒。前一世的高傲无知,愚蠢自大,使得她在临死前受尽了丫环的欺凌。老天怜她,让她得以重生,这一世,她卷土从来,步步为营,眼中闪着复仇的光芒,绝情的夫君,冷漠的父亲,狠心的庶母,另怀心思的庶哥,善妒的庶妹,欺主的丫环,她慕昭雪定不会饶之!
  • 冷帝的盛宠

    冷帝的盛宠

    他是楚仪国最隐忍狠辣的皇帝,九岁双腿残废,十岁被册封为太子,十二岁登基,历经波折。她是宠臣之女,万千宠爱集一身,天真叛逆,自小与楚仪国第一少年将帅订婚,青梅竹马,情深不悔,却被他掳入后宫。谣言传:她不喜位居人下,他便为她废去皇后,立她为后。还传:她善妒,一日,遥帝醉酒,歇于醉茵阁柔妃处,皇后醋意大发,一怒之下连夜闯入醉茵阁当众掌掴柔妃,自此遥帝不顾朝纲法纪,为她散尽六宫。后又传:她爱黏人,遥帝坐朝议事时,她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坐于他大腿之上撒娇。那一次,他为她半月不上朝。那一回,他为她移平了皇宫的花草树木,种上她心爱的梨花,只为博她一笑。那一年冬天,她惧冷,他便让人猎杀了一百多只珍狐野兽的皮毛做地毯。再后来,她私通叛军,引敌军入城…。《楚仪野史记载》:三十六年,下臣秦云荻率叛军攻入上京,遥帝仓惶出逃,叛军追至,遥帝自缢于南华山。临死前,地上刻着一行字:情之一字最难解,不知从何兴起,却又如此之深。可以生死相许,可以死生与共。若是强问因由,譬如风来风去,冷暖自知又难觅难寻。全天下都以为他爱她,可她不信,等到信了时,却已经太迟了…。
  • 隐身新娘(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隐身新娘(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最新餐饮管理人员实用操作手册》共分为管理实务与工作规范、管理制度、管理表格三部分内容。具体以管理实务、工作规范、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的呈现了餐饮企业进行规范化操作管理的要点。《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最新餐饮管理人员实用操作手册》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详实、具体、易于操作、实用性强。该书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与参考价值,是餐饮从业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案头参考工具。
  • 生如夏花般灿烂

    生如夏花般灿烂

    她,一高级白领,标准的白富美,有一个相处的五年的高富帅男朋友,可却遇到了自己的姨甥女横刀夺爱。因为一场车祸,她瞎了,男朋友却坚持要娶她,婚后,她才知道,原来那一夜与她缠绵的,居然是另一个男人,而她居然还乐在其中,这一切,让她情何以堪?番外篇:夏桑菊当了黑社会大姐,却酒后乱性,与一“少爷”发生关系,随口说了一句,要包养他。这“少爷”真不赖,一下子就赖上她了。后来才知道,这位“少爷”也十分有背景,母亲是位“小姐”,而且这“小姐”还是夏大伯的情妇,而夏大伯真正喜欢的,竟然是这位情妇的儿子。后来,“少爷”翻身,做了红透半边天的大明星,却原来,他最放心不下的人,还是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凤囚凰

    凤囚凰

    “总有一天,你会为了一个女子沉沦。”慈祥的老人看着面前的坚毅的男子,淡淡一笑道:“那时,你便会知道,什么是情爱了。”“爱?”男子脸背着光,只能隐隐约约看出一个轮廓,但,那双闪烁着冷意的双瞳,不由得泛出一抹嘲讽。“是,爱。”老人毫不意外他的反应,淡淡一笑道。“你甚至宁愿让天下陷入死亡的恐惧之中,你会不顾一切的想要看到她幸福的笑颜。哪怕,你已经深深坠入了死亡之地,你的心依旧在为她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