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700000011

第11章 清初城市重建的历史背景(6)

三、清代成都的恢复重建

清代成都城市的恢复重建有着与其他地方城市不同的特点:首先是起点低,城市破坏十分严重,荒芜了十余年,十余年中大部分时间处于无政府状态,城市设施损毁严重,人口稀少,城市居民以移民为主;其次困难重重,四川偏居一偶,明末清初动乱后,交通极为不便。其三战乱持续时间长,从顺治末年持续到清中叶。

(一)战后的城市恢复中面临的严峻问题

明末清初的大灾难后的重建工作,是一项复杂而持续时间较长的系统工作。重建面临的困难包括人口稀少,土地荒芜,无税可收,新移民和回乡土著的安置,以及战后社会秩序不稳定,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

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城市人口稀少。明末清初战乱后,成都人烟稀少,"千里荒烟,实无民力可为"。明代成都路编户曾有50.4万人,经过战乱,"成都人殆尽"。康熙三年(1664),成都县有编户440户,华阳县有编户440户,两县合880户,约4400人。人口稀少是早期恢复重建中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康熙初年赴任的四川巡抚张德地认为要恢复四川,必须增加人口,"有土无民,空筹罔效,劳来还定,诚目前首义"康熙三年十一月四川巡抚张德地题《发蜀绅回籍疏》。"国家根本所重者疆土,而疆土之殷饶,必须民力之庶盛"四川巡抚张德地题《为蜀民憔悴,召买无力全完疏》。

其二城市腹地农业凋敝,赋税收入无法保障。清初的四川不仅没有赋税收入,而且一切军粮开支,要仰仗秦楚供给。这种"地荒民逃,赋税不充"的情况在整个四川都相当严重的《清世祖实录》卷四三,顺治六年四月庚子,中华书局1987年。卷四十三,顺治六年四月庚子。康熙三年(1664)四川巡抚痛感"诚有川之名,无川之实。......嗟此残疆,岁费朝廷一百三十余万之内帑,何时可已"。没有足够的赋税,难以养活军队、各级官署等国家机器,没有城市建设资金,政府无法正常运转。直到康熙十九年,四川地方政权仍在瘫痪中,四川的粮饷仍由陕西、甘肃等地运来。当粮饷运到保宁,陕西总督要求四川督、抚到叙州接应,四川地方政府都因无船无运具无法做到陕西总督哈占疏言,城市的发展必须依赖农村腹地的发展,否则难以为继,"以川西成都府,则四方流氓艺业贸易,凑成省会,其属邑之荒凉如故也"。整个四川地区及城市周围属邑农村地区的荒凉残破势必影响到成都城市的恢复重建。

其三社会秩序混乱。战后的成都由于民众来自四方,城市治安无法立即恢复,所以早期的社会秩序十分混乱。而在顺治十六年到达成都的推官姚缔虞,看到的成都社会情况是:"经明季乱后,省会邱墟残民,保聚为寇,盗群相告,讦牵连成,大狱历岁不决。四川总督杭爱向朝廷请求清理民田地,将被士兵强占的土地还给乡民,得到朝廷允许。此外还有士兵的骚扰。战后的一些散兵,无家无业,依势扰民。由于动乱后,地方百姓在战乱中流亡,田地被流兵所占,强占土地的士兵不仅不清还民田,而且拒不纳赋。流民的威胁与赋税缺额紧密相连,同样引起统治者恐慌的是社会上存在的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城镇居民离开家乡形成的流民群。这些流民群,"携男挈女,千百成群","竟无所归";所谓"流民安则转盗为民,流民散则转民为盗"。

其四城市负担繁重,不利于成都城市的恢复。康熙三年(1663),三省会剿川东,粮饷不足,要求本地川民买米石运赴军前。灾后米价昂贵,人民苦不堪言。"蜀民因役搬移,竭蹶于崇山叠嶂之间;继值会剿,召买于十室九空之际,颠连困苦,实不堪命"。康熙十二年(1673),四川巡抚罗森入川赴任,战后的民众负担令他忧心忡忡,"赋不逾数钟,编氓存不及什一",但是"地旷则守尤亟,兵设则饷加殷,仰给外济,岁不下数十万,蜚挽道难,甚烦司农帷筹而廑重"。地方官员一再要求减轻川民负担,"今蜀省官史,部铨既备,而政令渐举,差徭难免,以万中存一之孑遗承当通省公务,是一人而应万人之役,诚可(何)以堪"。四川战后人口极其稀少,但仍要承担众多的政府开支差徭,势必难以承受。

(二)清初成都城市得以再生恢复的背景

然而,成都经历了长期的恢复重建,城市重新有了生机。成都之所以在大劫难后又一次得以恢复重建,有三点前提条件何一民关于清代成都城市重新再生的原因做了详细的分析:

其一,成都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广阔的川西平原为腹地,是成都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城市与腹地的关系是互相依托,互为作用。成都城市以广阔的川西平原为腹地,川西平原自古以来就有"陆海"之称,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发达,是古代中国最富庶的地方之一,是成都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而成都城市长期作为川西平原的经济中心,形成了一个以成都为中心的区域联合体,因而清初农业腹地的恢复为城市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其二,成都的区域性政治中心地位使清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重建成都。自开明王朝以来,成都一直是川西地区的政治中心。元以来,成都一直是四川最高行政机构的驻地。清统治者在占领四川后,尽管清初成都城市已变得残破不堪,但是成都近可控制全川,远可制肘康藏地区,经营西藏的战略地位,使清统治者不得不延续前代传统,仍以成都作为省会所在地。

一个以政治或军事理由所建立的城市,往往可以不受本地经济资源的制约,以强制的方式取得更多的资源,来扩大此城市至必要的规模水平。中国城市同政治关系密切,城市政治行政地位越高,城市规模也就越大,城市的基础设施也就建设得越好,反之亦然。清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重建成都。成都的重建动员了周边地区一切可以动用的人力物力,康熙三年(1664),因成都大兴土木,修建官署,修补城墙,邻县民众抱怨省城"凡衙署楼台寺观,辄提夫匠佐工,民驰于道,有恨其技术之良而自断其手者"。可见其城市动员能力之广。

其三,清政府的移民政策和发展经济的政策对成都城市的再生也起了推动作用。清初清政府对四川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如行蠲免、薄赋敛、禁苛派等,以减轻民众的负担。康熙、雍正、乾隆在对待四川的治理问题上,在多种场合提到要"治民之道,全在乎休养","为政首要安民","为治以安民为本",并多次蠲免四川的税收,与民休息。

清政府的移民政策对移民川省者给予若干优待条件,促使成千上万的外省人迁移到四川,解决了清初四川人口不足的问题。清廷于顺治十年(1654)就制订了四川"荒地听民开垦"的政策,并给予一定的物资赈济及减免优待之策,主旨还是招抚四川流亡在外的本地人归籍。

针对四川流民归籍复业进程缓慢的现实,清廷在继续招徕流民归籍的同时,也加大了鼓励它省移民入川垦荒的力度。康熙七年(1668)九月,四川巡抚张德地上疏提出鼓励外省民众入川"承垦",并建议根据招户及垦田的数量考核官吏的政绩,作为迁升官职的一项标准,而且得到康熙皇帝的允肯:"四川立特例,官吏准立功论。"

康熙九年出任四川湖广总督的蔡毓荣也屡次上疏,建议提议广招移民入川承垦,并奏请将原定三年起科的年限放宽到五年。康熙采纳了群臣的建议,同年规定"各省贫民携妻子入蜀垦荒者,准其入籍",显示出清廷对移民入川垦荒的特殊重视。

康熙二十年,内地诸省不再实施"招民议叙"的移民政策,四川仍然继续延续这一政策。康熙二十九年(1690),清廷"以四川民少而荒地多,凡流寓垦荒居住者,将地亩给为永业",土地产权的明确,以及移民入籍子弟可一体参加科举等法令措施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移民入川的积极性,从而掀起了延续康、雍、乾三朝,长达数十年的移民浪潮。

因此,成都城市人口在上述政策影响下有了很大增长,康熙三年(1664),成都县有编户440户,华阳县有编户440户,两县合880户,约4400人;(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陆续查出成都府属户127600,约600380人,比之康熙初年,人口增加595980人,增长了135.45倍。到嘉庆时人口数量继续增长,嘉庆十七年(1819),成都华阳两县合155544户,776053人。比康熙六十一年,人口增多175673人,增长2926倍。成都城市在康熙至嘉庆时期人口大幅度增长。

同类推荐
  • 两宋烟雨三百年

    两宋烟雨三百年

    本稿讲述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前世今生,他出身将门,弱冠入伍,在乱世中几经挫折,最终定鼎江山,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混乱纷争的局面。该稿充满权谋和霸术,既有乱世的政治博弈,也有古代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有争权夺利的不择手段,完整展现了五代、宋初的政治情景和天下形势,以及王朝的兴衰更迭,统治者的利益博弈。它是一幅乱世浮世绘。
  •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张鸣老师有关民国历史的文化随笔,以另类的视角和举重若轻的笔触,将民国时期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轶事生动勾勒,鲜活展现。本书是别样的辛亥与五四、军阀那些事儿、民主与选举的变奏,引领读者反思中国封建文化、西方文化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当下的社会带来的影响。
  • 大唐帝国的黄昏

    大唐帝国的黄昏

    在安史之乱后,一批唐人登上了历史舞台。这里面有皇帝,有文臣,有宦官,有军阀。皇帝有复兴帝国之志,文臣有重振王朝之心,宦官有甘心为奴之情,军阀有爱国忠君之意。可惜的是,皇帝的志向没有实现,文臣的诚心没有兑现,宦官的情感没有释放,军阀的意愿没有实践。所以,一切都顺理成章地走向了反面。
  • 老陈说鄱阳事

    老陈说鄱阳事

    本书是江西省鄱阳县电视台开播的《老陈说鄱阳事》一档节目的文学结集。在书中作者较完整系统地回顾了鄱阳历史的悠久和鄱阳文化的璀璨。
  • 水花崖

    水花崖

    本书以武乡建党到抗日战争这段光辉的历史为背景,以郭水瀛这个艺术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主线,通过主人翁曲折的爱情故事和坎坷的革命历程,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武乡的革命历史故事。
热门推荐
  •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神秘人类的故事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神秘人类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包括《太空环游的故事》、《星球纵览的故事》、《海底探险的故事》、《岛上猎奇的故事》、《科学传奇的故事》、《奇异幻想的故事》、《神秘人类的故事》、《远古寻踪的故事》、《机器大战的故事》和《古堡秘影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包括法国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儒勒· 凡尔纳和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等人的作品近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 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 最惊险的探墓之旅:盗墓高手

    最惊险的探墓之旅:盗墓高手

    崂山脚下的枇杷鬼;东海里的巨鼋;西域的楼兰地下王朝;圣湖里的六道魔窟……什么怪物出现在昆仑山噬尸洞里?云南腾冲日军地下秘密基地里有什么?万世传说中的成吉思汗陵墓到底在哪里?里面又有什么样的旷世奇珍?什么是避水珠?这世上还有什么我们闻所未闻的古老传说?……
  • 青少年天文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天文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谈情说案

    谈情说案

    当一个人在笑的时候,往往是另一个人,正在受到伤害。聪明的人,不一定真的聪明……愚钝的人,也不一定愚钝……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只是选择的态度。凶手也好,警察也好,上演的是一幕幕人间悲欢离合……
  • 重生之嫡妃要休夫

    重生之嫡妃要休夫

    風家嫡外孙女,体弱胆小的哑巴,全能废物,被耻辱退婚,遭陷害致死。她,21世纪顶级杀手,死在十八国特务围攻下,一朝穿越成为东大陆風家废物嫡小姐。废物?那她将要他们见识一下什么才做叫真正的废物。全能七系?那她来个逆天的独特存在。八系召唤师+天才炼药师+奇宝异。且看她如何从废物变成天才,踏上这异世巅峰!
  • 下水

    下水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养生胜于治病

    养生胜于治病

    疾病来袭是养还是治?只要你顺应自然规律;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四肢筋骨;保持一种平和自然的心态与健康的生活习惯;多听听民间老理儿中的养生经,就能有所收获。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常见疾病的自我检测与防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