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600000021

第21章 内容上的诗与形式上的诗

--读《东方诗风格律体新诗选》

斯原

内容与形式问题最初由古希腊哲学家提出,后来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但长期以来我们对相关一些问题的理解,比如什么是内容?什么是形式?二者关系如何?等等,往往含混、偏差乃至于根本错误,要么过分看重内容而轻视形式,导致形式虚无主义;要么片面强调形式而忽略内容,陷入形式主义泥潭,对理论和实践的危害十分严重。在诗歌上曾经有的只看是否是"革命的政治内容",不论其体裁和方法;现在有的只强调诗意,不管诗味和诗体,均属于前者。而不管内容如何,只要不符合某种形式规范一律不予认可;或者提出所谓"诗到语言为止"等极端之语,则都应在后者之列。近读吕进为荣誉主编,万龙生、王端诚、齐云、宋煜姝共同主编的《东方诗风格律体新诗选》,有些新的认识和感受,愿与大家共勉。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二者互为前提,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缺一不可。诗也是这样。不过我们不应当像过去习惯地那样生硬而庸俗地把内容与形式的哲学原理套用到诗歌上来,而需要做深入、切实的研究。这里笔者想做一个似乎微不足道,而实际上很重要的区分,即区分开诗歌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和作为诗这种文学体裁的内容与形式。以前人们谈论较多的是前者,笔者这里着重要谈的是后者。

任何事物的内容也好形式也好,都有着独特的质的规定性,不然就不能与别的事物的内容或形式相区分,而且内容与形式的质的规定性,共同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是该事物而不是别的事物。内容,在哲学上指构成事物的内在要素,以及它们的矛盾运动和因之决定的事物特征。诗的内容如果比照过来说会很复杂,笔者觉得简单来说就是诗人主观的意和客观外界的象所构成的诗意,包括诗思、诗情、诗趣等等。当然诗意的东西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但大体上可从精、美、新、奇、巧、妙、灵、曲等几个字来把握。

举例来说,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不算题目的话,作品的内容不过是写一个半亩大的方塘,像一面镜子;把天光云影照入,很美;它的水非常清澈,其原因在于不断有活水流入。这本身似乎没什么诗意,但把题目与作品内容联系起来思考,就会发现他的本意其实不是方塘,而是读书学习。这种写法符合上面所说的几个字,给人以精美新奇巧妙灵曲之感,因此是诗意的。这诗意就是诗之所以为诗的内容。值得指出的是,诗意的东西不但大量存在于诗歌作品中,而且往往存在于小说、散文、戏剧乃至于影视、美术、音乐、舞蹈、曲艺等等文艺作品中。人们所说的《水浒传》是一部农民起义的史诗,某件文艺作品如诗似画等等,都是对其中诗意的肯定。相反,那些平淡无奇的描写、叙述,缺少精美巧妙之感的文字罗列,就不是诗意的,即便像诗那样分行书写也不是。

诗意的东西存在于生活中,海德格尔名言"人,诗意地栖居"即此意。但各类作品,特别是诗歌作品的诗意,需要作者有意识地去发现、挖掘、捕捉、创造。当前,在诗的内容上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为数不少的诗人没有把精力集中在诗意上,相反,他们在接受所谓生命诗学、解构诗学、日常主义诗学等等外来影响的同时,有意无意地放逐了诗意,使诗走向非诗。

诗,在形式上也是有规定性的。哲学上的形式指内容诸要素的结构(内形式)及其外部表现(外形式)。诗的形式简单来说就是诗味和诗体。诗的内容诸因素的结构,包括意与象、意象与意象的组合、构思是诗的内形式的规定性,它决定诗味。诗的外部表现形态包括段数、行数、字数、节奏、平仄、音韵等等,是诗的外形式的规定性,决定诗体。仍以朱熹的《观书有感》为例,其内部结构是先象(方塘)后意(塘水清澈的原因及其对读书学习的启示),其外部表现谨合了"七绝"的各项要求。同样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在内容上是诗意的东西,但如果在形式上不具备诗的规定性,特别是诗体的规定性,就不是诗。

这里有一个所谓散文诗的问题,冒昧谈一下自己看法。散文诗似乎早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在中国,比较早的是鲁迅先生,他把自己的《野草》称为散文诗。发展到今天,散文诗已蔚然可观,有组织有刊物有大批作者,而且在中国作协的评奖规定中明确把散文诗列入诗歌之中,一切好像已经铁定,不可改变。但它天生有一个矛盾,就是具有诗意而不具备诗体。从严格意义上讲,它是有诗意的散文,而不是诗。实际上笔者随机调查过许多人,包括一些大学的文学教授:鲁迅的《野草》是诗歌还是散文?回答几乎全部认为是散文。如果联系到国外有所谓剧诗的称谓,那么很有诗意的小说是否可称作小说诗?如果可以,那么上面所提到的《水浒传》也就由小说变成诗歌了,显然是荒唐的。

相对于诗意来说,诗味、诗体虽然也会存在于生活中,如民歌中,但大量的需要诗人和诗歌实践的探索和创造。当前在诗的形式上特别是诗体上存在的严重问题是:诗坛几乎成了自由诗的一统天下,而自由诗的大部分作者是自由地习惯地而不是自觉地按照自由诗应有的规定性去写。当然这也难怪,虽然吕进先生早就提出要规范自由诗,但怎样规范却并未专门论及。再加上很多人根本就不想甚至反对规范,哪里谈得上诗体建设啊!笔者曾经设想,既考虑多数自由体诗人的实际情况,又有益于推动诗体建设,能否把诗体的规定性明确为不能再少的两条:一条是分行,是视觉上的要求;另一条是讲究语言的节奏,是听觉上的要求。看来都难以做到,比如上面所谈散文诗问题就是一大障碍,更不要说其他。

总起来说,诗既从内容上也从形式上为自己定性,只有同时既拥有诗意又具备诗味和诗体的才是诗。否则,或者是有诗意的散文(如上所述);或者是分行散文。当然诗意、诗味、诗体内在地有着密切联系,如果说内容决定形式,那么在诗中诗意要求以最恰当的诗味诗体表现它,是符合逻辑的。而诗味诗体对于诗意具有的反作用不言自明,其极端的例子是有些散文只要分行书写,一下子就变成了诗。因此作诗论诗,应同时从诗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不可偏废。令人高兴的是,手头这本《东方诗风格律体新诗选》堪称从这两方面努力的一个范本。

先看诗意。格律体新诗能否在诗坛拥有一席之地,基本的、第一位的是有没有创作出大量诗意浓烈的作品以为支撑。以往闻一多、何其芳等大力提倡现代格律诗成效不大,除了政治上等特殊原因外,根源在此。本书作者多数笔者并不熟悉,据现在了解,其中不乏诗的经历、功底和成就非凡者。他们中,有著名诗歌理论家、评论家、教育家,如吕进、丁鲁、孙则鸣;有数十年对缪斯情有独钟追逐不舍的诗人、学者,如万龙生、沈用大;有的是继承了古典诗词渊源,从写旧体诗词转到写格律体新诗,如王端诚、龙光复、尹国民、周厚勇,是为"两栖诗人";也有一支笔写自由诗,一支笔写格律体新诗另一种"两栖诗人",如宋煜姝、刘年、王世忠、严希、简云斌等。还有的操练格律体新诗的时间并不长呢。然而热爱格律体新诗这种体裁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建设新诗格律是他们共同的追求。他们的作品如果在诗意上不过关,是不会轻易拿出示人的。实际上正是如此,一打开此书就受到浓郁诗意的熏陶。

试看刘年的《湘西》,首节不俗,突兀而起:

还想做个土匪,

独霸这方山水。

这样句子,使人赫然吓了一跳,啊?想做土匪?一个"还"字,也许会让你琢磨:难道作者以前做过土匪?细读之下,很快明白原来这正是营造诗意的一种手法。末节:

晚上那树梅影,

可做压寨夫人。

于不无调侃中,既讴歌了湘西的风光又点出其土匪众多的历史,大胆、新奇而又在情理之中。

孙则鸣的《蝴蝶效应》:

亚马逊流域的一只蝴蝶

扇动翅膀

会掀起密西西比河上的

一场风暴。

那天你的明眸对着我

轻轻一瞥

在我的心湖里激起了

漫天狂潮!

第一节列出物理学上一个有趣的设想,不无荒唐,被戏称为"蝴蝶效应"。如果说那个设想本身也算有点诗意的话,那么文本到此为止就谈不上什么诗意了。第二节写心潮对目光的强烈反应,此写法已司空见惯,不好说有多浓诗意。但把这两节排在一起,诗意顿时大增,似乎前者有了心理学上的验证,后者有了物理学上的根据。

以对举之法营造诗意的例子,本书还有很多。宋煜姝的《左手》:

左手在右手中,

右手是爱人的。

他小心翼翼护着我,

走过车来车往的长街。

左手在右手中,

右手是诗人的。

他们紧紧地拉着我,

走出尘雾弥漫的世界。

一实一虚,使爱情富有了诗意,也使诗意充满了爱情。

再看诗味,比如丁鲁的开篇之作《黑马》由于加了副标题"赠白话格律诗人",黑马的指向非常明确,因此诗中所写它的孤独,它勃勃的英姿、激越的长嘶,它的病体,它的精魂,它累不垮的精力等等,就都是意象的合一:黑马之象,白话格律诗人之意。由此也为诗中的草原、太阳、百灵鸟、夜莺、小伯乐、蟾蜍等等赋予了一定含义,黑马与他们的组合使我们嗅到了草原--诗的草原上那一股令人感动、感伤、感奋的诗味。以万龙生的《死亡十咏》(之一)为例:

我是从何处来到这世上

跋涉的路途是多么漫长

在冥冥之中,上帝是不是

为我安排好安息的地方

把种种的生和种种的死,把对生的珍惜和对死的无奈,把生与死的外象与对待生与死的内意搞了一通淋漓尽致的组合,一种引人伏案沉思、仰头咀嚼的诗味跃然纸上。

此书的大戏好戏笔者最后说,就是其作品的外形式--诗体。诗意和诗味是一切类型的诗必须追逐和讲究的,不然从本质上(内容和内在方法)就不是诗了。格律体诗除了这一共性外,还有一个明显的个性,就是在诗体上的追求。格律体新诗的命名是东方诗风同仁的一个创举,克服了以前现代格律诗称谓易被理解成现代人写的古体诗词之嫌。经他们梳理,格律体新诗分类的大体框架形成,整齐体、参差体、复合体是三种基本体式,另外还有四行、六行、八行、十四行等定行诗体。无论基本体式还是定行体诗,均须押韵。书后附录《体式索引》,将所选43人241题诗作各归其类。因此读这样的诗,在感受其诗意、诗味的同时,会有意无意地关注其诗体,进入笔者曾经说过的"学诗"状态。

格律体新诗在诗体上的规定性,其实就是在诗之所以为诗的不能再少的分行书写(视觉的)和讲究节奏(听觉的)这两条规定性之上,又增加了两条,即分行书写的规矩或规律(视觉的)和讲究节奏的同时进一步讲究韵律(听觉的)。这样一来,给诗体带来两个变化。一是好看,好像在本来杂乱无章的表演现场,忽然来了一个身材、长相经过挑选,衣着、队形既统一又变化多端的团体,使人眼前一亮。二是好听,犹如在观看舞蹈或体操表演的同时,耳畔响起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使人心旷神怡。

前者,就一般体式来说,掌握起来不是太难,因为那些规矩比较符合写作的习惯或规律。笔者二十多年前并不懂格律体新诗的时候所写的一首《漓江》,现在看来大概应归入参差式,后来竟然被收入程文等编著的《现代格律诗鉴赏创作大典》,似乎可说明之。笔者还是用本书中的例子来说吧。吕进的《别方敬》:

诗的重庆突然空虚了

一位前辈停止了行吟

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

是不是预报寒冷音讯

缙云山有积雪

嘉陵江有涛声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该诗当属整齐体,不过又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每节各自整齐,而行式则有不同。此诗洁净、空灵、跃动、规范,这种体式掌握起来比较容易,当然要写出如此凝练的诗意和隽永的诗味,就不仅仅是体式的问题了。

但有些体式规定严格、复杂,要求高,恐怕就不是一般人可以熟练掌握的了。书中选了王端诚一篇花环体十四行诗《秋菊之歌》,当属此列。这种诗体规定全篇由15首十四行诗组成,前14首用顶针手法,即每首末行是下一首的首行,第15首由前14行的首行组成。《秋菊之歌》对这一体式的熟练运用达到令人称奇的地步。由于篇幅原因,这里就不再引用诗作。就本书看,不但有相同的韵,而且有相近的韵,要求不是很高很严,如果是这样,掌握起来也不太难。但有韵与无韵听起来将大异其趣,这不但是一个诗的传统问题,而且从本质上说是诗的音乐属性的一个高层次要求。

如果把诗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诗意为其灵魂,诗味乃其气质,诗体便是其形体、长相、衣着以至于音容笑貌。格律体新诗极力营造这个人的高尚灵魂、高雅气质、健美形体、漂亮面孔、得体衣着、动听谈吐,这当然是一个好人、美人、完人,大家一定会欢迎的。也许是从中发现、感悟到什么了吧,吕进为本书的序言,用了一个振聋发聩的标题:走向新诗的盛唐。

当然,新诗的盛唐还没有到来,其到来也许还需要很多时日,但吕进说:"我们要有信心。"好吧,我们期待着,努力着。

同类推荐
  • 孔雀西南飞

    孔雀西南飞

    981年我去攀钢,首先激起我创作激情的,是很有大将风度的“好一个黎明”!第二篇报告文学,专写赵忠玉。题目叫:《得人心者》。今天我读别人写攀钢、写赵忠玉的文章,仍禁不住叹日:得人心者,得天下也。啊,又见攀钢,又见攀钢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却生性喜好游乐,放荡不羁,他用25岁短暂的一生给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达赖身份,因为他的情诗已经在很多人口中交相传诵。他就是藏地诗佛——仓央嘉措。命运让他有了一个特定的身份,让他不能够参与人间情爱,只能远观。可偏偏他又是个多情少年,他只能选择叛逆和逃避。虽然他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但他一直在无奈中苦苦挣扎,在世俗的偏见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种饱含着诗人无限深情的歌吟才传遍了四野。
  •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值百年华诞之际,四川省图书馆编辑出版《四川省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以彰显历史,缅怀前贤,昭示未来,意义深远。《四川省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荟萃了一批优秀图书馆专业工作者在长期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中积累的成果,凝结了四川省图书馆人的集体智慧,生动再现了四川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精彩画卷,将为未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散文诗经典之作。该书1996年1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爆囧萌妃:王爷别急嘛

    爆囧萌妃:王爷别急嘛

    当现代女主穿越到古代花痴草包女身上。惯有的情节是这样的:女主万能大逆转,光芒万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医毒武艺无所不能,亮瞎所有人狗眼,再成为所有男人的梦中情人……而当她穿越过来,现实却是这样的:弹琴——你杀猪啊?跳舞——你当猪啊?眨眼——你个猪痴啊!
  • 一本书读懂德国史

    一本书读懂德国史

    统一与分裂,这个痛苦的命题对德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德国为何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二十一世纪的德国将何去何从?……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几千年的历史风云。通过本书,你将会了解到:日耳曼人为什么如此好斗?“卡诺莎觐见”何以成为西方忍辱投降的代名词?德语的诞生与马丁·路德有怎样的关系?德国为何产生了如此多的哲学家?勃兰登堡门为何被称为德国的国门?“铁血宰相”俾斯麦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希特勒如何从艺术家变成战争狂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种植小窍门

    种植小窍门

    本书讲述了一些家庭种植花草的小窍门。盆花浇水要掌握哪些原则花谚说:"活不活在于水,长不长在于肥。
  • 夜枭女帝

    夜枭女帝

    女尊文她的长相令皇族厌恶,她的无能让大臣耻笑,她的侍君给她带了绿帽,可是她依然无动于衷,自得其乐。在女尊的世界里,虽然贵为大皇女,可是她的身份却很卑微......她才貌过人,却冷酷无情,她武功高强,却杀人如麻。她是黑暗的主宰!她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夜枭!一抹邪肆冷酷的笑容却足以令男人为之疯狂,她誓言要将整个天下都踩在脚下......她是才德兼备的二皇女,爱情权势兼得。只要除掉夜枭就可以得到云裳国最高的皇权,却不曾想将身边的人以及自己都推向了地狱的深渊......他是她的侍君,可是他却讨厌这个生命中本应该最重要的女人,偏偏迷恋上了一个美丽的恶魔......他是岩咫国的王子,俊美的容貌,高贵的修养本应该成为云裳国的王夫,可是失去纯洁的他却偏偏赐婚给了一个丑陋的女人.......他是于人玩弄却洁身自好的伶人,心仪着云裳国的二皇女,可是却偏偏被心上人送给了云裳国最无能的女人......他是她的师兄,也是她的属下,无怨无悔的付出,可是依然被她排挤在心门之外......他是云裳国主的侍君,清淡优雅,却和霄王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虐恋、爱情、血腥、阴谋、背叛、忠诚交织混杂,挖掘着人性最脆弱的根源......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某种意义而言,21世纪国际竞争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各具特色的城市圈。没有城市圈的形成和崛起,没有发达的大城市做后盾,没有人口和产业聚集以及城市的高度文明,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国家。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弃妇的小日子

    弃妇的小日子

    --情节虚构,他为了传宗接代答应族长贴告示娶了她。抬眼的一瞬间,她被婆婆以夫君之名休弃,抱着襁褓中的女儿离开。新婚夜,借精致糕点“梨花醉”赢得了尊重!他是大宅院在外经商的少爷,请勿模仿,她为了五十两银子嫁给了他。她忘掉身份重做农妇,她被他的容颜吸引,一场意外,下定决心夫唱妇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