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600000010

第10章 谈"上园派"古远清 (4)

叶橹不像吕进以建构诗学体系见长,而以评论新人新作著称,故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论家,而是一位浇灌佳花的诗评家。要做一个称职的诗评家也不容易,而叶橹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擅长文本细读和分析,这是造就有真知灼见的诗评家的一个重要条件。《艾青作品欣赏》便充分显示了他这方面的才能。他赏析艾青《伞》、《仙人掌》等文章,娓娓道来,有一股艺术魅力,里面还有不少属于他自己的精湛见解。当读者未能深入艺术堂奥时,经他带领进入艾青的艺术世界后,读者才真正领悟到一代名师诗作的真谛。关于艾青的研究,宏观的多,微观的少,叶橹这本"欣赏",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叶橹虽然有身陷囹圄的痛苦经历,但他把苦难深藏在心中,下笔时没有怨愤而带有一种亲和力。他的文学教育完成于20世纪50年代,新时期复出后并没有趋时,像有些新潮诗论家那样卖弄些后现代、后殖民的术语填补作文的空虚。他做学问既严谨又朴素无华,只有含英咀华才能领悟到他的文学功力主要来源于苦难的磨炼。他的挚友费振钟曾举下列例子,说明作为经验型的诗评家,叶橹在文本分析时如何充满着智慧的闪光:

你知道贾平凹的《一个老妇人的故事》吗?

这是一个"故事",然而叙述方法完全被它的抒情形象所融解,它改变了传统的赋格,创造了一个空间的立体雕塑。

请注意它所使用的意象:鹅卵石、梦、泪,仅仅一种联想,就缀起了一段历史生活。

再请注意"拣起"、"放下",它代表了瞬息间的两个动作,这之间却"容涵了一段长长的历史空间"。

你知道艾青的名作《给乌兰诺娃》、《东山魁夷》、《小泽征尔》吗?

旋律、节奏、形式,诗与舞蹈与绘画与音乐,一切被称之为艺术的东西都是互相沟通的......。

由于失去了宝贵的青春年华,失去了在诗坛驰骋的大好机会,甚至一度失去了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叶橹感到解冻后笔头不灵了,与友人通信时甚至找不出适当的措辞。但这位一直用冷峻而蔑视的眼光看待政治运动对诗人所造成肆虐的学者,他的缪斯之恋一直没有放弃过,复出后接连评了他过去熟悉的苦难中走过的老友公刘、邵燕祥、晓雪、青勃、韦其麟的作品,表现了他重返诗坛的决心。他这方面的评论文章,不仅评作品,也表现出他对历史和社会的评价,同时袒露了他的一颗赤子之心。

毕竟放逐沉沦太久,社会学批评方式没有适度更新,这使他接续的诗弦所弹奏出的声音还不够洪亮,其诗路跋涉有时还显得沉重而疲惫,其辐射力远没有他作为抒情诗理论研究的开山之作《关于抒情诗》影响大。好在他以不止一次战胜死神的毅力,显示出他复出后的坚韧和耐力、智慧和悟性,这是令人欣慰的。

阿红:编辑型的诗评家

阿红(1930-),原名王占彪,山西华阴县人。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54年到中国作家协会辽宁省分会工作。除写诗评外,还出版过小说、诗集、诗评集多种。曾任中国作家协会辽宁分会书记处书记、《当代诗歌》主编。

在当代诗评家中,编辑出身的不少,但在诗评中编辑味儿最足的,阿红算得上一个。这里说的"编辑味儿",是指以编辑角度谈诗、从编辑身份论诗;作者的笔墨,总离不开读者、习作者、青年作者。具有这种特点,阿红的诗论集《漫谈诗的技巧》(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探索诗的奥秘--西窗诗话》(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同样具有这一特点。他的文章,哪怕不是以通信形式出现,也要议论到诗歌爱好者与习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哪怕是自己壮着胆子向诗艺之海潜游,也不忘教会青年作者舍筏登岸。即使他在西窗里海阔天空地漫语,又何尝不带着从稿山得来的片断思绪和编辑经验的吉光片羽。

一个好编辑,除了睁圆眼睛去发现新秀外,还要掏出心肺去为新人进行中肯、深切,令作者心折的辅导--而不是拔苗助长。阿红所写的那些为诗坛新秀喝彩的评论,所做的正是扶持新人成长的工作。他不仅看到新秀的优点,而且还看到了他们的弱点,并想方设法去弥补其不足。这既是一个编辑的责任,也是诗评家应尽的义务。

阿红论诗,十分强调诗的亲切感:"让读者读着诗,感到诗人像和自己相向而坐,听诗人亲切地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见闻,倾听着自己的衷曲,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阿红不仅是这样说,而且也这样做。他评诗,不拉开评论家的架势,不作穷经谈玄的纯理论探讨,而注意选择具体、典型的例子说明理论问题,如在《用自己的心灵去燃亮生活的烛》中举出各种以神秘果为题材的诗。在评论他人作品时,尤其注意采取和作者谈心的方式,这样就不会使读者产生乏味和沉闷的感觉。

阿红写诗评所引用的例证,有名人佳篇,但他更注意中青年诗人和本省诗人创作中的最新信息。如在与读者怡茵通信时,所引的是艾青、方冰、晓凡访问海南岛写出的最新作品。

阿红的诗评之所以能保持一定的新鲜感,还因为他不仅注意初学写作者和欣赏者的动向、要求,从像河水一样在眼前汩汩流过的来稿中以及从通信中、交谈中、阅读报刊作品中接受、掌握多方面的信息,而且也从民意测验中了解诗人、诗评家、编辑和广大读者对新诗的态度,对当前诗歌创作的想法,对诗歌评论的期待,对诗歌刊物工作者的希望。他深深了解,当代新诗评论,所做的就是当代诗歌创作信息的反馈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扩大当代诗评所要了解、接受和掌握的信息面。诗人、批评家、青年作者和订户对现实生活、对当代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的反应,作为一个在编辑岗位上的诗评家,是要了解、接受和掌握的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对这方面的信息知之甚少,怎么能对当前的诗歌创作发言,又怎么能对青年作者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作出美学的评价,使自己的诗评真正做到有指导性和针对性?基于这种认识,他主持搞了一次诗苑民意测验,并写作和发表了《关于新诗的一次民意测验》阿红:《探索诗的奥秘》,192页。的文章。这篇调查报告,既有真实性、直接性和具体性,又有概括性、典型性、分析性。

阿红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向习作者的碗里"放点盐,而不是石头碴儿"。他有些文章,如前面提到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及未提及的《读晓凡、刘镇诗记要》、未收入集内的《像鼓点、像狂涛、像号角--读郭小川〈煤都的回声〉等诗随感》等文章,的确"如和挚友促膝小叙,或谈诗的领悟,或谈新人新事的片断,皆娓娓动听,堪可品味"。可他后来写的某些西窗诗话,"盐味"不足,"粘性"减少。还在20世纪50年代,就曾有人批评过他的《谈抒情诗的第一节的几种格式》,把抒情诗的第一节分为"在......有"式,"开门见山"式等七种"标准化"格式,带有形式主义的倾向。他现在谈诗歌形象的构成与想象,至少是流于皮相。还有的诗话,语言拖沓,缺少睿智的光辉。如《既有诗,随着就有诗评论》,不仅题目很一般化,而且内容也不够精练。

"上园派"的功与过

如果说,"崛起派"的出现打破了思想艺术一体化和"传统派"一统天下的格局,那"上园派"的出现则瓦解了"崛起派"与"传统派"二元对立的局面。

"上园派"扬两派之长避两派之短,即舍弃"传统派"狭隘的民族意识、"崛起派"消解和摧毁传统的反叛性,不赶时髦主张务实,提倡中国诗论必须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主张纵的继承与横的移植相结合,不认为新诗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主张多元互补,反对现实主义万能论和朦胧诗是新诗发展方向的极端主张。他们对艺术上的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分别进行文化上的交锋,但不像某些人借政治权威或文艺政策去封杀不同的声音,而是在学理层面上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争议,这就没有破坏性而多了建设性。

他们尊重艺术辩证法,既不做传统的"孝子",又不做西天取经后忘了回家的"浪子",使得诗评的声音多样化,也表明诗评还有可开拓的空间和余地,因而得到众多诗人和诗评家的认同。20世纪末的大陆文坛,不再是没有"流派"的依附就难以生存和将失去价值的年代。"上园派"的"七君子"通过各自的努力,翅膀已经丰满,成了不同地区、不同方位诗歌论坛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不需再借群体之名抬高自己,更重要的是他们已完成了与"传统派"与"崛起派"相抗衡的使命,因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上园派"不再有任何活动,其名词和"崛起派"一样走进了历史。尽管如此,由于"上园派"不像从"崛起派"分化出的"后崛起派"那样具有毁灭一切的后现代性格,他们着眼于建设,故其诗学主张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特别是"上园派"成员写的非论辩性的诗学著作,丰富了当代诗学宝库,为新诗艺术与现代诗学的建构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以上是"上园派"的"功",下面再说它的"过",即历史局限。"上园派"尽管组织松散,但比"传统派"不敢公开承认自己的身份,更没有固定的名单要透明得多。"上园派"中的某些成员还掌握了刊物和出版阵地,完全可以利用所占据的各种文学资源由群体形成流派。但惧怕别人说他们在搞山头主义,因而理论自觉性有所削弱,多半各写各的,彼此同声呼应不是很多,更不像开始时雄心勃勃,因而到自动消失时,也还是"群体"而非"流派"。

"上园派"长期在传统与先锋之间游走,在庙堂与广场话语之间徘徊,有时难免引起他人的误解,如有人认为吕进是反朦胧诗的。其实,吕进虽然写过《社会主义诗歌与现代主义》那样拘谨的文章,但毕竟不像。他不同意从政治上批倒朦胧诗,后来还影响了对朦胧诗深恶痛绝的"传统派"宗师臧克家。臧克家说:吕进"能以他的洞察力,对各种现象分析研究,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态度比较科学而公允......他的求实态度,多少校正了我个人的偏激看法"。

"上园派"袁忠岳等人对朦胧诗的肯定远非"崛起派"及时和旗帜鲜明,这导致他们对前沿性的先锋诗歌及其研究几乎是集体失语。吕进后来写的一篇思辨色彩很浓的论文总结20世纪下半叶的新诗理论研究,"冻结"了20世纪后20年的研究,遮蔽了一大批第三代的先锋诗歌研究者,这就难怪遭到前卫诗评家陈仲义的强烈质疑。

"上园派"在诗坛上步伐不那么一致,后来还出现了分化现象,其中早期成员朱子庆倒向以前卫诗学作支撑的"崛起派",不久又弃文下海。"上园派"不想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势力,没有及时补充或壮大自己的队伍。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上园派"只不过是某些人对有关社团、流派一时的创意发挥。大陆的"三大诗论群体"毕竟不似台湾的"现代派"、"创世纪"、"蓝星"在诗坛上互相争霸。上园人是谦谦君子。也正因为是谦谦君子,过分追求和而不同,故少了点锐气和锋芒,思辨性、感悟性及灵性在某些上园诗评家中明显不足。

总之,从大方面来说,"上园派"本来还可以在相对宽松和更具弹性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更有作为,可由于形势的变化,他们不便再开展活动,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

同类推荐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这支庞大的地下军团被发现、发掘、珍藏、展览的全过程,位于中国西部骊山脚下的八千兵马俑破土而出,并以兵马俑军阵和陵园内外陆续出土的铜车马、百戏俑、石铠甲、文官俑、青铜仙鹤等珍贵文物为线索,一个偶然的机会,全景式展现了大秦帝国的风采。同时对这些国宝出土后发生的盗窃与侦破、人事纠葛与恩怨是非,这一旷世奇观立即震惊寰宇,作了较为翔实的描述。经过考古人员几十年的努力探寻,秦始皇陵园地下殉葬品的神秘面纱被层层剥去。这是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以来最为精彩动人的一部纪实力作。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
  •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2011年3月1日,一名普通的调查记者通过微博,让我们看到了大山深处那些因为上学路远无法回家吃饭,必须忍受饥饿的孩子,并大声疾呼:孩子们需要一份“免费午餐”!一夜之间,无数像你我一样善良的人们,用网络时代特有的方式,为山区孩子送去一份份热腾腾的午餐。看似普通的献爱心活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冰冷的电子屏幕背后,还有一颗颗炙热的心,和对我们深爱着的这个国家的呵护之情。所以,请停止抱怨,用行动改变中国。翻开本书,见证您的一份爱心,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免于饥饿,快乐成长。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孩子,你真棒!

    孩子,你真棒!

    本书采用故事导入评析的形式,故事篇篇经典,评析句句精彩,所以读后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不仅能使你掌握赏识教育的方式,而且还可让你避免涉足赏识的误区。相信会让你受益匪浅!在这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比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强烈的年代,聪明的家长们,勇敢地打破传统教育的樊笼吧!握紧赏识这个武器,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引领孩子走向辉煌的成功之路!勇敢地说声:孩子,你真棒!
  • 偷心魔女

    偷心魔女

    记忆中的生活总是最美好的,“四大家族”中的少爷千金各个都有着迷人的相貌,几人情同青梅竹马,但随着年龄的曾长,不如意的事情频频出现,几个身世地位不凡的俊男靓女在一块在情感上难免会出现些许摩擦,南宫瑞雪的容貌可谓是倾城倾国,身边的少爷无不为之心动,众人的追求她选择的对象又是怎样?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仙剑尊者

    仙剑尊者

    不一样的热血男子,不一样的激情时代,都在异世杀手之王!
  • 天使只在夜里哭

    天使只在夜里哭

    只有生长在教堂墓地里的蕁麻,才可以救你的乔德安森,你得采集他们,它们会把你的手烧得起泡,你得用赤裸的双脚把这些蕁麻踩碎,于是你可以得出麻来,你可以把他们搓成线,织出长袖的盔甲,披到野天鹅身上,他身上的魔力就可以解除。从你开始那个工作开始一直到你完成的时候,即使这全部的工作需要一年的时间,你也不可以说一句话,你说出一个字,就会像一把锋利的短箭刺进他的心里,所有你做的一切,都会前功尽弃。他的生命是悬在你舌尖上的。
  • 高跟鞋

    高跟鞋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界王道

    界王道

    封神以前有这么一个人,他穿越阴阳,纵横人、妖、神三界,可谓无上巅峰之存在,然而也就在众人仰望之时,他却消失了……
  • 御风:远嫁红妆当自强

    御风:远嫁红妆当自强

    父皇说:劈风斩浪御风,金戈铁马御风都是强者所为,霸者所为!要想不受伤害一定要成为至强成为至尊,终其一生踏波逐浪,御风而行!娘说:要不想受伤害,心一定要够冷,一定要够硬!瀚暮,我唯一的哥哥,父皇唯一的儿子,他的利剑却无情划破父皇的胸腔。我远嫁于风流成性的沧国王爷沧天涵,谁知那是另一座冷宫,依然是宫墙森森,我执剑怒问,从此——但他却不肯扔下一纸休书。沧祁,沧国大将军,今戈铁马,同床共寝,情难自控,对着多次暗示依然懵懂不知的她大声怒吼.无人的夜他痛苦呢喃,青涩花苞,最终是谁能让之含苞怒放?狄国皇子一个恨入骨,欲除而后快,而一个却情根深种,不能自拔。家仇国恨,儿女情长,快意江湖。爱得天翻地覆,痛得彻心彻肺,笑得手脚抽搐,口吐白沫。敬情各位关注《御风》。收藏、收藏、还是收藏投票、投票,还是投票这是写作的力量源泉,希望支持,再支持!大力感谢海蓝亲为《御风》制作的视频:?pstyle=1(嘿嘿,还是比较喜欢这个)(喜欢的亲可以去看看哇,写的书第一次有视屏,好激动挖)《血嫁》于2011年11月11日光棍节正式在当当上市,当当网已经有货,q版人物档案+独家大结局+唯美插图+精致书签,敬请支持,f如果需要帮忙团购的亲可以进群(一六八七七六六五八)找宝贝凡凡)期待你们的支持!万分感谢!购书地址如下:http://m.pgsk.com/m.pgsk.com?product_id=22533754&ref=search-1-pub{推荐自己的}《血嫁》《狼笑》《失心欲女》推荐好书忆冷香新作:《日食妖后》糖糖宝贝的新文:四国传说之朱雀天下》风云小妖:《情挑首席总裁》ttp://m.pgsk.com/info/m.pgsk.com好文宝贝鹿鹿《总裁王妃》糖糖宝贝:《藩王的爱奴》桑陌好文:《抢来的皇后》、海蓝《弃后的诱惑》晴沁《景云谣》君子颜《穿越之绝色妖妃》《玩转异世之尝遍美草》
  • 赝品娘娘

    赝品娘娘

    她穿越了!不仅穿越了,还沦落到妓院当洗碗工……本来以为一辈子就这样了,三皇子却要她当二皇子的女人,以窃取名册!为了项上人头,她含泪接受。没想到目的达成后,三皇子却杀了她的相公,拿她“家人”的性命威胁她,逼得她做皇后,甚至还强迫她成为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