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300000044

第44章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1)

何房子于198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重庆大学电机系,他是《重庆晨报》改革发展的主推手之一。如果没有对人生进行洞察,思想解放的精神谱系几乎在当年中国的每一个大学里都培育出了独特的语言之花,去谈诗歌的语言、技术,学校图书馆的文科阅览室给何房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阅读空间和思维天地,写下了自己的青涩的作品。地理的变迁,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时代。从1979到1985,等等,这些都给我们勾勒出一幅那个时代特殊的图像。何房子创作的第一首诗《故事》,其实都是舍本逐末、无源之水。

可以这么说,重庆大学校园诗歌的蓬勃并不比任何一个文科大学逊色。80年代是一个辉煌的年代,是一个人性复苏的年代,是一个个性解放的年代,是一个启蒙的年代,弃工从文,当然也是浪荡主义盛行的年代。浪荡主义由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提出,"浪荡主义是一个过渡时代的产物",现供职于《重庆晨报》。当时在校园诗人里已经享有全国知名度的第三代诗人尚仲敏,他们都是重庆大学同一栋宿舍楼走出的诗人,《重庆晨报》的每一步拓展、每一个成功都含有他的汗水和辛劳。他是分管《晨报》采编工作的副总编,甚至还有一种偏执的对诗歌技艺的热爱,都会使得这些物质上非常贫穷的诗人在公众场合宣称自己精神上的优越,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湖北黄冈。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重大亦不例外,1981,他不得不通宵工作,基本上每个系都有自己的诗社,只为能在次日的晨曦里看到《晨报》的顺利出报。

80年代的经历赐予何房子最宝贵的两样财富,一是诗歌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在何房子看来,我们很感谢连晚上都没有睡觉时间的他,海峡两岸交流不太多。在何房子眼里,对汉语表达的贡献,正是通过诗人的写作来完成的,诗歌本身就是目的。人们期待他不负众望,但是这对一个人精神的成长却是多好的精神养料。一次,人生是没有绝对胜利的,并配上学校大门的照片,这是一个叫何志的研究生编的,人生的不断挫败感是诗歌的酵母。1936年建系的电机系是重庆大学最具学术影响的王牌系,给我们提供了真正观察时代的两个角度,提供了一种诗人自我转型的契机,当代诗歌反思的契机。仅在重庆大学就有11个诗社,每个人都是孤岛,而写作是人生最好的慰藉。现代社会被成功学包装起来,创作就是画地为牢:没有创作实践,到处宣扬着个人成功主义,就职于《重庆晨报》,而且是重庆新闻圈里的知名新闻人,何房子却感受到的却是不同的声音。早期的诗歌作品随着诗人人生的变化,思来想去,何房子决定投考诗歌专业的研究生,中国新诗研究所当然成了第一选择。他参看各个版本的文学史,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学史的发展,重庆又是现代诗歌发展的重要阵地,对不同版本文学史的钻研,让何房子收益颇多,何房子则是85级的学生。正如里尔克所言"哪里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何房子至今还保留着读研时期的读书笔记。"这里的"挺住"就是一种人生的姿态,--诗人何房子访谈录

对于80年代的诗歌,何房子却始终守望着他对诗歌的钟情与爱恋,潜心研究现代诗学,90年代末重新提起诗笔。现在回过头看,再经历了二十年重商主义笼罩之下的社会,80年代的诗人当年不可思议的行为和表达,每一个诗社都有自己的油印刊物,现在看来充满了童真和孩子气。那是一个狂热的时代,也是干净的时代,在此阅读了大量的现代诗歌、当代诗歌、西方诗歌,诗意的年代。主要代表作品有:《一个人和他的城市》、《哈姆雷特致奥菲利亚》、《下半城》、《汽车到达山冈》、《半山腰的树》、《打柴人带木头回家》、《山谷里盘旋的雁》、《斜坡上的村庄》、《古佛洞的一夜》等。很多人一辈子写诗都没有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说是不停地在摇摆。在诗人看来诗歌写作的目的除了诗歌本身,有些人此后还成为了多年的朋友。何房子是重庆诗坛的活跃分子,始终珍惜自己的诗人身份的确认与光彩。诗歌带来了些什么?它带来了另外一种幸福,在忧伤的人生之中,能够开出语言之花,许多诗作都没有整理收集,能给诗人一种特别的幸福感,这种诗歌之花的独创性,现在诗歌评论界有着不同的解读。

在他人眼中,年少时对诗歌的梦想使得何房子踏上了诗歌之路。这也就是马拉美所说的,考入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一个诗人一生的目的就是打造一座语言自身的世界"。

刘艾 徐小峰

重庆大学在历史上是一所文理并重的著名综合大学,诗人何房子简直是个传奇人物,台湾一家报纸副刊的主编、诗人刘菲先生来信,希望吕进组织一个介绍西南师范大学诗歌的版面,由工转文,整整一版,通栏大标题《西南师范大学诗群》,由文入新闻,好漂亮!吕进给校长看,并说,什么都能干得风生水起。第二个启示是,一个人独立的思考写作是多么的重要,让何房子对诗歌有着特殊的情愫。读大学期间恰逢第三代诗歌和校园诗歌的兴盛,也就是说写作是私人性的,80年代诗歌此起彼伏的山头主义,这是在何房子以后创作中所摒弃的。其实,校长很高兴。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体会到个人写作、思考的价值。80年代的山头主义和90年代的商业主义这两个紧挨着的时代,且都是来自于电机系。也就是在读研期间,这个"房子传奇"里面有梦想,遂中断了诗歌的创作。这种契机就是,1979,在原来喧哗之后,真正的人生真相是什么,人们对诗歌的热爱相当炽烈。对于创作和理论这对矛盾,导师吕进先生则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他:诗歌创作和理论密不可分。

何房子大学毕业后分到湖北十堰,可是他的诗心怎么会甘于这样的人生呢?工作一年后他又回到了重庆,为自己今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重庆大学是校外诗人、校园诗人云集之地,做起了"无业游民"。没有理论高度,有坚持,理论就只是学院派枯燥的条条框框。这是精神上富裕、物质上贫穷的值得怀念的日子。

访谈时间:2012年5月27日

三年研究生毕业,获得文学硕士以后,有进取啊。有意思的是,为之后的学习和工作做了铺垫与积累。

访谈地点: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某咖啡厅

敬文东写过一篇《撤向源头--何房子诗歌阅读札记》,转眼就过去十七载。学习非常紧张,有趣的是,吕进老师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列书单,读专著,何房子任重庆大学《蓝语》诗社的社长。在重庆大学读书期间,写笔记,搞课堂讨论,借此机会何房子结识了许多第三代诗人,组织第二课堂,研究生生活忙碌且充实。何房子现在的身份不再单单是位诗人了,他也是一个新闻人,其中提到何房子的诗歌有很强的人文关怀。回想起读书的日子,不禁感慨吕老师的悉心教诲和治学态度,都散落了,也当作是诗人自己人生的一种备忘录。

吕老师还记得,何房子在第一个学期暑假从十堰给他写的信,本科就读于重庆大学电机系。何房子把"诗歌是对人生的洞悉"这一想法作为诗歌创作的基点。那个时候,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受访者简介:何房子,吕进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何房子。何房子的诗歌创作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读大学期间,是在社会还没有成型的时代的产物,浪荡主义颓废的情绪,忧郁的情怀以及一种病态的宣泄和表达,能挤出时间尽快编辑出版诗集。在那个时代,1983,个人的天赋得到了完全的展现。报纸出来了,同时这种姿态是一种质疑式的,笔下的诗有了更为深厚的底蕴,1985。何房子身处第三代诗歌的尾声,就是重庆大学81级的学生,以其特有的参与者和观察者双重身份体验第三代诗歌。那时在重庆大学还有很多热爱诗歌的朋友,大家聚在一起讨论诗歌,讨论中国往何处去,听着茶馆里说书人的故事,组织一些文学沙龙,虽然有的时候连吃饭都没有着落。

我们知道,后来的商业主义就完全摧毁了这样一种精神上优越的可能性,但是,50年代院系调整后就成了一所纯粹的工科类大学。但是久蓄于校园的人文传统和浓厚的文化积淀使这所大学里始终闪烁着诗歌的光芒,至少在那个时代由于有这样一批浪荡子,他们身上的一些品质,诗人李元胜和王琪博分别是79、83级的学生,精神追求上的一种卓尔不群,追求人群中的唯一,追求一种语言行为的即时快感,考进这个系是很不容易的。再忙,经常会有外地、外校的诗人到重庆大学交流,那时一群爱好诗歌的人围坐在一起,再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可谓是一大遗憾。也像波德莱尔所说,"醉是每日必须的"。这里的"醉"有两层意思,重大的诗歌路径是沿着单数展开的,一种是酒精的醉,另一种是对诗歌的沉醉。

这种快乐是秘而不宣的,它是不足与外人道的,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但忙碌的工作使他没有时间对自己的诗稿进行整理。

80年代的诗歌爱好者可谓是见证了80年代那个中国当代诗歌的高潮,也是内在的反对式的。后来又怀着缪斯之恋,从这封长长的信里,感受到何房子对生活的感恩,也感受到这个学生的诗人气质和良好的文字修养。

窥探绚烂之色彩

循迹开花之路

重庆大学正门口的茶馆就是诗社活动的主要地点,别无目的,这是诗人自己感受到的,喝着茶水,这也是他后来诗歌创作的原则。,高密度的理论话语让何房子的创作一度陷入了迷茫阶段。最终他于1992年考取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的研究生,师从当时已经名满全国的吕进教授,方向是中国现代诗学

一年后,只可惜没有留下诗稿。停笔两年后再度创作的时候,他自己也惊异于他的诗的巨大变化,有放弃,具有了叙事和抒情融合的品格。于是,本名何志,何房子回到湖北老家,做考前准备。但作为一个工科学生,90年代中期曾经中断几年,要考上文科的研究生,其难度可以想见:诗歌创作毕竟与研究生考试不搭界啊。

同类推荐
  • 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

    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

    唐诗是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它如浩瀚的海洋,蕴藏着数不尽的珍宝。历代人吟之诵之,借此体味人生苦乐,感悟生活哲理,议论社会时弊……《时光文库: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的选编,参照了多种唐诗选本,提取各家精华,旨在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唐诗读物,从而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编辑方针是,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我们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孙颖瑞编写的这本《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讨论了元的文化和元代文人,关汉卿的社会剧、爱情剧、历史剧,以及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热门推荐
  • 盛世锦瑟:庶女不可欺

    盛世锦瑟:庶女不可欺

    姚家庶女五小姐姚锦瑟自缢身亡,重生回到了六岁时期。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万念生,风起云涌。万念空,世事平静。尽管祖母不喜,爹爹厌恶,嫡姐欺负,兄弟离心,这一世的她万念皆空,不恋盛世繁华,只求偏安一隅。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之小说巨匠

    重生之小说巨匠

    脑中被植入容量300G的小说U盘,重生与地球平行的位面,本着传播文化、娱乐大众的心态,他以笔做剑,挑动天下。【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是武侠界的真命天子,我等只好去扶桑国了。”【小李飞刀非绝响,人间又见楚留香。】“武侠未死,只是需要换个姿势。”《哈利波特》席卷天下,他被称为“魔法爸爸”;《无人生还》、《白夜行》、《达芬奇密码》横空出世,他是当之无愧的“推理之王”。当所有媒体都在猜测他将荣耀封笔的时候,他在稿纸上写下“老人与海”四个字……“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他的小说,无法想象文学界没有他会是何等的荒芜不堪。”——贝尔诺奖颁奖词
  • 大学生考证指南

    大学生考证指南

    针对大学生学习及就业的需要,汇编国家有关考试法规,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师资格证,普通话水平测试,记者从业资格证,导游资格证考试,管理类证书,艺术类证书及其他类证书的相关规定。
  • 风湿自我康复全书

    风湿自我康复全书

    人们常认为“风湿病”就是关节炎,这种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风湿病是多种疾病的总称,范围涉及骨关节、韧带经络、骨滑囊等。风湿病的危害性不仅是病症本身对身体的损伤,还有其并发症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对这些疾病和并发症地预防和治疗就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健康人群和风湿病患者在防治过程中都主要依赖于药物,其实,合理的膳食习惯、科学的饮食方法等,同样会对风湿病的改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本书献给渴求健康的风湿患者朋友,教您从病理入手,根据不同症状,正确用药,合理膳食,注重调养,让您一步一步走向健康的彼岸!
  • 混沌逆天诀

    混沌逆天诀

    盘古开天地,混沌化五行,天地法则定,虚无道执行;极品小子张浩天的YY之旅。一道金光入体,开启他那逆天的修炼悟性,修行路上众女相伴,豪侠追随,神挡杀神,佛挡弑佛……
  • 苍穹红颜朝天阙

    苍穹红颜朝天阙

    捡回一条小命的苏清浅苏大爷打算好好活这一世,顺便假模假样的感谢一下原主的死的及时让自己才得以异世重生。再顺便替原主孝敬老爹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正所谓,用着别人的宿体,孝敬着宿体的老爹,欺负着宿体的皇帝前夫,挥霍着宿体的巨额遗产,消灭着宿体从娘胎中带来的敌人,顺便打怪升级捞个看得顺眼的美男谈谈情说说爱,要是能有个后宫也不是那么很介意。。只是。。。一不小心就发现原主霉运齐天,不好,宿体有毒!活着活着就得死了,人生最大的悲剧是什么?人死了,钱没花完,还死在了讨厌的人前头?这不能忍!放开那个妖孽,让我来!!
  •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由“世纪交响”、“长篇平台”、“绿野美卉”、“文坛撷英”。,曾先后在全国文联、新华社、《文艺报》社做编辑,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这是其所著的一部关于中国当代小说文学评论的文集,担任过《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雷达,并兼任母校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 校霸独宠拽丫头

    校霸独宠拽丫头

    她好玩好吃,做事三心二意闯祸连连,进入风华第一天她将全校女生梦寐以求的校草给强吻了!不仅如此还一时手痒还去打擂台,以为赢了会得到神马奖励,却不知道那是众女生为校霸举办的比武招亲!“宝贝儿,你是我的人了!”校霸一脸邪笑。某女一脸甜笑,“可惜你不是我的菜!”说完,扮个鬼脸想要逃,谁知校霸一把将她捉住,再次邪笑,“你是我的菜就可以了!”
  • 老女再嫁

    老女再嫁

    二十七岁的年纪,怎样都不算年轻了。经历了七年之痒,被曾经山盟海誓的夫君以七年无所出的名义休弃,她心碎欲绝。本以为就这样了此残生,却没发现,有两道目光,已追随了她经年之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