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000000058

第58章 钟嵘与《诗品序》 (2)

"在这句话中,钟嵘指出了四言的两个特点:一个是"文约意广",这是优点;一个"文繁而意少",这是缺点,这两句话表面看起来有点矛盾,实际上"文约意广"是针对《诗经》中的每一行诗句而言,像"关关雎鸠",这是四言,当然和五言比起来就是"文约"了,起码节约了一个字,而"文繁而意少"是针对整个四言诗的诗句而言,像《诗经》中的四言诗,某一个诗句就要重章叠唱好几次,这样一来全诗的字数就很多了,但表达的意思还是那个意思,这就是钟嵘所认为的四言诗"文繁而意少",这"繁"当然也是跟五言诗整体诗句与字数比较而得出的经验性的结论。因为这些原因,钟嵘就认为四言诗比不上五言诗。

在他看来,五言诗就是"文省而意多",而且不仅仅如此,他认为"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他认为五言高于四言的根本原因在于五言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从而"会于流俗",大家都愿意学,相对而言,四言诗则"世罕习焉",也就是说四言诗"滋味"不够,故而大家都不愿学。"会于流俗"与"有滋味"二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有滋味故会于流俗,因为"会于流俗"故而也证明了"有滋味"。流俗总是好声色的,按照古今的世俗经验,确实也是有声色才容易有滋味。钟嵘就是从这一点来为五言张目,以为五言高于四言。这与挚虞、刘勰的标准不一样,挚虞、刘勰的看法主要还是从"音"的角度去观察的。

钟嵘的诗史观不仅仅表现在对诗歌整体历史的观察上,也表现在对五言诗的历史的观察上,单就对五言诗的观察而言,钟嵘认为五言诗是一代不如一代。在钟嵘的观察中,汉魏古诗乃是五言诗的极致,这从《诗品》的上品里面汉魏有多少人就可以看出,上品里面加上古诗算十二人,有古诗、汉都尉李陵、汉婕妤班姬、魏陈思王植、魏文学刘桢、魏侍中王粲,这就有六个了,占了半壁江山。实际上,还有一个魏晋之际的阮籍,也大约可以算是汉魏的范围,如果这样算的话,就有七人了,大约可以看出钟嵘对汉魏古诗的推崇程度。翻检《诗品》,还可以看出钟嵘对五言诗评价最高的是古诗、曹植,其评价之高可以说无与伦比,他评价古诗说:"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他对曹植五言诗的评价,认为是五言诗中的完美绝制,钟嵘说道:"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嗟乎!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俾尔怀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余晖以自烛。

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幹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就是说,孔门若用诗,陈思王曹植才可说是进入了孔门的内屋,刘桢只能说是升到了前堂,而张协、潘岳、陆机这些人只能算是到了前堂外面的走廊上,而刘桢、张协、潘岳、陆机四人均位于钟嵘《诗品》中的上品,这样一来,曹植的五言诗在钟嵘的眼中,基本上可以说是上品中的上品了。从这些证据可以得出结论,钟嵘确实推崇汉魏古诗。对建安五言诗,钟嵘情有独钟,而对建安以后的五言诗,钟嵘发出了很多感叹,对于晋代太康时期的五言诗,钟嵘虽然说其是"文章之中兴",但也略表了遗憾,只是以为"风流未沫"而已,也就是说是前代风流的余响。而对有晋一代中的永嘉时期的五言诗,则以为"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到了东晋,钟嵘认为诗坛"皆平典似《道德论》"而"建安风力尽矣",到南朝刘宋大明、泰始时期,钟嵘认为"文章殆同书钞",到南齐永明年间,五言诗又新变,钟嵘也深不以为然,认为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将钟嵘对建安后的五言诗坛的批评集中到一点就是丢失了建安风力,建安之后历代诗坛虽然有几个诗人力求"动俗",但终因"彼众我寡"而不成功,在总体上呈现出一代不如一代的趋势。

四、对物感说的发展

物感说渊源甚早,早在《礼记·乐记》中就出现了物感说的论说,但经过后世的演绎,到了钟嵘这里,物感说可以说才堪称完备。原因就在于到钟嵘这里,物感说的"物"不仅指外在的自然景物,也指社会事物,也就是说钟嵘把"物"的范围扩大了。

《礼记·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就是说,我们人心的感动是由于受到外在自然景物的触动。而"音"是由"声"而来的,"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而音又是"乐"的基础,"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故《礼记·乐记》中总结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人心感动于不同的外物,呈现出各种复杂的情绪而心动,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在《礼记·乐记》的作者看来,这"六心"并非人天性使然,所谓"六者非性也"是也,而是"感于物而后动"的结果。

到了六朝,谈物感说的论说越来越多了。陆机在《文赋》第一段里面就说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四时景物感动着人心,而人心感动之后则"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即拿起笔来把因外物所感的东西写出来就变成了诗文。再下来还有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中的"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刘勰问道:"物色相召,人谁获安?"在刘勰看来,"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何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这更加美丽的情况呢?而且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里面谈诗的时候也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应该说,六朝时期,物感说确实已经言说得很普遍了。山水诗是六朝时期的一大特色,在当时社会动乱的情况下,人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山水自然,人心接受自然的感召,把这些感受变成精美的山水诗。但不得不说,这些物感说的论说中的"物"还是基本上在自然景物的层面。

到了钟嵘这个地方,物感仍然是诗歌根源,但是在自然景物之外,又有了社会事物的丰富内容。我们首先来看钟嵘物感说中属于自然景物层面的"物",在《诗品序》中,开篇就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从表面看,这句话还是会让人想到传统物感说的"物"的内容,而《诗品序》中间又有"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这更是直言四时之景物感动人心的证明。但是,接下来钟嵘所谈到的感动人心的例证就转向了人生社会:"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这些内容全是人生社会事物,不是自然景物,但它们和自然景物一样"感荡"人的心灵,催生出部部诗篇,所谓"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就是对这种感动的回报。这是钟嵘《诗品序》中的物感说不同于前人物感说的地方,也正因为钟嵘把"物感说"的"物"从自然景物扩大到社会人生事物,所以在钟嵘这里,物感说才是完备的物感说。

五、批评玄言诗,主张滋味说

钟嵘关于诗的批评是实践性的,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理论上。其批评实践主要是对六朝诗歌的批评,其批评中就有对玄言诗的批评。钟嵘对玄言诗进行批评当然也是为了正面提倡他的滋味说,在钟嵘看来,玄言诗是违背了诗的根本特征而出现的一个诗的别类。他对玄言诗的一个评价是"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在他看来,没有滋味就不能称为真正的诗,而他以为五言诗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有滋味,所以对魏晋以来"贵黄老,稍尚虚谈"的风气下面所形成的玄言诗风作了尖锐的批评,并讽刺孙绰、许询、桓温、庾亮"诸公"所写的诗歌"平典似《道德论》",说其诗已经不像诗了,丧失了诗的特质。那么,在钟嵘看来,诗到底是什么呢?他在对五言诗和四言诗进行比较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五言诗之所以超越于四言诗之上而"会于流俗",不在于其他而在于它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他主张诗一定要有滋味,没有滋味就是"非诗"。在钟嵘看来,玄言诗就是"非诗",因为它像玄学家写的《道德论》。

钟嵘主张诗歌要有滋味,那么他说的滋味到底是什么具体内容呢?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有滋味呢?或者说没有什么就没有滋味呢?这就是下面我们需要解释的问题了。

第一,钟嵘认为诗是一个形象的世界,无形象则无滋味,有形象则有滋味。用钟嵘的话来说,诗是"指事造形"的,曹旭先生解释说:"指事,指说事情......造形,摹写物之形象。"故而,"指事造形"当然就是指诗歌的形象性。而玄言诗"理过其辞",完全是在讲理,而且不是用形象在讲理,缺乏形象性,故而也就无滋味了。

第二,钟嵘认为诗是情感的世界,有情感则有滋味,无情感则没有滋味。钟嵘说诗要"穷情写物",其义甚明,无需多言。

第三,赋、比、兴三义"酌而用之"则有滋味,否则无滋味或者滋味不明显。用没用诗的手法,也是钟嵘判断诗有没有滋味的标准。诗的手法,传统上讲就是赋、比、兴,如果这"三义"一个都不使用,诗就根本无滋味。而钟嵘对赋、比、兴三义的理解却和传统有所不同,他以为"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对"兴"的解释可谓别出心裁,独树一帜,而对"赋"的解释也有异于前人者,汉儒解释"赋"但言"赋之言铺",也就是铺陈的意思,这与钟嵘的"直书其事"义相同或者说差不多,但是,钟嵘又说"赋"还有"寓言写物"的含义,引起了后世若干人的困惑与批评,曹旭先生的《诗品集注》中引了若干这样的批评,例如陈衍《诗品平议》中说:"案,钟记室以'文已尽而意有余'为兴,殊与诗人因所见而起兴之恉不合。既以赋为'直书其事',又以'寓言'属之,殊为非是,寓言属于比兴矣。

"黄侃先生《文心雕龙札记》论"比兴":"钟记室云:'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其解比兴,又与诂训乖殊。"刘熙载《艺概·赋概》云:"风诗中赋事,往往兼寓比、兴之意。钟嵘《诗品》所由竟以寓言写物为赋也。赋兼比、兴,则以言内之实事,写言外之重旨。故古之君子上下交际,不必有言也,以赋相示而已。不然,赋物必此物,其为用也几何。"高松亨明《诗品详解》云:"仲伟比,与郑氏比、兴之意相近,兴则为仲伟之独创。"这些批评有些有道理,有些也不一定有多少道理,当然从学术的角度还可以继续争议下去。不论怎么说,钟嵘以为"三义"需要"酌而用之"才有滋味,这是毋庸置疑的,所谓"酌而用之",就是说这三种手法要综合协调运用,不能偏袒一义,不能只用一种或者两种,在他看来,如果只用一种,就有问题,钟嵘说:"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同类推荐
  •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何建明先生是江苏苏州人。197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1988年,历任团、师、军、兵种新闻干事,报社记者。1989年至1992年转业到中央某机关报社当记者、编辑。现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编审,文学和哲学专业研究生。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书为其纪实文学小说本《台州农民革命风暴(改写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史)》。
  • 警察情怀

    警察情怀

    再看《长街风景》。“阳光,刀子一样刺眼”,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写得很有感觉。这是因为,我们平日里看到太阳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接下来作者写长街,写长街的所见与所闻。快乐的,喧闹的,开店的,闲逛的,耍猴的,很有商业的气息。在我感觉作者将要把一首诗歌写俗的时候,却看到这样的语言:“没有掌声/只有越敲越响的耍猴锣声/笼罩长街尽头/忧郁凝重狐疑的心情/化作长街沉重的叹息”。原来,前面的所有表述,都是为了这个升华做的铺垫。作者这样的写作,无疑是成功的。这一首诗歌,写出了一种深度,同样,作者也表达出一种内在的、深入的、探索性的诗意。
  •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谈人生时能够冷静地剖视人生,直抵人的内心,犹如一盏明灯,在黑夜中指引归家的路途,读来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张中行谈人生的散文还如晨曦般带着希望,把温暖和煦的阳光洒遍大地,唤醒沉睡的生命。
  • 书文化九讲

    书文化九讲

    来新夏“纵横三学”:历史学、文献目录学、方志学。90岁高龄的他,读书笔耕不辍。《书文化九讲》虽然只有15万字,却是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信息量极大。前“四讲”讲述书籍的发展和演变,第五、六讲讲述书籍的“藏”与“传”,第七、八、九三讲分别介绍古代的重要书籍,全书有百余幅关于书的珍贵图片。
  • 浮尘

    浮尘

    有一段日子了,秋妹每次背着割给羊吃的青草从山上下来回家时,都要站在路过的河埂上,望着沁河对岸镇上新建的那栋教学楼出神:那撩拨人心“叮铃铃”悦耳的上课铃声,用洁白瓷面贴墙耀人眼晕的五层教学楼,以及操场上高高矗立着的旗杆上随风飘扬发出“啪啪”声响的鲜红国旗……望着望着她的眼睛就模糊了,于是,她赶紧用手背擦擦眼角快要落下的泪水,低下头匆匆朝家里赶去。
热门推荐
  • 生意场实用知识全知道

    生意场实用知识全知道

    学识不如知识,知识不如做事,做事不如做人。 创业三阶段:比才华,比财力,不是奋斗,比境界。 今天的优势会被明天的趋势代替,把握趋势,把握未来。聪明的人看得懂,精明的人看得准,高明的人看得远。而是抉择。 学历代表过去,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财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将来。以锻炼为本,保持健康;以修养为本,学会求知。本书共分为借我一双黄金眼——生意场必备的机遇投资学;产品卖到全世界——生意场必备的市场营销学;长袖善舞会管钱——生意场必备的财务掌控学等六篇内容
  • 职场头三年

    职场头三年

    工作头三年,有的人颗粒无收,有的人硕果累累……成功的人,他们在头三年都做了什么?本书融合了李开复、唐骏、俞敏洪的成功经验,以他们在现实工作中的智慧表现为范本,从职业定位、认识社会、搞关系、说话做事的方法到职场抗挫力……都给出了科学的指导。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龙凤BABY买二送一

    龙凤BABY买二送一

    走错房间,他把穿着齐P情趣装的她当作孝敬自己的礼物“吃”了!一夜乌龙,她成了恶魔龙凤宝宝的幸孕妈咪!五年后,辣妈萌宝VS风流总裁,好戏开场!
  • 会疼自己的女人最幸福

    会疼自己的女人最幸福

    幸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幸福也不是命中注定的,幸福应该先从如何心疼自己开始。这本书从恋爱、婚姻、职场、身心调养等和幸福相关的各个方面全方位地诠释如何获得幸福的方式,唯美的文字精灵中跳跃着捕捉幸福的灵光,在梦幻与现实的迷幻中清晰地指出通往幸福的方向和道路。
  • 称职的员工这样工作

    称职的员工这样工作

    培养卓越职业精神,重塑企业员工形象。如何在企业站中战无不胜?本书独家披露:老板最喜欢的12种职业精神,员工在企业中晋升的秘密,称职员工应具备的8种特质。本书是作者多年实战经验的总结,针对企业在现代职场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务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穿越之女警再战江湖

    穿越之女警再战江湖

    角色简介:武林三大世家武世家,傲然山庄庄主林然医世家,神医堡堡主东方寒钱世家,金阁阁主沈逸单刹,魔教教主,皇室后裔;萧幻,令人闻风丧胆的采花大盗,号玉蝴蝶;灵逸轩,影门门主,齐氏王朝地下皇帝,武功出神入化;莫焱,暗夜楼少主,天下第一杀手;李世民,齐氏王朝丞相公子;神龙教核心人物;京城四俊杰:官家子弟,神龙教核心人物;金子,神秘人物,武功出……
  • 嫡结良缘

    嫡结良缘

    前世,平凡孤女,孤单一人亦能悠然度日。今生,豪门贵女,亲族成群却是步步惊心。当现代小律师卷入古代大宅门,偌大苏府,又有谁扶她护她?祖母?子孙满堂,只求家族荣耀。父亲?血浓于水,不敌心头一好。继母?明哲保身,怎管幼女孱弱。姨娘?鸠占鹊巢,只把权柄大握。心思各异,阴谋重重!怎么办?她只能斗姨娘、扶主母、正其父、耀门楣……拼出一段锦绣良缘,繁华一生!PS:坑品保证,有始有终!推荐:完结文:《庶香门第》《煞妃狠彪悍》
  • 王爷,有种别娶我

    王爷,有种别娶我

    【天才小宠妃】空有花瓶长相没半点才艺的废物,上吊自尽,醒来相爷千金挺起脊梁,用现代的包装与小聪明,该赚钱就赚钱、该出手就出手,美男天生就是用来调戏滴嘛!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