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000000053

第53章 刘勰与《文心雕龙》 (6)

可以看得出来,《文选》选过去选过来,经不选,子不选,那些贤人辩士、纵横之家等的片段言论辞不选,史书里面只选一部分,说到最后,基本上就是按照"综辑辞采,错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这个标准来选文。这个选文标准我们可以一言以蔽之曰"翰藻",曰"辞采",曰"文华",即写得华丽不华丽是其选文的基本标准。这个"文"的标准是编辑总集时候的标准,而不是萧统在没有任何限制条件下的观念,所以不能完全看成萧统心目中"文"的观念。萧统不是在编辑《四库全书》而是在编辑《文选》,题名就决定了萧统不可能采用广义到无所不包的观念去做这项工作,故而只能客观上尽量按照比较狭窄的标准去操作,这与其主观上的观念未必等同。但无论如何,却提供了那个时代的一个"文"的观念,与刘勰的文笔观念中的"文"的观念可以互相比勘而形成此期有关文的观念的更全面的认知。

萧统以辞藻华美为选文的标准,与其标准类似者还有萧绎。萧绎《金楼子·立言》对"文"的观念也多所陈述。萧绎把当时的学者分为四类--儒,文,学,笔。什么是儒呢?他说:"夫子之门徒,转相师受,通圣人之经者,谓之儒。"简单地说,研究经典的人是儒。什么是文呢?他说:"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也就是说,写辞赋的人就是文(人)。对于"学",他说:"今之儒,博穷子史,但能识其事,不能通其理者,谓之学。"大约是"儒"中又分出差别的结果,称"浅儒"为"学"。对于"笔",他以为"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柏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也就是说,那些写公文者为"笔",相当于今日说的写应用文者为"笔"。

下面,他又接着对"文"发表看法,以为"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就"谓之文"了,这一标准是情感;但再下面,他又有一个新的认知,说:"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这样一来,这"文"的含义就更加丰富了,"绮縠纷披"指的是文采繁盛、辞藻华丽,这个标准和萧统是一样的;但是除了这个标准,萧绎还有第二个标准,即"宫徵靡曼",这就与当时"常言"的"有韵者文也"的观念一样了;"唇吻遒会"指的是语言要精练,这大约难以成为"文"的硬性标准;最后所谓"情灵摇荡",是情感的标准。所以,萧绎这段话里面讲到"文"的三个标准--辞采、音韵、情感。我们在萧绎这里看到的"文"的观念和同期其他人的"文"的观念又有所不同。

从以上论说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于文和笔的观念还没有取得一个真正的共识。刘勰的文笔观念只是当时其中的一种而已,而且其界限也很难确定,黄侃先生说:"文笔以有韵无韵为分,盖始于声律论既兴之后,滥觞于范晔、谢庄,而王融、谢朓、沈约扬其波,以公家之言,不须安排声韵,而当时又通谓公家之言为笔,因立无韵为笔之说,其实笔之名非从无韵得也。然则属辞为笔,自汉以来之通言,无韵为笔,自宋以后之新说,要之声律之说不起,文笔之别不明。""就永明以前而论,则文笔本世俗所分之名,初无严界,徒以施用于世俗与否为断,而亦难于晰言。"我们当然可以看得见六朝有一部分人曾经试图纯洁这个"文"的观念,使"文"的外延越来越窄,从而使其内涵越来越纯洁。但这有没有摇动整体上的杂文观念呢?没有,陆机、曹丕等人的"文"的观念都是杂的,而刘勰的"文"的观念同样是杂的。刘勰论文叙笔部分中的"文"中也只有很少几种现在称之为纯文学,其他则皆为杂文学观念中的类别,所以说刘勰所持的"文"的观念也仍然是一个杂文学的观念,或者广义的文学观念。

除了借刘勰论文笔而探讨南朝时期的文笔观念外,我们还需要对刘勰的"论文叙笔"给以实证性的体现。刘勰在"论文叙笔"部分的讨论原则是"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这还需要以实际例子给以落实。黄侃先生以《颂赞》篇举例说:"自'昔帝喾之世'起,至'相继于时矣'止,此'原始以表末'也。'颂者容也'二句,'释名以章义'也。'若夫子云之表充国'以下,此'选文以定篇'也。'原夫颂惟典雅'以下,此'敷理以举统'也。"黄侃先生这个说法大体可以成立。而叶长青《文心雕龙杂记》中以《明诗》篇举例说:"自'大舜云'起,至'莫非自然',此释名以章义也。'昔葛天氏乐辞云'起至'其来久矣',原始以表末也。'自商及周'起,至'而纲领之要可明矣',选文以定篇也。以下敷理以举统。"叶先生的这个举例我以为有些问题,"释名以章义"的截断处我就以为不妥,当在"有符焉尔"处结束,即为"诗"之"释名以章义"。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说:"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

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刘勰的解释基本上是先秦两汉时期儒家的传统解释,唯一独特者乃训"诗"为"持"的解释,以为诗是"持人情性",也就是陶铸人的情性,使人之情性归于"无邪",这实际上既解释了诗名,也解释了诗的功能。至于"原始以表末",首先对这个"末"字做一个说明,杨明照先生认为这个"末"应该作"时",这样一来的话就是"原始以表时"了,他以为刘勰于每种文体明其缘起而已,一些次要的文体刘勰就没有叙其流变,我个人的看法还是"末"要好一些,"末"与"始"对,这更符合实情。至于《明诗》篇中的"原始以表末",我也不大同意叶长青先生的看法,实际上"原始以表末"往往与"选文以定篇"混融在一起,叙述历史的时候就自动选文定篇了,并不是历史叙述完再去选文定篇,这样的话其历史就是空洞的。

我以为从"人禀七情"开始到"此近世之所竞也"就既在"原始以表末"又在"选文以定篇",从诗的最早的形态开始追溯,从"葛天乐辞,《玄鸟》在曲;黄帝《云门》,理不空弦"到"尧有《大唐》之歌,舜造《南风》之诗",这样一直下来,一直写到"宋初文咏",这样才既见"始"又见"末",在这个过程中,刘勰列出了历代的名家和名篇,并对历代的作品与诗风做出了评价,这实际上就是在"选文以定篇"了,至于刘勰对历代诗歌的具体评价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总之,刘勰这段论说,从远古到宋初,从四言到五言,对诗的历史与历代名家名篇皆提要性地作了说明。最后就是"敷理以举统"了,叶长青先生对这个的范围圈定大体是成立的,我以为略微不同者应该是从"故铺观列代"开始到结束都算"敷理以举统"。刘勰对诗之体统以四言、五言分别加以概括总结,他称这个体统为"纲领之要",以为"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在刘勰看来,不管怎么写,写四言就要雅润,写五言就要清丽,这就是他总结的纲领性的东西。此处不可能针对《文心雕龙》中"论文叙笔"部分的每一篇去讲它的释名章义、原始表末、选文定篇、敷理举统,只能以《明诗》一篇来给大家做一个见证,其余的篇目大家自己去琢磨。

五、"剖情析采"部分中的文学思想

这一部分现当代人以为是创作论,应该有一些问题。诚然,这一部分对创作进行了具体而微的研究,但是创作的结果是作品,故而"剖情析采"部分实际上也包含了作品本体论。单就创作中最重要的问题而言,应是作者的运思问题以及作者与对象世界的问题,故而"剖情析采"部分中的文学思想我打算就讲这两个理论性强一些的问题,第一个是神思论,第二个是心物论。至于作品本体论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体裁与风格的问题、主体个性气质与风格的问题、风骨的问题、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继承与创新的通变问题等等,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在当代很多都成为常识了,故而从略。而对于"析采"部分中的"声律"、"夸饰"、"事类"、"练字"等等问题,基本上属于写作的具体技巧问题,也留给诸君自己去揣摩。

(一)神思论

《神思》篇是创作论的总纲,而"神思"这个概念我们首先要明确它的渊源。"神思"一词并不是刘勰的首创,也不是刘勰第一个使用。按照杨明照先生所搜集到的材料,"神思"一词实际上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使用了。杨明照先生收集的材料中有曹植《宝刀赋》中的"摅神思而造象",有《三国志·蜀书·杜琼传》中的"(谯)周曰:'......由杜君之辞而广之耳,殊无神思独至之异也'",有《三国志·吴书·楼玄传》的"宜得闲静,以展神思",有《晋书·刘寔传》的"平原管辂尝谓人曰:'吾与刘颍川兄弟语,使人神思清发,昏不假寐。'"有宗炳在《画山水序》中的"万趣融其神思",有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中的"属文之道,事出神思"。这些材料差不多都在刘勰之前,所以刘勰《文心雕龙》以《神思》命篇当是借用已经产生了的术语来阐述为文之用心。

对于"神思"的含义,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开篇就说:"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刘勰没有用西方那种下定义的方式来解释神思,他引用的这句话出处在《庄子·让王》,《庄子·让王》中用这句话时是贬义,是用来讽刺那些假隐士,"形在江海之上",好像在隐居,但实际上却天天"心存魏阙之下"的爵禄,魏阙就是高高的宫殿。刘勰借这个典故来说明什么是"神思",与《庄子·让王》中的原意不同。在刘勰看来,"神思"就是那能够跨越时空之"思",刘勰对神思的含义只是一种描述性的解释。我们要解释"神思",可以有两个解释方向,一是把"神思"理解为"神奇之思",此时"神"乃为"思"之定语,"神"这个字在《周易·系辞上》里的解释是"阴阳不测之谓神",按照这个"神"的含义,那么"神思"就是阴阳不测之文思,或者叫神奇之运思;二是把"神思"理解为主谓结构,"神"为主语,"思"为谓语,这样理解则是"神在运思",此时"神思"之"神"就是人的精神性功能。这两种理解其实都可以,但从《神思》篇中刘勰具体使用"神思"的状况看,似乎更多倾向于第二种理解。

"神思"有其特征,而刘勰在总结神思的特征时基本上重复了陆机《文赋》里面讨论想象的论说。神思的第一个特征是超时空性,刘勰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这是他对神思的一个基本认知,"其神远矣",指人之"神"能够跑到遥远的地方去,这"远"既包括时间上的"远",也包括空间上的"远",因此神思就具有了超时空性,所以刘勰在《神思》篇中说:"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其中的"思接千载"指的是神思超越时间,"视通万里"则指的是超越空间。神思的第二个特征是神思具有与情感始终相伴的特征,刘勰在《神思》篇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就是神思的情感性特征。神思的第三个特征是始终与形象相伴,刘勰在《神思》篇中说"神与物游,思理为妙",又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个"物"已经不是一般的物了,而是"物象","神"以物象为基本材料来遨游,这就是所谓的"神与物游",至于"窥意象而运斤",其义甚明。

"神思"也有迟速的问题,正如刘勰在《神思》所说:"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体制,大小殊功。"对于"思之缓也",刘勰举例说:"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桓谭疾感于苦思,王充气竭于思虑,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而对于"思之速也",刘勰也举例若干:"淮南崇朝而赋骚,枚皋应诏而成赋,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阮瑀据案而制书,祢衡当食而草奏。"对于思之迟或者思之速,刘勰以为短文容易速成,巨文则需缓思,这个看法是符合创作中的实际情况的。

同类推荐
  • 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

    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

    全诗选取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许多重大或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吟唱对象,约有数百位人物相继登场,或主或次,或详或略,或独立成篇或相携亮相。约有数百件或政治或经济或军事或文化或科技等各方面重大重要或作者认为有必要叙写的事件纳入其中,共襄情的盛举,共织歌的经纬,共同演绎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故事。
  •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它无孔不入,世界上最伟大的间谍都为之服务,全世界的风吹草动尽在掌握之中,令对手心惊胆战;它冷酷无情。跨国追杀前任领导人,使其喋血他国;密探遍布全国,国人谈之无不色变:高效!强悍!无所不为!一个人抵得上一支军队,这就是它——前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本书揭秘世界上最大的超级间谍组织。
  • 光荣的荆棘路

    光荣的荆棘路

    真正的名人,吸引人们关注目光的往往并非是他们头顶上耀眼的光环,而是他们的事业精神与人格魅力。盛名之下,真实的名人是何样子?《光荣的荆棘路》辑选的文章将带您一起走近名人,倾听他们的心路历程,分享他们光环背后的苦乐喜忧。这里有大师的画像,有岁月的朝花夕拾,有繁华落尽后沉淀的思想。他们经纬交织的阅历,映射出的是智慧的光芒,是人性的光辉。一起来走进这一精神殿堂吧!
  • 情感·温馨卷(散文精品)

    情感·温馨卷(散文精品)

    其实,世间好远的事情很多,何苦把痛苦加在别人身上呢? 如果能把心思花在一些美好的有意义的事情上,一个失业的人也不至失去尊严的气度,反过来做一些无知而折损福德的事,自以为好地,伤害的则是自己的心。
  • 人生不过如此

    人生不过如此

    我们认为一个对于自己的生命与生活,应该可以有一种态度,一种不必客气的态度。谁都想好好的活着的,这是人情。怎么样才算活得好好的呢?那就各人各说了。我们几个人之间有了下列相当的了解,于是说到“吾庐。”一是自爱,我们站在爱人的立场上,有爱自己的理由。二是和平,至少要在我们之间,这不是一个梦。三是前进,惟前进才有生命,要扩展生命,惟有更前进。四是闲话,“勤靡余暇心有常闲”之谓。在此,我们将不为一切所吞没……
热门推荐
  • 藏地密码3

    藏地密码3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考证玛雅文明和藏汉文化的神秘纽带。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1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落果

    落果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撕裂乾坤

    撕裂乾坤

    幽蓝色的月亮,强者为尊的世界,他身为一个武将世家的少爷居然无法凝聚天地之气,但是天意弄人,百般无奈的他只好去寻找武林中的武功秘籍。一部《黑天》让他踏上了修行之路。血气弥漫,冲出暗血之地,踏上复仇之路,入地狱,破桎梏……
  • 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作为父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让孩子吃点苦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是一句流行了很长时间的“教育名言”,但这句话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它只适合用于某种特殊的场合。对今天的绝大多数孩子而言,尤其是那些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大多都是在父母长辈的百般呵护中长大的,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苦,所以,还是应该让他们吃点苦的好。要知道,不让孩子吃苦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尽管很多父母都明白这个道理,但遗憾的是,这些父母并没有把这种教育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关羽为什么要千里走单骑?曹操为什么只承认他和刘备是英雄?《隆中对》到底是什么意思?赵云为何不讨刘备喜欢?诸葛亮为什么不断对曹魏用兵?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为什么分久又必合?为什么…… 在中国,《三国演义》使三国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吗?翻阅雾满拦江的这本《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你会发现,你所知道的三国简直是一点儿也不靠谱!
  • 宫女Ⅱ

    宫女Ⅱ

    她本是一太医之女,却因为一桩惊天大阴谋,不得不入宫为婢。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不相信世间情爱,她只是想要保留一颗纯洁的心,不被别人占了去,人如果没有了心,是活不下去的。她只是想要在宫里默默无闻的过上一年,时间一到,她就可以恢复自由身。她太懒,懒得去争宠,懒的做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美梦。她自认有自知之明,也总是掩藏她的锋芒,只想做一个平凡宫女,不想和宫里的任何人扯上半点关系。可是却在阴差阳错间,救了皇帝。她好后悔,她真的不想高攀皇上,最好到死都不要看到他。噩运却接二连三的找上她,俊雅无双,清华飘尘的琴师,。丰神俊逸,灿如春花的小侯爷,不计小节的要和她做知己。她到底该怎么办,为何一年的时间变得这样漫长啊。算了,纠缠吧,不是她想通了,而是她觉得躲来躲去会很累,而她天生懒怠。只是她也不是吃素的,谁要是惹急了她,那就泻药伺候,如果还不行,那就来点春药。不要怪她,这是被迫的。第二卷再次回到皇宫,很多的事情都不同了。虽然她只是相当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宫女。当太皇太后问她,到底喜欢谁的时候,她挣扎再三,却给不出一个答案。因为她怕失去自由,也怕伤害到他们其中的谁。"太皇太后,奴婢不想要嫁人。“她不敢去看他们失望的眼神,这样其实对谁都好,只是为何心却隐约会痛。可是没有人因为她的退让而放过她,后宫争宠本来就是残酷的,而她的错就是让皇帝看上了她。当阴谋再次展开,皇帝的不信任,狠狠的伤了她的心,当她以为必死无疑的时候。"我相信你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来,我现在就带你闯出天牢。"当小侯爷不顾一切的冲入天牢,对着她说相信她的时候,她灿烂一笑。面前是无数的狱卒,他笑得灿若春花,一步步的抱着她,走出天牢。大婚前夕,她却突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而原本放手的皇帝再次威胁她回到她的身边,这一次她没有抗拒。他特意的冷落她,只是想要惩罚她的冷漠,却不想一场火灾,让他永远的失去了她。对着废墟一天一夜,他不相信她会离开他,疯了一样的寻找,却只是一次次的让自己伤心欲绝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狂妃驭凤:腹黑九小姐

    狂妃驭凤:腹黑九小姐

    她,本是全球最优秀的美女特工,却因执行任务时一场大气层波动,穿越了!清醒时,沦为轩辕大陆,上官家族最废柴的九小姐。咒死哥哥,咒疯娘亲,老爹不管不问,自己体质还极差!她本可享绝代风华,就算穿越也不能被轮为笑谈。机缘巧合下,手臂上多了一个凤凰刺青,栩栩如生,可显神灵,足够助她笑傲天下。当废物小姐变成天才王妃,傲世天下,只手遮天。从此,每每人们再次谈及九小姐时,内心深处都会迸发一种佩服与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