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26

第26章 中古汉语三类判断句式的比较 (1)

一、结构形式、构成成分和语义关系的比较

中古时期,无系词判断句、"为"字判断句和"是"字判断句同时使用,三类判断句式既相互共存,又相互竞争,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之中。

三类判断句式的使用情况,中古时期使用数量最多的是无系词判断句,占71.6%,其次是"是"字判断句,占16.3%,最少的是"为"字判断句,占12.1%。也就是说中古时期无系词句仍然是判断句的主力,"为"字句和"是"字句还无法与之抗衡。

从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三类判断句式的变化,主要变化就是无系词句所占比重大幅下降,"是"字句所占比重大幅上升,而"为"字句稳中有降,变化幅度不大。我们注意到,中古无系词句数量上的优势主要靠《论衡》和《太平经》的用例来支撑,从《修&中》开始,无系词句使用数量锐减,在判断句中所占百分比大幅下降,逐渐失去优势地位。到《周氏冥通记》《贤愚经》时代,"是"字句在判断句中所占比例超过一半,已经取代无系词句,成为判断句的主力。判断句从前期到后期的发展变化过程,主要就是"是"字句取代无系词句,成为判断句主角的过程。

下面分别从结构形式、构成成分、语义关系三方面比较三类判断句式在中古时期的使用情况。

(一)结构形式的比较

无系词判断句有6种形式,"为"字判断句有4种形式,而"是"字判断句多达17种形式。与无系词句和"为"字句相比,"是"字句不但主语可以省略,谓语也可以省略,甚至主谓语可以同时省略。另外,"是"字句在中古还有系词后置的多种形式,这就使得"是"字句的结构形式远远比无系词句和"为"字句复杂灵活。结构形式上的灵活多样,使得"是"字句在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在中古后期能够击败其余两类判断句式,占据主流判断句式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做结构形式分类时,无系词句主要参考语气词"者"、"也"的隐现情况和主语的省略情况,分出6类来。"是"字句是在无系词句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所以还是参考无系词句的分类标准,那么分出17类来。而"为"字句与无系词句没有渊源关系,我们在分类时虽然参考了无系词句的分类依据,但主要还要考虑其自身的特点,那么分得4类。总之,结构形式分类方面,虽然没有固定统一的硬性标准,但我们的分类还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三类判断句的存现形式,基本上能够反映各类判断句式在多样性和灵活性方面的差异。"为"字句分类时概括一点还是细致一点,不影响我们比较的基本结论,即"是"字句远比无系词句和"为"字句灵活多样。

(二)构成成分的比较

构成成分方面,在主、谓语的构成上,三类判断句式差别较小,一般体词性成分和谓词性成分都可以作判断句的主、谓语。由于谓语的作用在判断句中较主语更为重要,我们以定量考察的六部专书为例,展示谓语构成上的同与异。

在谓语的构成上,三类判断句式差别不大,唯一的不同就在于"之"字短语出现于无系词判断句中,而不见于有系词判断句。

谓语受副词修饰情况是判断句能否灵活运用的一个参考标准,甚至在"是"字句中修饰副词的出现被视为是系词"是"字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那么为了比较三类判断句式构成成分方面的优劣,我们比较了六部专书中修饰副词的出现数量,根据统计,修饰副词在无系词句中出现数量最多,总共54个;其次是"是"字句,总共49个;最少的是"为"字句,共34个。三类判断句式总的数量上也是无系词句最多,"是"字句其次,"为"字句最少。修饰副词在三类句式中的数量分布与三句式总数序列对应。

由于无系词句的数量非常多,那么出现在无系词句中的修饰副词也比较多,要多于有系词句。但是我们同时也注意到,由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无系词句中的修饰副词大幅下降,而"是"字句中的修饰副词大幅上升,后期其使用数量已经远远高于无系词句了,这种变化也是后期"是"字句取代无系词句成为判断句主角的反映。"为"字句修饰副词由前期到后期变化不太明显,到了后期其使用数量也明显少于"是"字句。

(三)语义关系的比较

典型判断句主谓之间是等同或类属的关系,但是由于判断句的灵活运用,导致主谓之间可能存在释因、释义、评价等多种语义关系。"是"字句表达6种语义关系,无系词句表达5种语义关系,而"为"字句仅表达4种语义关系。无系词句比"是"字句少了"表示存在"类,"为"字句不但少了"表示存在"类,还少了"说明原因"类。由此可见,"是"字句语义关系更为复杂,运用得更为灵活。

总之,中古时期在结构形式和语义关系方面,"是"字判断句比其他两类判断句式更为灵活多样,在构成成分方面,"是"字句没有优势。但是从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伴随着使用数量上无系词句下降、"是"字句上升,"是"字句在结构形式、构成成分和语义关系诸方面都获得了优势,成为判断句的主角。

二、否定判断形式的比较

判断句包括肯定判断句和否定判断句,为全面比较三大类判断句式的优劣高下,我们专门考察其否定形式,并展开分析讨论。中古汉语否定判断句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一是直接使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判断,二是在系词"为"、"是"的前面加否定副词来表达判断。相关内容前面各章已经有所涉及,本节作系统的总结和比较。

(一)"......非......"式否定判断句

无系词判断句否定式采用这种主谓之间加"非"字的形式。在系词产生之前,表达否定判断必须使用否定词"非"字,甚至在系词产生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否定判断也要借助"......非......"这种形式来表达。鉴于"非"字在判断句中的地位,许多人把"非"字看做是系词,但是事实上"非"字并不是系词,一者肯定系词没有产生之前出现否定系词这于理不合,二者系词产生后可以受"非"字修饰,即构成"非为"、"非是"的形式,这说明"非"字不是系词,只是个否定副词,否则叠用两个系词有违语言经济性的原则。

"非"字在古汉语中是个否定副词,"非"字既可以表达判断否定,又可以表达叙述否定和描写否定,不过其主要作用是表达判断否定。"非"字表达判断否定即构成了否定判断句,"非"字主要否定体词性谓语。如:

(1)公以诸侯逆之,非礼也。(《左传·文公十二年》)

(2)此非邢夫人身也。(《史记·外戚世家》)

(3)食则寿命乃短,非所冀也。(《论衡·无形》)

(4)汝非罗汉,不知真道。(《中本起经》卷上,4/151c)

(5)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有时也可以否定谓词性谓语。如:

(6)今日西转不复见者,非入也。(《论衡·谈天》)

(7)则夫隆隆之声者,非天怒也。(《论衡·雷虚》)

例(6)"非"字否定动词,例(7)否定主谓短语。

上古汉语否定判断句除个别句子使用"为"字的否定式外,几乎所有否定判断句都采用"......非......"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到了中古时期仍是表达否定判断的主要方式。"非"字句除了在《贤愚经》中所占百分比稍低外,在其他各书中所占比重都在百分之八九十,"非"字句在中古否定判断句中的主力地位无可动摇。

(二)"......不为/未为/非为......"式否定判断句

"为"字作系词使用出现比较早,而系词"为"字受否定副词修饰,构成否定判断句也很早就产生了。目前发现,"不为"的最早用例见于《左传》,"未为"、"非为"的最早用例见于《墨子》,例证如下:

(8)针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左传·隐公八年》)

(9)智亲之一利,未为孝也,亦不至于智不为己之利于亲也。(《墨子·大取》)

(10)臧之爱己,非为爱己之人也。(《墨子·大取》)

不过,由于上古汉语表达否定判断主要采用"......非......"式,"F为"(F代表"不"、"未"、"非")出现频率并不高,我们检索了上古15部传世文献,总共检得40例。除以上3例外,再举几例。

(11)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献子曰:"不为具、敖乎?"(《国语·晋语九》)

(12)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孟子·梁惠王上》)

(13)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14)今乃留心于末计,摧本议,不顺上意,未为尽于忠也。(《盐铁论·西域》)

(15)襄公曰:"先君薨,尸在堂,见秦师利而因击之,无乃非为人子之道欤?"(《吕氏春秋·悔过》)

(16)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史记·魏公子无忌列传》)

这40例"F为"句在上古15部文献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如下所示这15部文献是《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左传》《国语》《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史记》《盐铁论》《列女传》,F为"在先秦只有零星用例,直到《战国策》时代,用例才稍多。另外,"不为"、"未为"、"非为"在上古汉语中出现时代与使用频率都有差别,"不为"出现时代最早,"未为"、"非为"稍晚;"不为"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未为",再次是"非为"。由于系词"为"是由其同形的动词虚化来的,其产生之初往往还带有动词的一些特征。而否定副词"不"和"未"主要用于叙述否定,多修饰谓词性成分,因而"不"、"未"容易与"为"结合,结果是"不为"、"未为"出现早、使用频率高。而"未"与"不"相比,"未"表达已然否定,含有时间要素,它要否定系词一般要脱去时间外衣,因而"未为"出现频率要远远低于"不为"。否定副词"非"主要用于判断否定,多修饰体词性成分,因而"非"不太容易与"为"结合,"非为"出现频率极低。

中古时期"F为"句继续使用,先看部分用例。

(17)如以自为光武有圣德而来,是则为圣王始生之瑞,不为太平应也。(《论衡·讲瑞》)

(18)良须兵力,两弟在雍,指遣往征,不为难至。(《南齐书·萧赤斧传》)

(19)皋陶造刑辟之制,不为不贤。(《世说新语·文学》)

(20)王有妙琴,呼而听之,其音咨嗟已先王之德,未为孤儿无亲之哀音。(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四,3/18a)

(21)夫孙卿之言,未为得实。(《论衡·本性》)

(22)虽获福报,亦未为多。(《贤愚经》卷十二,4/434a)

(23)用口妄语,不能忍非,即凶乱危亡之人也,非为道也。(《太平经》卷98/157)

(24)而事宽者犹复谓之化形尸解之仙,非为真死也。(《抱朴子·内篇·道意》)

(25)又愿毕吾兄弟世,不异居、异财,汝等眼见,非为虚假。(《魏书·杨播传》)

同类推荐
  • 梦在数学里

    梦在数学里

    本书收录了多篇关于数学课教学研究的文章,分为五辑,内容包括:课标解读、有效教学、教学探索、教学设计、高考频道
  •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合称,它主要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有生有死,有喜有哀,人在社会上生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和活动。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分寸、等级。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 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本书从九个方面介绍了制定策划方案写作、广告文案策划写作、企业内部管理策划写作、经营目标及方针策划的写作、市场调查策划的写作、经营战略策划的写作等内容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通过考察这些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并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视角提出了缓和这些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藉此希望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本书主要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些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其中在阶层矛盾中深入剖析了贫富矛盾
热门推荐
  • 卓越管理者的365堂必修课

    卓越管理者的365堂必修课

    通 过本书,从管理 者内在的素质到外在的形象,你可以使你的管理生涯更富有活力,从决策、战略到危机、创新 等, 极大地提升你作为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并 总结了中外著名企业经典的管理案例,本书是为每一位有志成为管理者或正在任职 的管理者量身打造的管理成功教程,迅速 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由浅入深地阐述了每一位管理者从平凡 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365堂必修课,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 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从用人、授权 到激励、协调。提炼 出世界一流管理者的管理箴言,提供了管理 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的解决方案
  • 你凭什么工作比别人好

    你凭什么工作比别人好

    在职场中要战胜自己,就要剖析自己、正视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如果我们被眼前的安逸冲昏了头脑,在职能学习中不做好准备的话,就会常常处于被动状态,被周遭的人与事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提高职能学习,主要是在工作上找到高效率的方法,在本书中提到的36个方法,会使我们在职能学习中茅塞顿开,并在不经意中改变现有的职能学习方法。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发现通过对职能学习方法的改进,自己明显比周围的人更胜一筹,人生也许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创造奇迹……
  • 如意令

    如意令

    海先生、乔素素和海先生的前妻,海先生是成功的大教授,乔素素曾是某中学英语老师,现在是海先生的现任妻子。海先生的前妻已经去世,但依然与乔素素之间有竞争关系。付秀莹选择了一个敏感时间——清明节,海先生对死者的悼念以及拜祭都触痛了生者,于是死者和生者的竞争关系在这一天达到了高潮。付秀莹将乔素素、海先生心理的变化写得惟妙惟肖。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你应该知道的商务礼仪

    你应该知道的商务礼仪

    礼仪是人类生活学习的道德规范,它是在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对一个人来说,礼仪代表了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对国家来说,礼仪是文明的体现。从古至今,中国一直都是礼仪之邦,而社会发展到今天,工作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商务礼仪,这本书全面介绍了商务礼仪的规范,让我们在工作应酬时更加大方得体。
  • 荒村公寓(蔡骏作品)

    荒村公寓(蔡骏作品)

    当圣物玉指环回归地宫时,灵光闪现。千古之谜终于揭晓谜底。,某天,四个大学生突然来访。他们说看了“我”在《萌芽》杂志上发表的中篇小说《荒村》以后,被激起一睹究竟的欲望,执意去荒村探险。四人从荒村返回后,短短几天内纷纷遭遇意外。而“我”也收到了一个自称“聂小倩”的神秘女子的E-mail。从此,种种离奇古怪的现象便如鬼魅般死死缠上了我,根本无法摆脱。在极度恐惧的三十个白天黑夜里,我和小倩竟然深深相爱了。可是,来自荒村的笛声唤醒了她的记忆。小倩并不属于这个人间。我却期望还能见到她
  • 不可不知的科学常识

    不可不知的科学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大地芬芳

    大地芬芳

    脚夫陶秉坤救下沉潭的女子做了堂客,开始了拥有土地和发家致富的梦想,陶家的争斗与苦难从此也如影随形,而出身豪门的陈秀英却投身革命,弃爱情而为理想……
  • 中国文化未解之谜

    中国文化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桃花无意惹邪君

    桃花无意惹邪君

    穿越异世附身刺客之身,几经周折却将心失落;奈何天意弄人,一朝身世揭露,却没想到引发的却是另一个惊天的阴谋。为救他,她不惜以身犯险,待到尘埃落定之时,却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