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17

第17章 中古汉语"是"字判断句 (1)

一、中古"是"字判断句的使用情况

系词"是"字在上古后期产生,中古时期走向成熟。"是"字判断句在中古时期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是"字判断句在与其他各类判断句的竞争中,挫败其他各类判断句式,获得长足发展,此后成为汉语判断句所采用的主要句型,一直到今天。

与在上古后期只有零星用例不同,"是"字句到了中古前期已经有了较多用例,不过其在文献中所占比重除在佛教文献《修&中》中稍高外,在世俗文献和道教文献中所占比重都还比较低。而到了中古后期其所占比重大幅上升,《世说新语》中已达百分之四十强,《周氏冥通记》超过了百分之五十,而《贤愚经》甚至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字句在判断句中占有了绝对优势。下面从结构形式、构成成分、语义关系等几方面具体讨论中古"是"字判断句的使用情况。

(一)"是"字判断句的结构形式

汉语"是"字判断句的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是"字居于主语和谓语之间。中古时期"是"字判断句系词"是"有时处于判断谓语后,构成"甲,乙是"式,称之为"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与之相对我们把"甲是乙"式判断句称之为"是"字前置式判断句。相对于"是"字前置的例程句,"是"字后置式判断句是变式判断句,或者说是非典型判断句式。另外,"是"字句的主语、谓语有时可以省略,句中、句末有时可以出现语气词,于是造成了中古"是"字判断句形式复杂多样。

1."是"字前置式判断句

根据主语、谓语及语气词的隐现情况,又可以分为10小类。

A式:"甲是乙也"。这是在句中使用系词"是"的同时,句末缀帮助判断的语气词"也"字的判断句。如:

(1)鬷夷氏是其后也。(《论衡·龙虚》)

(2)人即是六畜之司命神也。(《太平经》卷93/137)

(3)一人当是侍者也。(《周氏冥通记》卷二)

(4)我是鬼王毗沙门天也。(《贤愚经》卷四,4/373c)

系词"是"字是在无系词判断句中演化出来的,作为无系词判断句,句末经常使用"也"字帮助判断,在系词"是"产生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句末仍然拖着"也"字尾巴,"是"字句发展成熟的过程同时也是句末不断脱落"也"字的过程。

有时由于类推作用或者表达更为丰富语气的需要,句末"也"字可以为"耳"、"乎"、"耶"等语气词所代替。如:

(5)僧弥勃然起,作色曰:"汝故是吴兴溪中钓碣耳!何敢诪张!"(《世说新语·雅量》)

(6)卿是天龙鬼神乎?(《贤愚经》卷一,4/355c)

(7)汝是某甲儿耶?(《古小说钩沉·冥祥记》)

B式:"甲是乙"。这是成熟"是"字判断句的典型形式。如:

(8)甲乙是其名。(《论衡·诘术》)

(9)佛是释种。(《中本起经》卷下,4/159b)

(10)林公云:"王敬仁是超悟人。"(《世说新语·赏誉》)

(11)我是桐柏仙人邓灵期。(《周氏冥通记》卷二)

C式:"甲者是乙也"。这是主语后和谓语后都缀有语气词的判断句,中古时期实际用例并不多。如:

(12)风雨者,乃是天地之忠臣也。(《太平经》卷96/151)

(13)又人者,是中和万物之长也。(《太平经》卷116/206)

(14)小花萠芽欲出者,是五道生死人也。(《修行本起经》卷下,3/469c)

(15)是少年者,即是其人身邪。(《太平经》卷54/81)

(16)茅定录说此者,是戒尔之深矣。(《周氏冥通记》卷三)

(17)此太子者,是常人耳。(《贤愚经》卷十,4/410c)

例(15)、(16)、(17)句末语气词分别用"邪"、"矣"、"耳"。

D式:"甲者是乙"。这是主语后使用语气词"者"字,谓语后不缀语气词的,出现频率也不高。如:

(18)人者,乃是天地之子。(《太平经》卷35/41)

(19)白净王者,是吾累世所生之父。(《修行本起经》卷上,3/463a)

(20)此梦者,是王福庆。(《修行本起经》卷上,3/463b)

(21)今此鸽者,是我之食。(《贤愚经》卷一,4/351c)

无系词判断句主语后经常使用语气词"者"字,起提顿语气、分割主语和谓语的作用,有系词判断句系词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分割主语、谓语,另一方面有消弥主谓之间停顿的作用,因此"者"字在有系词句中一般是没必要出现的,C式和D式实际用例并不多见。《太平经》中主语后用"者"字提顿与作者的语言使用习惯有关,汉译佛经中"者"字的使用可能是为了协调音节,满足四字格的形式要求。有时"是"字判断句中使用"者"字也起到了强调突出主语的作用。

E式:"是乙也"。这是主语省略,谓语后附语气词的,较为多见。如:

(22)如审可推引,则是物也。(《论衡·雷虚》)

(23)臣言:"是国教书师也。"(《修行本起经》卷上,3/465b)

(24)咸云:"是公辅器也。"(《世说新语·雅量》)

(25)刘曰:"正是我辈耳!"(《世说新语·品藻》)

例(25)句末语气词使用"耳"字。

F式:"是乙"。此式是主语省略,谓语后不缀语气词的"是"字句,在中古时期,特别是后期非常常见。如:

(26)师曰:"是大沙门所为。"(《中本起经》卷上,4/150c)

(27)谢曰:"故当是其妙处不传。"(《世说新语·文学》)

(28)即是相酬之告。(《周氏冥通记》卷三)

(29)王问之曰:"是谁家女?"答言:"是须达许。"(《贤愚经》卷十三,4/441a)

G式:"甲是也"。这是谓语省略,系词"是"后缀"也"字的,实际用例不多,在我们穷尽调查的六部专书中,只见于《太平经》《周氏冥通记》和《贤愚经》,各举1例:

(30)子今乐知天地之常法、阴阳之明证,此即是也。(《太平经》卷44/60)

(31)二又安此,更问,答:"此是也。......"(《周氏冥通记》卷一)

(32)海神复问:"何者是耶?"(《贤愚经》卷一,4/354c)

例(32)句末语气词用"耶"字。

H式:"甲是"。这是在典型判断句的基础上省略谓语,出现频率较低,在六部专书中只在《世说新语》中发现3例,列出如下:

(33)王大将军下,庾公问:"卿有四友,何者是?"(《世说新语·品藻》)

(34)又问:"何者是?"(《世说新语·品藻》)

(35)何处觅庾吴郡,此中便是!(《世说新语·任诞》)

I式:"是也"。主语和谓语同时省略,只保留了系词"是"和语气词"也",出现频率不高。如:

(36)如审是也,钟鼓(而)不[而]空悬。(《论衡·雷虚》)

(37)瓶沙问言:"将非悉达乎?"答言:"是也。"(《修行本起经》卷下,3/468b)

(38)今悉有此,似当是也。(《贤愚经》卷十二,4/433a)

(39)指嘉曰:"此君小异,得无是乎?"(《世说新语·识鉴》)

例(39)是疑问判断句,句末语气词用"乎"。

J式:"是"。主语和谓语都省略,只用系词"是"字表示判断,用例也不多。如:

(40)窦太后言于景帝,召见问其故,果是,乃厚赐之。(《论衡·吉验》)

(41)而问鱼言:"汝是迦毗梨不?"答言:"实是。"(《贤愚经》卷十,4/422c)

(42)因一日独卧草中,忽见一道人来相问:"汝是韩睦之儿非?"即惊答曰:"是。"(《系观世音应验记》)

(43)融与吏部尚书何戢善,往诣戢,误通尚书刘澄。融下车入门,乃曰:"非是。"(《南齐书·张融传》)

这种句子"是"字较少独用,其前面往往带有一个修饰成分,以上例(40)、(41)、(43)分别用副词"果"、"实"、"非"修饰。

2."是"字后置式判断句

根据主语、谓语的构成及语气词的使用情况,又可细分为6类,即:

K式--甲,乙是也;

L式--甲,乙是;

M式--甲者,乙是也;

N式--甲者,乙是;

O式--乙是也;

P式--乙是。

下面依次各举2例:

(44)贤之纯者,黄、老是也。(《论衡·自然》)

(45)尔时高行梵志,则吾身是也。(《中本起经》卷下,4/163c)

(46)尔时梵天大王,今父王净饭是。(《贤愚经》卷一,4/351b)

(47)"大道筋",从腋下抵股者是。(《齐民要术》卷六"养牛、马、驴、骡第五十六")

(48)尔时忍辱道人者,我身是也。(《中本起经》卷上,4/149a)

(49)冥者,周生是也。(《周氏冥通记》卷二)

(50)尔时须阇提太子者,今我身是。(《贤愚经》卷一,4/357a)

(51)时毒蛇者,今舍利弗是。(《贤愚经》卷三,4/369c)

(52)余再拜顿首,求乞一言,神人乃住,告余曰:"汝闻昔有韩众否乎?"答曰:"尝闻有之。"神人曰:"即我是也。"(《神仙传》卷八)

(53)尔时太子摩诃萨埵,岂异人乎?我身是也。(《贤愚经》卷一,4/353b)

(54)尔时大王摩诃罗檀那者,岂异人乎?今我父王阅头檀是。(《贤愚经》卷一,4/353b)

(55)时国王提毗,缘供养师子皮故,十万亿劫,天上人中,尊贵第一,修诸善本,今弥勒菩萨是。(《贤愚经》卷十三,4/438c)

"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主要在佛经中使用,世俗文献中用例较少。在我们调查的六部专书中,《论衡》和《周氏冥通记》各有1例,《修&中》中有7例,而《贤愚经》竟有145例。

另外,连用"为"、"是"两个系词的判断句,第三章已作讨论,此不复谈。这类判断句记为Q式。

如果对各小类"是"字判断句再加以概括,那么可以得到6类判断句式Q式是一种非常规的、错合使用的判断句式,出现数量也极少,没有概括在内。:

子式--[甲]是乙;

丑式--[甲]是乙也;

寅式--甲者是乙(也);

卯式--甲是(也);

辰式--是(也);

巳式--[甲](者)乙是(也)。

子式是典型的"是"字判断句式,由于主语可以省略,所以实际包括上面的B式和F式。丑式是句末缀"也"字的判断句式,主语可省,包括A式和E式。寅式是主语后附"者"字的,包括C式和D式。卯式是谓语省略式,包括G式和H式。辰式是主、谓俱省式,包括I式和J式。巳式是"是"字后置式。

典型"是"字判断句式即子式,在中古前期所占百分比还不是很高,而到了后期此式在各类判断句式中占有了绝对的优势,《贤愚经》百分数与同期其他文献相比不是很高,是因为该书中"是"字后置式判断句占去了较大份额,如果不计后置式,子式在前置式判断句中所占比重当在百分之八十以上。与子式相反,丑式即句末附语气词的由前期到后期所占比重明显下降,这说明由前期到后期"是"字句句末"也"字脱落幅度较大。主语后附"者"字的寅式除在《太平经》和《修&中》中所占比重稍高外,其他文献中用例极少,占百分比较低。谓语省略的卯式在中古时期出现频率并不高。主谓俱省的辰式出现频率也不高,只是在《论衡》中占有了较高的比例。而巳式即"是"字后置式主要见于汉译佛经中,《贤愚经》中所占百分比高达38.3%。

(二)"是"字判断句的构成成分

1.主语的构成

"是"字判断句主语既可由体词性成分充当,也可由谓词性成分充当。体词性主语中最常见的是名词及名词短语。如:

(56)夫火者,乃是天之心也。(《太平经》卷92/135)

(57)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皆少而聪惠。(《世说新语·言语》)

不仅普通名词可以充当"是"字句主语,中古时期,特别是到了后期,方位名词、时间名词也可以充当"是"字句主语。如:

(58)昨夜山上是何火光?(《古小说钩沉·冥祥记》)

(59)牛屋下是何物?(《世说新语·雅量》)

(60)此中最是难测地。(《世说新语·雅量》)

(61)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三秦氐、羌。(《宋书·臧质传》)

(62)前左右即是许长史旧墓。(《周氏冥通记》卷三)

(63)仍问曰:"今是吉日,日已欲中,卿斋不?"(《周氏冥通记》卷一)

(64)十日,见洪君、范帅云:"明是戊寅,上玄治建,可戴屋。"(《周氏冥通记》卷四)

(65)诸臣咸言:"今正是时。"(《贤愚经》卷八,4/403a)

例(58)~(62)是方位名词充当主语,例(63)~(65)是时间名词充当主语。方位名词充当主语具有称代性,判断对象在语义上实指处于某方位的事物,而时间名词作主语不具有称代性,二者存有差别。方位名词、时间名词充当主语是"是"字句在中古时期的新发展。

代词也经常充当"是"字句的主语,出现频率仅次于名词。如:

(66)吾真是佛。(《中本起经》卷下,4/159b)

(67)王丞相闻之曰:"此是有情痴。"(《世说新语·纰漏》)

同类推荐
  • 职工快乐工作

    职工快乐工作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王家岭的诉说

    王家岭的诉说

    “这是一起造成38人死亡、115人受伤的极其严重的责任事故”。这是一部直赴灾难现场,用事实的真实追踪描述还原灾难的内情文学报告,是超越了新闻报道的直观表层描述之后的事实和理性思考与追问。《王家岭的诉说》是一部典型的灾难文学作品。赵瑜率队,五作家察访祸灾真相;矿工诉说,众难友揭秘国字煤田。深度解答网民疑团,王家岭上生死实录;严格拷问矿主良知,黄河赤子气贯全书。
  •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这里浓缩了中国社会近六十年的风雨变迁,描绘了那个激情年代的人生百态;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细细品读这些珍贵的独家资料,在流金岁月中慢慢感悟人生,接受时代洗礼!
  • 人口与姓名(和谐教育丛书)

    人口与姓名(和谐教育丛书)

    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体,有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有自身遗传、变异以及全部生理机能。实现生命活动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本书介绍了与人口科学及人口发展历史相关的之时,也技术了姓名发展的过程。
  • 教师礼仪修养

    教师礼仪修养

    本书主要包括礼仪基础知识、教师仪容礼仪、教师仪态礼仪、教师服饰礼仪、教师的语言礼仪、教师教学教育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凤凰浴血之女状元

    凤凰浴血之女状元

    某妖白衣对她说:“官人,此生不可再负妾身!”某妖孽太子道:“你不能不喜欢我,你只能喜欢我!”某冷酷杀手幽僵道:“你是娄姬苍,我就不能杀你,还要保护你!”蓝大少道:“小姑娘,在下活了三百多年了!”哈?妖,鬼,人,仙,她区区一个想过平凡日子的穿越女,为报仇改名换姓而已,谁知同时也换来了桃花朵朵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痞子校草恋上公主杀手

    痞子校草恋上公主杀手

    虽出黑帮,但心善如仙。当年心软中恶果。但青梅竹马的他,为了自己而永远沉睡之际,她还是那个善良如仙,活泼如精灵的女孩吗?订婚当天,就是他死之日。急救室门口,原本属于自己的订婚礼服却穿在了昔日的好友身上。友情,爱情的背叛,最爱自己哥哥的离去,令她身心俱灰。她选择了离开,她选择了报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赛特的生平和总体创作情况。第二章以《如意郎君》的思想内容为研究对象,指出这部作品对西方文化、世俗主义和宗教宽容、印度现代化发展以及中产阶级壮大等社会问题的看法。接下来的四章从空间、性别、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对小说进行研究。第三章从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切入,指出了作家虚构的布拉姆普尔城象征了50年代初期的印度,还分析了文本内部空间象征手法的运用。第四章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如意郎君》中的男性和女性形象构建与更新一代人物所承载的象征意义。第五章重点研究《如意郎君》的叙事结构。第六章对赛特的本土语言与英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 锦绣满园:农妇生活攻略

    锦绣满园:农妇生活攻略

    【已完结】一朝穿越,醒来就被人说是死了,华丽丽的‘诈尸’,吓到了前来诊脉的‘山羊爷爷’。穿越到农村没有什么不好,都说庄户人家老实,各种淳朴,为毛我见到的却个个是极品?仗着自己是老大家的大伯父一家横行霸道。小姑就只是个说三道四的婆娘,颠倒是非的婆娘。罢了罢了,大不了找个男人嫁了,带着爹娘摆脱这糟心两家子。但是为什么好不容易遇到如意郎君,为毛又有两个极品小姑子?且看现代犀利女如何智斗极品带着全家发家致富!
  • 企鹅超链接

    企鹅超链接

    在这个网络风扉全球,QQ叩享人生的时代。 白裙子——一个寄生于网络的宅女, 当资产只剩下一张床,寂寞只剩一根烟,财富只剩一枚QQ的时候, 一次网络的延迟,QQ神密的变化,将她的生活一分为二。 QQ链接未来,跳转非一般的空间,小小企鹅陪其独闯天下。 现实世界里面对复杂的情感纠葛,她如何逐一叩开心门; 未来世界里面对庞大的兽群攻击,她将如何将其俘虏称臣,两个世界里……… 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白依珊也有句名正言顺的话要宣布: “如果给我一个QQ,我将拯救一个人,拯救一颗心,拯救一个家庭!拯救一个世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呆萌公主俏王妃

    呆萌公主俏王妃

    穿成了公主,不仅失忆受伤,还斗奸妃、惩皇子、反太后应接不暇;灵贵妃使计让慕妤公主和亲,怂后力保,她却自告奋勇,帅气王子如可应付这鬼主意层出不穷,萌翻天下的太子妃?
  • 面具与火焰(魔力校园)

    面具与火焰(魔力校园)

    在一只黑猫的带领下,安小小在学校的树洞里得到了一只神奇的面具,面具令她能够听到别人的心声。而她的同桌丁翘楚却发现自己能够操控火焰。原来丁翘楚的真实身份是妖魔混血儿!城市里连续发生了好几起纵火案。丁翘楚和安小小配合无间,找到了真凶。为了救安小小,丁翘楚爆发了妖力,手心出现了火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