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400000041

第41章 壮族"三月三"歌节的文化定位及其文化意义 (3)

其三,用象形文字来书写。"人类最早的语言是诗的语言,节日是民间百姓的节日,是对日常生活的补偿和平衡。节日大约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才逐步确立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起到了社会安定和稳定的作用。节日是为民间百姓设立的,或者说是民间百姓为自己设立的,节日都是人类生存、生活、发展需要的结果,因为统治者不劳而获,天天过节,过年过节对于他们来说并非是超常生活的呈现,而是一种惯例或者一种仪式而已。一方面强调这一节日庆贺对象的重要性,从而使之区别于日常的其他时间。但作为民间百姓则不然。他们在平常生活中受尽压迫、剥削,生活对于他们是痛苦而不是幸福,生活使他们成为非人、异化的人。

因而节日对于民间百姓而言就具有不同于平常痛苦生活的幸福生活的意义,激发起生命的激情、活力和冲动,作为对平常生活的补偿,从而暂时满足了对生活的欲求和愿望,平衡了因生活不幸而造成的心理失衡状态,缓解了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调节和协调了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使社会取得一定程度的安定和稳定的效果。当然,用寓言故事来说话,同时也使民间百姓在节日生活中暂时忘掉痛苦和烦恼,用幸福和愉悦麻醉自己,从而在节日中淡化和消解了内心矛盾和社会矛盾。作为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少数民族,人与自然的矛盾往往超过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故而阶级矛盾相对而言稍微淡化。少数民族的节日,与其说是为了缓解阶级矛盾,特别的意义,不如说是为了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在节日的欢庆中暂时忘掉人与自然矛盾和生活中的艰难和苦恼,获得心灵的平静和安宁,获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诗歌的功用逐渐会转移或被语言、文字等其他文化形式所替代,因而诗歌的深层功用和意义就被掩盖或淡化,但它仍在一些距离现代文明和先进文化较远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尚不发达的少数民族中发挥直接功用,因而民歌成为民族生存、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并占有重要位置和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通过民族性节日来缓解民族矛盾,在欢乐和愉悦中暂时忘掉民族欺辱、民族压迫带来的痛苦,从而使有限的生命得以延长和延续。当然,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

所谓"美化",指节日生活以各种节庆形式和各种纪念庆贺活动的仪式从而打扮、装饰生活,使生活美化。因而节日的美化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方面可能粉饰生活,使真实的生活在节日中变得虚假,实质上就是人类对自己有限生命时间中的一部分生命时间加以特殊对待和珍惜,使生活中的苦难、困难、艰难、曲折的一面被歌舞升平的现象所掩饰和遮盖;但另一方面,也可能通过美化而使生活呈现出一种理想化的美好生活形态,吻合人类社会发展不断向上追求的目标和愿望。因而人们常在平时拼命干活以赚钱,问其赚钱目的是什么时,回答是为了过节、过年。因此盼望过节过年其实质就是在盼望理想、愿望,因为节日比平常过得更美好、更幸福、更愉快,从而体现出时间的价值和意味;同时人类借助创造节日使其平凡普通的日常生活呈现出超常性、非常性、特殊性,节日就是幸福生活、美好生活的同义词。如果每一天生活总像过年过节那样,生活也就幸福美满了。正如前文论及的节日是对日常时间的超越,具有超常性、非常性、异常性和特殊性一样,节日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而独立抽绎出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日常生活没有的特殊效果和意义,激发起生命对生活和理想的追求和热情。因此,从褒义角度理解"美化"则是说明人类向上追求一种理想、愿望,是指生活的提升和升华。"三月三"歌节也是使平常生活化、世俗化、功利化的民歌通过节庆形式而呈现出特殊的、独立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使其民歌在节庆中更具有活力和创造力,也使人们在节庆特殊语境中获得民歌带来的美感。

其四,节日是一种社会群体活动,通过节庆进行文化交流和社会交往,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调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还与人类的自身繁衍和人类素质的提升有紧密联系。当然,增强集体观念和团结友爱的意识。人类的群体意识是在群居及其群体活动中形成的。在原始社会中,人类面对自然的威胁,必须组合成一定的群体才能抗拒侵害,也才能在人与自然的矛盾中取得胜利。

如"三月三"歌节为何以歌为节,将一天当作十天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又构成阶级、民族、集团、党派,也是人类的群体性的表现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激发起人类对自身生命的体验和感情,大工业机器生产使人类分工与协作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生活状态和方式,城市、城镇的兴起也使人类的群居越来越密集,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淡化或替代了节日原有的聚合群体的功用。

但传统节日一方面作为惯例也逐渐形成一种生活的模式或仪式,年复一年的过年过节已使人们习以为常了;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超越民族、地域差别、职业分工差别、城乡差别、等级差别的统一的活动行为方式和认同的形式,节日实质上仍发挥出集合、聚集、协调、谐和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作用,从而也发挥出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作为少数民族的节日,歌与人类的生成、发生、起源有紧密联系,更是能使其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本民族的节日就是该民族的生日、喜日,使这一民族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相亲相爱、团结协作,从而使民族在节日里真正成为民族共同体。"三月三"歌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歌、赛歌。少数民族就会因其重要性而约定俗成设定歌节。

这种带有竞赛性质的唱歌形式,除其表现自我、表达对对方的敬爱和情爱之情的因素外,还有两个深层原因:一方面是通过这类集体活动增强交往和交流,从而也达到协作、协调和团结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的竞赛、争斗、对抗本能和潜意识的一种转化和替代方式。民间传说故事中的刘三姐就曾经与地主老财及其所聘请的"秀才"们对歌,人类借助创造节日而有意或无意地使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不已的时间呈现出超常性、非常性、特殊性,这其中反映出的阶级斗争、贫富斗争及其阶级意识、对抗意识在现实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歌节的对歌、赛歌活动中,将这种对立和矛盾无意中淡化和削弱,从而将其转化为另一种更为人性化、民族化和超阶级化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曲折隐晦地起到了调节、协调、缓解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目的。

其五,节日具有全民狂欢的特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等级、身份、地位的差别,其一,使人找回自己的尊严、自由和平等。在阶级社会或等级社会中,人是划分为不同的阶级、等级,从而有不同的身份、权力、地位。在阶级社会中劳动人民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是一个异化的人或非人,连起码的做人的尊严、权力都没有,每一具体的节日除以上所述的共有的人类学意义之原因外,更谈不上有社会地位、文化身份。从这层意义上而言,另一方面也庆贺人类和民族通过民歌而使其本质、本质力量对象化,从而达到对人类和民族自我确证的目的以及延长人类有限生命并使生命呈现意义的目的。因而阶级社会是一个不平等、不自由、不民主的社会,是对人性摧残和歪曲的社会。但在节日中,在这有限的属于自己的娱乐时间中,人们暂时摆脱了平日生活的压迫,摆脱了不属于自己而属于他人的时间的压迫,摆脱了身份、地位、等级的约束,提高生命质量的一种形式。同时,从而在节日时间中获得暂时、相对的平等、自由、人权,也获得了精神的慰藉和心理的平衡。总之,在节日时间中,人才有可能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是一个属于自己的人,是一个摆脱各种束缚和压迫,从而使之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将不断循环的季节时间中的一部分时间有意抽取出来而赋予独立,获得身心解放的人。

巴赫金在《〈弗朗索尼·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民间文化〉导言》一文中指出:"在这里,节庆性成为暂时进入人人公有、自由、平等和富裕的乌托邦的大众第二生活形式";"与官方节日相对立,狂欢节仿佛是庆祝暂时摆脱占统治地位的真理和现有的制度,庆祝暂时取消一切等级关系、特权、规范和禁令。所谓"陌生化"就是使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通过节日的形式而由熟悉变为陌生,从而激发起人们对生活的新鲜感觉和激发起对生活的活力、创造力和激情。这是真正的时间节日,不断生成、更替和互新的节日。这同一切永恒化、一切完成和终结相敌对。它是面向永远无限的未来的";"在封建中世纪的严格等级制度背景上,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等级和行会隔阂背景上,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之间这种不分彼此、不拘形迹的自由接触,给人以格外强烈的感受,成为整个狂欢节的世界感受的本质部分。异化暂时消失,人回归到了自身,人在人群之中感觉到自己是人。这种真正的人性关系,不只是想象或抽象思考的对象,从而以此延长和延宕其生命的长度,而是现实实现的,在活生生的感性物质接触中体验到的。

所谓"超常化",指节日生活超越日常生活的常态而异常化,从而消解生活的一般性、普遍性、共同性而呈现出特殊性、个别性、个性,节日生活才显示出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也才使在节日生活中的人们充分享受到生活的真正乐趣和幸福,从而在节日生活中获得愉悦和美感,更与人类的生存、存在、生活、发展有紧密联系,消除日常生活的疲劳和烦恼,达到超越日常生活的目的。

乌托邦的理想同现实通过这种绝无仅有的狂欢节世界感受,暂时融为一体。因而在节日生活中,人们使平日被熟悉的生活所钝化的感觉重新恢复,似乎过着一种新的生活从而珍惜生活,还有着自身的、个体的、具体的原因。"西方狂欢节作为民间百姓的盛大节日,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狂欢,在全民狂欢活动中消解了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差别,这一特殊生命状态与日常生命状态的鲜明对比和强烈反差,每个人都还原为真正的人,而非带着社会地位、身份面具的人,也并非异化的人、非人。因而在狂欢表达形式上就有假面、笑谑、怪诞、仪式等各种表现原则和表现方式以达到狂欢的效果和目的。中国虽然没有狂欢节,但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侗族的"花炮节",其狂欢程度是不亚于西方的狂欢节的。尤其像"三月三"歌节这样的以歌代言的节日中并不缺乏狂欢的特征和要素。在"三月三"歌节中,从而发现人类早期是以歌代言、以歌代历史的言说方式。诚如维柯在《新科学》中所云:"最初民族都用诗性文字来思想,不时泛起狂欢的浪花。

其二,节日是日常生活的陌生化、超常化和美化。诸如有戴着面具的傩舞,也有画在脸上的脸谱的所构成的假面;有尽情尽兴的欢歌狂舞,也有豪饮的放歌;更不乏青年男女唱情歌以谈情说爱和对歌中的针锋相对的舌战等等,都使歌节处于狂欢的状态,并最后达到狂欢的主潮。因此,"三月三"歌节的深层文化意蕴和社会作用也不亚于巴赫金所论及的狂欢节意义和功用。

节日是为人设立的,也就是人类最早是以诗、以歌的形式和方式来生存、生活的,尤其是为了在阶级社会中占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民间百姓而设立的,节日的民俗性、民间性、民族性决定了它的功用和价值,也决定了它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这正如巴赫金在《拉伯雷小说中的民间节日形式和形象》一文中所指出的:"民间节日形式展望未来并且展示未来--'黄金时代'--对过去的胜利:全民富裕、自由、平等和愽爱的胜利,人民的永生是未来取得这一胜利的保证。新事物的诞生、繁衍和进步,象旧事物死亡一样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事物不断转化,优者使劣者变为滑稽,也使自己的有限生命呈现出活力和创造力,优胜劣败。因此,因而节日生活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其超越的方式就是陌生化、超常化和美化。在世界和人民的整体中没有恐惧的位置;恐惧只能进入与整体分离的局部,只能进入与新生环节割裂的垂死环节。世界和人民的整体是雄伟乐观而无畏的,这个整体就通过一切狂欢节形象的嘴巴说话,它主宰着狂欢节的气氛,这种气氛迫使一切人和每个人共享整体感。"西方人的狂欢节与中国壮族的"三月三"歌节都作为民间节日而具有巴赫金所描述的这些特征和本质,都导向对人类和人性的充分肯定和礼赞,其人类学的解释就自然会将人类与民歌联系起来,都充分表现出人的本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人对自我的确证,从而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具有永恒的魅力和永久的生命力和活力。

让我们像过节日那样过好生活的每一天,让生活的每一天都成为我们的节日,成为我们理想的真正实现。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同类推荐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
  •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时间跨度数千年,从诸神创世到明治维新前的历史;人物涉及成百上千万,从高天原的神灵到难以定论的神武天皇,从大权在握的女天皇到美艳绝代的宫妃,从奇谋异策的豪杰到权重朝野的将军……各色人等,一个个惟妙惟肖;事件不胜枚举,从诸神创世到神武建国、大化革新、仿效汉唐、源平合战、德川幕府。一幕幕内乱纷争、勇武好斗的惨剧;一桩桩争权夺势、君臣反目的闹剧;一件件家族情仇、父子相残的悲剧……以全景视野扫描日本历史,透析她错综的步伐、曲折的轨迹,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日本千年历史的传奇与真实。在潇洒流畅的笔锋中启悟智慧,在幽默诙谐的解析中知史明鉴。
  •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本书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脉络。以及古今各阶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并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对个人层面的修身养性,还是社会层面的治国安邦,尽力展现古代东方文化的思想精髓,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以豁达恢弘的气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向读者展开一幅中华文明的画卷;同时以凝练的笔触,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着力阐述古代中国文明是如何哺育出中国宗教和哲学传统的。本书加入了许多有意思的“文化常识”板块,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希望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有所收获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巾军起义》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讲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和方国珍发动红巾起义的全过程,以及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的始末。
热门推荐
  • 广告是怎样产生的

    广告是怎样产生的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重生之前妻要改嫁

    重生之前妻要改嫁

    现代重生文有一种女人,她既没有惊艳的容颜,也没有令人着迷的魔鬼身材,却偏偏对男人有着致命的吸引!一场穿越,使她重温校园时光!一场盛宴,命运之轮由此开始运转!那个优雅慵懒的危险男人说:“不就是一个瘦弱的女人么,怎么就刀枪不入?”一向冷竣高贵漠视万物的男人说:“她是最了解我的女人!”温和儒雅的韩国男人,“我曾经拥有过她,却没能留住她!”冷酷如同少女偶像的男人,“她是永远高不可攀的女人!”吸引有的时候只是一种味道,一种感觉!那种极致的诱惑的确是令人无法抗拒!——————片段一:沈卿冷笑一声,撇了他一眼,下了床,问道:“宗政先生,您不觉得您是在啃嫩草吗?”宗政苍眸中立刻变得清明起来,挑起一边眉问道:“你是说,我是老牛?”片段二:“你的表现,实在不像一个不满20岁的小女生,你能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她扭身看向宗政苍,语气轻松的说道:“不知你有没有听说过借尸还魂?其实很简单,就是我附到了沈卿身上!”宗政苍呆在原地,“借尸还魂”?嗯!这样倒是说的通!不对,哪有这种事?居然敢耍我!他捏紧手指,暗自咬牙!哼!可别落在我手里!片段三:“看这次我们谁胜谁负!”林正扬说的颇有自信。“谁赢倒是不知道,不过我敢肯定不会是你胜!”“哦?这么肯定?”林正扬挑眉。“看结果罢!”沈卿笑得自信。——————本文纯属虚构,禁止模仿!
  •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本书收集整理了部分专家、记者发表于各类报纸杂志的作品将其汇集成册,捧给关心支持格萨尔文化事业的朋友们。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樊海燕小说两种·非常妩媚

    樊海燕小说两种·非常妩媚

    从《守身如玉》到《喜欢做情人》再到《非常妩媚》:《守身如玉》是原先定的书名,拟写在浮躁、混浊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特别是意识操守的坚持。尚未动笔就感觉有些复杂,意识这种东西不明朗,难把握;转念又改成了《喜欢做情人》,和女友、妹妹多次讨论,写些什么内容?向哪个方向进行?那段时间,母亲回北方过七十岁生日并做“金婚纪念”,我们几个小辈都有些“鬼鬼祟祟”的,生怕被母亲听到,她们那个年龄,特别是她们那种传统意识的女人,是不能接受“情人”这个提法的。
  • 原来我只是忘记和你说再见

    原来我只是忘记和你说再见

    在某一个平凡的瞬间,遇上改变一生的人。人潮熙熙的地铁站口,穆岚初遇程静言,从此被带进一个五光十色的全新的世界。他是不可一世、星光璀璨的影帝,带着迷人心智的优雅和桀骜。他教她演戏,教她生活,教她爱,却在相知相好的甜美里,蓦然抽身离开。天堂到地狱,同样也是平凡的一瞬间。摔得遍体鳞伤的穆岚,终究还是要自己爬起来,自己走。好在还是有别的同行人——大大咧咧的周恺,面冷心软的唐恬,仗义直言的白晓安,还有,何攸同。她用顽强武装自己,以时间治愈伤痕,却在接受欢呼和赞美的同时,把真心藏到了最深的黑暗处,曾几何时,再也看不见最宝贵的东西。直到威尼斯。师长的突然离世让当年仓促分开的两个人再次合作,然而岁月流逝斗转星移,无论是穆岚,何攸同还是程静言,都不再是当年的彼此。这充满迷雾和荆棘,却同样也满是鲜花和希望的一程里,谁才是真正的同路人?穆岚也曾经看错了。聚光灯前的他们也好,普通柴米油盐中的我们也好,总有这样的时刻——爱上你,从而生命里忽然开出一朵花。茫茫人海,相识相遇,相聚相爱,于万千人之中。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无上狂尊

    无上狂尊

    陆青阳,魂穿异世,带着游戏中医师技能穿越神州,化身儒门书生,挑战儒门礼法和道德,征战异世各路天才强者,以医师技能为辅,争霸天下,成就一代雄主
  • 让学生遵纪守法的故事

    让学生遵纪守法的故事

    本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三生仙途为君来

    三生仙途为君来

    (原绝世天妃:妖孽夫君太难驯)她本是现代一名普通的少女,机缘巧合下得道成仙。众神之巅,忽遭众叛亲离灰飞烟灭。谁知天道开启轮回,再度睁眼,她已是冷家身负诅咒的灾星。受人欺凌又如何,她可是天外天修为最高的神仙,即使废柴也能逆天!“只要我在的地方,谁也别想动我的人!”烛都百朝,他立万人之中,定下此生诺言。某女气结,“我什么时候成你的人了!”他大手一甩,一张卖身契白底黑字,直接晾在众人眼前。“你敢威胁我!等本姑娘将来成仙,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某女气急跺脚,他脸上的笑容却染上蚀骨柔情,“娘子发话,怎敢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