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400000001

第1章 蜀道遗产与区域文化 (1)

蜀道遗产与区域文化

谭继和

内容提要:"蜀道"遗产应是指它的狭义内涵,即川陕金牛道为主体的陇蜀道的统称。它包括剑门道、石牛道,翻越秦岭的褒斜道、陈仓道、傥骆道、子午道等众多线路。"蜀道"线路遗产有多种多样的文化特色。现在需要促进"蜀道研究"思路的转型:一是由以单纯线路的研究为重,转向以地方文化板块与蜀道历史发展的关系为重的研究。二是由线路上分布的各民族单向的研究,转向各民族凝心聚力、和谐发展与蜀道历史发展的关系的研究。三是由路线名称、线路考据、地名考据为重的研究,转向蜀道线路各个连接点,特别是生长出的城镇市场网络体系的研究为重。四是在加强物质遗产研究的同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关键词:蜀道;文化遗产;巴蜀文化;秦陇文化;中原文化;蜀道研究

四川文化线路遗产非常丰富。向北有川陕金牛道,向东有川鄂三峡路,向南有川滇五尺道,向西南有邛笮道。如果细分,每个方向还有若干条文化性的线路。西南方向的线路还通向缅甸、印度,直到大夏(阿富汗),这条秦汉时期的国际线路,在20世纪80年代被李绍明、童恩正、林向等学者取名为南方(或西南)丝绸之路。这多是指巴蜀南北纵向的通道。到唐宋时期以后,巴蜀与西向少数民族的贸易发展起来,西向横贯线路的重要性突显出来,被称为茶马古道或盐茶古道。从先秦至今,巴蜀不少地区留下了数量不小的线路遗迹遗存,留下了线路肌理和线路分布脉络,留下了因线路交通而形成的名城古镇网络体系,留下了不少自然人文胜迹,这就是我们今天保护和研究的线路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今天讨论"蜀道申遗"问题,需要在这众多线路遗产中,找出一条代表性很强、地标性很突出、历史根脉传承遗存遗迹丰富、巴蜀特色个性特别鲜明的古道,命名为"蜀道"。这条"蜀道"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影响,均与世界文化线路遗产的要求名实相符,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完成的研究任务。我以为这条线路应以金牛道(或称石牛道)为主,给它加个"蜀道"的名称,庶几符合"申遗"的要求。

一、关于"蜀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今天"蜀道"遗产一名,应是指它的狭义内涵,即川陕金牛道为主体的陇蜀道的统称。不是指它的广义外延,即四川盆地四出古道的统称。它的起点是成都,它的山川灵脉的亮点是剑门和秦岭,它的古城古镇的结晶是利州、昭化、巴中、剑南、雍邑(凤翔)、汉中、城固,直到关中长安,它包括剑门道、石牛道,翻越秦岭的褒斜道、陈仓道、傥骆道、子午道等众多线路。它的特色是"千里栈道"或曰"栈道千里"。

这样命名有它的历史渊源。历史上,最早最突出的称谓和特色是"蜀道难"三字。早在汉代乐府古相和曲中就有《蜀道难》一曲,证明"蜀道"一词出现在汉代,最初是同剑门关地理的险峻联系在一起的。从南朝梁简文帝到唐代李白,其间有十余首《蜀道难》诗作问世,"蜀道"一词遂广为人知。

先秦时期,蜀王与秦惠文王相会于雍,开辟石牛道,翻秦岭,过剑门,留下了秦蜀互相嘲笑、五丁力士开山、秦五妇望夫石等奇幻的神话故事。开辟这条路是非常艰辛的,经过了"地崩山摧壮士死"的大地震,创造了"天梯(木栈)石栈相钩连"的栈道奇迹。这条道路在历史上起了极重要的作用,甚至一度是秦陇与巴蜀之间的唯一通道。所以,《史记·货殖列传》说这条线路的特点是"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隙"字,按照《史记集解》引徐广的解释:"隙者,间孔也。地居陇蜀之间要路,故曰隙。""隙"就是秦陇与巴蜀之间唯一有孔隙交通、货物交流并多商贾的要道,依赖"褒斜馆毂其口",且是唯一"以所多易所鲜"的通道。不少陇与蜀的"富商大贾"由此而"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直到汉代,根据《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载,蜀地饶产卮、姜、丹砂、石铜铁竹木之器,其市场影响范围已扩展至整个西南以及西北部分地区。向北通过褒斜道,与长安相连接,成为以长安为中心的全国商业网的一部分。

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这条路伴生的有好几条通向秦陇和中原的线路,都可算在这条蜀道内,但它的主干道路是金牛道(石牛道)。具体地说,指的是三谷四栈道。明人王士性《广志绎》说:"自秦入蜀有三谷、四栈道。三谷者,其西南曰褒谷;南曰骆谷,从洋入;东南曰斜谷,从郿入。""其栈道有四出:从成、和、阶、文出者为沓中阴平道......从两当出者为故道(即陈仓道)......从褒、凤出者为今连云栈道......从城固、洋县出者为斜骆道......"这"三谷四栈"是"蜀道"的狭义概念。杜甫诗里讲的"汉北""巴西道路","汉北"指褒斜,巴西指"绵汉成都"(见《王命》一诗),也是用的这个狭义。我们今天"申遗",应该根据前人这些中心概念,使用"蜀道"概念的狭义,即指金牛道为主干的三谷四道。这条路在唐代称为"石牛道",又称为"剑阁道",又称为"飞梁阁道",这些称谓见于《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普安县"一条中。这是线路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古已有之的名称,与"南丝路"这个今人名称是完全不一样的,其文化符号学的意义显然更为深厚。

"蜀道"概念,除了上述狭义内涵以外,还有广义外延的一面,这也是交通文化的历史发展,特别是唐代以来交通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杜甫诗里多次提到"蜀道",有时指狭义,如《石柜阁》、《奉汉中王手札》等诗;有时又指广义,包括江峡,如《黄草》、《赠虞十五司马》等诗。

蜀道是难,还是易?中唐以后出现了不同意见。李白《蜀道难》一诗为盛唐时期开元年间所作。到中唐时期,韦皋镇蜀,其门人陆畅反其词而作《蜀道易》,首句为"蜀道易,易如履平地",韦皋大喜,送他罗锦八百匹。由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这条剑阁道即石牛道的交通已有大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线路,不再只有一个唯一的孔道,也就不是那么难了。郭沫若曾引用此句诗,创作新的《蜀道奇》,指现代蜀道海陆空的发展,这是后话了。

大概因了中唐以来的社会背景,宋以后,李白的《蜀道难》是指北面石牛道陆路,还是指东面出峡的水路,就出现了争论。明人王士性《广志绎》明确否定李白《蜀道难》是指北面的栈道,而认为是指"归、巴陆路,正当峡江岸上,峻阪巉岩,行者手足如重累",特别是指秭归城外的"人鲊瓮"和夔州的"鬼门关(即瞿门关)"。这个争论,实际上是把"蜀道"的概念向外延部分扩大了,不仅指向北,而且指向东。到明清以降,就把"蜀道"这个概念逐步扩大了,延伸为四川盆地四出交通线路的泛称。特别是宋代茶马互市的发展,茶马道、盐茶道也成为"蜀道"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外延的扩大。

发展到今天,"蜀道"概念就自然出现了狭义和广义、内涵和外延的争论。不过,从上述蜀道交通遗产发展的历史来看,"蜀道"一词应以狭义为宜。因为汉唐时期西北方向河西走廊与西南方向川滇、滇缅道这两条一南一北丝绸之路是不相交的,而金牛道(石牛道、剑阁道)正是连接这两条路的轴线,具有交通中枢的地位。再从唐宋以来西向的茶马古道的发展来看,金牛道又具有连接茶马司和盐茶司集散中心和管理中心的重要意义,因此,最好以这个狭义作为"蜀道"的内涵为宜。它的最突出的特色遗产,就是两千多年来的栈道。

二、"蜀道"线路遗产的主要特色

"蜀道"线路遗产有多种多样的文化特色,这些特色也是整个巴蜀区域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说来,有下列一些特点: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谜语文化:自然谜、植物谜、动物谜、常用物谜、工矿交通谜、军事武器谜、商业贸易谜、海外港台谜、文化体育谜、书报刊谜、字谜、词语谜、歇后语谜等。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改革斗士:商鞅

    改革斗士:商鞅

    《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为丛书之一,刻画了商鞅入秦,施行商鞅变法的全过程。《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混混校草暗恋乖乖女

    混混校草暗恋乖乖女

    人人都说欧阳校草冷酷、绝情,对女生不屑一顾,她却道欧阳校草是个大色狼。他竟然把她推倒在学校的主席台上强吻她。并且吻完一次又一次。还被很多同学看到了!怎么办?她恨死他了……欧阳辰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林希儿是普普通通的小女生。他暗恋她,想尽办法接近她。而她却浑然不知,以为他只是想欺负她。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爆笑农园:悍妇当家

    爆笑农园:悍妇当家

    一朝穿越,天才百变女张偌变成了李家没用嫡出儿子的媳妇,张若珺。既然天让她穿越,那她就顺其自然。本以为从此可以逍遥与郎君恩恩爱爱,却不想这家人一家子的事儿。庶出变嫡子,妾娘变正妻,公爹懦弱无能,小叔狡诈阴险,小姑虽幼却也是个不省心的主儿。既然你们这般欺负我夫妇两人,那我也只能一一从你们身上偿还回来!
  • 绯色初妆之双面皇妃

    绯色初妆之双面皇妃

    从小青梅竹马,情意暗生。早在不知不觉中便羁绊了彼此。而后,风起云涌,一切皆如粉末,风吹便散场。再见,身边已经各有人在,不复当初。纵使相念成痴,可是她要他的父皇万劫不复,尝试她所受尽的折难。她埋伏那么久,就是要将天下搅得一团糟,江湖殷毒派灭绝、暗助百瑟门洗清血洗村庄的冤屈。她绚烂了他,为他蹉跎的岁月,而他染红了她为他倾尽的年华。纵使伤痕依旧,他们亦愿将心奉上,即使已经遍体鳞伤。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她倾世覆王朝于天下,却难过情关,终究她该何去何从,一切成迷。尘埃落定,洗尽铅华,是谁为她袖了双手倾了天下?又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
  • 兼职特工:不当少奶奶

    兼职特工:不当少奶奶

    她是带刺的玫瑰,身在豪门却心如冰清。坚强独立的性格,热爱生命,光明的身份是国际红十字协会的成员之一,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他是古老家族的嫡传子孙,身负无数家族秘密。年纪轻轻的他却对生活失去了热情,杀伐果断竟然无丝毫人气。两人被迫绑在一起,要如何相处相知相悉?谈笑风生,从来都是围观者才有的心态。看千年前的一段恩怨如何将两人的生活打乱,陷入绝境。【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
  • 千香百媚

    千香百媚

    "仙音飘渺,人心难测,天道难寻。作为一个清音柔腰姿容好的软妹纸,修真不光是修仙,还要修身。其次长的好看不是我的错!!!论最美修真女仙的慢慢修真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