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7400000007

第7章 我舍我得,展现人生魅力 (3)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理论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并继续影响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久而久之,甚至形成了特有的“面子文化”。对于很多人来说,最为痛心的事莫过于失去“面子”。所以,生活中,人们会千方百计保住自己的“面子”。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大可不必过于计较面子问题,让我们看看小提琴家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面子的。

有位世界级的小提琴家在为人指导演奏时从来都不说话。

每当学生拉完一首曲子之后,他会亲自再将这首曲子演奏一遍,让学生从聆听中学习自己的拉琴技巧。

他总是说:“琴声是最好的教育。”

这位小提琴家在收新学生时,会要求学生当场表演一首曲子,算是给自己的见面礼,而他也要先检查学生的功底,再给予分级。

这一天,他收了一位新学生,琴音一起,每个人都听得目瞪口呆。这位学生演奏得相当好,演奏的琴音有若天籁。

学生演奏完毕,他照例拿着琴上前,但是,这一次他却把琴放在肩上,很久都没有动。

最后,小提琴家把琴从肩上拿了下来,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接着满脸笑容地走下台。

这个举动令所有人都感到诧异,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小提琴家说:“你们知道吗?这个孩子拉得太好了,我恐怕没有资格指导他。最起码在这首曲子上,我的演奏将会是一种误导。”

这会儿大家都明白了他谦虚、宽阔的胸襟,顿时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送给学生,更送给这位小提琴家。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掌握“承认”的技术,而是丧失了“承认”的心情。为什么会失去“承认”的心情呢?因为我们都是热爱“面子”的族群,生活中多少要有些“人模狗样”,而不可像小孩子那样天真。“面子”的重要维护力量是“理”,无论如何,你要显得自己是占理的,而不是理亏的。占理了,就有面子;理亏了,就没面子。承认自己没有达到某种高度,显得理亏,面子上十分难看。把假话说圆了,把亏心事处理得像没事一样,面子就得以保全。故而,做了错事,一定要像做了正确的事一样,理屈而词不穷;心里有鬼,反而要唱歌壮胆,越是理亏,越要摆出得理不饶人的架势,以便消灭“承认”的危险。

当我们不能正确面对面子问题的时候,我们已经失去了自己想维护的面子。

有容乃大。当小提琴家能接受学生更优于他的事实之时,在他身上也体现出了令人赞叹的大师风采。

8.是争还是让,这是个问题

争是大家一起来抢这个东西,让的意思是不争,把东西给旁边的人。要决定一个东西是该争还是该让,要看到把这个东西争来之后会得到什么好处,又会带来什么坏处。一般来说能得到好处的,就可以争;会带来坏处的,就一定要让。事情有这么简单吗?

当然有!看到好处了,你却不去争,那一定是笨蛋;看到坏处了,你还不肯让,那就是愚蠢。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当然没有!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这是“祸”与“福”的辩证关系,也就是争与让这个问题的关键点。任何一个东西,从哲学的辩证法来说,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如果你只看到了好的那一面,把它争了过来,那么坏的那一面,就是个危险的定时炸弹。如果你只看到了坏的那一面,把它让了出去,那么好的那一面,你也就得不到了。所以在看到好处时,要想到坏处;在看到坏处时,也要想到好处,权衡之后再作决定。

《史记》中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当时天下起兵反秦的人,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在秦朝灭亡后,这些诸侯们为了自己当皇帝,又一次争夺起来。经历了四年的战乱,汉王刘邦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曾经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却自杀身亡。其他的那些诸侯们,不是向刘邦投降了,就是战死了,要不就流亡海外。能当皇帝固然是好事,所以那些诸侯们不惜为此家破人亡。

历史上,争权夺利就是这样的残酷。在应该让的时候却没有让,结果就是丧命。就拿齐王田横兄弟来说吧!

项羽灭秦平定天下之后,大封诸侯。田横的哥哥田荣,因为曾经不肯听从项羽的将令,没有被封王。于是田荣非常怨恨项羽,他自立为齐王,把项羽封的三齐之地全部兼并了。项羽勃然大怒,于是起兵讨伐。田荣兵败被杀,项羽为了泄恨,所过之处大肆屠杀。齐国人纷纷起来造反,集结到田横的麾下。

汉王刘邦看见项羽远在齐国作战,遂率领诸侯攻打项羽的老巢。项羽无法兼顾,只好放田横一马,田横就趁机收复了齐国。三年后,刘邦派郦食其出使齐国,游说田横归顺汉朝。田横眼看刘邦势力越来越大,自觉齐国弱小,于是解除了边防守备,向汉朝示好。谁知汉将韩信出尔反尔,向毫无防备的齐军发动突然袭击,并占领了齐国的都城临淄。田横大怒,立刻把郦食其下锅煮了,然后无奈地归顺了彭越。一年后,刘邦打败项羽,汉朝正式建立,彭越也归顺了刘邦。田横走投无路,带着五百多名部下,驻扎在东海中的一座小岛上,打算以后有机会时再收复齐国。而刘邦也认识到了田横兄弟在齐国的根基牢固,现在不把问题解决了,恐怕以后还要酿成大乱。于是派使者赦免田横的罪过,召他入朝做官,并说:“田横入朝,最大可以封王,最小也可以封侯;如果不来,就要派大军诛灭。”

田横无奈,只好带了两个门客前往洛阳。

这一天,他们到了离洛阳三十里的地方。田横对两个门客说:“本来我和汉王都是国君,大家平起平坐,可是现在汉王做了皇帝,我却要称臣,真是天大的耻辱。如今他召我入朝,只是对我不放心而已,现在他就在洛阳,把我的头斩下来送到那里时,应该还不会腐烂,他也还能看清我的容貌。”说完就拔剑自杀了。刘邦见田横已死,就用诸侯的礼节来葬他。那两个门客在埋葬田横时,也自杀在田横的墓穴中。后来,刘邦派人去招降岛上的五百人,但当他们听到田横已死的消息时,便都蹈海自杀了。

争夺江山是非常凶险的事情,成功了固然可以拥有天下,失败了却往往是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不能只看到拥有天下时的幸福,还要看到会有死无葬身之地的危险。天下未定之时,当然可以起兵相争;而局势逐步明朗时,就不能再勉强,应该让的时候就要让。田横兄弟始终都不肯相让,被杀与自杀的下场也就不可避免了。

9.坦然面对,不争是争

《世说新语》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东晋时期,郗鉴奉旨平叛,立了大功,被封为太尉,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司令。当时郗鉴有个年轻貌美的女儿,是郗鉴的掌上明珠。郗鉴听说丞相王导家的子弟很多,而且个个都才貌俱佳,希望能在王丞相家的子弟中选个女婿。所以他派了一个门生去找王导讲明此意,王导也很高兴地同意了,并邀请他到东厢房去看看。因为王家的子弟,包括儿子、侄子都在那里等着。

门生逐个观察以后,就回去向太师禀报。他说:“王家的子弟果然个个都是青年才俊,但是他们一听我们是要来招女婿以后,态度就显得非常矜持,不自然。唯有东厢房床上面的一个青年人,他袒腹而食(就是露着肚子吃东西),独若不闻,根本不把这个消息当成一回事。”太尉听到这里,马上脱口而出:“此人真是佳婿。”第二天,他再派人去打听这个青年人是何许人也,原来此人就是后来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

做太尉的女婿,不仅能娶到美丽的妻子,又能得到岳父做后台,而王羲之却不把这事当成一回事,也不跟其他兄弟们争,可太尉就偏偏看上了他,这就叫“争是不争,不争才是争”。太尉郗鉴为什么会看上王羲之?是因为他的大书法家的名声?当然不是,那时的王羲之书法还不成熟,他看上的是王羲之“袒腹而食”的那份坦然。从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太尉明白,只有胸怀坦然的人,才能够经得起命运的打击,也才能配得上命运的赐予。掌上明珠的女儿,跟上了这样的人,才会让他放心。

清朝的皇位继承,没有采取传统的嫡长继承制。皇位的继承者最先是由满洲贵族会议推定,后实行顺治的遗诏制。这两种形式都容易在皇帝死后,引起血腥的争夺。康熙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采取了皇太子制。然而康熙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制度却引起了皇太子同兄弟们之间的斗争。他两次册立太子,又两度废黜太子,使得众多的皇子拉帮结派,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当时正是诸位皇子争夺最为惨烈的时期,四皇子胤禛在争与不争之间举棋未定。他手下的谋臣邬思道就用了一个小故事来开导他。

邬思道说:“在一个大家庭里,老爷子生了一大群儿子。慢慢地老爷子老了,这么大一个家,总得交给一个儿子来管吧。管家的钥匙只有一把,儿子却有一大群。于是这些儿子们争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这时只有一个儿子默默在一边,做着他应该做的事,从不参与争斗。看着那些争来争去的儿子们,老爷子明白了,这把钥匙交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管好。于是老爷子将钥匙给了那个不争的儿子。”他告诉胤禛,当很多人都在讨皇上欢心的时候,你去凑这个热闹,招来的是其他皇子的嫉妒和迫害。现在要做的恰恰就是韬光养晦,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康熙皇帝是个明白人,他可以看到所有人的努力,也分得清忠奸贤愚。只有你做好自己了,他才会慢慢地把天平移到你这边。

从邬思道的这些话中,不仅可以看出他富有谋略的手段,还能学到认真做事、坦然面对纷争的态度。有了这种坦然面对的态度,“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谋略,也才有了实现的基础。患得患失、过分计较自己利益的人,哪还能够认真地做事?不能够认认真真地做事,幸运之箭又怎么可能射向他呢?

10.能让人处且让人

我们为什么不肯让人?因为让人之后,自己的利益就没有了,所谓“到嘴肥肉,岂能拱手让人”?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让人呢?因为不让人,就会给自己带来祸害,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一边是将要到手的利益,一边是可能会有的祸害,能否正确的取舍,就是聪明与愚蠢的分界点。

曹操有句名言:“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意思是不能因为贪图虚名而为将来惹来祸害,这是不能做的事情。曹操的这句话,可以说是能让人处且让人的最好解释。什么东西能让人呀?虚名可以让人,小事可以让人,非原则问题可以让人。曹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众所周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然就是皇帝,曹操也未必真放在眼里。特别是在后期,曹操大权在握,朝政独揽,就算称帝也不是不可能的。可是曹操并不称帝,表面上还在拥护汉室,这样做虽然没皇帝的名号,可是自己却过得安稳。称帝会给人留话柄,留下讨伐或者暗杀的理由。而当别人要求曹操放弃手中的大权退休归隐时,曹操说:“江湖未静,不得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认为兵权不能放,放了就会被人欺负,皇上封的领土,这是没什么用的,就让出去算了。

没什么用的东西可以不要,有用的东西绝不能放弃,这是从利益方面说。而从为人处世的方面来说,也要能让人处且让人。

同类推荐
  • 职场中50个第一次

    职场中50个第一次

    什么时候,所有人会把目光聚焦到你身上?一定是你“第一次”处理某件事情的时候:第一件见大客户,第一次与同事竞争,第一次被同事排挤,第一次给领导送礼……“第一次”最能暴露你处理问题的能力。职场的冷酷在于,做错事,周围人可能向你传递“你错了”的信号,却不告诉你错在哪里。
  • 有所得必有所失:决定人一生的148个选择与放弃

    有所得必有所失:决定人一生的148个选择与放弃

    人生中有许多得与失,都需要选择与放弃,要想拥有辉煌的人生,就必须拿得起,放得下,解决好人生的困惑,生活才会更加亮丽多彩。“观钱塘潮者,赏其潮头也;著奇文者,一波三折也;伟大在世羡煞后生者,三起三落也!”没有坎坷不必走,没有失败的尴尬和忍辱哪来成功的喜悦?也许你就是忍受不了人情的冷暖和失败的打击,抱头哀叹,早已说过“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自己还会遇到,那就当它是横亘于面前的一块石头吧。摆正它,蹬上去!也许视野会更开阔、心胸会更豁达呢!有所得必有所失,要想拥有一个好的人生,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好好的去享受人生,而不是去批判生活,因为失意也是一种收获。总之,失意在所难免,权且把心放宽。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2)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活用一辈子的记忆术:超级记忆力训练秘诀

    活用一辈子的记忆术:超级记忆力训练秘诀

    本书系统阐述了记忆力训练的意义以及记忆力训练的各种方法,这是我们在记忆力训练领域中,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研究之后的深度思考结晶,无论对记忆力的学习者还是从业者,或是孩子的家长,相信都会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 感受名人智慧(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感受名人智慧(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以翔实的资料,有趣的意境和诙谐的语言,展示了中外名人与众不同的人生,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受他们独具魅力的智慧,是一本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提升心智的青少年励志读物。每一个好故事,都会带你种下完美人生的种子。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进入知识的海洋,让我们一起进入阅读吧!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栏目中刊发的作家专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等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领衔(开垦荒田的N种方式)》由百花洲杂志社所著,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实用个人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个人文书写作大全

    普通书信第一节概述书信源远流长,流传至今最早的信件是3000多年前周公旦写给召公夷(shi)的信。信是人人必写的,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也不可能不写信,因为书信是感情联络的纽带、信息传递的桥梁。打开本书,让您的个人文书更加完美吧。
  • 指控没有终结

    指控没有终结

    透过那片壁垒森严、电网密布的铁丝网,能够依稀看见华丽伪装下的焚尸炉和草地上堆积的累累白骨,每当夜来临的时候,地狱般的尖叫声穿透着每个惊恐的灵魂。然而,“红色”的意志在这群年轻的姑娘身上从没有消失过,在与魔鬼战斗的短暂而又漫长的岁月里,她们用钢铁精神告诉这个世界——“我没有沉默,我还活着,并战斗着!”
  • 人间(上)

    人间(上)

    “一部关于人性和命运的传奇体验。超越极限震撼世界的当代悬疑史诗。我,从天机回到人间,却丢失了全部记忆。平庸的现实生活,每天厄运缠身,整个世界都与我为敌。忽然,发现自己拥有神奇的读心术,一个惊人的秘密已近在眼前——兰陵王面具忽隐忽现,蓝衣社大门突然敞开。而我,真的是我自己吗?”
  •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大明亲王

    大明亲王

    PS:新书:黄庭真仙大家收藏支持下,弘治末年,谢谢,已然回明曾毅一个落魄秀才初入朝堂,一梦千年,搅动了江海之水!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惊世田园:弃女芳华绝代

    惊世田园:弃女芳华绝代

    咦~,家大业大的父亲放逐了她和她的母亲,二师兄,是抛弃,您的裤裤上咋会有个洞?额!父亲大人,虽然只是哇哇大哭,现实嘛......嗯,请您不要求我,嗯,我记得你曾经喊我叫做“赔钱货”......好吧,母亲不哭,紫衣降生了,有女紫衣,但她的哭声里充满了对未知美好的期盼......谁知理想很丰满,您今后该笑,有些骨干,不,是开心幸福的大笑!【欢迎加入云起娘子粉,应该是很骨干,群号码:276048473】,带着鲜活的灵动是凄惨的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