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7000000022

第22章 得与失之间 (1)

吃亏是福

在人生历程中,谁都难免遇到一些吃亏或者受益的事情。邻里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亲人之间,只要能发生利益联系的人,都有可能遇到亏盈之差和得失之别。这些都是平常之事,作为一个淡定的人,是不会在乎这一时的亏盈。因为他们懂得有时吃点亏,并不是坏事,你从吃亏中,可以累积人生的经验;从吃亏中,可以学会为人处世的进退之道。体现出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更是一种坦然、一种豁达、一种淡定。

得和失本来就是一种互为存在、互为结果的东西。不能事事只想着占点便宜,有些事情即使当时得便宜了,最终导致的结果仍有可能是吃亏。与人交往更不能时时怕吃亏,那样心胸就会变得狭隘,有些事情当时可能是吃亏了,但事后也许会有意外之喜。怕吃亏的未必不吃亏,愿意吃亏的未必真吃亏。

人生有时就是这样,如果你觉得吃亏是福,那可能“福”就真的来了。有这么一个故事:新年临近,皇帝心情大好,决定赏赐给每个大臣一只羊。羊有大有小,有肥有瘦。这下难坏了负责分羊的大臣,正当他束手无策时,一位大臣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就牵了一只瘦羊,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众大臣见了,也纷纷效仿他,不加挑剔地牵了一只羊就走。这乐于吃亏的一幕既赢得了众大臣的尊敬,也得到了皇帝的欣赏。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失去,从表面上看是吃亏了,但是对于这位大臣来说,亏岂不正是福吗?

古往今来,世界上人人皆求有福,而聪明的人懂得在吃亏中变得成熟,在吃亏中埋下睿智的种子,等待日后的收获。他们愿意吃亏、不怕吃亏,总是把别人往好处想,也愿意为别人多做一些事。能包容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淡定从容的洒脱,是一种俯仰自如的风度。在包容中结识朋友、拉近距离、和谐关系、铺就人脉。在其看似迂腐、软弱的背后,是一个宏大、宽容、纯净的胸怀。所以我们要敢于吃亏,善于吃亏,要准备吃亏,在吃亏中求福,在吃亏中求发展,在吃亏中完善自身。

中国古代这样的智者比比皆是,在宋朝,就有这样一位不在乎“吃闷亏”的人,名叫李士衡,他在馆阁任职期间受命出使高丽,随行的一名武将是他的副使。离开高丽时,高丽方面按规矩赠送了许多礼品,李士衡把这些礼物交给副使管理。在乘船返回时,副使发现船底有隙缝,出现渗水现象,便不动声色地将李士衡得到的丝绸细绢垫放在船底,然后把属于自己的礼物放在上面,避免自己的东西受潮。李士衡也意识到了自己可能吃了亏,但是他淡定自若未作出反应。当船航行到大海之中,风浪汹涌,船又太重,很危险,船员要求把装载的东西全部扔掉,否则将有翻船的危险。这时慌张的副使急急忙忙地把船上的东西抛入大海。大约东西丢了一半时,风浪平息,航船稳定了。从紧张中恢复平静的副使这时才愕然地发现,丢掉的都是自己的财物,而李士衡的物品由于放在船底,除了受点潮湿,其余完好无损。看完这个故事后,“吃亏是福”这句话相信你能理解了。在有些时候过于计较,得失心太重,反而会得不偿失。

面对诱惑,人人都有利己之心,都会不自觉地选择趋利避害。大多时候我们会认为,确保自己的利益,争取更多的回报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是成功的标志。但如果一个人从来不吃亏,只知道占便宜,到最后,他很可能成为孤家寡人,因为别人很难愿意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所以,真正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就是学会吃亏。可以说,做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乐于亏己。

因为乐于吃亏的人,别人与你打交道就会放心,就会愿意与你打交道。我们自己先吃亏,别人在适当的时候也会主动吃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会逐渐融洽,人通了,自然事事都通了,“福”还会远吗?

职员小刘的家里有一幅字画,是他从地摊上买的,画上有几棵翠竹,旁边醒目地写着“吃亏是福”。有人问他为什么挂这样一幅字画,他回答说:“人就这么一辈子,要想开点,少计较,吃点亏,不打紧,总有一天会造福自己的。”由于小刘不仅相信“吃亏是福”,并身体力行,转眼就由职员荣升为副经理,如今已是人事经理了。 每当有人向他抱怨奖金分配不公,自己吃了闷亏了,他总是劝道:“聪明的人在一些小事上不要斤斤计较,宁可自己吃点亏,作出点牺牲。因为你要是学会吃亏,这不仅会让你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还会培养自己的宽厚大度,同时也陶冶了情操,你慢慢就会感受到吃亏是福的。”这么语重心长地劝说一番,来人就心平气和了。

小刘成功的真谛是:敢于吃亏者,能让同事觉得他有肚量而加以敬重,上司知道了也会更加器重他,人际关系自然就比别人好,当他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乐于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当他干事业时,别人也会对他给予肯定,乐于配合。他的事业自然容易获得成功。毋庸置疑,能亏己者,大都是淡定之人。而这些人呢,就比其他人更能担当重任,理应得到重用。有人说:“一个人心胸有多大,他做成的事业就有多大。”

固然,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也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然而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最高等动物的人来说,并不仅仅为了生存,还应该为了发展。“扬州八怪”之一的才子郑板桥,曾有这样一句话:“吃亏是福。”郑板桥同时还做了这样一番详尽的注解:“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盈满乃亏损之契机,亏损则会逐渐趋向盈满,损失自己则有益他人,他人得心平,自己会心安,有了平安,自然就有福气了。

大家都在这个变化迅速的世界里变得激进而匆忙,手里真真实实抓得到物质财富才安心。有时你盯得越紧越适得其反,你总想着不要吃亏,最好再占点便宜,那你的眼光也只能停留在此,少了那份大气,就算福降临到你身边了,你也未必感受得到。无所谓亏不亏的,吃亏无非是自己作点谦让,作点牺牲。失去的大多是物质,但都是暂时的,而得到的大多是理解和尊重。大凡在事业上有大成就的人都不计较得失,不怕吃亏。如此这般以吃亏为荣为乐,势必也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和赏识,定会开创一个豁达的人生局面。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生活中无论什么人,什么社会地位,做什么事,都很难看破得失的真谛。得到自己想要的,我们会欣喜不已,失去自己所珍惜的,我们会痛惜万分。我们总是不经意间陷入得失的情绪旋涡,不觉间徘徊在患得患失之中。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得到以后再失去,失落是必然的,为之努力的目标突然失去,人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失去工作的动力。作为一个普通人,有情绪波动,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不能花太多时间来计较得失,不然当情绪恢复后你会发现,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回来,最可惜的是在计较得失的时候不知不觉我们的年华都已失去。

人生中不可避免“得” 和“失”,有时会让你措手不及,这就需要我们用淡定的心态面对得失。徐志摩曾说:吾会寻觅吾生命灵魂唯一之所系,得之,我之幸也;不得,我之命。意思就是,我将会寻找生命中最珍贵的可以用灵魂相知的东西——爱情,事业,家庭,追求等。追求到了,那是我的荣幸;追求不到,那也是我的命运。“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是一种豁达的心态,心宽了路自然就宽了。

古时候,有一个小官去上任,跋山涉水,好不辛苦。途中他经过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竟然掉到深谷里去。眼看生命危在旦夕,这个人双手在空中攀抓,刚好抓住崖壁上枯树的老枝,总算保住了生命,但是人却悬荡在半空中,上下不得。无助的他对着天空说:“佛祖,救救我,我愿一生向佛。”佛祖听见他虔诚的恳求,决定前去搭救。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忽然看到慈悲的佛陀站立在悬崖上,他如同见到救星一般,立刻请求佛陀说:“佛陀,求您发发慈悲,救救我吧!”

佛陀慈祥地说:“我救你可以,但是你要听我的话,我才有办法救你上来。”那个人忙说:“佛陀,到了这种地步,我怎么敢不听您的话呢?无论您说什么,我全都听您的。”这时佛陀说:“好吧!既然这样,请你把抓住树枝的手放开!”那人一听,心想,把手一放,势必落入万丈深渊,跌得粉身碎骨,哪里还能保得住性命?又一想放手就放手吧,与其这样悬在空中受折磨还不如一死呢,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于是他闭上眼睛松开了手,一阵风吹过,他小心地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一片草地上,这时空中传来一个声音:“年轻人,你很有慧根,愿你在以后的人生中仍然保持这份心态,你会大有作为的。”这位年轻人后来果然做了当朝宰相,因其为人豁达淡定,获有“贤相”的美誉。

其实,失去和得到是成正比的,不用为一时的成功感到骄傲,更不用为一时的失意感到悲伤。我们要乐观而理智地生活,得与失是同时存在的,有得必有失,自己应该冷静下来好好分析一下,到底自己失去了多少,又得到了多少。淡定地面对得失,当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的时候,他终将会失败。《易经》中有一句话叫“动则得咎”,就是说只要你选择做事情,就会有得失。而当你拥有或得到时切忌不要过于得意,那可能是一时的拥有,更多的考验将接踵而至。当你失去时也不要悲伤,如果你知道每一次失去的背后有一个更大的目标,有更多的希望,你就不会为眼前失去的感到痛苦。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最不幸的就是为一次得失而无法自拔的人。

同类推荐
  • 科海遨游(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科海遨游(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大陆漂移、神奇的极光、木乃伊心脏跳动、古希腊齿轮计算机、火星的未解探秘……这些故事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对于处在好奇心旺盛时期的青少年来说,一定可以引起他们对科学的无限兴趣,青少年朋友跟随本书来一次科海遨游吧!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希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阅读《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
  • 高效能人的必备习惯

    高效能人的必备习惯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惯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本书从习惯培养入手,围绕提高工作绩效、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等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提出了19个影响我们工作和生活效能的习惯,希望对读者能有所裨益。
  • 改变千万人生的八堂课

    改变千万人生的八堂课

    改变千千万万普通人命运的宝典。你能做好人生的选择吗?你能成为人生的驾驭者吗?你的生命是否真正变成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本书引用大量生动感人的故事,通过八堂课的形式,深入讲述人生的玄妙哲理,帮助人们获得成功人生的资本。
  • 中华清廉故事

    中华清廉故事

    “廉”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清正廉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代的很多仁人志士正是以清廉为节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被后人歌颂为清官廉吏。“晏婴尚俭拒新车”“吴隐之笑饮贪泉”“狄仁杰廉明断案”“于成龙骑驴赴任”……这些都是清正廉洁的率先垂范的典型。本书以通俗易懂的古典故事对清正廉洁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热门推荐
  • 星际大唐

    星际大唐

    “我把自己体内的力量,全部都传给了你,我抱着最后的希望,我希望我自己全部的力量能够唤醒,你血脉中皇者的力量,让你能进化到我们族内传说中太阳战士的地步,可惜在你的体内只是有我的力量,没有看到丝毫进化的迹象,我们灭族血仇在也不能够报了,太阳一族到你是真正的完结。”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微量的慰藉+黎明杀机

    微量的慰藉+黎明杀机

    詹姆斯?邦德离开伦敦来到巴哈马的首都拿骚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他这次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第二天将要去到迈阿密执行一项例行的调查任务。这是他在拿骚的最后一个晚上。总督特意为他举行了告别晚宴,一位总督的副官和巴哈马富翁哈维?米勒及其夫人作陪。晚宴上,邦德感到与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的语言,气氛也不是特别的热烈。人们一直在乐津津地谈论空中旅行,邦德更是觉得非常的无趣。
  • 异能重生之逆天女医师

    异能重生之逆天女医师

    大难不死得以脱胎换骨,落难千金偶遇世外高人,读心术,失传古武,独门医术,以及万金难寻的炼药之术。十年,她由娇弱的小女孩,蜕变成神秘宗门高手,身携异能,逆天而行,关注本文,与女主一起,用异能征服现代都市。
  • 修真巨擘

    修真巨擘

    莫欺少年穷,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且看一个天玄门小小的杂役弟子,咬着牙,倔着骨,忍着辱,一步步前行,终羽化飞仙,成就一方修真巨擘。
  • 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

    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

    “烦死了”这三个字你一定说过,甚至已经成为一句口头禅,时时将它挂在嘴边,动不动就脱口而出。烦恼已经成为影响都市人健康的心理问题之一,如果无法驱走它,它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将烦恼、忧郁、愤怒等不良情绪消除是非常重要的。快乐是驱赶烦恼的最好方法,但一些人不懂快乐,总被坏情绪占了上风,或是错误地将逃避、麻醉当成了快乐。快乐是选择,是人的行为习惯,也是自我调节的能力。寻找快乐、养成快乐的习惯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 考场

    考场

    以一对情人关系为切入,毫不留情地撕开了“爱情”阴谋的浪漫面纱。刘汉民与张群看似“情”不可遏,却又被貌似清纯不俗的“情”所绑架,踏入人生的另一考场。张群要刘汉民的儿子为自己女儿高考,自此条件一出,围绕这一额外的情债,身心备受折磨。最终的情人关系也演变成一本情侣间患得患失记忆的烂账。
  • 膳食娘子

    膳食娘子

    一不小心遇车祸,醒来已是千年前……上有孱弱奶奶,下有正太弟弟,家徒四壁,咬牙切齿后,生活总要继续……找个相公,生个娃,幸福生活自己来打拼……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