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300000033

第33章 《洛阳伽蓝记》为二重复合型叙事体(2)

二、《洛阳伽蓝记》注释的内容及其叙述功能

让我们来详细看看《洛阳伽蓝记》注释的丰富内容和多种叙述功能:

(一)传统意义的注释东有秦太上公二寺,在景明南一里。西寺,太后所立;东寺,皇姨所建。并为父追福,因以名之,时人号为双女寺。解释两寺的立寺者,都是为父亲立的寺,所以民间俗称"双女寺",解释了名称的由来。出阊阖门城外七里长分桥。中朝时以谷水浚急,注于城下,多坏民家,立石桥以限之,长则分流入洛,故名曰长分桥。或云晋河间王在长安遣张方征长沙王,营军于此,因为张方桥也。未知孰是。今民间讹语,号为张夫人桥。朝士送迎,多在此处。长分桥西,有千金堰。计其水利,日益千金,因以为名。昔都水使者陈勰所造,令备夫一千,岁恒修之。长分桥桥名有两种不同说法:1从作者解释来看,西晋时谷水湍急,建桥来分流,长分桥兼有水利工程与交通两重作用。2西晋张方征长沙王,曾驻军于此,后代讹误为"张夫人桥"。

顺带说一下,长分桥"朝士送迎,多在此处",又可以看作是洛都一个文学场所、文学空间,人们在此相聚分离,与文学活动就关系密切。后面解释水利工程--千金堰的命名含义:"日益千金,因以为名。"总之,这里的注释完全是为帮助读者理解洛阳的景观与空间,作者以严谨、平实的态度来注解,有地理考据的意味。惠生在乌场国二年,西胡风俗,大同小异,不能具录。至正光三年二月,始还天阙。衒之按:惠生《行记》,事多不尽录,今依《道荣传》、宋云《家记》,故并载之,以备缺文。作者交代宋云、惠生等代表元魏王朝出使西域、天竺取经一节的写法:以惠生《行记》为主干,以《道荣传》、宋云《家记》为补充。正如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论家克莉斯蒂娃(Julia Kristeva)认为的:"没有一个文本是初始的,独创的,任何文本都依赖于先前存在的文本和释义规范,都是对其他文本之吸收和转化。"杨氏整合三家大同小异的记录,严格按照佛经翻译"合本子注"体例,以惠生《行记》为本、为正文,用大号字排列;以《道荣传》、宋云《家记》为注释,用小号字排列。

(二)作者形象的展现,以抒情议论传达作者心声

1.永宁寺

永宁寺作为皇家佛寺、国家佛寺,其永宁佛塔高耸云天,成为元魏王朝国力与佛事鼎盛的象征。连当时的高僧大德菩提达摩也盛赞不已,"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起自荒裔,来游中土。见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人们登上佛塔视宫内如掌中,但朝廷禁止人们登临,作者用注释的方式说道:"衒之尝与河南尹胡孝世共登之,下临云雨,信哉不虚!"整部《洛阳伽蓝记》作者杨衒之很少登场亮相,一般都是冷静客观地叙述。这里,作者登上佛塔,由衷感慨佛塔之高,对元魏王朝与佛事之鼎盛充满自豪,从而流露出对元魏的深深热爱。作者把直接写永宁寺(寺的位置、立寺者、立寺缘起、寺院建筑组成、寺的建成到毁灭、先后发生在永宁寺的朝廷变故大事--作者用标题式的叙事概括,然后再用注释的方式详细叙述事件经过)作为正文,而把自己登塔的见闻感受作为注释,既完整集中突出了佛寺景观,又真切写出自己的感受。

永宁寺附记尔朱兆叛乱:颍川王尔朱兆举兵向京师,子恭军失利,兆自雷波涉渡,擒庄帝于式乾殿。帝初以黄河奔急,谓兆未得猝济,不意兆不由舟楫,凭流而渡。是日水浅,不没马腹,故及此难。书契所记,未之有也。衒之曰:"昔光武受命,冰桥凝于滹水;昭烈中起,的卢踊于泥沟;皆理合于天,神祇所福,故能功济宇宙,大庇生民。若兆者,蜂目豺声,行穷枭獍,阻兵安忍,贼害君亲,皇灵有知,鉴其凶德!反使孟津由膝,赞其逆心,《易》称'天道祸淫,鬼神福谦',以此验之,信为虚说。"作者叙述尔朱兆叛乱、擒庄帝后,用热笔来慷慨抒情议论,直抒胸臆。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的抒情》这篇名文谈到了古代几种抒情方式,其中提到有所谓的"奔迸式抒情",杨衒之的这段热烈愤慨的抒情议论就是典型的"奔迸式抒情",很能见出作者的热血男儿形象。这段议论骈文色彩浓厚,有对偶、典故、引用,沿袭了《左传》"君子曰"、《史记》"太史公曰"写法,激昂热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景林寺

附记"柰林南有石碑一所,魏文帝所立也。题云'苗茨之碑'。高祖于碑北作苗茨堂。"下面作者特意以注释的方式叙述:永安年中,庄帝马射于华林园,百官皆来读碑,疑苗字误。国子博士李同轨曰:"魏文英才,世称三祖。公干仲宣,为其羽翼。但未知本意如何,不得言误也。"衒之时为奉朝请,因即释曰:"以蒿覆之,故言苗茨。何误之有?"众咸称善,以为得其旨归。君臣漫游,百官对"苗"涵义不解,纷纷质疑,作者情不自禁站出来解释,展现自己的才华与知识渊博,结尾加上一句,"众咸称善,以为得其旨归",可见作者的得意。

3.明悬尼寺

明悬尼寺的注释中写到汉阳嘉四年造阳渠石桥,而南朝士人错误地认为是晋太康元年造,杨衒之又一次直接站出来驳斥:衒之按刘澄之《山川古今记》、戴延之《西征记》并云:"晋太康元年造。"此则失之远矣。按澄之等并生在江表,未游中土,假因征役,暂来经过,至于旧事,多非亲览,闻诸道路,便为穿凿,误我后学,日月已甚。作者这段议论,用心良多:既有作为学者严谨的地理考据,要求真务实,又驳斥了南朝学者说法,恐怕还融入了意识形态的东西,在南北政权对立中想要维护元魏王朝、文化的正统,所以详细分析错误原因,有些夸大错误带来的后果,"此则失之远矣,便为穿凿,误我后学,日月已甚"。可谓是一箭双雕,很是巧妙。这次贬斥还在魏昌尼寺注释中再次提到,念念不忘,"中朝牛马市处也。刑嵇康之所,东临石桥。此桥南北行。晋太康元年造,中朝时市南桥也。澄之等盖见此桥铭,因而以桥为太康初造也"。

4.宣忠寺

记寇祖仁对元徽恩将仇报、寇祖仁恶人有恶报的故事,作者有一段抒情议论:杨衒之云:"崇善之家,必有余庆;积祸之门,殃所毕集。祖仁负恩反噬,贪货杀徽,徽即托梦增金马,假手于兆,还以毙之。使祖仁备经楚挞,穷其涂炭,虽魏侯之笞田蚡,秦主之刺姚苌,以此论之,不能加也!"作者在叙事之后,热烈地抒情议论,鲜明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情感,而且在议论抒情中忍不住又一次复述情节,这样作者以史家身份,站在正义立场,代当时人、读者说出心意,能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暗地教化人。这段叙写抒情,将中国民间古老的"崇善之家,必有余庆;积祸之门,殃所毕集"思想和佛教善恶因果报应思想(文中提到"时人以为交报")结合起来,表现了元魏民间宗教思想与道德观念。

总之,作者站出来直接的抒情议论并不多,都出现在注释里,但这些抒情议论往往出现在《洛阳伽蓝记》关键处,话语分量很重,能够鲜明恺切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起来畅快爽利,很有动人心魄的魅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汉学家川合康三著《中国的自传文学》,认为中国古代"自传并未单独成体,而是寓于其他诸种文体之中,如书的自序、诗歌、墓志铭乃至表、状之中","将中国的自传分为五个不同的系统:与众不同的我--书籍序言中的自传;希望那样的'我'--《五柳先生传》型自传;死者眼中的'我'--自撰墓志铭;诗歌中的自传和'我'是什么--自传的登场"等。川合康三的研究切合古代文学的实际,给我们不少启迪。在《洛阳伽蓝记》以上的段落中,既有鲜明的抒情议论,能够见出作者的心声,又有"自传"的成分,虽然只是一些只言片语,一些自传的残片,但我们毕竟能够看到杨衒之的形象。而且,传世文献中关于杨衒之的记录非常少,要理解作者,最可靠的就是《洛阳伽蓝记》,所以这些片言只语就如吉光片羽,值得我们珍视。

(三)详细叙事

卷一写永宁寺作为佛国净地,却有一系列的纷争、王朝变故都发生在这里。作者在正面写永宁寺的鼎盛、华丽之后,紧接着写了一系列人间纷争:建义元年,太原王尔朱荣总士马于此寺。

永安二年五月,北海王元颢复入洛,在此寺聚兵。

永安三年,逆贼尔朱兆囚庄帝于寺。叙事先用一句概括时间、人物、事件,是为"新闻标题式叙事"(这种新闻标题式的概括叙事源自于古老的《春秋》),眉目明晰,叙述简明,作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事,采用古代史书"编年体"方式,是为正文。

后面就以注释的方式,细致叙述事件的原委、事件的丰富细节、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等。以史书写法,把元魏王朝后期的社会纷扰、动荡,民心的惶惑不安都生动地再现出来,想不到在皇家佛寺、国家佛寺里竟然发生了这么多大事,"永宁寺"并不安宁,写出朝廷上层的纷争,上自天子、文武大臣,下到市井平民的不幸,在佛门净地竟然见证了那么多龌龊、残杀。

同类推荐
  • 大清棋情录

    大清棋情录

    倾力打造中国第一部长篇围棋文化言情小说。以江阴“抗清三公”的后人恩怨为线索,叙述大清乾隆年间,中国围棋最强时代的人文传奇故事,善解跨越两个地球的情爱纠缠。水墨江南,情迷棋中,小说家言,专家达人不必深究。
  •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精选了明清两朝11个著名的惊天大案,以通俗的笔调对它们进行解读和剖析,让读者在品味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能对中国的近代史进行一番梳理和思考。元朝是个短命的王朝。蒙古人的铁骑虽然曾经纵横欧亚大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庞大的帝国,但他们在治理国家和统治民众上实在不是行家里手,短短的160余年,元朝的统治就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 大唐寻梦

    大唐寻梦

    一个80后的小青年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回到了高宗李治统治的大唐王朝,他在这里见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他从一个被怀疑的蛮夷奸细一步一步爬到了高宗御弟的洛阳王的爵位。
  •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曾经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某一历史事实,只是在众多可能中实现了的一种可能。而在实现与未实现之间,有一个拐点,它充当着很有可能改写历史的重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拐点: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历史已潜藏的必然变化,终于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介入而赫然凸现出来了。就让我们在这些拐点之处,体会历史变化的魅力吧!
  • 回到大明当才子

    回到大明当才子

    总之一句话,张大少爷确实是一位非常非常难得的好人,谦谦君子,绝对算得上大明朝的道德楷模!当然了,不遭人妒是庸才,张大少爷兼张大探花再是好人,总有一批心胸狭窄、心理变态、居心叵测、缺乏教养的宵小鼠辈对他是百般诋毁、万般污蔑——至少建奴们和包衣奴才们就没一个能看张大少爷顺眼的。为什么呢?因为咱们的张大少爷活生生的毁了大清天朝入主中原!赤果果的毁了康乾盛世!恶狠狠的毁了被包衣奴才无比吹捧大清十二帝啊!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理想是用来实现的

    理想是用来实现的

    有价值的图书就像一部经典电影一样,不会从主角的出生絮絮叨叨的聊到去世。本书将马云人生中最精彩、最实用的片段剪切出来,以布阵、聚人、借势、变脸、御敌、正已、育人、坚守为核心 ……
  • 我家的倾城狂妃

    我家的倾城狂妃

    【正文已完结】她,纳兰贞月!现代武道馆的天才少女,一朝穿越却成为异世家族的废物小姐!不能修炼?姐偏偏还就逆天而行!无法成为召唤师?姐召唤个上古神兽出来亮瞎你的眼?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此乃强大腹黑彪悍女汉纸一枚。“喂,那谁,你要灭姐满门?没关系,等姐先打的你连爹妈都不认识再说!”你强,姐比你更强!你彪悍,姐比你更彪悍,这是一部腹黑养成史。
  • 曾有你的天气

    曾有你的天气

    夕阳弥漫在高中教室里,美的不是温暖的夕阳,而是从我的视角看过去的,你曾经的桌椅。
  • 老公要扶正

    老公要扶正

    海城是南方一座海滨城市,经济尤其发达,作为全国最高学府之一的海城大学自然的是深受高官显贵子弟的厚爱。每年开学那停在校门口的各种名车里就可以看出这学校有多受人欢迎。当下课的铃声一响,如潮水的学生从教室里蜂涌而出,宁静的校园倾刻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林静好从教室里出来就把手里的几封情书撕碎丢进了垃圾桶里。每一次上这样的公共课时,别的系的男生就会用这样老土的方法追她。……
  • 绝世小萌妃

    绝世小萌妃

    传说,古代男人有三好,钱多,体软,易压倒。可是,当陆染染遇到这只腹黑,邪戾,变态到无限大的妖孽王爷时,却只有被反压的份。他唯一的乐趣是,“养肥她,霸着她。”她直言不从,他誓死不放,且看她在压榨与被压榨中与他如何较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从零开始读懂领导学

    从零开始读懂领导学

    生活中大多数的成功者都是各行各业中担当重任的人,他们独特而又迷人,可以兢兢业业又能一呼百应。他们也许没有过人的技术,也许没有庞大的资源,但他们有着神奇的令所有人为之倾倒、让所有人愿意追随的魅力、素质和能力。正是这种魅力、素质和能力,注定了他是一位成功者!
  • 千灵之心

    千灵之心

    灵魂,藏于心灵之中。小说讲述生于偏远小村的男孩明洁,经历的传奇故事,鬼怪奇谈,坠入魔幻的世界中,走入神话的殿堂。梦幻的世界中,心灵纯洁,人性善恶,随书中主人明洁去奇幻的世界中看看地狱和天堂,是走向地狱,还是迈向天堂?探寻灵魂的奥秘,中华文明神话传说,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传说,随本书一起去探寻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