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100000016

第16章 笔谈 (2)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的变化着眼,这几年我们国内各界从肯定的立场看待民间信仰,是在共同体的层次上对话,是为了共同体寻找共同的文化价值的基础。因为中国现代的精英一直都着力贬低"民间",在他们设计的思想体系和国家制度里,共同体的价值,尤其是那些积极的、权重比较大的价值,都来自国家,特别是来自权力的和知识的精英。在民间社会本身,如果有什么东西是有点价值的话,即使在一定基础上被承认,它的权重都很低。这其中的问题现在看来是越来越突出了。在一种民主的、发展的趋势里面,共同体的主要价值还得来自于社会、民间,国家可以进行一些调整,但它还是得从民间来,这才是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主要思路。我们这个共同体在做法上是拧着的。当然,我们今天能够理解,这个状态是历史上不得不然的后果。

首先,我觉得整个近代以来中国的政策做法都有它的道理,都有它的必然。但是,我们今天对它有一个反思,就是说我们这么做还是挺遗憾的,是有点不得不这么做。但是既然这么做了,就要把好的东西、被扭曲的东西再重新导入一个正轨,使之重新走入一个常轨。我主张我们按照这么样一个思路来对待民间信仰。

然后,我还是想费一点口舌谈一谈"文化传统"的概念,因为在中国近代以来,这个"文化传统"在社会中是一个不能成立的东西。我们讲"文化",讲的是"新文化",也就是只有"新文化"才是文化。尽管有时候我们非常广泛地在使用"文化"概念,但是真正被这种体制、制度,被这个主流价值所承认的、认可的那些文化,实际上仅限于现代的、菁英的文化。那这样一个文化概念,实际上它是不承认传统的,是没有传统的。因为它是从当下向未来,这个文化的时间段是这样子,它是不要过去的。而"传统"这个概念恰恰是从过去到当下(是不是向未来,在它的概念里面不一定),它在时间上是循环的。它是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过去,这样就好了。所以现代以来,"文化传统"在共同体的主流价值里面是不能成立的。而在通常情况下,能够保持常态的国家恰恰是"文化传统"一定要在思想体系和社会现实中能够成立,并且是一个合理的成立,这个社会才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什么事情都比较好说、好商量的一个社会,要不然就是一个持续斗争、折腾的社会。交代了我对议题的看法,再来陈述我自己的主要观点。

第一点,我是想说我这个定位是从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的这个层面来谈民间信仰的。为什么我用"表述"呢?"表述"就是讲这个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与知识分子的专业活动相联系。所以我们是以知识人的行为与心态为反思的对象。我们自己也是知识人,我们大家都是,反思实际上是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前辈这样一个行业,这样一个专业领域,这样一段历史的反思和检讨。这是第一点要讲的。

第二点,我说的是"30年",实际上讲的是30年的新变化。讲我们当代的30年的新变化,还是得从过去60年,甚至涉及"五四运动"以来的90年。这个很巧,30年,30年的。"五四运动"是1919年,到1949年是30年;1949年到1979年是30年;1979年到现在是30年刚过。大概是说有这样3段。这是第二点,交代一下时间。

第三点,我刚才在前面讲到,文化传统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确确实实本身是一个基本议题。我们现在是高度分化的一个社会,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要在内部能够商量办事就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文化传统。没有这个共同的文化传统,这个民族分裂啊、阶级跟阶级之间爆发政治革命啊,就会是必然的选择。

我是这样一种关心。这种关心的方式,是先把这个"传统文化"或者"文化传统"拆分为"传统"和"文化";再看在不同的时期,谁代表"传统",谁代表"文化",在不同的时期它有不同的主体,靠知识分子把它界定出来。然后最后这一阶段,我是想说恰恰我们经过这个代表"传统"的社会主体,跟我们代表"文化"的社会主体,在我们今天,尤其是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大的一个国家和全社会参与的工程开展起来之后,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代表"传统"的主体和代表"文化"的主体这个时候大家是在合了,是在求同求合了。各个方面最起码有意愿求同求合,我们也确实看到了部分"合"的事实。

然后还要说一点,"传统"跟"文化",究竟是一个东西,还是两个东西?这两个名词,即使是同一个东西,也代表不同的一些语义。两个概念的意涵,在我看来,起码在中间有些东西是重叠的。从一句话里面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两个概念的重叠关系。例如,当你说"这是我们的文化"的时候,你把它换成"这是我们的传统",这是能够成立的;反过来也是一样,说"这是我们的传统",再换成"这是我们的文化",也是能成立的。就是从这么一个我们常说的话里,我们把"文化"和"传统"定位成可以重叠的。这是我们现在的一个理念。而在近代以来,在我们的社会实践当中、历史过程当中,它恰恰总是分开的。所以我们要把这两个概念通过历史的很粗的一种对应把它说一下。

第一点,"五四"之前吧,就是说这个传统社会吧,它有在文化上打通民间与国家的机制。一项文化是国家认定的文化的话,国家跟民间的传统就出现一个很好的衔接。你这样一个东西,它有相当大的一个群众代表性了,有这个民众基础了,国家就有一个机制认定为我承认的一个文化。就是承认它是"我们"的一个文化。我们以前的社会就有这样的一个机制,把民间的这些东西定义为国家的东西。例如,民间信仰关公、妈祖,建庙祭祀,朝廷看见群众基础雄厚,就敕封,给予承认。其实讲"大传统"和"小传统"这些概念的时候,就是说上面的那些东西是可以流到下面来的。然后我们看到很多政府做了工作的这些例子里面,下面的东西它是可以到上面去的,这两个层次是流通的。

第二节 民间信仰表述的历史路向 (2)

那么我们再说1919年前后(当然是以它为标志而已),中国恰恰开始形成知识分子这样一个队伍。知识分子的形成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就是说在整个一个国际格局里面,西方是代表着现代,那么我们中国是代表着传统。中西对立,也是现代跟传统的一个对立。这样一个内与外的、中与西的关系被中国的知识分子转化成内部的上与下的关系。就是说,知识分子所代表的与大众所代表的形成一个对立。知识分子代表"现代",而大众代表"传统"。就把中西的这样一个格局,把它挪到内部的时候转化成上下,落实在不同的群体身上。这样一个对立,产生一个紧张关系,就成为互相斗争:一个要膨胀,一个要变大;在另一方面就是让另一个压缩、变小。

这样一个紧张的关系和政治运动联系在一起,实际上从国民党执政时期就在这个格局里面做了很多的事情。前几天我们到台湾去访问的时候,也经常说这样一个话题,国民党、共产党对待民间的东西的政策,在很多方面是一样的。因为都是整个一个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在中国内部的一个表现。谁来,大概都是在这个格局里面,只不过具体的措施、打的旗号、所运用的思想资源有所差别而已。所以知识分子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把"我"的文化,放在一个对立的关系里面,与"他人"的传统对立起来。我们中国是有一个传统,但我们知识分子不认这个东西了,不是"我的"了,是"你们的",也就是历史的(过去的、落后的)或者民间的,而他这个知识分子群体既不在历史里也不在民间。而且,知识分子跟民间不是一个对话的关系。在这里,知识分子的表述是一个单方的表述,于是,共同的传统就变成"他人"的传统。就是这些普通民众,当然那些旧的读书人,它也会打入这里面。大概就是在这么样一个阶段,因为知识分子的知识生产作用,"传统"跟"文化"开始分成两个不能协调的东西。

然后我再粗线条地说1949年之后。知识分子代表的这个"文化",跟国家、跟政党的意志相结合,调动公共资源、国家机器向社会强势普及。在国民党时期,国家所起的这个作用,尤其是政党在里面起的作用,都已经产生了一些基本的套路,但没有机会广泛推进,因为国民党时期没有相应的社会改造来配合。共产党经过集体化等社会改造,它有全社会的动员能力,才能够真正地把"我的文化"跟"他的传统"的格局运用到社会之中,用这个格局彻底改造社会。什么"社教"啊、"文革"啊、"批林批孔"啊,所有的这些东西,不管是这个民间的,还是旧的读书人代表的这样一些传统,都是"他人的",都是异己,不应该在现实社会、在民众生活中有什么位置。国家经过所有的这些运动,把"文化"跟"传统"在生活中彻底地给分开了。

在最后这个阶段,1979年思想解放之后,改革开放造成社会自由,大家有了自由的时间、自由的空间、自由的资源,就可以做与先前的国家意志不一样的事情。例如,民众现在有钱了,可以选择捐给庙里,做这样一些民间还有记忆的传统的事情。于是,整个这样一个民间的东西能够复兴,民间信仰重新出现在社会上。因为信仰是要一个集体行动的,要修庙,要参拜,要举行仪式活动,它一定要有社会空间,一定要有资源,就是你的手上一定要有余钱。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够做这样一些事情。就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出现了所谓的传统复兴、民俗复兴、民间信仰复兴、宗教复兴。这些都集中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庙宇和庙会活动。大家都能够看到这些现象出现在社会的各个地方。

面对这样一些事实,学术界做了一些工作。学术界的说法,在今天看来,很多时候是面对着政治压力的一个修辞。就是说,学术界要把这个东西说出来,但是它又没有办法用肯定的、正面的这样一些词来说,学术界就必须用批判的、提醒的说法。所以就用各种各样的修辞办法。但是不管学术界怎么样谈论民间信仰及其复兴,即使说它坏,或者说它该批判,该受贬斥,学术界都把它说出来了,让一种长期不能做也不能说的现象在重新出现的时候能够被谈及,能够在社会中传播开。这种表述很关键。因为要变成一个可以称为"文化"的东西,它就必须被呈现。被呈现之后,然后再讨论我们要正面地看待还是负面地看待就要等待时机了。等到某个时候,你把民间信仰当成正面看待的时候,尤其是被国家承认,它就是一个正常的文化。达不到这个时机,民间信仰还是不能算是文化。这要一步一步来的。简而言之,先前保守的学术表述,确实在历史上起了很重要的过渡作用。

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民间信仰的衡量尺度问题。原先起主导作用的单向进化的这个尺度,包含着"先进性"的诉求。用"先进性"衡量一种现象,是先进就是文化;不先进就不是文化,是传统。当然我们现在主流的还是这样在用。但是后来这个阶段发生了变化。衡量是不是文化,变了一个主尺度。现在最重要的尺度是"代表性"。就是说,一个事项具有小范围的代表性,那就是小范围的文化;具有大范围的代表性,那就是大共同体的文化。它是靠"代表性"来决定是不是文化或是什么文化,是"代表性"决定它是不是有被承认的前提和基础。这个尺度的转换及其逐渐被社会实践所接受,都是知识界、学术界的知识生产造成的。这个不是哪儿一下子冒出来的,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提出来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知识的、价值观的一个建构。

同类推荐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本书系统探讨了自先秦至1999年的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首次对21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全面巡礼和总结。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这是一部很有品位的学术佳作。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步步惊华:懒懒小妖妃

    步步惊华:懒懒小妖妃

    本文已出版,出版名《步步惊华》,当当,卓越,淘宝均有卖。一觉醒来,却发现被关铁笼之中,旁边还有一双眼睛盯着你,你会怎么办?洛青羽的回答是,一鞭子抽飞之!穿越?无所谓,她身为头牌特工,换个时代照样能玩的风生水起。不受宠的嫡女?呵呵,她会让那老头悔到肠子发青。洛王府嫡女,本为神女,奈何念力全无。又流落在外数年,貌比无盐。于是示威的示威,退婚的退婚。众人以为的那个天真的丑女,早已换人,丑陋的皮囊下,又是怎样的绝世倾城?天真的眸子里,闪过的又是怎样的阴谋算计
  • 血色谜情

    血色谜情

    《血色谜情》由奥斯汀·弗里曼编著。《血色谜情》讲述了:保险箱里的巨额钻石离奇失踪,除了一张印有清晰血指纹的自纸,毫无线索。 而犯罪的证据全部指向保险箱主人的侄子诺柏·霍比。看似铁证如山的案件却被医师桑戴克看出了破绽,他发现失窃现场留下的指纹有一条S型的空白,这或许会是案件的转折点和突破口,于是他和搭档里维斯深入霍比家族进一步取证,正当案情渐渐明朗,真相即将浮出水面时,一双从浓雾中伸出来的手将他推向了疾驰的马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Boss不及格

    Boss不及格

    堂堂公安局局长千金居然在自己家里被绑架,这不是坑爹么?什么?这个绑匪来头还不小,居然是国际黑帮组织的头目?她不过一个安分守己的宅女,招谁惹谁了?居然遇上这么个杀人不眨眼的大恶魔!真是躺着也中枪啊!这个恶魔长得倒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可是.什么?这个恶魔居然还说要娶她?天使嫁恶魔?尼玛,天理不容啊有木有?某天,某女正在埋头苦绣十字绣,恶魔看见了,心疼地说道:“乖乖,绣这个多伤眼睛啊,还是让我来绣吧?”于是,某男那拿贯刀枪的手捻起绣花针,一丝不苟地绣起花来,看得某女目瞪口呆!她不就是去上个学么?恶魔居然调动整个市的精英部队去保护她——“这是去上学还是去抢银行啊?这么多人干嘛啊?”某女小嘴一撅,不高兴了。“乖~这不是人多力量大吗?”某女嘴角只抽:“你以为是去打仗啊?”她不过是和班上某个男生走得近点,恶魔就大发淫威,把人家好好的美男打成猪头.“乖乖,以后不许和男人有所交集!”“哦!”某男俊眉一挑:“怎么这么爽快?乖乖今天真乖啊!”“嘻嘻,我再也不用和你有所交集了!”某女乐得象一只老鼠。某男满脸黑线:“我说的男人不包括我.”“哦,原来你不是男人啊?哈哈哈!”某男嘴角一勾:“我是不是男人马上就让你知道!”然后,一张殷红的薄唇凑了过来.看霸道恶魔如何一步步着征服腹黑小白兔,请关注bos不及格。甜蜜宠文,男主强大,女主平凡。男主超爱女主,喜欢的就跳坑吧!
  • 叛逆无罪Ⅱ:高校痞子生

    叛逆无罪Ⅱ:高校痞子生

    由各所高中一百名问题学生组成的补习班,一个以各种综合分倒数第一名进入补习(75)班的唯一女生苏九夜,遭遇一群让人欲罢不能的美少年。过招腹黑学长?误惹霸道校草?还有个神秘的邪魅小班长?由一双42码鞋38码脸引发的…疯狂校园!
  • 花枝招展(贰)

    花枝招展(贰)

    车子等在美容店的门口,何小眠唯一的能耐就是随时能找到免费的司机,这些男人或者没有一个看过她的小说,否则就不会用那么露骨的眼神盯着她的脖子往下看了。何小眠能让人看到的就是花枝招展,媚艳夺目,她似乎唯一需要的也就是男人对她身体的垂涎……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讲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悲剧虽然取材于丹麦历史,但是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廷内部的腐化和堕落的尖锐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