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100000014

第14章 世界眼光 (5)

种族化民族主义不仅仅是国际斗争的学说,使中国知识精英认可了中国当时的劣势地位,并给他们指出了某种奋斗方向;更重要的是,这种学说为他们当中的革命派在国内推翻清廷、建立共和提供了理论依据。如刘师培在《白种之侵入》一文中,不仅视满族为异族,更贬之为劣族,进而把危及中华的"白祸"归咎于劣族统治,说"无满族入侵之因,即无白种内侵之果";甚而得出要救中华"亦惟有保同种排异族而已"。同样,章太炎也是在"为中华种族请命"的号召下,写出慷慨激昂的讨满檄文的。显然,在此类种族-民族言说中,我们今天通常加以区别的种族(race)、国族(nation)、民族(ethnie)等概念被搅混在一起。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由于当时中国思想界还无法提供一个成熟的本土民族主义理论;但也不能否认,这种概念混乱的理论之所以在当时盛行,也是因为它可以被用来为特定的政治目的服务学界对此已有深入研究。

把种族用作主要思想范畴来构建国族理论,也改变了知识分子对国家本质的理解:过去,对士大夫们来说,华夏之为文明帝国的基础在其文化道统,而现在知识分子却开始将种系血统视为中华之为民族国家的基石。虽然文化对于中国知识分子并非不重要,但在他们的价值体系中文化已退居次席,过去被视为维系华夏命脉的文化传统让位于凝聚中华民族意志的种系血统。1907年,章太炎痛斥杨度的金铁主义,正是从血缘切入,着重点有二:一是杨度说"中华"是"文化之族名",与血统无关,而章却认为"文化相同自同一血统而起";二是杨度主张满汉调和,而章则声称"若两血统立于对峙之地者,虽欲同化莫由",彻底否定了满汉融合的可能。众所周知,血统论也是孙中山早期民族主义理论的主调。即便孙中山后期的民族主义理论有所修正,具有了更大的包容性,但就在他逝世前一年的一场演讲中,他仍坚持血统决定论,说:"中国人黄色的原因,是由于根源黄色血统而成。祖先是什么血统,便永远遗传成一族的人民,所以血统的力是很大的。"

上述各家理论,不管是改良派还是革命派,虽政纲各异,但在以种性确定国家身份并从生存竞争的进化论角度诠释人类历史这一点上却是基本相同的。在清末民初大致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二十几年间,这种关于国家和世界的种族化民族主义学说,一直主导着中国的舆论论坛。并且,对于这一时期无论是在城市抑或乡村成长起来的中国人,这种学说也通过国家无孔不入的文化和教育机器植入他们的脑子里。而于1910年到1930年之间被囚禁在天使岛上的华工诗人,正好属于这一代人。也就是说,这群人是带着种族化的民族主义世界观漂洋过海的。这种世界观不仅有助于他们直面在异邦所经历的磨难,而且在有关个人身份、祖国以及华人和异族"他者"的关系等问题上,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解释框架。

三、在上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华工,当他们在海外受到虐待时,便首先会把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归于种族问题。如有位华工在墨西哥遭白人暴徒抢劫后,仰天哀鸣:"番奴掠劫屡行凶。/问天何事厌黄种?"同样,在天使岛上,华人移民也是从种族冲突的角度来理解自己的遭遇,如一首遗诗说:"伤我华侨留木屋,/实因种界厄瀛台。"(#47)"瀛台"乃戊戌变法失败后软禁光绪之地,诗中喻移民拘留所。而"种界"则是种族化民族主义的关键词,用来确定种族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天使岛囚禁叙事中,"白种"对"黄种"的迫害以及后者的抗议,构成了诗歌的主要张力:

呜呼!白种强权,黄魂受惨。

叱丧家之狗,强入牢笼;

追入笠之豚,严加锁钥。

魂消雪窖,真牛马不如也,

泪洒水天,洵禽鸟之不若也

这些诗歌中禽兽形象的频频出现,突出了白人官员与华人移民之间犹如虎狼与羔羊似的关系,活脱脱画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视野下的丛林景象。与此同时,这种描写也道出了诗人们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无可奈何,只能满腔悲愤地面对"强权废约例,/弱种受他掣"的现实。

通过种族化的国族想象,华人移民确立了他们的共同身份,以对抗白种"他者"。天使岛诗人常用具有鲜明排他性的"同胞"一词指称"我们唐人"。有时甚至将"同胞"等同"黄种",如说"同胞数百,黄种半千"(#70)。尽管汉语中强调手足之情的"同胞"一词古已有之,但作为一个以血缘为基础来确立国族认同的重要词汇,其在中国政治话语中的流行,却是19、20世纪之交种族化民族主义的杰作。在天使岛诗歌中,"同胞"一词除了用来团结我方力量、凝聚我方共识以外,也是将"我们"华人被压迫者与"他们"白人压迫者区别开来的修辞标识:

番奴狠毒不可当,

依仗蛮强虐我唐。

大众同胞遭至此,

种族化民族主义将所有天使岛诗歌在意识形态上统一起来,构成一部囚禁叙事的鸿篇巨制,并由此规范了诗篇的整体艺术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诗篇的"集体主体性"(collective agency),体现在三方面:集体创作、互动唱和以及读者预设。

第二方面,天使岛诗人们相互模仿、你唱我和的创作方式也非常有意思。看来,当时在拘留所里,华人移民随处题诗极为普遍。一位移民后来回忆:"在天使岛大家到处在墙上涂满诗句,只要是手伸得到的地方,连洗手间都有。"大部分"诗人"都很年轻,而且并没有念过多少书。因此,模仿他人的诗作,学会运用文学语言、表情达意,这实际上成为他们一个难得的受教育的机会。这些诗中相互效仿的痕迹不难发现。一是雷同的主题(如颂扬民族英雄);再就是相似或近似的语词(如"满腹牢骚"、"牢骚满腹"或"冤情满腹");此外还有重复出现的意象与典故(如周文王的囚禁之地"羑里")。有的仿作已到了近乎照抄的地步。如下面两首,各引前四行:

林到美洲,新客到美洲,

逮入木楼。必逮入木楼。

成为囚犯,俨如大犯样,

由于天使岛诗歌是集体书写的结果,是在创作、模仿、阅读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因此诗歌的形式、语言和修辞手段等,显然都应该是适合于这个华人囚民群体的文化水平和欣赏趣味的。《埃仑诗集》中所收诗歌除了一篇铭文、一篇骈文和几首对联以外,其余是旧体格律诗,多为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也有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成长于清末民初之人,哪怕是在农村,但凡受过一点点教育,想来也是读过如《唐诗三百首》这种最基本的诗歌读本,对旧体诗应该不会陌生。换言之,对天使岛华人移民来说,旧体诗是一种可接受并且可用的文学样式。因此,若想言志,他们也只能借助这种旧体诗,尽管通常写不出严谨工整的格律和华美精致的辞藻。

而且,他们作诗几乎都用文言文。这似乎跟与他们大致同代(1920年前后)的中国新诗运动提倡白话文显得格格不入。这一反差也引起了论家注意。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学者Steven Yao的论点。在他的分析中,这两种不同的语言实践反映了对现代化的两种不同态度,而天使岛诗人的语言实践则代表了落后的文化价值观,是"落后美学的产物";但他也指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面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移民政策时,天使岛诗人们采取了"用保守文化进行回应"。Yao的分析的确点出了跨国文化生产的复杂性,但"保守"一说有失偏颇。首先,"保守"意味着在先进与倒退之间选择了后者。

可事实是,天使岛诗歌始于1910年,而新诗正统地位的确立,若以胡适的《尝试集》(1920)和郭沫若的《女神》(1921)为标志的话,已是十年以后的事了。即是说,在天使岛诗歌成长和发展的很长一段时期内,白话文自由诗尚未出现或未成气候。其次,当时中国知识精英提倡的白话,实乃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官话",而天使岛移民都来自远离中国文化与政治中心的广东农村,说的是粤语,而非这种"白话"。再者,即便来自同一省份,不同地区的方言也有所不同,如隆都地区来的移民就听不懂来自四邑的移民的话。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文言文反而成了天使岛华人移民的"书面通用语",起着增进群体交流和团结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五四"时期的新诗作者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始作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持激进的否定态度。而天使岛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截然不同。当他们远离亲人故土,置身于充满敌意的异国他乡,使他们觉得仍然保留着做人的根本和尊严的就是这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给他们以生命的意义、希望和力量,抵抗歧视与迫害。他们之所以选择旧体格律诗,除了这是他们所知的文学样式以外,还因为在他们看来格律诗代表着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学,而古典文学则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奇妙的是,用古典诗体裁进行文学创作,等于是让这些穷打工仔进入一个不曾向他们开放过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们重新唤起中华种族--民族的历史记忆,从他们的视角将其重新整理,再用他们认为庄重雄浑的文学形式将其重新编织起来。通过这种书写方式,离散在外的天使岛华工们参与了中华民族的构建,对这一宏大工程作出了贡献。

寄语同胞勿过忧,

苛待吾侪毋庸愁。

韩信受袴为大将,

勾践忍辱终报仇。

文王囚羑而灭纣,

姜公运舛亦封侯。

自古英雄多如是,

否极泰来待复仇。(#59)

这一英雄谱系对天使岛诗歌极其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它,这些诗歌就会缺少一个主题基调和统一的结构,也就无从将诗人们零散的情感经验整合成一篇富于集体主体意识的现代华人囚禁叙事。更为要紧的是,通过对民族英雄史的再想象,诗人们赋予天使岛囚禁叙事一个具有深刻目的论意义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在这种时间背景下,华人移民的囹圄之陷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解释。首先,个人的命运同民族的历程重合了。我们知道,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符号。所以,天使岛诗人所说的"潜龙"不光指个人,实际上也是对处于历史低潮的近代中国的隐喻。其次,天使岛华工们的困境,进而整个近代华人移民的流散运动,再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被视为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那些民族英雄的事迹反复讲述着同一个寓言:逆境是修得正果的必由之途。同理,华人移民们的磨难,也就成了整个民族复兴的前奏仪式的一部分,具有了一种光荣的献祭性质。

在空间层面上,天使岛移民拘留所也具有了非凡的象征意义。有诗人这样描写这座牢房:"莫道其间皆西式,/设成玉砌变如笼。"(#69)对于被迫走向世界、参与现代化进程的中国,这栋白色木楼成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象征:外表充满诱惑而里面布满陷阱。在一篇谈跨国流浪的文章中,孟悦也从这两句诗中读出天使岛所透露出的历史反讽意味。但孟悦的解读却过于悲观消极,即认为天使岛监舍象征着中国走向世界的死路。这种解读显然有悖于天使岛诗人力图表达的积极的英雄主义精神。在诗人们眼里,中国这条"潜龙"只是暂时受困而已;天使岛牢狱所代表的并非绝境,而是这条龙不得不经过并跨越的中转地,尽管此地暗藏凶险。既是龙,就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它最终重新腾飞。

最后,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天使岛诗歌作为华人囚禁叙事跟美国囚禁叙事的主流作品有着根本的不同。囚禁叙事是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代表作是17世纪美国的清教移民Mary Rowlandson的散文体自传,记录她被印第安人俘虏、囚拘的经历。书名其实已点明作者的中心意思,即上帝的神力和她对上帝的信仰帮助她渡过劫难,获得拯救。这是典型的基督教文化中的囚禁叙事,它跟华人移民囚禁叙事的唯一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把牢狱之灾视为获得某种终极意义上的救赎所必须经历的磨难和考验。不同之处是,天使岛华人囚禁叙事表明:救赎不是个人之事;而且,不管是作为个人还是群体,救赎靠的不是一己之力,亦非借助外在神力,而是有赖于整个族群成员的共同努力。如一首天使岛诗歌说:"国弱亟当齐努力,/狂澜待挽仗同群。"(#39)这种彰显集体奋斗和人类自身之力的人文主义解放哲学,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义所在。在这个意义上,天使岛诗歌唱出的是真正的华人囚禁叙事,而非美国移民的囚禁叙事。

同类推荐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为陈寅恪、吴宓先生的弟子,季羡林先生承接上一辈师长的衣钵,晚年不遗余力地捍卫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各自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精辟论断。本书文字是作者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精华所在,先生其情也真、其言也善。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从先生的体悟与沉思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段渝主编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7》内容介绍: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德,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热门推荐
  • 家庭教育必知的47大关键

    家庭教育必知的47大关键

    在本书中,我学会了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作为一位母亲所应具有的心态。
  • 将门嫡女种田忙

    将门嫡女种田忙

    她的祖父是大名鼎鼎的三军统帅,可惜是“以前的”;她的父亲是威名赫赫的北军大将,可惜是“获罪的”。她原本虽然痴傻,却有着最尊贵的家人和身份,可惜转眼之间,天之骄子变成山野村夫,名门贵女化作乡姑田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当她变成她,刹那间,风云际会,红颜乱世。一颗尘世间最温暖的女儿心一滴天地间最冰冷的男儿血一段男女间最缠绵的情之恋为了他,她愿意下得厨房,还上得厅堂为了她,他愿意上得厅堂,还下得厨房是谁说,她只是会种田的傻子是谁说,他只是会杀人的疯子且看——
  • 企业培训全书(实务篇)

    企业培训全书(实务篇)

    本书从职业培训的需要出发,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职业培训工作中会用到的资料以及相关工具。旨在为企业培训人员、专业培训师、员工提供一本实用、系统的培训全书,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培训师设计培训课程提供一个好的参照。
  • 小熊维尼

    小熊维尼

    他经常自嘲“没脑子”,却总是主意新奇;他最喜欢贪吃蜂蜜,却也时刻关注朋友所需;他时不时犯点小傻,可伙伴们还是喜欢他;他已经86岁“高龄”,却依然活跃在全世界小朋友的心里。他是谁?他就是小熊维尼。
  • 入土不安

    入土不安

    悬疑小说家陈子言灵感爆发,自认构思出了前所未有的“最终审判者”连环杀人事件,却没想到刚刚写好第一章,警察就在他的负责编辑冯舒的出租屋里发现了一具血淋淋的骨架,竟然与他小说里所描述的古代酷刑“梳洗”一模一样!自此地狱之门大开,好友三皮和小雯也在同一天内接连死于非命,一个被“腰斩”,一个被“剥皮”,且都与陈子言的小说情节相同。难道这是一场“互动式连环凶杀案”?可凶手为何选择了陈子言的小说为蓝本?陈子言是幕后黑手还是下一个受害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开店细节全书

    开店细节全书

    把店开起来不难,但如果把店开火了却不容易。一个店铺就是一个小企业,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想生意兴隆,就得把每个细节都做到位。
  • 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招商局的历史,就是中国近现代民族金融业的历史。140年前,诞生于“洋务运动”中的轮船招商局在内外阻力中翻开了中国金融业新的一页。今天,沿承百年血脉的招商局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企业之一。在近一个半世纪里,招商局一直扮演着中国金融业引路者的角色。从唐廷枢自设保险招商局,盛宣怀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到袁庚打响“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再到平安保险拉开中国保险业海外引资的序幕……招商局不断用“第一次”引领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通过记录招商局自清末至今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独特视角。《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由王玉德、郑清、付玉著。
  • 萌妃嫁到

    萌妃嫁到

    冷倾心,丞相府的大小姐,十岁便要嫁给齐国东王为正妃,成为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王妃。这本是喜事一桩,可是偏偏新娘在出嫁的前一天竟然不见了!这可如何是好?那东王殿下可是喜怒无常,谁都不放在眼中的!就在所有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刚刚好,出现了一名“救星”,相似的脸庞,相似的年纪.于是天时地利人和,她必须得嫁!XXXXXXXX这就是刚刚莫名其妙来到陌生的时代的冷青心所听到的版本。正主临阵脱逃?让她顶替出嫁?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不干!绝对不干!可是不能不干!谁让别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求她(其实有点夸张啦),谁让她现在一没钱,二没势,肚子还饿着(这才是原因!)。没办法,认命吧!反正想她堂堂一百八的高智商才女,不信到时候逃不出狼窝.片段一:*“王爷,王妃偷偷溜出府了。”“派人跟着就好。”王府太闷,让她出去玩玩也好。“可是,王妃说她想看看能不能回家。”刚说完,凳子上的人影已经消失不见了,只感觉到身边一阵疾风刮过。该死的,她只能呆在他身边,哪也别想去!*片段二:“王爷,王妃说想吃冰。”“那就去取啊!”“可是冰窖里的存冰已经被王妃用完了。现在又是三伏天,就是在其他地方也很难找到。”“去,拿着我的令牌进宫告诉皇上,就说本王需要冰块,越多越好。没有的话.就告诉皇帝,很抱歉,本王最近身体不好,恐怕得提前退隐了。”来人额头滴下了一滴冷汗。皇帝听了之后,猛地一拍龙案,“混账,这家伙居然威胁朕!”他以为他会妥协吗?一刻钟过后,“来人,去把朕给云妃存下的冰块送去给东王府。”哎,只有稍后向云妃解释了。*片段三:“王妃,你今年多大了?”某女故意开口问道。“十岁。这个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事情你居然不知道?笨。”“。。。。”就算不知道什么叫世界,但是她可是听见对方是在骂她笨了。不过,忍耐。“是啊,你才十岁,但是王爷可是个正常男人,所以.”欲语还休的望着冷倾心,意思是这么说你懂了吧!她是懂了,但是,“大婶是什么意思?”无辜的眨着眼睛,哼,她现在可是只有十岁!大婶?某女气岔了,忍耐,她还是个孩子,不懂应该的。刚想开口,忽闻一男声,“在说什么?”冷倾心笑颜一展,直接跳入那个她专属的怀抱稳稳呆着,“刚才这大婶问我你是不是正常的男人。”“卖入青楼,我不想再看到那张脸出现在本王面前。”某女一听,脸色变得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