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900000007

第7章 从"喜鹊登枝"到"金光大道"的人生历程及其创作 (7)

而在实际文学创作中,这个方法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周扬在1953年《全国第一届电影剧作会议上关于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的报告》中提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就是创造先进人物的形象。什么是先进人物形象?......我们所要描写的英雄不是一种特殊的人,是工农兵。所以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提到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怎样创造先进人物?先进人物为什么塑造不出来?"周扬认为塑造不出新人物的原因:一是作家思想立场没有转化彻底,总是在生活中看到落后,看不到进步;二是作家还不会在斗争中去表现先进人物,换句话讲,是指责作家不会根据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面预设美好明天、提高先进人物精神。在报告里,周扬表示了不满,"我们现在的中国作品,还没有一个最完全体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两结合"等文艺政策在创作实践上贯彻不理想,原因远比周扬所概括的更深远、复杂。老舍对如何表现先进人物有这样的说法:"我认为不应当为了自己的作品多一些浪漫的气氛,就对一般该表扬的不表扬了。

......我觉得即使事情小一点,故事本身也不极其动人,但是只要写了能够鼓动干这一行的人,使他们斗志昂扬,还是该写。......我们希望写出来的东西鼓动力大,但是故事本身浪漫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有大有小,我们不能光选大的,把小的丢掉。我们是要把光彩的写得更光彩,而不是只选择最光彩的,以便写得有几分光彩。"这段话体现了一个老作家对生活、创作的真知灼见,即在平凡事物中挖掘有力的人物形象,充实社会主义文学先进人物的塑造。老舍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解代表着大部分知识分子作家的共识,而这样的认识是不符合毛泽东从策略上对于社会主义文学的构想和规划的。在五六十年代,有一定文学素养的作家在新的党政文艺政策里辗转而难以创造,百花争鸣、反"右"斗争等文艺运动就是两股文学理念的不断博弈。即使像老舍这样改造自我、积极要求进步的作家,内心深处反映出的文学思考仍难以无间隙地应和"社会主义文学理念"。而另外一类工农兵作者,虽能果敢上阵,创作的作品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工农兵业余作家黄声孝说:"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要有阶级的爱、阶级的感受。当你对党、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着无限的爱的时候,当你一想到共产主义远景的时候,心情就会激动起来,就有东西可写了。"这类架空生活体验的写作理念,的确较为容易产生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文学作品,但对于站稳艺术舞台、更长远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来说,还远远不够。在知识分子作家和工农兵业余作者之间,在艰难挣扎与艺术水准欠缺的缝隙中,浩然"横空出世",极妙地调和了主流文艺需求高不成低不就的创作困境,浩然既没有知识分子作家复杂的艺术追问,又有工农兵业余作家不足以具备的艺术才能。在这个缝隙中,浩然恰逢时机地创作出《艳阳天》,成功践行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甚至最早使用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才提倡的"三突出"手法。以文为证,《艳阳天》主要人物萧长春始终占据故事的重要地位,为突出主要人物,就要删掉一些对次要人物的描写,所以《艳阳天》实际上也巧妙地避开了受"中间人物论"批评的可能性。

(二)1962-1966年 (2)

按照周扬提倡的在斗争中展现先进人物的品质,浩然设计了两条对垒分明的阶级阵营,以1957年麦收前后京郊的一个农业合作社为背景,展开尖锐复杂的斗争。为在斗争中表现人物的先进性、革命性,《艳阳天》处处紧扣阶级斗争,完全以阶级斗争为纲进行小说构设,东山坞农民一出场就根据阶级身份划分而住在两边--沟北和沟南,代表资本主义力量的一方住沟北,代表社会主义力量的住沟南。萧长春、马老四、焦淑红、韩百仲是贫下中农代表,马小辫、六指马斋则是地富代表,他们各自按照阶级标签行动、思维。

想必作家落笔前,就已经在预设的阶级斗争全图里,设定了每个人的身份、性格。在东山坞的世界里,每个农民都置身于一场阶级斗争中,沟北富农闹土地分红、弯弯绕闹粮慌等现象在《艳阳天》里都不是普通的农民闹情绪、人与人之间的摩擦,而被上升到两种阶级力量的斗争,甚至为体现斗争中主人公、广大贫农的觉悟和力量,作者设计地主马小辫在北京读书的小儿子写回一封关于"变天"的信,把东山坞的阶级斗争立刻与外界相联系,无限放大到国内更大的阶级斗争背景中。而第一主人公萧长春也不像是农民干部,而更像战士,随时警惕反动势力的破坏活动,不断地在斗争中被塑造出英雄先进人物的成熟品质。

更关键的是,《艳阳天》完全遵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第一次成功按照主流文艺政策需要塑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农民英雄形象的萧长春。这样说并不是有意忽视《创业史》这部更早创作出"新人"梁生宝形象的小说,而是在笔者的细致阅读感受中,我认为相比《创业史》中的梁生宝,《艳阳天》中的萧长春更符合无产阶级文艺需求的代表阶级立场的阶级英雄,而梁生宝则像追逐人性理想光辉的代言人,他们在表达深处是有区别的。虽然柳青在谈《创业史》创作宗旨时说:"这部小说要想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针对小说的评价也主要从反映农村巨大变革、描写新时代农民创造新业绩入手,对梁生宝体现的"新人"品质也作出了高度评价,但我认为之所以《创业史》艺术成就略高于《艳阳天》,主要在于柳青以文人式的情怀塑造了一个代表人性理想光辉的人物形象,即使祛除时代赋予新人的历史性评价,梁生宝所散发的个人理想热忱依旧感人肺腑。

梁胜宝是勤劳、爱动脑筋的庄稼小伙,新社会建立后,转变个人发家致富的旧观念,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然而,拨开表层赋予梁生宝社会主义农民新人形象的外壳,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如此。小说开头写梁生宝带领农民搞生产,为弄清楚稻种特性,他不畏辛苦到处探究,当聪明的小伙发现答案时,小说写到他的心情:"春雨的旷野上,天气是凉的,但生宝心中是热的。他心中燃烧着熊熊的热火--不是恋爱的热火,而是理想的热火。年轻的庄稼人啊,一旦燃起了这种内心的热火,他们就成为不顾一切的入迷事物。除了他们的理想,他们觉得人类其他的生活简直没有趣味。为了理想,他们忘记吃饭,没有瞌睡,对女性的温存淡漠,失掉吃苦的感受,和娘老子闹翻,甚至生命本身,也不是那么值得吝惜的了。"这段内心独白,容易让人觉是在夸大梁生宝的精神,但我们细心感受就会消除这种虚空感,反而被生宝这类年轻人为了理想而忘我的生活执著所悸动。

我们都年轻过,有过追求,有过理想,当我们为理想奋斗的时候,人就是这样忘我,所以梁生宝的热火是真实的人性。相比萧长春为党、为集体,带领贫苦农民奔新社会的形象,梁生宝身上多了一种集体精神下的个人理想情怀,柳青本人倾注的知识分子情怀在整体上与党政意识形态和谐共生。而一心紧跟党的文艺政策走的浩然就不同了,浩然务实地赞美党,感谢党带领贫苦农民走进新生活,笔下的萧长春更像是党组织的代言人。《艳阳天》写萧长春在斗争中受到上级党组织指引时,"他紧张的心情已经消除了一半儿了"。"他找到了靠山,找到了主心骨"。萧长春反省自己之前的幼稚行为,准备"用自己的全身力量,迎接一切困难,克服一切困难,大步前进"。通过这个晚上,"这个年轻的支部书记最大的收获就是思想认识提高了一步"。梁生宝也需要党组织的指引,在与上级交谈后获得怎样搞互助组的精神后,"生宝在街道上的庄稼人里头,活泼地趱行着,觉得生活多么有意思啊!太阳多红啊!天多蓝啊!庄稼人们多可亲的!他心里产生了一种向前探索新生活的强烈欲望"。

除了干好集体事业的决心,在梁生宝身上我们更多地看出一份感触:对未知新生活的渴望,对自己行进在个人生命变化历程中的喜悦。这种情感是人性成长的本真体现,通过梁生宝的不断"成长",我们感受着他坚定、热诚的追求。小说最后带给读者的不仅是对新中国为带领农民奔向社会主义前仆后继的感触,更有着对梁生宝所代表的个体对理想追寻的感动,若不简单地以历史功过评价文学,从文学带给人生的精神力量、感染力度来说,柳青塑造的新式农民青年形象不仅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更是一种人们永久寻找理想梦境生活的启迪。反过来说,浩然《艳阳天》塑造的萧长春相较而言缺乏人性实感,但他更能直接彰显阶级斗争中典型英雄的特征--坚定的革命意志、崇高的集体精神境界、大公无私的道德品德,这些品质都是社会主义文学为教育、改造现实农民而十分希望达到的。柳青的梁生宝形象也有这类品质,但他身上承载的人性理想光辉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时代的阶级性,所以萧长春才是完全贴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两结合"等主流文艺创作方法"横空而出"的"典范形象"。

除了极好演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创作方法,浩然还以实践紧紧贴合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要求,践行大众化语言创作,适应广大工农兵读者阅读心理、水平,去除知识分子文艺腔。在描写农民方面,"五四"文学以及后来的小说家有普遍的"通病",即"写不像"。"五四"作家一写乡土农民,从故事叙述语言到人物对话,往往显得和真实的农村生活、农民"相隔",这种知识分子气息在解放区文艺里被批评为文艺腔,正因为不熟悉农民的生活方式、说话语气,大部分知识分子只能模仿农民语言,甚至加入粗俗的言词以接近他们设想中的农民,以至于无形中放大了农民的弱点。新文学与农民语言的隔阂成为四十年代解放区文艺重点要克服的问题。从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之时,赵树理在运用农民语言进行文学创作方面,最早取得成功。这一时期,语言大众化(农民化)第一次广泛而自觉地进入新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语言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浩然接续赵树理在新文学农民语言方向的成功,再次取得突破。

通常我们讲知识分子有文艺腔,是由对农民生活、精神世界、语言表达的陌生造成的,知识分子写作通常有一种感性情绪,所以从思维方式到行为模式都远离现实中的农民。工农兵作家出身的浩然熟知农民,加上极高的语言天赋,作品里的景色描写和人物对话都贴近农民感受,故能赢得大众的喜欢,他的小说阅读群体实现了真正的普及化。浩然语言的独特在于以下两点。第一,贴合农民阅读心理,去除过分主观的情感表达方式,应用形象化语言。以浩然的景色描写为例,但凡农村小说都有涉及乡间生活的景色描写,浩然语言的不同在于运用农民的直观思维方式、形象地表达外部世界,浩然的景色描写有物我两融的乡村自然美,而非生硬的主观式抒情。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浩然在此期间创作的儿童文学中的景色描写:"六月的山坡上,野花开得雪白,麦苗长得碧绿,麦子甩出大穗子。山谷像戏台上的美公主,头上戴着珍珠翠,身上穿着五彩衣,要多美有多美";"深秋的时候,老绿色的野地,一眨眼就变黄了,黄澄澄的,像妈妈烙的一锅米饼子"。

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反而透出真意,浩然采用干净的儿童视角描绘的乡村自然美景,发挥孩子般的想象,用孩子简单却充满形象感的句子感染着读者。第二,语言高度口语化、生活化,并且与国家意识形态语言表达巧妙融合为一体。首先,浩然继承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通俗化方向,再次推进新文学语言的本土化。"五四"以来的文学语言都有欧化痕迹,而在浩然的笔下,我们不得不惊叹于他的独特贡献。木弓就指出:"读《艳阳天》,我是非常震撼的。

因为这部最具有时代精神的长篇巨著中居然看不到中国文人文化影响的痕迹,也看不到西方哪怕古典知识分子文化影响的痕迹,只有彻头彻尾的充满民间文化的泥土气息,仅此一点,就值得我们刮目相看。在今天,这种写作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当年的浩然,居然创造了这样的一个文本。他用纯粹民间的文化改造了已经非常知识分子化的长篇小说形式,并创造了在一个封闭时代才能实现的适合农民阅读的艺术表现形式"。我想这段评论已经充分说明了浩然在语言上对新文学的贡献,更进一步地讲,浩然还开辟了另一个不同于"五四"知识分子写作的"艺术语言意识形态表达"文本,即将京郊农民口语、民间俗语巧妙融合在现代国家意识形态表达中。以《艳阳天》为例:

"唉,我看你们是骑驴的不知道赶脚的苦哇!事情不是明摆着:一家子人筷子挟骨头--三条光棍,没个娘们,日子怎么过呀!"

同类推荐
  •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也涉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收录了胡适离开中国大陆至离世前(1950—1962)十二年间的日记。这样的内容,胡适的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极具研究价值,反映了胡适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领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可资借鉴。选编的大部分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问之广博、治学之严谨、方法之科学
  •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人类已经迈进了21世纪,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在转瞬即逝的时光里,人们总希望自己在生活中少走些弯路,少做些蠢事,少付出不必要的代价,这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需要增强和使用自己的智慧。本书正是通过古代那些寓意深广,耐人寻味的哲理故事,让人们在欣赏之后,确实将那些值得吸收的方法和道理转化为个人的素质,从而变得更有智慧,更有能力。本书以古代具有哲理思想的故事为依据,为了突出故事的可读性,故在其基础上重新撰写,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同时,每个故事后配以简练的哲理点拨,让读者欣赏、领悟之余,自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明智、益心的作用。
  •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豆瓣最热门的情感美文集,艾明雅、毛路、陈亚豪、小岩井……十余位豆瓣红人用他们或温情、或犀利的文字带你穿透爱情的迷茫,得到自我救赎。本书是一部关于爱情的随笔集。全书围绕五个主题:初恋、单恋、虐恋、暗恋、苦恋,由24个故事组成。 有时候,爱不过是一场华丽的想象;有时候,那些突然之前发生的事,却能让你铭记一生;有时候,付出所有也换不来美好的结局;有时候,轰轰烈烈过后却没有在一起……有人说最好的爱情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的义无反顾,一个人的冷暖自知,一个人的天荒地老……但是,亲爱的,请相信一定有人敬慕你的勇敢!
  • 浪漫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浪漫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中国古典散文集2

    中国古典散文集2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热门推荐
  • 别让生命太为难

    别让生命太为难

    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培养智慧,发现真理,验证价值,这就是哲学的用处。小故事中有大道理,平凡事物中蕴藏有深刻的哲理。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用哲学的思维悟人生,这就是本书文章的特色。爱智慧,爱哲学,爱生活,从这里开始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侠女笑泪之断情剑

    侠女笑泪之断情剑

    这是一部反映西汉末年百姓与朝廷之间矛盾日趋激化的长篇武侠小说。女主人翁天生笑洒泪珠,后来由世外高人指教,行侠丈义,杀富济贫,用以笑泪得天独厚的绝世功夫摆平了天下武林败类。她的母亲施展“小剑”杀开一条血路……故事情节深刻地描绘了人性的美与丑以及紧张而又曲折的情景场面。写爱,爱之铭心。写恨,恨之入骨。一波三折,扣人心弦。……那女婴突然开了腔:“娘,我不会哭,我生来只会笑,我要笑得山崩地裂,我要笑得海水横流……”
  • 吸血鬼的访客

    吸血鬼的访客

    以不同的恐怖故事、不同的奇特情节、不同的诡异场面,扣人心弦,曾经紧紧的抓住了世界各地读者的好奇心,引发了恐怖小说爱好者更广阔怪异的想象空间。从《暮光之城》回归《德拉库拉》,布莱姆·斯托克塑造的吸血鬼形象铸就其不可颠覆的恐怖小说鼻祖地位。以其名字命名的布莱姆·斯托克奖,是恐怖小说之最高奖。
  • 家常营养套餐

    家常营养套餐

    《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营养套餐》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师教你科学配餐、亲朋欢聚套餐等两大菜系,其中营养师教你科学配餐中包括:日常速配套餐、两菜一汤一主食、芹菜炒肉丝、木耳拌黄瓜、白萝卜虾皮汤、米饭、葱爆羊肉、海米冬瓜、紫菜黄瓜汤、家常饼、酱牛肉、拍黄瓜、芹菜叶粉丝汤、家常炸酱面、三菜一汤一主食等。
  • 红楼之重生缘

    红楼之重生缘

    思黛玉其人,容色倾城,文采斐然,寄人篱下,泪尽而逝,每每念及,百折千回仍不能平。执一支素笔,异想天开,天马行空,重生女子,抛却过往,云淡风轻,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不一样的妹妹,不一样的红楼,希望亲们多多支持。【穿越卷】万里江山,风云变幻如棋局;粉黛佳人,命运多蹇总堪怜。现代女孩张晓晓,一朝穿越成为红楼里的黛玉,谁是她穿越之因?谁是谁放不下的执念?谁为谁倾覆了江山?【架空卷】是谁说江山如画,只是水中花?是谁相思成病,只因恋慕佳人眉间一点朱砂?是谁在繁华深处两两凝望,谱那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佳话?架空历史,戏说红楼,重生的黛玉,容颜依旧,心却旷远,且看她如何走出贾府,迎来属于自己的幸福。
  •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它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好莱坞大片里,颠覆、暗杀是它的拿手好戏,通缉伊拉克总统,追杀卡斯特罗,影响世界政坛的重大事件中它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美国最能花钱的部门之一,但往往是无功而返;击毙本·拉登一雪前耻,但反恐行动远未画上句号。这就是它—美国中央情报局。为读者揭秘世界上最公开、实力最雄厚的情报组织。
  • 木槿花西月锦绣(3):月影花移约重来

    木槿花西月锦绣(3):月影花移约重来

    我,花木槿,胸藏智慧,通达人世,守义重爱,善良勇敢,拼搏坚忍,拥有两世记忆,自命对风月无情……其实,我,花木槿,贪财好色,贪生怕死……谁叫在紫园里,咱妹是红人,咱哥是西营首领,咱有小五义当后台,最横的四爷给我撑腰……我外号叫女色魔!我怕谁?什么,你确定?我是被调去三爷的西枫苑,不是四爷的玉北斋?是那个身残志残心也残的原非白原三爷的西枫苑?!好吧……就这样,命运的轮盘悄然启动,东庭末年,欲望、野心、杀戮、王位、权力交织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弥足珍贵的友情,还有,这一世注定凄艳的爱情……错入乱世风云,面对铁血山河,心中却渴望那一曲缠绵的长相守……花西夫人,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雄鹰精神

    雄鹰精神

    一部职场生存与发展的启示录;一部团队竞争力与执行力的提升宝典。充满传奇色彩的鸟中之神——雄鹰,天空当之无愧的霸主,智慧、雄健、坚韧、傲视群雄的象征。拥有雄鹰的优秀品质和职业精神面对社会,拥有雄鹰的良好心态和强健体魄搏击人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