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900000004

第4章 从"喜鹊登枝"到"金光大道"的人生历程及其创作 (4)

研究浩然,除了密不可分的政治话语,五十年来少有人真正从文学本身谈及浩然,甚至连最起码的艺术性都少有被关注,比如浩然创作中人物刻画、表现手法、结构支撑、语言特征等。对于一个有着极强文学天赋,虽然借着时代风帆而成功的作家,仅仅从时代因素考证他的成功是片面而危险的,倘若没有足够的文学造诣,浩然何以在众多的农村小说中拔地而起,虽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我想除了政治背景以外,回到文学阅读本身,浩然的许多作品依然可以带给此时的读者以良多感受。以个人阅读为例,作为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早已远离政治硝烟的我辈,除去作为一名文学系学生不得不在大学阶段知晓浩然其人,知道浩然的读者越来越少了。我个人阅读浩然之作始于其儿童文学,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阅读过的《"小管家"任少正》、《蓉蓉》、《翠泉》等故事,这些带着特殊时代气息的农村儿童生活,很快吸引了正如饥似渴地阅读中的我。长于六七十年代的人,但凡读过书的都在文学荒漠中或多或少看过他的长篇,而生于80年代后的人,对浩然其人其作都已知之甚少了。

出于个人阅读感受,我认为有必要从文学体验本身出发,回到阅读中,在一个农村题材占据重要创作比例的时代里谈及浩然的问题。谈浩然,无论是从研究对象的政治或是文学意义,我认为都不该脱离对象所处的大环境,只有在比对中,方能说明对象的特质。单就对象本身,我们很难说清楚他的独特性。而搞清楚浩然在同时期农村题材小说作家创作中的"与众不同",是理解浩然的一把钥匙。

目前之所以尚未说清浩然,一是因为人们总是脱离不了政治评价心理,以至于很少真正涉及文学本身而进行评价;二是因为我们把目光仅仅局限在对象本身,像蒙上眼的驴围着磨盘打转一样,没有环顾四周相同政治背景下创作的其他作家的情况。在浩然不同创作阶段里,周围同期同题材小说的艺术特征、政治命运都是对浩然创作在那个时期的"独特"性的有效佐证。以往的研究注重从时期整体勾勒农村小说创作情况,事实上,在同时期创作对比中,更能有效揭示浩然成为一个时代创作"典范"、"标杆"的独特所在,从而对进一步推进浩然研究有所作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节所涉及的针对浩然谈及的"独特性"是一个中性色彩的词,它不是表达赞赏或肯定的评价用语,它在此更像一个客观的说明性词语,以"独显不同"的意思来说明浩然创作的特点,加深我们对浩然的理解。

那么浩然创作的独特性,何在?

一、创作内容紧抓时代命脉

探及浩然创作独特性,首先表层可感的是小说在内容上紧跟时代政治,这是除去学术研究者以外的任何读者都可感知的浩然的特征。将"紧抓时代命脉"作为浩然创作的首要独特性,不是拾人牙慧,而是相较其他作家,无论是工农兵出身的作家或是知识分子作家,浩然是如何在每次政治转折中都能对应历史时机,紧抓政治、政策进行创作?他有什么"独特"的方法?正是这些显著不同的方法赋予浩然创作以独特性。

早在最先评论浩然小说的文章《略谈〈喜鹊登枝〉及其他》里,巴人就明确指出:"我们的作者在写《喜鹊登枝》这短篇集的十一篇作品之后,还发表了不少短篇。大都是1958-59两年中写的。这些作品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几乎这两年中我国生产斗争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运动,都在我们作者的作品中有所反映。"沿着这一思路,我们可以看到1956年后浩然几乎每篇创作都是直接对应当时的运动、政策、事件。以作品的写作时间和当时政治事件的发生时间为对应,我们惊叹于浩然的"紧跟"程度。

1956年4月25日至5月10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浩然同时间创作《春蚕结茧》,写农村姑娘兰芬改变传统养蚕做法,大胆革新技术。1957年2月8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讲话,号召在经济工作中"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1957年2月22日,浩然写下《从上边下来的人》,讲述一个心怀集体、只为民众着想的基层干部。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义青年团在北京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毛泽东号召青年们团结起来,坚决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斗。浩然11月写作《田青苗求师》,表现知识分子下乡锻炼自己,扎根农村,为农村建设出力。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争取三到五年基本完成扫盲工作。11月,浩然创作《帮助》,写崔百灵带病动员村里最后一个文盲社员学习文化。1958年大跃进开始期间,他配合时代热潮写了《跃进小插曲》、《满堂生辉》、《百花飘香的日子里》等。1960年1月,中共中央在上海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倡为继续"大跃进"创造过渡的条件,大办县、社工业,大办水利,大办养猪场等。《人强马壮》写社员田小武积极自学当公社饲养员,为集体养马。《老树新花》写老社员安妈妈发挥余热,在山头建饲养场,为社出力。1961年5月,陈云在北京的中共中央会议上就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下乡问题作《一项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报告。5月8日,浩然创作《茁壮的幼苗》,写彩云回乡务农;8月,又创作《蜜月》,写城市小伙子李松响应号召,到农村锻炼自我。

从以上所举短篇小说可以看出,几乎中央发出一个文件号召或开展一项政治运动,当年乃至当月浩然就能紧跟时代政策,立即发表一篇甚至更多的篇目以应和当时的政治事件。这样的跟紧"功力"并不是每一个同时代的作家所具备的。浩然对政策的敏感主要得益于他长期从事新闻记者工作,除开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生活体会外,浩然在记者生涯中培养出不同于一般作家的政治敏感度。在《浩然口述自传》里,他说:"新闻记者对党和国家的政治和政策精神比其他部门的人都知道得早,还必须尽快地理解、吃透,随即紧紧跟上其贯彻与响应的脚步。久而久之,锻炼和提高了我对社会生活敏锐的观察力。这是一个文学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本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话透露出浩然对及早理解、吃透并紧跟政策作为一个文学写作者本领的得意之情。换句话讲,浩然一直是以能抓住时代"命脉"创作为荣,与贴近政治写作为目的的,这和他的创作理念有关。较之同时代其他作家,浩然在这点上是"幸运"的。

他的幸运在于他根本无需花费多少心劲而水到渠成地信奉着文学工具论的创作理念。只具备小学三年级文化基础、靠丰富的生活经验开始创作的浩然,在党的培养和时代机遇下,很自然地接受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文学革命工具论的宗旨,加之一些通过写作在实际生活中帮到农民的亲身经历,使得浩然根深柢固地信奉文学就是为党政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宣传工具。浩然在多篇文章提到确立文学工具论这一理念源于一个亲身经历的事件:一位贫雇农的房东大嫂,按照法律应该继承的财产被人侵吞,她告到区、县都不能解决。浩然得知此事后,生发了义愤,连夜为她代笔写了篇批评稿件投到报社。稿子虽没有发表,却被负责任地转到专署,专署立即派人到乡下做了认真而公正的处理,使这位大嫂绝路逢生。这件事让浩然惊异地认识到笔的威力如此之大,还能替百姓说话!运用手中的笔写文章,跟开会讲政策一样能够开展工作、为百姓办事,文学服务现实的工具论理念便深深扎根在浩然心中。

然而并不是每个作家都能如此"幸运"地到达新中国对文学宣传功能要求的"境界"。在时代转变初期,很少有作家能够如此轻车熟路地转变以往形成的创作习惯思维。以骆宾基为例,大部分从国统区走进新中国的作家大都纠结在新旧创作理念里。骆宾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颇为进步的作家,进入歌颂无产阶级、工农兵的新时代后,他很快陷入落伍的自我孤独中。骆宾基恐慌地感到"自己在解放前的国统区所积累的社会生活(写作素材),已经黯然无光了,失掉它在我心目中原有的光泽了;而伟大的共产党以及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所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闪着史诗般光彩的革命斗争生活,我又没有切身的体会。尤其是两年之久的监狱生活,几乎是使我与世隔绝了。......我突然发现自己已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的文学工作者了"。

骆宾基也虔诚地反复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积极深入新时代生活,在参加鲁中南的农业水利建设中的确也发现了素材,也被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所振奋,但更引起他关注的却是一位面对欢天喜地劳动场面独自叹气的老农民。经了解得知,他是一个孤老,只有一个独生女嫁到只隔两三里路的邻村,但是没想到解放后和平日子来临了,村里开了这么一条自古以来做梦也没想到的大河,把他和女儿所在的村分成两个片区,就算今后修桥,再想和女儿相互照顾、见面也得来回隔河走上二十里路。骆宾基敏感地发现了这位老人的文学意义,正是他过去所熟悉的中国农民,这种孤独属于农业个体经济的旧式农民,正是作家艺术观所擅长塑造的典型人物的内心世界。但作家马上意识到,这些想法都是旧式人性论,这样写是在为代表穷途末路的旧式农业个体经济生活唱挽歌,与歌颂十万民工欢欣鼓舞开河、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主流意识写作相距十万八千里,最后还是放弃了对这位老人的艺术构思,只是在《父女俩》里把这个老人形象作为陪衬先进人物香姐儿的落后人物。

骆宾基屡屡在提笔书写新生活的时候面对着这样的无所适从,最后受胡风事件牵连,他放弃了文学创作,转向甲骨文研究,一位曾被日本文学界推崇为"中国契诃夫"的优秀短篇小说家消失在了中国当代文坛。除了骆宾基,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家处在痛苦的创作转化时期,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干脆放弃写作。在对文学工具论的信奉上,即使是解放区土生土长的农村作家,类似赵树理、马烽等,也不可能像长在新中国旗帜下的浩然这般心无旁骛地接受一切。赵树理从根本上讲是深入农民的知识分子作家,他始终立足于农民中间,当他亲眼看见某些情况不符合农民利益的时候,是不会轻易盲从政策性的宣传话语的。他于1957年创作的《锻炼锻炼》就是一个极佳的证明。赵树理在大跃进中发现了干部瞎指挥、高指标的现象,甚至还上书中央反映实情、提出建议。但是,这些书生气的举动并不能改变时代的错误,反而引祸上身。赵树理就是这样一个实事求是、坚持己见的文学人。马烽的个人经历相对接近浩然。

第二节 浩然的独特性何在? (2)

马烽作为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长期接近农民,作为农民儿子的他深情地歌颂新时代新农村,创作了《韩梅梅》、《饲养员赵大叔》、《孙老大单干》等短篇,以农民儿子的热情,歌颂老一辈农民爱社如爱家,描写知识青年社员用技术改变农村的欣喜生活。然而当马烽以惯性的思维洞察农民时,依然抹不掉对落后农民的自私、狭隘阻碍社会主义建设的担忧。1956年,他在《四访孙玉厚》里写了一位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老书记在错误的政治风波中含冤而死。小说遭到公开批评。从马烽的创作可以看到,即使这样一位同样有着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农村干部作家,也无法毫无疑虑地接受文学工具论。当政策与现实吻合时,他创作的农村小说是明朗的、受欢迎的;当出现不符合现实的政策时,他便在真实与政治之间摇摆,这使得他的创作变得苦涩,少了几分鲜活。不管怎样,无论是国统区来的知识分子作家或是解放区的工农兵作家,大部分人在绝对的文学工具论创作时代都失去了原来的鲜活与灵动。相比其他作家丰富而复杂的文学理念,单纯的浩然几乎一身轻快,先天具备新时代文学需求的"优势"。那么,浩然怎样用优势紧跟政治,采用什么独特方法稳稳抓住时代的"命脉"呢?

在通读浩然作品及其发表的创作经验谈之类文章后,我认为作家看准、吃透了两种创作方式,于是成功地较其他作家更准确地把握住了文学的政治宣传性。

同类推荐
  • 奇特的锐眼

    奇特的锐眼

    诗集《奇特的锐眼》源于生活,是国桥对人生所见、所思、所感的真实流露,没有半点的浮夸与做作。国桥的诗真正是诗中有情、有景、有物,而更重要的还是诗中的灵魂所在;国桥的诗又很美,像一幅幅精美的敦煌壁画,灿烂夺目。
  • 背影

    背影

    文中,作者对父爱节制又沉郁的书写,至真至爱至美,让它成为反刍率最高的经典散文名作之一,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反复去品读、去体会。本书不仅收录了代表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背影》、《绿》、《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航船里的文明》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还收录了其在欧洲、伦敦的旅行游记散文以及日常随笔等。这些文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有的包含着作者对社会时事的思索,有的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 旧年的血迹

    旧年的血迹

    本书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作品集。收录老房子、奔马似的白色群山、环山的雪光、寐、旧年的血迹、生命、远方的地平线等小说。 当十年前的文学新星丛书收录阿来的这部小说集时,人们还不能真正体会这些描写阿坝藏族历史和现实生活小说的真谛,可随着他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获奖,他早期的这些小说便透露出真正的艺术价值:那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不正是土司制度衰微的缩影吗?那一步一趋的朝拜队伍不正是藏族寻求精神家园的写照吗?阿来正是从这本书开始起走向中国文学圣殿的。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读一句诗容易,读一个人却难,更何况是三十二位多思的诗人。在作者心里,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衫客,月下徘徊,倚栏望断,有晓风残月的天涯,有灯火阑珊的醒悟。唐诗是一曲高亢入云的羯鼓,宋词是一首呜咽低徊的埙曲;唐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正午,宋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黄昏。就算相隔千年,那些阴阳平仄、长短错落的字句,无论是千般豪迈还是万种柔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 许地山经典全集

    许地山经典全集

    《许地山经典全集》收录了许地山的散文、小说与小诗作品,再分开排列,不仅方便读者阅读,而且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欣赏许地山的创作风貌。许地山前期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和散文小品集《空山灵雨》,散文名篇《落花生》等一批经典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的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异国风味和异国情调。后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危巢坠简》,保持着清新的格调,但已转向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写得苍劲而坚实。许地山的创作得益于他坎坷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人生态度与艺术追求,这使得他的创作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热门推荐
  •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大全集)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大全集)

    中国生意人的成事秘诀,如果说人际关系是成功的普遍法则,那么在中国这一点尤为重要。中国的历史传统造就了中国人讲人情、重关系的习性,办事要讲关系,成功要靠人脉。没有人脉就会处处碰壁,在社会上站不稳吃不开。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帮助你轻松获得成功。所以,先做朋友,后做生意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 完美蜕变:胖妹校花VS痞子校草

    完美蜕变:胖妹校花VS痞子校草

    【蓬莱岛原创出品】蓝一阳笑了笑,邪恶的抬起了她的下巴:“几天不见,我发觉你身材又矿大了,莫不是昨晚吃了一座山的零食?”莫苒苒看着他的笑,觉得十分碍眼,她毫不留情的甩开了他得手,一脸不屑道:“能吃是福,你懂不?哪像你,瘦的跟木材似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被虐着长大。”他看着她,不怒反笑:“小胖妹,我们之间的游戏,才刚刚开始!”当胖妹校花遇上痞子校草,他们之间又会撞出怎样的火花?
  • 把工作做到位(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把工作做到位(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在任何企业和组织里,将工作做到位的人,往往是最充实的,最具影响力的,在老板心中最具分量的,也是最容易脱颖而出的!本书全面剖析了一些职场人工作不能做到位的原因、表现,并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将工作做到位的高效执行者,给每一个力争上进、渴望辉煌的职场人士指出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
  • 异世武巅

    异世武巅

    穿过多少生死,越过无数时空,带着炎黄一族无上秘技,他君临异世!面对宗门振兴的大任,他如何完成?穿越之谜,身世之惑,该如何解开?茫茫主界,无数上古大能接连陨落,是谁导演了这一切?以轮回铸剑、以天地为招,看背负着惊天阴谋的苍夜如何一步步,走上这异界的巅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祸水:妖颜惑君

    祸水:妖颜惑君

    她,刚穿越成富家千金,却遭受变身为妖的境遇。他,翩翩公子,遭遇家破人亡之变故,为求报仇不计任何代价,甚至包括送她入虎口。他,当今天子,遭遇丧后之痛,独宠于它,竟是借物思人。误食异果,她由花季少女变幻成妖物,从此她踏上寻找还原之路。据闻冷无尘是有名的怪医,专治怪病,却从无人能活着被他治好,但她还是决定去寻找。怪只怪,她太过可爱,太过异常,沦为宠物。他虽待她好,但她不甘只是宠物一只,想尽办法逃出去寻访冷无尘。不知是不是上天的捉弄,她千辛万苦寻找的人竟然一直就在她的身边。怪医的治疗规则,她是否也将遵守?
  • 青蛙王子蛤蟆妻

    青蛙王子蛤蟆妻

    他是市长的儿子,有名的黄金单身汉,她却是捡破烂的,还瘸了一条腿。他是天鹅,她是蛤蟆,本来不可能有任何交集,但他穿成了一个小婴儿,被一无所有的她捡了。他没一天不想离开她,她却用自己的一切爱着披着婴儿皮的他,感动了他。当他变回原样,第一件做的事,就是追妻大行动!
  • 女人的资本大全集 第二季:修炼实践篇

    女人的资本大全集 第二季:修炼实践篇

    人生中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没有发现自己巨大的潜能而潦草度过一生,而女人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则莫过于没有去发现、发挥和利用自己的生存优势,最终与精彩的人生擦肩而过。女人生来就有独特的生存优势,这些并不仅仅是人们传统眼光中的漂亮、姿色、风情等,而来自于女性强大的内在潜能和人格魅力。作者肖卫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总结出女性的二十种独特的生存优势。通过阅读本书,每一位女性都可以找到提升自身资本的良方。如果你能够对自身的这些资本加以运用,就能开创幸福美满的人生。
  • 影响你一生的清华演讲(大全集)

    影响你一生的清华演讲(大全集)

    在高校和名流大师一起奔跑!演讲是历史的记录、思想的结晶、艺术的杰作。各个时代的政界巨子、科学巨擘、思想先驱、艺术泰斗们给后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演讲名篇。那些华丽的文辞、工巧的布局、严谨的结构、严密的逻辑、完美的行文、恢宏的气势,都堪称演讲的典范。
  • 我是木工能手

    我是木工能手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我是木工能手》分册,由刘金洪、李祖辉等编著,主要介绍了木工基本技能、木工安全知识、木结构施工、建筑模板、建筑装修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希望本书的出版,让农民朋友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