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300000006

第6章 貌似无奈的太原起兵

大家都知道,李密的声势闹得整个中原都轰动不已,自然又一次成为了政府的头号通缉犯。这下连累的人可真不少:他的家人,包括小时候教他识字的先生、幼时帮他换过尿布的邻居大婶、给他看过病的大夫等等,都光荣地升级为重点监视对象,需要在规定时间到规定地点向有关部门报告行踪和思想动态的。

很不幸,咱们上面提到的那位乐观且又落魄的晋阳县太爷刘文静,因和魏公李密有亲戚关系,职务被一抹到底不说,还被牵连入了太原大牢。

李世民平日里和刘文静私交不错,两人又都有点不那么规矩的想法,算是意气相投。李世民琢磨着哥儿们坐了牢,做兄弟的我理应去看望看望,况且心中的想法也得和刘文静交流交流。

于是,凭着太原留守二少爷的身份,李世民轻而易举地见到了重犯刘文静,而且还是两人单独会面。

李世民:文静!……(作悲痛状)

刘文静:很冷静)天下大乱,除非有刘邦、刘秀那样的人才,否则将不得安宁。

李世民:不再作悲痛状)你怎么知道没有那种人?只是没有人认识罢了。我来见你,压低了声音)便是要跟你讨论一下大事。

刘文静:如今,皇上远在江淮,中原一带是我亲戚李密扛把子,东都洛阳也在他的包围之中,各地不安定分子需以万为单位计算。如果能把他们聚集起来,发挥其特长,夺取大权易如反掌。不是我夸口,我在这晋阳也当了几年县长,这地方不管白道黑道,也颇有些英雄豪杰,倘若在此招兵买马,定能建立起一支十万人的军队。你爹他老人家手下不还有几万的正规军么,那可都是跟突厥人过招练出来的野战部队啊。有了这些本钱,我们趁虚直接打进潼关,挟持政府,发号施令,讨伐不服之人。这样不消半年,帝业可成!

李世民:微笑拍手)正合我意!只是我爹恐怕不想造反……

刘文静:左手捻须,右手做轻摇羽扇状)呵呵,附耳过来,只须如此如此……

李世民探监回来,二话不说,立马派人找来自己人龙山县令高斌廉,交给他几百万铜钱(史料记载如此,我也不知道高县长是怎么把这一大堆硬币拿走的)让他去和裴寂赌钱。裴寂跟李渊是铁哥们,说得上话,经常陪李渊聊天,刘文静正是让李世民从这里下手。

后面的情况大家都想得出来,高县长不停地输钱给裴寂,每次都输得痛不欲生还故作欲拼命翻本状,裴寂赢得十分开心,逐渐地就和李世民等人混熟了。

终于有一天,李世民认为时机成熟,便把自己的“大事”告诉了裴寂。忧郁的裴寂仿佛在黑夜中觅到了一线光明,几乎没多加思考就加盟了。

至此,行大事”团体对李渊策反的准备工作宣告完成。

裴寂这个物业经理的管理范围可比现在小区里物业的宽泛得多,除了不动产和花花草草,宫里的动产——美女也归他调遣。于是,一天他便利用职务之便,把原本只有隋炀帝杨广才能临幸的美女悄悄送给了李渊。面对这个天上掉下来的美事,李渊这老小子先是大吃一惊,板着脸用大道理把裴寂教育了一通。裴寂反正脸皮厚,关系又熟,就坚持道: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美女知。皇上还不知驴年马月才能回来,哪能发觉。再说了,这般娇滴滴的美人儿,你就忍心看着她们夜夜独守空房,蹉跎青春吗?那几个美女也是莺声婉转:就是嘛,大人。我们可是心甘情愿来服侍大人的,您就可怜可怜我们几个吧。

听了美女们的游说,心猿意马的李渊还在故作左右为难状,再一抬头,得,裴寂已经不见了。

好么,我和皇上也是表兄弟,杨广动得,我动不得?美女们,同去同去!于是左拥右抱地向寝室奔去……

对于这个故事,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当时李渊喝的大醉,清醒后发现自己已与皇帝专用的美女躺在了一张床上,吓得半死,但也不敢声张。不过不管李渊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他睡了皇帝的美女是赖不掉了。

没过多久,东突厥攻击马邑郡,李渊派副手高君雅前往反击,却作战失利。李渊怕自己受到牵连,不禁忧心忡忡。二少爷李世民乘机提醒李渊说:现在到处都在打仗,就我们家还要外击突厥,内抗盗匪,真是前有狼后有虎,我们无论怎么做都里外不是人。与其坐着等砍头,不如发动正义之师,方可转危为安。

李渊一听,啥?这不是叫我造反吗?虽说是有一点道理,可这事非同儿戏,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这小子太狂了,得教训一下,便大声呵斥道:大胆!你竟敢口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我当亲写奏章,报与天子。

听了这话,李世民倒是相当冷静:这是儿的肺腑之言。父亲如果一定要法办的话,儿甘愿一死。

李渊没想到儿子根本不吃这一套,也只好就坡下驴:唉!毕竟你我父子情深,为父怎么忍心逮捕你,只是这种胡言乱语以后万不可再说。

李世民走了,裴寂又来插上了一脚:大人家的二少爷已经开始暗中训练人马,打算创立大业。我们已经同心,因为担心大人犹豫,所以那几个美女才来伺候大人。如果这事被外人知道,不说皇上要砍人,就是您家夫人这一关也未必过得去啊!

其实李渊又岂是隋朝的忠诚孝子,只是造反这生意风险与机遇同在,赚了自然是称孤道寡,赔了可是要杀头灭族,不能不好好掂量。正在李渊左右摇摆之际,千里之外的杨广也来帮忙,把李渊彻底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由于太原府辖区的社会治安和边防情况一直不太理想,杨广派使者前往太原抓李渊回江都问罪。

对此,高祖大惧”李世民乘机催促:事急矣!可速举事!

李渊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先命人伪造了一份圣旨,说是征发太原、西河、雁门和马邑四郡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全部入伍,出征高句丽。老百姓得知这一消息后,真是又忧又愤,不安情绪日深,都希望隋王朝和杨广早点完蛋。

李渊便借着这个人心思变的时机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并把在外地的儿子和女婿全都招了回来。

李渊的两个副手王威和高君雅觉察到了李渊的这些不平常举动,怀疑李渊图谋不轨,准备对李渊采取行动。但正所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蓄谋已久的李家很快得到线报,抢先做好了布置。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5月15日,李渊和两个副手刚刚走进办公大厅,已经释放出来的刘文静就带着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前来报告说有大事上诉。李渊便让王威去拿刘政会的申诉材料。

王威万没想到的是,刘政会不肯交出资料,还公然宣称:我告的正是两位副留守,因此只有唐公一人能看。

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只是有人是装的,有人是真的。

拿到材料后李渊认真看了起来。越看他的表情就越凝重,最后竟发展为悲痛。

一旁的王威和高君雅早已急不可耐,问道:大人,刘某告我等何事?

“你们贪图富贵,出卖国家,居然勾结东突厥前来攻城!刘政会一脸的正义外加义愤填膺。

王威傻了:这事从哪说起?刘政会这人不会疯了吧?一时手足无措起来。高君雅到底反应快一些——卷起袖子跳起来就骂:胡说,分明是叛逆陷害我们!

从高大人卷袖子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其实他已经意识到李渊要对他们下手了,第一反应是准备反抗,然而整个大堂上除了王威和自己之外都是李渊的人,反抗是没有用的。

果然,话音未落,李渊的手下已经一拥而上,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制住了两人,直接送入了大牢。

更出乎意料的是,这时候东突厥真的来攻城了。

基地内部已经搞定,送瘟神成了大事。

李渊派刘文静为使,与东突厥议和。东突厥千里南下本就是求财,所以结果不外乎双方签订和约,李渊花钱买平安,再加上装孙子,低姿态和一通忽悠,终于在签了份合约后哄走了东突厥军队。

东突厥这一撤兵,可害苦了王威和高君雅。老百姓原本还是将信将疑,现在几乎没有任何疑问了,不然怎么一抓人东突厥就退兵了呢?这两人真是喊冤喊破天也没人信了。

于是李渊大手一挥:砍了!

太原起兵开始了。

铁哥们裴寂首先送来厚礼:宫女五百人、米九万斛、彩色绸缎五万匹和四十万套盔甲(全是皇家储存的,现在都成了裴寂的人情)有人建议李渊称帝,统一天下。对于这一提议,李渊手下的很多将领都热情支持,因为自己也可以捞个大官做做。李渊反倒相当冷静,不假思索地拒绝了。道理很简单,你一个地方官乘着天下大乱,手里有点兵,有几杆枪就称孤道寡,不要说其他的造反者看你不顺眼,就是隋政府也要把你视为头号反贼,必然会引得别人群起而攻。裴寂等人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一个老掉牙的办法:发布文告,尊隋炀帝杨广当太上皇,尊代王杨侑当皇帝,借此号令天下。

其实古往今来,曹操、司马昭等人用的方法大同小异,可是确实也让人抓不住什么把柄,反对者如刘备等也就只能骂骂曹贼什么的,过过嘴瘾。可是,在政府的正式公文以及后世所修的史书上,曹操才是国家正式任命的官员,刘备他们不过是自立为王罢了。

李渊对于这一做法的评论也很直接:这可真是捂住耳朵偷钟(简称掩耳盗铃)可是大势如此,也只能如此。

李渊起兵之后,附近只有西河郡不听号令,于是便派大少爷李建成和二少爷李世民共同率军攻击。

由于军中不少人都是刚刚招募的新兵,缺乏训练和战斗经验,李渊家的两个少爷便处处以身作则,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作战时亦奋勇当先,做好表率,很快便赢得了军队的信任;他们还十分强调军纪,不准擅自征用民间物品,损坏东西依价赔偿(简直就是解放军嘛)也获得了沿途百姓的支持。仅用五天,两人便率军攻破了西河郡城池,砍下了西河郡丞高德儒的人头。

见两个儿子如此争气,李渊大喜,定下入关计划,并大开粮仓赈济灾民,很快又不断有人前来投军。

看到形势一片大好,裴寂等人开始大拍马屁,尊称李渊为“大将军”还美其名曰“名不正则言不顺”于是李渊设立了大将军府,广封官员。鉴于人多官多,啰啰嗦嗦一大堆人,就不一一介绍了,但是有几个著名人物,我觉得还是得提一下:送美女并鼓动起义的裴寂任长史(秘书长)出谋划策的刘文静为司马;武士彟(他的一个女儿将在若干年后几乎断送掉李氏江山)任铠曹;殷开山当秘书(这位便是西游记里唐僧的外公)李建成封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李世民封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

既然人都到位了,那就该干嘛干嘛去吧。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7月4日,李渊大将军任命四少爷李元吉为太原郡长兼晋阳留守,自己则率领3万军队出发,目的地:都城大兴。

太原离大兴并不近,也不会有GPS帮你设计一个最优线路,可是李渊他们有办法啊,先沿着汾水走,走到汾水注入黄河不见了,再接着沿黄河走,走到黄河从向南流变成向东流,就到潼关了。当然了,这一路也不是散步过来的,攻城夺地的仗也打了不少,李建成和李世民奋勇作战,灭敌无数,杀人杀到刀缺口,战袍更是浸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在两个儿子的辅佐下,李渊安全抵达黄河蒲津渡口。一路上又陆续有人加入,部队不断扩大。

9月16日李渊抵达朝邑,很不客气地住进了表兄弟杨广的长春宫,前来投靠的各色人等如同蚁聚。李渊趁热打铁,派大公子李建成和刘文静进驻永丰仓,把守潼关,封锁住大兴的东大门;再派二公子李世民前往渭水以北夺取土地,扩大势力范围。

形势一片大好,天大的馅饼一个接一个掉进李渊怀抱:李渊堂弟李神通也聚众起兵,部属多达一万之众;留在鄠县的女儿李氏(很遗憾,李渊的姑姑姐姐妹妹都是这个称呼)巾帼不让须眉,变卖家产招兵买马,并游说了不少地头蛇和杂牌军加入自己,居然成功夺取了周至、武功和始平等郡县,手下人马多达七万;另一个女婿段纶在蓝田起兵,也聚集有一万多人。这几个堂弟、女儿和女婿都派人来迎接李渊,表示愿意服从李渊指挥。

这一来,基本大兴城的四周就都被李渊的人给控制了。

这种事情真是做梦都想不到,李渊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不过兴奋之余,他还是很清醒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开仓放粮;

2.西进沿途的行宫、园林和庭苑等全部拆毁,宫女尽数释放回乡;

3.严肃军纪,部队驻扎后严守营寨,不准擅自进入附近村落。

看看,这不正是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所日夜期盼的“王师”的标准吗?人心向背就不用说了。所以虽然李渊抵达大兴后部队已经有二十万之众,基地太原又远在千里之外,后勤保障却几乎没有什么问题。

10月4日,李渊抵达大兴后向城内不断派出使者解释,强调自己仍是大隋官员,不是造反。但是连李渊自己都认为是掩耳盗铃的托词又怎能骗得了城里的大臣们呢?

在耍了10天嘴皮子无功而返后,李渊下令围城。又等了13天,仍然没有识时务的俊杰开门投降。

于是,10月27日,李渊军开始攻城。因为城中精锐部队已全部被调往洛阳,只花了十来天大隋首都大兴城便被攻克,士兵们呼喊着冲进了皇宫。

由于李渊素来强调军纪,加上攻城前就下达了命令:不准侵犯隋朝太庙,不准伤害代王杨侑和皇室成员,违者屠灭三族,所以城中并未发生杀人放火抢劫奸淫的暴行。

进入大兴城后,李渊是流着眼泪,十分悲伤”地前往东宫晋见杨侑,叩拜而别。随后,李渊又仿效刘邦当年,与当地父老约法十二条,撤销严苛的现行法令,自己回到旧长安城的长乐宫居住。

却说李渊刚起兵时,隋朝西京留守卫文昇怀着对大隋的赤胆忠心和对造反者的刻骨仇恨,做了一个不那么厚道的举动:挖了李家祖坟,拆了李家祠堂。

这一“挖”一“拆”可好,害得李老太爷他们祖宗几代的地下宅基地被非法强制拆迁,吃饭的食堂也被炸了,无家可归又饥饿难当,在请示了阎王和判官之后,便托梦给小渊子,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哭诉。李渊作为孝子那是相当火大,心里便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现在大兴城里换了带头大哥,这个仇自然是要报的。

此刻正牌留守、直接责任人卫文昇已经挂了,李渊再鞭尸也解不了恨,于是便迁怒到副留守阴世师和骨仪两个人身上。但因自己刚约法十二条,不能转脸就不认法律地胡来,便随便找了个理由指控二人贪赃枉法和残暴成性。经军事法庭审理,罪名成立,判处死刑,斩立决。

在处理自家祖坟和祠堂被人非法拆迁这件事情上,李渊依法办事,不滥用职权擅自动用私刑的行为值得表扬,但栽赃陷害的手段也要予以批判。更值得一提的是被杀的阴世师和骨仪两位,史载阴世师志向坚定,性情忠厚,精通军事;骨仪则刚正耿直,两袖清风,都是当时值得褒奖的官员。

说到这里,不由感叹一声:无论你是否精通业务,做人是否完美高尚,最重要的是政治上不能站错队,否则轻则郁郁不得志,重则家破人亡。此理古今皆然也!

同类推荐
  • 大元王朝4

    大元王朝4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大宋王朝1

    大宋王朝1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大唐王朝4

    大唐王朝4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无良皇帝

    无良皇帝

    为自己的新书广告一下《横眉》,为一部都市类型小说。有如下几种方式能找到,在本浏览页把尾数替换为85220。或点击作者博客,可以找到。或在搜索栏中搜索。或在首页白金作者推荐栏中,可以找到。手头上有闲票的哥们,不要吝啬,帮忙投上票,不胜感激。
  • 穿越之三国霸途

    穿越之三国霸途

    重生的特种兵来到动荡的三国时代,面对狡诈如狐的曹操,隐忍待动的刘备,四世三公的袁绍,虽然没有钱粮没有兵马,但他凭借高超的武艺和无双的智慧收服眼高过顶的三国谋士,网罗攻营拔寨的将才。看他如何在群英争霸的三国时代翻云覆雨,独霸天下……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妃弃夫

    王妃弃夫

    她叫蓝枫,二十一世纪的新新女性...她只是在KFC看帅哥看得入迷了点,结果就倒霉的被玻璃砸死了...然后,她穿越了,跟许多小说里说的一样,狗血的桥段啊!可她并没有穿成倾国倾城的大美人,而是一个八岁大的小女孩儿秉着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决不坐着的宗旨,她决定,她要做一个懒人,一个穿越史上最懒的人…好事不找她,坏事光顾她,这不,才刚长大成人呢!就接到圣旨要她嫁人,好吧!嫁就嫁吧,反正只是换个地方吃饭睡觉而已…但是为什么?这情况似乎有点不对啊!怎么新婚之夜这王爷就对她霸王硬上弓…☆☆☆☆☆☆☆☆☆☆★★★★★☆☆☆☆☆☆☆☆☆她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她只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可是为什么这点小小的愿望都不可以满足她。***王爷夫君她不稀罕,尊贵的皇帝她高攀不上...她只想找个爱自己疼自己的男人,她的老公心里不能有别人,这点小小的愿望不过分吧!可是为什么当她好不容易找到这样的人时,她却眼睁睁的看着幸福从指间溜走…丫丫在这里慎重又慎重的说明一下:关于王妃这个文,开篇不是很好...并且文有些慢热,希望要入坑和想入坑的读者朋友们抽出五秒钟想想看再决定要不要入...推荐姐的文,超好看的:《永不为妾》胭脂的‘蛊后’超级好看:胭脂的文布局严谨,精彩不容错过强悍无比的猫猫,她的更加不能错过:【傻王的嗜血冷妃】白猫黑猫推荐五毒阁精彩好文:《禁锢至爱》没见过的东家《双博士皇后》冬火儿《迷惑众相公》杖小竹《废后重生》随意风《王妃弃夫》姚丫丫***谢谢所有看文的亲,祝大家天天开心...
  • 吾乃祸水

    吾乃祸水

    红颜祸水,即红颜等于祸水!那么,吾等于红颜吗?因为:自古红颜美人难求,好难得出现这么一个,自然导致很多男子追求,男人凑多了,容易引发争端,轻则斗殴流血,严重时会祸及众无辜。所以:红颜是祸水。因为:吾长得没话说,除了美,还是美,那是相当的美!但……呃……好像叫吾祸水与此关系不大。所以:吾与红颜不能对等。
  • 美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美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众多的菜系。目前有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之说。它们因地理气候、习俗、特产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中国饮食文化有着丰富的饮食观念、民俗风情、物产原料烹调技术、饮食器具、礼仪、食疗养生多重内容。我国的饮食调制方法各式各样,烹、炒、煎、炸、煮、炖、涮等。花样繁多,色香味俱全。《美食高手》一书方便易懂,更提取了各菜系中的精华,渴望成为城乡居民,尤其是家庭主妇的良师益友。
  • 大腕崛起

    大腕崛起

    新书《文骚》已发,不一样的文娱体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内地总票房怒破200亿大关!2012年,华语电影单片票房首次突破12亿!2011年,华语电影单片票房首次达到一亿美元!2010年,内地总票房强势突破100亿!2009年,内地市场有三部电影票房过4亿!2008年,内地票房过亿电影共计12部!……2005年,怀揣明星梦的何沐从横店影城走出来,并成为娱乐江湖的一个变数,所以上面的数据都做不得准,未来大势将由强者左右!何沐就是那个娱乐圈的强者,众人仰视的大腕!
  •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这是一位军旅诗人的处女诗集。作为军人,史桢玮一直在写诗,《星星》诗刊、《中国诗歌》、《西南军事文学》等军内外刊物、网站都发表过他的诗作。《一滴水可以流多远》收入了他1993年以后的诗歌,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诗路历程,读到诗人对心灵家园的守望,对诗意栖居的寻求,对人生真谛的沉思。
  • 总裁的抢手小女人

    总裁的抢手小女人

    “爸爸……爸爸……你不要这样……我是你的女儿……我是你的亲生女儿……”她的小手四处飞舞,眼底有着惊悚的泪水。醉醺醺的父亲竟然压在她的身上,大为惊骇的南宫雪拼命挣扎,努力推挡,“不要……”大叫一声的她猛地坐起,这才发现自己紧紧的抓着被子,身上的睡衣已经汗湿,那种恐慌绝望的感觉布满了她大汗淋漓而又苍白的小脸。噩梦再一次重现!如果记忆可以抹杀,那么她愿意让两年前的一幕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