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600000009

第9章 英印帝国里的克什米尔(1822-1947) (2)

1834年7月,他以拉达克违反羊绒协议为名,派心腹索热瓦尔·辛格将军带兵入侵拉达克。为此,他秘密地咨询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意见,被告知英国政府对他们的远征并不反对Panikkar, Kavalam Madhava, The Founding of the Kashmir State: A Biography of Maharajah Gulab Singh, 1792-1858,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53, pp76-77。配备优良武器之后,索热瓦尔?辛格率领一万多人入侵拉达克的普日,废除了拉达克王。

兰吉特·辛格大君对古拉伯·辛格侵略拉达克十分反感,指使锡克国驻克什米尔的省督米罕·辛格煽动拉达克人起义,多格拉人在苏鲁的驻军也被歼灭Ibid, p78。据藏文资料记载,索热瓦尔?辛格察觉到事情的复杂性,决定低调行事,“他在拉达克立傀儡官员欧珠丹增为王,并与古拉伯·辛格商量派人缴纳了三万卢比的贡赋,这样兰吉特·辛格才承认了古拉伯·辛格对拉达克的征服”转引自次仁加布《试论西藏抗击森巴入侵之战》,陈家璡主编,《西藏森巴战争》,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年,第166页。1839年6月27日,兰吉特·辛格去世,索热瓦尔·辛格才派军队去拉达克粉碎敌视多格拉人的势力,牢牢地控制了拉达克的政权。拉达克人多次起义反抗多格拉人的征服,从1834-1840年,多格拉人经过四次反复的入侵和镇压,最终兼并了拉达克。

拉达克遭受入侵时,曾向当时的西藏地方当局求援。时任驻藏大臣文蔚(1834924-183629)和关圣保(183695-1839124)拒不发兵援助,终于使西藏的西面门户拉达克落入多格拉人之手。

占领拉达克后,古拉伯·辛格又把目标瞄向了拉达克北面的巴尔蒂斯坦。巴尔蒂斯坦,即唐代的大勃律,在汉文古籍中的名称有八底、巴勒提、巴尔替、罢蒂等,波斯文及乌尔都文多以Tibet-i-Khord相称,意即“小西藏”或“小图伯特”,当地有些波斯文手抄本则径称其为Tibet,首府是斯卡杜。巴尔蒂斯坦和拉达克在地理和人种方面都非常接近,但到19世纪中叶的时候,巴尔蒂斯坦的居民普遍地信奉伊斯兰教。1840年,巴尔蒂斯坦王室发生内乱,被废黜的王储穆罕默德·沙阿向索热瓦尔·辛格求助。索热瓦尔·辛格率领由查谟人和拉达克人组成的军队开进巴尔蒂斯坦,打败时任国王穆罕默德·阿里·汗(穆罕默德?沙阿的同父异母弟弟),支持穆罕默德?沙阿夺得王位,并借此机会在巴尔蒂斯坦驻军,兼并了这一地区Panikkar, Kavalam Madhava,The Founding of the Kashmir State: A Biography of Maharajah Gulab Singh, 1792-1858,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53, p80。

拉达克和巴尔蒂斯坦的相继得手,使古拉伯·辛格获得大批军队和其他资源,滋长了他进一步侵略中国领土的野心。据后来被抓捕的拉达克俘虏供认,古拉伯·辛格本来想先侵略新疆,后侵略西藏。据时任驻藏大臣孟保(1839124-1842124)记载:“因拉达克部落与叶尔羌连界,意欲前往滋事。嗣因叶尔羌路途稍远,遂有拉达克头人古朗堪商同借朝雪山为名,先占得唐古特金厂,再占前后藏地方。彼时粮草更必丰足,再往叶尔羌滋事。森巴头人倭色尔遂调该贼本部落并拉达克、八底部落数千贼众、大小贼目五十余人,俱聚集于拉达克协里地方。于上年(注:1840年)四月间,先派马队四五百人前来,各贼目复带贼众分占唐古特地方五处。”[清]孟保着,《西藏奏疏》,黄维忠等点校,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19页。古拉伯·辛格想掠夺西藏财富和垄断羊绒贸易,阻止羊绒运入拉达克南边的英属印度领地巴沙赫。此外,兰吉特·辛格去世后,他摆脱了政治制约,并控制了拉达克和巴尔蒂斯坦等地;其次,他还企图吞并西藏以及新疆的叶尔羌,在中亚建立一个独立的王国;此外,他与英国之间也有矛盾。当时英国的势力已经向旁遮普渗透,古拉伯·辛格企图在拉达克至尼泊尔之间建立一系列要塞,并竭力劝说尼泊尔参与这一事业Charak, Sukhdev Singh, Jammu Kingdom(Vol2), New Delhi: Light & Life Publishers, 1980, p181,以便抗拒英国势力的侵入。

1941年5月,古拉伯·辛格派索热瓦尔?辛格率领由多格拉人、拉达克人和巴尔蒂斯坦人组成的联军共七千多人,假借朝拜雪山圣湖的名义,分三路侵入阿里地区。西藏人称多格拉人为sing pa 或seng pa,汉文译作“森巴”《西藏奏疏》中记载:拉达克迤南有然吉森一大部落。其属有二,一曰索热森,一曰谷朗森,皆其所属而通呼之森巴。([清]孟保《西藏奏疏》,中国藏学出版社,黄维忠等点校,2006年,第3页。)结合英文资料,考诸相关史实,“森巴”可能相当于英文里的Singh,“然吉森”相当于Ranjit Singh,“索热森”相当于Zorawar Singh,“谷朗森”相当于Gulab Singh。藏族学者次仁加布将Gulab对应的藏文翻译为汉文“谷朗普”,似乎亦能佐证此一猜测。(次仁加布《试论西藏抗击森巴入侵之战》,《西藏森巴战争》,陈家璡主编,第164页。)另外,我家乡江西吉安的老人将“森”发音为xin,阴平,这应是其古音或之一。这样,“森”为Singh之音译就更易理解。

当时,索热瓦尔·辛格和古拉伯·辛格都是兰吉特·辛格的臣属,而且查谟正好位于锡克帝国的东北部,孟保的描述与之完全相符。如果上述推测不错的话,则森巴不仅仅包括多格拉人,还包括锡克人。当时西藏人或许对印度的情况并不熟知,把他们混为一谈。,所以他们对西藏的侵略在历史上叫作“森巴战争”。查谟军队很快推进到阿里地区,“占去堆噶尔本、茹妥营官寨二处,并称西藏所属之芒玉纳山以外皆系拉达克从前所管界址,是其意在得此望彼。惟查芒玉纳山距藏三千余里,芒玉纳山以外距拉达克部落以前七百里。

”[清]孟保着,《西藏奏疏》,黄维忠等点校,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战争初期,由于缺乏准备、武器落后和力量悬殊,藏军屡遭败绩,查谟人则迅速推进,几乎占领了整个阿里地区。但随着藏人整军反击,以及驻藏大臣孟保的积极援助,西藏官兵同仇敌忾,凭借数九寒天连降大雪的佑助,在玛旁雍错湖(即圣湖)南面的多玉设下埋伏。1941年12月10日,双方展开大战,12日藏军刺死索热瓦尔·辛格,大败查谟军队,直追击到列城附近的顿姆热才安营扎寨。多玉之战后不久,多格拉王室又派遣索热瓦尔·辛格的妻子再度进军阿里,又一次遭到惨败,索热瓦尔?辛格的妻子被迫要求停战讲和。

英国政府对古拉伯·辛格侵略西藏到底持何种态度,中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印度学者帕尼卡尔认为:“当索热瓦尔?辛格进军西藏时,英国政府变得忧虑起来。因此,他们请拉合尔王谢尔·辛格要求古拉伯·辛格撤出拉萨领土。1841年12月10日,英国驻拉合尔代理的副手亚历山大?肯宁汉上尉被挑选前往拉达克,以便监督查谟军队撤离西藏领土。但在命令到达之前,索热瓦尔就失败身亡了。

”Panikkar, Kavalam Madhava, The Founding of the Kashmir State: A Biography of Maharajah Gulab Singh, 1792-1858,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53, p83 许多外文论着对此事件有类似的介绍,其中尤以卡拉克的阐述尤为详细,参见Charak,Sukhdev Singh,Jammu Kingdom(Vol2), New Delhi: Light & Life Publishers, 1980, pp179-189。

恰克拉瓦提认为:“这一事实在某种程度上表明,英国人为何在(后来的)《阿姆利则条约》中会限制古拉伯·辛格随意进行扩张。很明显,东印度公司决心不以西藏为代价,而让古拉伯·辛格把他的统治扩展到那里。为了防患于未然,英国成立边界委员会划定克什米尔和中国西藏的边界。”Chakravarti, Peithwis Chandra, The evolution of Indias northern borders, Bombay: Asia Publishing House, 1971, p117但中国学者陆水林认为:“古拉伯·辛格对西藏的侵略,是他卖身投靠英国殖民者的表现,在英帝国主义许可下进行的,配合了英帝国主义正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侵略。”陆水林,《1840-1841年西藏与森巴在阿里地区之战原委》,《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争》1993年第4期,第54页。

这两种观点看似针锋相对,其实并不矛盾,而是它们所讲事件发生的时间不同。英国人应该是在早期纵容古拉伯·辛格侵略西藏,后来又想阻止它,两个行动的目标是一致的。推测英国起初支持古拉伯·辛格侵略西藏的依据有二:其一,正如前文所述,英国曾经支持他侵略拉达克,向他提供了先进武器。其二,1846年4月29日,第二次英锡战争还在进行时,廓尔喀国王在给驻藏大臣的信中说:“英吉利同森巴打仗,前已打过数次,刻下英吉利胜过森巴一次。想小的与森巴乃是临封,若英吉利再胜,将森巴之地占去,那时只剩小的的极小之地,恐他还有贪想大皇帝中国地方哩。况此前五六年上,有英吉利在我国中住的头人名哈杂萨纳,向小的回称,我们帮你四千兵马,你们去取西藏地方。”《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77《廓尔喀王禀》。

按时间来推算,“此前五、六年”刚好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和森巴战争期间。英国人既然愿意支持尼泊尔侵犯西藏,当然也会支持古拉伯·辛格。同时,古拉伯·辛格与英国还有矛盾,所以,英国并不希望他取得太大的胜利,影响自己的全球布局,而是希望把事态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从时间上看,英国是在1841年12月10日派亚历山大?肯宁汉前往拉达克执行命令,这时鸦片战争已经接近尾声。1841年5月37日,英国已经和清政府签订了《广州和约》,基本实现了它当时的目标,鸦片战争本来应该就此结束,只是英国后来贪心不足又反悔,把战争又延续了一段时间,最后以签订《南京条约》作结。所以,英国应该是起初纵容古拉伯·辛格发动森巴战争,从西部侵犯骚扰中国,以策应它在中国东南沿海发动的鸦片战争。英国确信鸦片战争胜利之后,又派人去阻止古拉伯·辛格,以防他取得过大的胜利而损害自己在中国的利益,只是由于索热瓦尔?辛格过早地失败而作罢了。

索热瓦尔?辛格的妻子率军侵犯西藏失败之后,查谟当局又对西藏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骚扰,都遭到失败。这使古拉伯·辛格终于认识到,在遥远的冰雪覆盖的西藏作战,不仅耗资甚巨,而且所得不抵所花费的人力和物资。他也似乎觉悟到,西藏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对它的干涉将冒犯中国人,其结果将是自己被逐出拉达克。此外,拉合尔的锡克人这时似乎依然完整无损,其政敌的影响日益上升,这使得他在远离自己基地的地方卷入军事冒险变得不利且失策。因此,古拉伯·辛格放弃了在越过拉达克之外地方的军事行动,开始与中国皇帝的代表西藏地方当局进行谈判Saraf, Muhammad Yusuf, Kashmir Fight-for Freedom (Vol1, 1819-1946), Lahore: A Salam Khan, 1977, pp116-117。1842年9月17日,查谟和西藏代表正式签订和约。

同类推荐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全书精选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议事履职和常委会机关日常管理密切相关的百余个常用词条,内容涵盖人大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本书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为政治学与法学基础理论、人大制度与人大建设知识、人大机关工作与人大业务知识三大部分,各个部分词条的选择注重包容性、相关性,尽量涵盖较多的知识点和信息量,便于读者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概念与知识。词条的解释立足人大依法履职实践,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着重阐明其基本含义、核心内容和相关知识,同时回答人大工作中的疑惑,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具体实在。
  • 政府论

    政府论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通过论证“天赋自由和平等”,驳斥了“君权神授”和“王位世袭”论;下篇从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政治社会和政府的组建等方面正面阐述政府理论。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1947-1974)》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主要讲了俄罗斯现代文学文学和第二章苏联现代文学大家。本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 逝去的锦年

    逝去的锦年

    初入家教行列的大二学生余悦一出手就碰到了个棘手的小破孩儿,施展了千般功夫才镇住这个年级第二、个性十足、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高三学生——雷拓宇。从此,雷拓宇成了粘着余悦的小尾巴。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六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六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酷酷总裁

    酷酷总裁

    幼年时遭遇家变,他身心受伤,从此活在忧郁中。遇到活泼的小女孩,一起长大,渐渐被她感染,却不料意外发生,女孩神秘失踪!多年后,身为总裁的他在飞机上遇到一个女子,酷似当年的女孩,接近她,却又伤害她,等她悲痛离去,他才发现自己的真心,却为时已晚!
  • 面条西施发家记

    面条西施发家记

    现代小白领常相逢摇曳多姿的跃入泳池;古代洛阳女常巧丫被人从河里提溜出来。破院儿一个,烂屋两间,还有个随时要卖了她的后爹!万幸:咱有爆脾气,咱有好厨艺,日子过好不是什么大问题。凭着家传的厨艺在古代打出自己的一片江山,也打出了胭脂虎的恶名。当与阳光少年白首盟成时,却被强势县主横刀夺爱。能抢的去的男人本姑娘不稀罕。一直在站在本姑娘身后的那只狐狸精,你要娶我?不怕我吃了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蒙牛攻略

    蒙牛攻略

    从蒙牛的管理模式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以及营销策略与品牌攻略等几个方面入手,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蒙牛速度”背后真正的奥妙。例如:无论是创立之初精妙绝伦的比附策略,还是后来蒙牛酸酸乳与超级女声的完美结合,抑或是体现出蒙牛管理迈向标准化的三权分立、矩阵式变革,蒙牛大胜局书系以实例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更毋庸说闻名于业界的“蒙牛商学院”,提倡大公有制的草原精神,更有贯穿了蒙牛的整个发展过程的牛氏魅力……从多个角度,深入挖掘了蒙牛的独特魅力,希望能使读者对蒙牛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全新的视野以及获得一种全新的感悟
  • 和领导沟通的艺术

    和领导沟通的艺术

    在职场中,那些拥有好口才、会说话的人总能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而那些不懂口才和语言技巧的人,时常会引起领导和同事们的反感,甚至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 和珅全传

    和珅全传

    和坤的人生处处充满着各种传奇。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贪官其实也是人,他也有感情。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他善良的一面。其实在那个时代,不管是贪官还是清官都一样只是皇帝的奴才,贪官很多时候只是不幸的成为皇帝的替罪羊,一如和坤。《和珅全传》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为你展现一个真实的、人性的和珅,不再仅仅是一个贪官的脸谱,而他跌宕起伏,颇具戏剧色彩的人生,无疑能让你对历史、对人性有着更多的体会。将门之后,却遭遇家道中落,他靠着自己的努力由一名小小的侍卫逐渐成长为皇帝不可或缺的左右手,然后他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顶峰时一切却戛然而止,前朝宠臣成为了新皇帝的阶下囚,生命终结于一条白绫。
  • 麻辣恋人(女生爱情标本之二)

    麻辣恋人(女生爱情标本之二)

    本书是以高中校园为背景的,从教几年同学生们切磋武艺,可以说各有胜负。其中的血雨腥风没经历的人很难领悟一二。尤其是培育当今年代的花朵,为人师的确不易,在此对战斗在教育战线上的老师们(包括自己)致崇高的敬礼!无疑孩子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可谓“罄竹难书”,然而他们个性的张扬,自我的肯定不能不令旁人侧目。不一样真的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