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8100000012

第12章 随师学禅 (5)

讲到包容,达摩祖师告诉我们有四种行。达摩祖师的重要思想包括在《二入四行观》一文中。二入就是理入和行入,行入就包括四行,所谓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就是说我们对待万事万物要以这四种修行的目标来处理。

先说报冤行,在生活中,我们包容不了的是什么?就是仇敌、冤家对头。达摩祖师告诉我们,要包容。因为我们的冤家对头,不是偶然产生的,也可能不是这一生一世就有这么多的冤家对头,它是从过去生中积累而来。这一辈子他对我不起,我们是不是可以反省一下,在我过去生中也有对不起他的事情,即使在这一辈子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感情不那么融洽的人,是不是双方都有责任?也要反思、要反省。反思了以后,多从自我的方面来检查,消除对对方的某些误解,谅解对方的某些不友善的行为。这就叫以德报怨。不要去计较。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就能包容。

第二是随缘行。人生有不好的际遇,有时候也有有利的事情。我们要修随缘行。一切都是因缘的成就。我们只要以感恩的心、包容的心去做就好。

第三是无所求行。做任何事,不要目标太现实了。目标太现实了,一个是有压力,没有成功你就会有压力;再一点呢,你有失落感。不见得你所求的,就能够立竿见影、马上能成就。达摩祖师告诉我们,做一切事要无所求。无所求不是叫我们不去做,要好好去做,但是不要把目标定得太现实、太具体。

第四是称法行。法是真理。称就是顺着这个真理去做,随顺真理而行。我们把应该做的事情,随顺真理的事,随顺善法的事,做得好上加好;而不应该做的事情,不能随顺真理的事,不能随顺善法的事,我们就一丁一点儿也不要去做。

这就叫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无所不为。

修学生活禅,就是要修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能够这样做,自然能够包容一切,和谐自他,理顺生活中、工作中的一切关系,将禅的包容精神真正体现出来。

三、分享

佛教有四个专门讲分享的法门,叫做四摄法。摄在这里是把握的意思,四摄就是四种把握机遇的方法。哪四种方法呢?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种把握机遇的方法,日本人把它叫做经营管理者处理人际关系的四项准则。

布施包括四个方面:财物的布施、知识的布施、无畏的布施(安全的布施),以及同喜的布施。总起来说,有外布施和内布施。外布施是财物;内布施是法施、无畏施、同喜施。内施是情感的布施、精神的布施。有时候,情感的布施比财物的布施更重要。

爱语是佛教固有的名词。爱语就是有爱心的语言。爱语包括柔软的语言、和谐的语言、诚实的语言、诚信的语言。

利行就是做一切有利于大众的事情。

同事就是平等共事,既要分享共同的成就,也要承担共同的责任,承担应该由大家共同付出劳动的事情。

所以说,在分享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成就一切事情,不能光靠个人的努力,还要靠大众的成就。

四、结缘

修学生活禅的人,应该以结缘的心成就善因善缘。结缘要结四种缘: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

缘是条件,结缘就是创造条件。结善缘使我们一切的事情都能避免挫折,在良好的关系当中得到成就、得到发展。

结缘同时有另外的一个意思,就是我们在结善因善缘的时候,同时也就是在避免那些恶因恶缘。如果善因善缘占据了整个生命空间,那些可以避免的恶因恶缘就不会发生作用。人在这一辈子能做什么事呢?就只能做一件事--创造一切有利于自己成就的条件、发展的条件,避免那些不利于我们成就、发展的条件,就只能做这一件事。

六、晋山与传灯

晋山,又称晋院,指僧人升座(出任一寺住持)时所举行的就职仪式。过去,僧人多居于山野间,形成了“天下名山僧建多”的局面,故有“晋山”之说,并沿用至今。

199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赵州祖庭开山一千七百周年、柏林禅寺中兴十周年纪念。为了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日子,赵州柏林禅寺隆重举行了赵州禅师舍利塔修复竣工典礼暨净慧法师升座仪式。来自日本、美国、法国、新加坡、匈牙利等地的海外大德信众以及国内诸山长老、护法居士近万人,云集柏林禅寺,参加了庆典活动。

熟悉柏林禅寺中兴历程的人,看到眼前巍峨的古塔,雄伟的殿宇,干净的甬道,如茵的绿草,苍翠的柏树,出家僧众庄严的法相,一定会感慨良多。

为修复柏林禅寺,净慧法师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在他的感召下,在海内外信众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十年的惨淡经营,这座古老的道场终于宗风重振。

十年来,净慧法师一直忙于修复工作,无暇顾及升座之事。而柏林禅寺的僧众及河北省会石家庄附近的广大信众,感念于他的劳苦功高,希望他早一天晋院升座。在大众的期待中,这一天终于到来。

1998年9月30日8时30分,古老的赵州祖庭,钟椎板响,僧俗二众数千人,齐集普光明殿至山门之间的道路两侧,持香列队。手持灯笼、薰炉、小幡、锡杖、拄杖、拂子、香盘、捧具、宝盖等由十四位僧人组成的仪仗队,随同四位常住班首执事(搭衣持具)、二位悦众师(持引磬)、四位主要护法(持香),来到山门迎请净慧法师晋院。

柏林禅寺中兴之后首任方丈净慧法师在山门前拈香,他吟出一偈:

十年洒扫古山门,弄瓦搬砖足未停。

浩浩八风来眼底,平怀世事等乾坤。

净慧法师徐步进入山门,分别在韦陀像前、赵州塔畔、普光明殿拈香、说法。之后,经由长廊来到问禅寮。佛门寿星--当年九十岁高龄的深圳弘法寺住持本焕长老为净慧法师送座。随后,净慧法师升座说法。诸山长老纷纷致贺。与会大众欢喜踊跃。

升座仪式只有短短一个多小时。在这之前,净慧法师和柏林禅寺常住僧众却为兴复祖庭整整忙碌了十年。

参加过升座仪式的人,一定忘不了这个细节:净慧法师升座说法时,说着说着,忍不住落泪了。

十年前(1987年),在陪同日本“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访华团来赵州参拜祖师塔时,看到这座千年古刹一片蒿莱,净慧法师曾潸然泪下。

这两次落泪,含义虽然不同,但都是发自老和尚光复祖庭、重振宗风的无边悲愿。净慧法师说:“柏林禅寺是一块试验田,我要把这块试验田种好。”

作为古佛道场的见证和象征,广大信众对庭前柏子和赵州古塔,一直怀着深厚的感情。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文革”期间,古塔破损得很厉害,几乎是摇摇欲坠,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得到维修。

1997年,新加坡国际资本控股公司董事长高家仁先生发心支持,修复赵州塔的工作开始提上日程。经过一年多的紧张修复,古老的赵州塔终于赶在中国佛教两千年、柏林禅寺中兴十周年之际焕然一新。如今,赵州塔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护佑着一批又一批的参拜者。

1992年,普光明殿落成的时候,一棵死了多年的老柏树突然长出了绿芽。当时,净慧法师倡议栽种的一批幼柏,如今已有两人多高,正呈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气象。

相信过不了多久,这些幼柏将成为一片莽莽苍苍的新柏林!

灯,比喻佛陀的智慧、光明。

传法于他人,如灯灯相传,心心相印;意指佛法的法脉辗转相传而不绝,如灯火相续而不灭。《禅苑清规》卷7“尊宿住持”条云:“代佛扬化,表异知事,故云传法;各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转法轮,命为出世,师承有据,乃号传灯。”

2004年,净慧老和尚退居,依据中国佛教协会有关住持升座的规定及丛林传统,由净慧老和尚提名,僧众一致推举,并经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批准,报中国佛教协会、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明海法师就任柏林禅寺住持。

明海法师,祖籍湖北,俗姓萧。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2年,在柏林禅寺依止净慧法师披剃出家;1993年,在洛阳白马寺受具足戒;2003年农历六月初一开始代理柏林禅寺住持。

2004年9月23日,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柏林禅寺隆重举行明海法师升座法会。

在柏林禅寺常住班首执事、悦众师、护法居士的迎请下,明海法师晋院。他分别在山门、韦驮殿、祖师塔、普光明殿、观音殿、伽蓝殿、祖师殿、禅堂、万佛楼拈香说法。

临济寺住持有明长老为明海法师授衣挂珠,中国佛学院副院长、2010年新当选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在普光明殿送位,净慧老和尚在禅堂为新方丈送香板、送位,在万佛楼送座。

在明海法师升座法会庆典上,净慧老和尚回顾往昔,展望未来,语重心长。

柏林禅寺自1988年5月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1992年开始全面修复,至2003年9月万佛楼落成,前后十六年时间,整个修建工程圆满结束。本人自1998年9月正式担任本寺住持,亦已六年,任期已满。在过去的十六年中,本寺的每一步发展,都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中国佛教协会的指导和提携,诸山长老的加持呵护,各位护法居士的大力赞助和护持,广大佛教信众的关心和帮助,全寺大众和历任班首执事的辅助、操劳与包容,使柏林禅寺的修建工程和各项弘法利生的工作进展顺利。本人在此谨以感恩、分享、结缘之心,表示万分感谢。同时,本人深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柏林禅寺在年青一代僧伽的主持、管理下,各级领导、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广大信众、常住大众,将一如既往地关怀、呵护、支持柏林禅寺僧团弘法利生、服务社会的各项工作,为河北省的社会稳定、经济建设服务,为河北省佛教事业的发展作贡献。新方丈升座,标志着柏林禅寺在全面中兴之后又揭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可喜可贺!

自1988年开始,净慧老和尚驻锡柏林,惨淡经营;承接诸佛慧命,接引众生,在政府部门及十方信众的支持下,经历十六年,安立法幢,重振宗风;脉续赵州禅师,弘扬生活禅法,秉平常心是道,以本分事接人。

1998年,净慧法师升座时说:“我不是要坐着这个位置不起来,而是希望能够尽快地把这个位置让出来,让一些年轻的法师,一些有德有才的人来接替这个位置,来更好地发挥作用。”

如今,寺院修复已毕,安僧弘法,略见端倪,老和尚功成身退,洒脱自在,提携后进,扶上马,送一程,一片婆心。

净慧老和尚的厚爱、领导和大众的信任,使明海法师深感责任重大,也深感惭愧。明海法师重温了自己随师学禅的经过。

回想过去的岁月,明海深深受恩于父母、国家、师长与大众,尤其随恩师出家以来,有幸目睹和参与了师父建寺安僧、弘法利生的艰苦历程。从师父身上,我真切体会到中国佛教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灯焰相续、不绝如缕的生命力,真切体会到佛陀慧命跨越历史烟尘,那艰难而又有力的步履,那真是一曲用生命去点燃生命、用生命去唤醒生命的动人篇章。师父的慈悲心、平等心、大愿力、洒脱自在的禅者作略以及大公无私、以身作则的风范,顾全大局、宠辱不惊的气量深深地熏陶着我,感染着我。我知道,自己身上的每一点进步都来自于师父的潜移默化和耳提面命,师父的法乳深恩难以言喻。在此我想向尊敬的师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恩!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热门推荐
  • 指掌

    指掌

    古小顺,一个普通的少年,然而在偶遇神秘的大猫和老乞丐后,他的人生彻底改变了,从一个蝼蚁,渐渐的步入强者之途,蛹变过后的古小顺,将去追寻着身上的谜题!倾城佳人,心系与他,生死兄弟,追随着他,然而在这情与义之间必须做出决择的时候,他又该如何是好?真相的背后,少年郎是否能承受的起?
  • 一脉风骨

    一脉风骨

    这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读余光中散文》《蓝田日暖玉生烟——臧克家散文的艺术特色》《寂寞学术悲凉人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不是我,是风?——读〈反思郭沫若〉》《同样是书生——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文化的良心——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与〈思痛录〉》等。
  • 掌心的灵动

    掌心的灵动

    在神界中,他是一颗耀眼的新星,可是他却背负着家族神秘的诅咒。她倍受嘲笑,却有着乐天派的性格,她的灵力是最差的,但是在她的身体中蕴含着一股不知来源的强大灵力。他们一起来到了人界,生活却没有轻松起来,在他们的身后有虎视眈眈的邪恶之势,真的是神界预测到了什么,才会让他们来么……
  • 每天给心灵一杯安慰

    每天给心灵一杯安慰

    365天,365个故事,365杯心灵的香茗。每一杯都蕴含着生命的真谛,从大朵的阳光在心灵中绽放开始,到做人,持平常心,修炼尊重、感恩、分享的心灵、经过培养担当、面对逆境的能力,最后抵达幸福快乐,诗意的心灵港湾。
  • 教你学潜水·冲浪

    教你学潜水·冲浪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朱雀传人纵横异世

    朱雀传人纵横异世

    所有种族围绕着他。在大陆上书写下傲人的传奇。,大陆历3235年,“噬血朱雀”出世。纵观“噬血朱雀”的一生,他让人们明白了何为英雄。人族、精灵族、矮人族、神袭族、魔劣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仙道轮回劫

    仙道轮回劫

    大千世界,道鬼妖魔,强者如云,宗门如星。神通秘术,万法归宗,禁制绝阵,法宝横行。天材地宝,灵丹妙药,求仙问道,只为长生。万族共存,仙武争锋,界面林立,唯有飞升。……一名天才生物科学家在一次动物灵魂抽取实验中出现意外,醒来后发现自己出现在了一个修真世界……杜凡:“生在轮回,唯有修仙。”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