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5900000011

第11章 诗经与楚辞 (4)

后汉王逸著《楚辞章句》,于卷首题着:“汉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刘向集,后汉校书郎臣王逸章句。”《楚辞》到刘向之时,始有像现在那个样子的总集,这是可信的事。唯这个王逸章句的《楚辞》,是否即为刘向的原本,却是很可疑的。据王逸的《章句》本,则名为《楚辞》的这个总集,乃包括自屈原至王逸他自己的一个时代为止的许多作品。据朱熹的《集注》本,则《楚辞》的范围更广,其时代则包括自周至宋,其作品则包括自荀况以至吕大临。本书所谓《楚辞》,指的不过是屈原、宋玉几个最初的《楚辞》作家。

《楚辞》,或屈原、宋玉诸人的作品,其影响是至深且久,至巨且广的。《诗经》的影响,至秦汉已微。她的地位虽被高列于圣经之林,她在文学上的影响却已是不很深广了。但《楚辞》一开头便被当时的作者们所注意。汉代是“辞、赋的时代”;而自建安以至六朝,自唐以至清,也几乎没有一代无模拟《楚辞》的作家们。她的影响,不仅在“赋”上,在“骚”上,即在一般诗歌上也是如此。若项羽的“虞兮虞兮奈若何”,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以至刘彻的“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诸诗,固不必说,显然的是“楚风”了;即论到使韵遣词一方面,《楚辞》对于后来的诗歌,其影响也是极大的。他们变更了健劲而不易流转的四言格式,他们变更了淳朴短促的民间歌谣,他们变更了教训式的格言诗,他们变更了拘谨素质的作风。他们大胆地倾怀地诉说出自己郁抑的情绪;从来没有人曾那样地婉曲入微,那样地又直挚,又美丽地倾诉过。

屈原是古代第一个有主名的大诗人。在古代的文学上,没有一个人可以与他争那第一把交椅的。《史记》中有他的一篇简传。在他自己的作品里也略略地提起过自己的生平。据《史记》,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他自己在《离骚》里则说“皇鉴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是正则、灵均又是他的名字。后人或以正则、灵均为“平”字“原”字的释义,或以为正则、灵均是他的小名。他是楚的同姓,约生于公元前340年(周显王二十九年,楚宣王三十年辛已)。初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原是怀王很信任的人。有一个上官大夫,与屈原同列争宠,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上官大夫因在怀王之前谗间他道:“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适怀王为张仪所诈,与秦战大败。

秦欲与楚为欢,乃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怀王恨张仪入骨,说道:“不欲得地,愿得张仪。”张仪竟入楚。厚赂怀王左右,竟得释归。屈平自齐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后秦昭王与楚婚,欲怀王会。王欲行。屈原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固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竟客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子兰怒屈平不已,使上官大夫短之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这是他第二次在政治上的失败。屈原既被疏被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意乱,不知所从。乃往太卜郑詹尹欲决所疑。他问詹尹道:“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詹尹却很谦抑地释策说道:“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自投汨罗以死。死时约为公元前278年(顷襄王二十一年)的五月五日。在这一日,到处皆竞赛龙舟,投角黍于江,以吊我们的大诗人。

近来颇有人怀疑屈原的存在,以为他也许和希腊的荷马,印度的瓦尔米基一样,乃是一个箭垛式的乌有先生。荷马、瓦尔米基之果为乌有先生与否,现在仍未论定——也许永久不能论定——但我们的大诗人屈原,却与他们截然不同。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瓦尔米基的《罗摩衍那》,乃是民间传说与神话的集合体,或民间传唱已久的小史诗,小歌谣的集合体。所以那些大史诗的本身,应该可以说他们是“零片集合”而成的。荷马、瓦尔米基那样的作家,即使有之,我们也只可以说他们是“零片集合者”。屈原这个人,和屈原的这些作品,则完全与他们不同。他的作品像《离骚》、《九章》之类,完全是抒写他自己的幽愤的,完全是诉说他自己的愁苦的,完全是个人的抒情哀语,而不是什么英雄时代的记载。他们是反映着屈原的明了可靠的生平的,他们是带着极浓厚的屈原个性在内的。他们乃是无可怀疑的一个大诗人的创作。

《汉书·艺文志》里有《屈原赋》二十五篇。王逸《章句》本的《楚辞》与朱熹《集注》本的《楚辞》,所录屈原著作皆为七篇。七篇中,《九歌》有十一篇,《九章》有九篇,合计之,正为二十五篇,与《汉志》合。但王逸《章句》本,对于《大招》一篇,却又题着“屈原作,或曰景差作”。则屈原赋共有二十六篇。或以为《九歌》实只十篇,因《礼魂》一篇乃是十篇之总结。故加入《大招》,仍合于二十五篇之数。或则去《大招》而加《招魂》,仍为二十五篇。或则以《九歌》,作九篇,仍加《大招》、《招魂》二篇,合为二十五篇。但无论如何,这二十五篇,决不会全是屈原所作的。其中有一部分是很可怀疑的。《远游》中有“羡韩众之得一”语。韩众是秦始皇时的方士,此已足证明《远游》之决非屈原所作的了。《卜居》、《渔父》二篇,更非屈原的作品。两篇的开始,俱说“屈原既放”,显然是第三人的记载。王逸也说:“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此外《九歌》、《天问》等篇,也都各有可疑之处。我们所公认的屈原的作品,与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者,仅《离骚》一篇及《九章》九篇而已。

《离骚》为古代最重要的诗篇之一,也是屈原所创作的最伟大的作品。“离骚”二字的解释,司马迁以为“犹离忧也”。班固以为“离,犹遭也;骚,忧也”。《离骚》全文,共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六十一字。作者的技能在那里已是发展到极点。她是秀美婉约的,她是若明若昧的。她是一幅绝美的锦幛,交织着无数绝美的丝缕;自历史上,神话上的人物,自然界的现象,以至草木禽兽,无不被捉入诗中,合组成一篇大创作。

屈原想象力是极为丰富的。《离骚》虽未必有整饬的条理,虽未必有明晰的层次,却是一句一辞,都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各自圆莹可喜,又如春园中的群花,似若散漫而实各在向春光斗妍。自“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起,始而叙述他的身世性格,继而说他自己在“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之时,不得不出来匡正。“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不料当事者并不察他的中情,“反信谗而齌怒”。他“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在这时,“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独有他的心却另有一番情怀。他所怕的是“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他的心境是那样的纯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然“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因而慨然地说道:“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在这时,他已有死志。

他颇想退修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然而他又不能决心退隐。女媭又申申地骂他,劝他不必独异于众。“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他却告诉她说,“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时既不容他直道以行,便欲骋其想象“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但“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他闷闷至极,便命灵氛为他占之。灵氛答曰:“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他欲从灵氛之所占,心里又犹豫而狐疑。“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巫咸又告诉他说道:“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镬之所同。……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他仍不以此说为然。

他说道:“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实在的,“既干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固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他终于犹豫着,狐疑着,不能决定走哪一条路好。最后他便决绝地说道:“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及其“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便又留恋瞻顾而不能自已。“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始终在徘徊瞻顾,下不了决心。他始终地犹豫着,狐疑着,不知何所适而后可。到了最后之最后,他只好浩然长远地叹道:“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始终是一位诗人,不是一位政治家。他是不知权变的,他是狷狷自守的。他也想和光同尘,以求达政治上的目的,然而他又没有那么灵敏的手腕。他的洁白的心性,也不容他有违反本愿的行动。于是他便站立在十字街头:犹豫狐疑,徘徊不安。他的最后而最好的一条路便只有:“从彭咸之所居。”

在《九章》里的九篇里,大意也不外于此。《九章》本为不相连续的九篇东西,不知为什么联合为一篇而总名之曰《九章》。这九篇东西,并非作于一时,作风也颇不相同。王逸说:“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他以《惜往日》、《悲回风》二篇为其“临绝之音”。其他各篇则不复加以诠次。后人对于他们的著作时日的前后,议论纷纭。《涉江》首句说,“余初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似也为晚年之作。《惜诵》、《抽思》二篇,其情调与《离骚》全同,当系同时代的作品。《橘颂》则音节舒徐,气韵和平,当是他的最早的未遇困厄时之作。然在其中,已深蕴着诗人的矫昂不群的气态了:“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思美人》仍是写他自己的低徊犹豫。《哀郢》是他在被流放的别地,思念故乡而作的。他等候着复召,却永不曾有这个好音。他最后只好慨叹地说道:“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涉江》也是他在被放于南方时所作。

同类推荐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
  • 中国古典散文集2

    中国古典散文集2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歌谣,是一种非常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诗歌艺术形式。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 大搜捕

    大搜捕

    本书内容包括:苍山出奇兵;大漠追凶记;扫荡假烟“王国”;押钞车血案;梦断金山等
  • 生命第一:5·12大地震现场纪实

    生命第一:5·12大地震现场纪实

    许多人不想重现汶川大地震的灾情,是因为人的生命在那一刻变得极端的脆弱与痛苦、无助与悲恸。但这是历史,这是客观。不记述这生命之苦,就不知道人类从动物世界走向衣冠楚楚、讲吃讲穿的文明历程的每一步痛苦与辉煌,这对人类更好地走向未来也是无益和有害的。
热门推荐
  • 心灵甘泉:沙与沫

    心灵甘泉:沙与沫

    沙与沫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让那些困顿彷徨的人们,都能得到慰藉和鼓舞!诗文超越了时空、国界的限制,字句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了不同心灵的不同需求。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惊世毒皇后

    惊世毒皇后

    【这样的她—】季弦歌,左相之女,却因为一场阴谋,被推上皇后之位。作为夫君,皇帝只想除掉她。作为亲人,父亲只想利用她。江湖纷争,朝堂纠葛,尔虞我诈。◆暗潮凶猛的阴谋诡计中,她,游走于正邪之间,左手利刃,右手品茶,步步为营,谈笑间,俾睨众生,扭转乾坤,杀人于无形!在重重阻碍下,她究竟能否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帝国?【这样的他们—】(妙手神医:前半生我为了医术而活,后半生,想要为你而活。(当朝右相:你说,我是仙,我说,你是魔,仙魔之间,若是注定不能相守,那么,我愿意为了你坠入魔道。(武林至尊:你说我只知道天下,却不知,我愿意用整个天下,来守护你的肆无忌惮。还有那皇帝,世家族长,铁血战神…她与他们之间,本是个个不待见,本是互相利用,一转身,又是谁,会与这个女子一步步攀上高峰,并肩傲视天下?——◆◆片花欣赏:【皇帝篇】大殿中:某男一身阴冷的走进来,隐忍的低声说道:“季弦歌,你还是朕的皇后!朕警告你,不要再到处招惹男人!”某女冷笑:“皇上此话何意,您有您的女人,我有我的男人,我们之间本就是交易,不是么?”【丞相篇】御花园中:男子匍匐在地,卑微的姿势,却依旧让人觉得仙风傲骨。“皇后娘娘,大人已经跪了一天了…”身边的丫头不忍心,道。“大人,您可是累了?”某女一脸慵懒。“微臣不累,皇后娘娘可愿意,赦免那些无辜的人?”“你要是爬上本宫的床,本宫也许会愿意…”某女清冷的说。“微臣,愿意。”某女愣了一下,笑道:“放一个人,你就陪本宫一夜!”男子露出一个似有若无的笑容,道:“臣,遵旨。”【盟主篇】:山巅之上:女子道:“徐家那老头,竟抢我生意?!”男子露出狐狸般的笑容:“明天就让他儿子不举,怎么样?”女子又道:“这苍山派和青云教又打起来了?头疼!”“那咱就把这俩,夷为平地。”男子一脸宠溺。女子浅笑:“你把我惯得这么嚣张,别人受不了,可如何是好?”风华绝代的男子看着某女,眼底闪过一丝狡诈,心中幽幽的道:若是天下人都受不了,那才甚好。●●女强+男强,强强对抗。喜欢的亲们点击【放入书架】喔!
  • 刺马

    刺马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续红楼之水润玉心

    续红楼之水润玉心

    林黛玉在宝玉和宝姐姐成亲的晚上,伤心欲绝,投入了潋滟湖,被刘家村的一对老夫妇救起,巧遇北静王爷水溶,从而又引发了一段缠绵温馨的······片段一:林姑娘,我怎么舍得你离开我呢!我巴不得照顾你一辈子的!片段二:林姑娘,刚刚你看到我的时候,心里非常高兴是吗?还有这首诗,是你为我而做的吗?你心里一直在惦念着我,是吗?向大家推荐我的另外一部作品《续红楼之潇湘情缘》
  • 天骄红颜:苏五小姐传奇史

    天骄红颜:苏五小姐传奇史

    异界穿来一缕杀手的孤魂,竟然机缘巧合附在了苏府刚出世的五小姐身上......传说,五小姐出生之际引得天生异象,漫天飞雪,而她竟浴雪而舞,精灵如仙!这一世,不仅有超级疼爱自己的爹爹和娘亲,还有四位帅到不行各具特色的哥哥,幸福美满!然而,在权势阴谋中失去了这一切的幸福之后,她终于还是做回前世的杀手。她贪财,狡诈,腹黑,护短,杀伐果断,喜欢阴人为乐,喜欢算计,但也重情重义至情至性!拜名师,学玄术,炼药剂;战王爷,闹王府,做王妃;潜皇宫,杀皇帝,报家仇!究竟,能否解开体内的封印寻回失去的力量和记忆?能否与心中那人长相厮守比肩天下,共看繁华?且看她在异界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睥睨天下傲视群雄!
  • 巧夺天工的中国建筑

    巧夺天工的中国建筑

    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我国的先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中国建筑在世界的东方独树一帜,它和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中国古建筑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深刻文化内涵,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作为中国艺术最杰出的一部分,中国古建筑中的绝大部分,都充满了天人合一的伟大和谐思想,表现了中国古建筑文化所特有的伟岸而俊秀、博大而亲切、神秘而浪漫的特征。《巧夺天工的中国建筑》带你走进中国建筑的殿堂。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