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5400000004

第4章 摩挲中国文明 (3)

敦煌莫高窟与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其中,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我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的崖壁上。这里全年日照充足、干燥少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举目望去,在长达一千六百多米的岩壁上,层层排列着数百个洞窟,像千门万户鳞次栉比,又像无数蜂房错落镶嵌。一条泉河蜿蜒穿过,呜唱着汩汩欢歌。简直令人难以相信,在茫茫戈壁中,竟会奇迹般地出现这么一片美丽可爱的绿洲。

莫高窟最初开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那一年,一位叫乐樽的和尚风尘仆仆地云游到此,夕阳从鸣泓山斜照到对面布满云母的三危山上,映射出万道金光。乐樽和尚产生幻觉,仿佛看到千尊神佛时隐时现,他以为佛祖显灵,决意在这片圣地上驻锡礼佛。于是,他在面对着三危口的鸣沙山最东端开凿了一个佛窟,“架空镌岩,大造佛像”。从此,那些躲避战乱、受雇于此的民间艺人,苦孤诣,丹蘩妙化,手中驱山走海,笔底咳云吐雨,描述了难以计数的彗动离奇的佛经故事,塑造了数千尊神态逼真的佛像,或为积善成德,或为福禄长久,或求丰衣足食,或求旅途平安,繁浩、精细的工程延笃了十个朝代,历时一千多年。

至元代(公元1271—1368年)方基本结束,其间经过连续近千年的不断开凿,使莫高窟成为集各时期建筑、石刻、壁画、彩塑为一体的艺术殿堂。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艺术宝库。面对漫长的修建历史,余秋雨先生在《莫高窟》中感慨地说,“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中国的许多文化遗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别国的遗迹一般修建于一时,兴盛于一时,以后就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中国的长城就不是如此,总是代代修建、代代拓伸”。对于洞内的壁画,余秋雨先生说“不管它画的是什么内容,一看就让你心底惊呼,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

莫高窟在千年的岁月更替中,是理想的佛门静地,静静的,只有轻轻的诵经声伴着缭绕的袅袅青烟。夜阑人静,佛者青灯黄卷物我两忘,真是肉身和心灵的理想天堂,是超凡脱俗的极乐世界。这种理想的沉寂一直持续千年。这是何等的好,这是何等的妙。按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话讲:我们在进行科学或哲学思维时,思考仍停留在意识形式之内,而古印度哲学似乎是超越意识形式的,追求一种超验的体会。正是这种古哲学氛围滋养了佛祖,使他在深思49天后的一个美丽夜晚终于获得了觉悟。主张人们以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面对世界,通过无限的慈悲、怜悯、宽容和善意使这个世界趋于平和。

但是,清朝末年,中国的封建制度已经到了行将就木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再把心思放在这么一块荒僻的地方,莫高窟就此喧哗了。一个叫王圆箓的逃荒道士接过了敦煌的这块瑰宝,在这里安下了家,成了守窟的人。这是历史的不幸,也是中国文化的不幸。余秋雨先生曾在《美的无奈》中说过,“天下文明的沦落,不一定是由于地震或战争”。莫高窟的浩劫就验证了这句话。这个王道士他身上保有着中国人的良好修养:勤劳、好客。每天早上,都要用挂在腰间的钥匙打开洞窟的铁锁,仔细地审看,是否有什么地方不符合他一个道士的身份。至少那些彩绣辉煌的飞天就不合适,于是,找来匠人,粗略地改造了一下,五颜六色的墙壁经白灰一粉刷还真亮堂。

1900年的一个早上,这个王圆箓打开了一个藏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历代经书文物的洞穴。这些文物每一件都价值连城,这次发现被誉为二十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此后又由此发展出著名的“敦煌学”。可是王道士好客啊,为了招待远方的来客,他只收取了几个小小的铜板,就让这些原本愿意为之送命的强盗轻而易举地用牛车载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经卷。余秋雨先生在《文明的碎片》的题叙中说过,“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把并不存在的文明前提当作存在。”可是,对于存在的文明视而不见,一文不名,又何尝不是悲剧呢?一拨又一拨的外国人来了,有人掀走了壁画,有人搬走了雕像,有人运走了经书,有人拿走了织绢和绘画。俄国的、日本的、匈牙利的、法国的……他们拉走了一箱又一箱,拉走了一车又一车。莫高窟在哭泣,在西北苍凉的风中耸动柔弱的肩无助地流泪。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地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经过千年风雨和数次劫难后,莫高窟已千疮百孔,一幅一幅壁画被揭去,菩萨美丽的头颅不翼而飞,墙壁上到处都有流沙的划痕和人为的破坏。

莫高窟的劫难,不仅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破坏,应当说,它是整个人类的劫难。这种恨意,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余秋雨先生在《文明的碎片》的题叙中说,“剥除文明的最后结果,就是容忍邪恶,无视暴虐,文明被撕成了碎片,任人搓捏和踩踏。人类历史上一切由人类自己造成的悲剧,大半由此而生”。这不禁让我们思索:我们该如何保护这灿烂的文化?

◎那些失落的碎片

文明易碎,文明的碎片有可能被修补,有可能无法修补,然而即便是无法修补的碎片,也会保存着高贵的光彩,永久地让人想像。能这样,也就够了。

——《乡关何处》

余秋雨先生曾为“我们是飞天的后人”、为我们“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是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而骄傲不已。面对瑰丽的敦煌莫高窟,百年前的王道士没能守住它,虽然余秋雨先生也已将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了,但是连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余秋雨先生说“不幸由王道士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而如果换另一个有文化的人来当家,悲剧似乎就不会发生了。当然,我们首先要正视这场中国近代史上的浩劫和悲剧,唯有正视历史,才能反思。历史已翻过新的一页。大量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止是民族的屈辱,也给专家们研究华夏文明史带来了阻力。但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的辉煌仍然在中国,敦煌学仍然在中国。“道士塔”作为民族文明的耻辱和衰败的象征,虽已成为历史却足以鞭策每一个中国人:决不能重蹈覆辙。余秋雨先生在《简单与自然》中说,“现在我们已经不可能抹去或改写人类文明史,但有权利总结教训”。

华夏文明史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段华彩乐章。以书画典籍、工艺珍品等文物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国留给世界的宝贵艺术财富和文化遗产。而今,它们仿佛一颗颗珍珠,撒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艺术馆以及私人收藏中。余秋雨先生在《千年一叹》的自序中说:“这种抚摸经常会引发苦思: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性的崩坍?这种避免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哪些代价是正面的?哪些代价是负面的?过去的避免能否担保今后?”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多次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其间不计其数的文物被掠夺和毁损,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中国文物流落海外多数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正常的贸易或馈赠,如我国古代出口的瓷器、丝绸等。在近代战争中被抢掠的,如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的大量文物不计其数。法国文豪雨果曾经说过:“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地方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相媲美”。由移居海外的华侨带出的,被非法发掘坟墓、偷盗的,被非法商人以低价讹诈的,如英国斯坦因等一些外国探险家以科学考察的名义来到中国,掠回国去的中国文物也不计其数。

文物走私也是导致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海外的原因之一。在世界上,文物走私是一个普遍现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一度告别了文物外流的历史。然而,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在暴利的驱使下,国内外不法分子相互勾结,掀起了盗窃、走私文物的狂潮。近20年来,以香港作为中转站而走私出境的文物就多的无法想象。

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物化,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中国文物在世界上,一直具有极独特的价值和崇高的声誉。150多年来,无数文物包括大量国宝级文物流失海外,而流失的文物究竟有多少恐怕永远是个谜。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全球防止非法贩运文化财产报告》指出: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件,且均是文物中的精品。散落在世界各地民间的中国珍贵文物应是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的十倍。

根据中国文物学会的统计,中国珍贵文物的流失数量竟高达几百万件,达到国家一、二级文物标准的就超过100万件。海外流失文物数量之大、档次之高,让人们惊愕又痛惜不已。面对被强取豪夺走的中国文物,某些国家竟然拒绝归还,对于此,专家提议,因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数量巨大,且情况千差万别,应不同对待:凡在正常往来中留存国外的中国文物,当不在追究之列;而对被劫掠、偷盗、骗取之文物,应该诉诸国际法律追索讨还。我国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先生也说,中国传世珍贵文物,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但决不因此而允许暗偷明抢,巧取豪夺。像云冈、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敦煌壁画、圆明园国宝等,都属于从我国掠夺走的文物,应该要求无偿归还。

余秋雨先生在《文明的碎片》的题叙中提到,“称为文明古国,至少说明在我们国家文明和蒙昧、野蛮的交战由来已久。交战的双方倒下前最终都面对后代,因此我们身上密藏着它们的无数遗嘱。”是的,我们肩负着祖先、父辈的遗嘱,有义务将“遗失的文明”追回来,这个遗嘱还将一代代传下去,让更多的子子孙孙加入到这个行列。

石刻、壁画等石窟艺术,敦煌曲子词等文学音乐,这些都是祖先遗留下来的瑰宝。在敦煌研究院聚集了一大批国内乃至国际上都走在前列的文物保护专家。他们几十年甚至毕生在沙漠戈壁中,过着如昔日苦行僧侣般的艰苦生活。在日本侵华期间,中国著名的画师张大千带着妻儿,赶着牛车,踏着西部漫漫黄沙来到了敦煌。面对敦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他被震撼了。他以一个中国文人的自豪感开始在这里工作。用两年多的时间临摹壁画,并整理登记编号。全国政协委员、敦煌研究院院长、以近半数得票当选为2004年最深刻影响中国的文化人物樊锦诗,五十年代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毅然来到大漠戈壁,守护敦煌莫高窟四十余载,为敦煌石窟走上科学保护之路做出了不朽贡献。她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守护敦煌莫高窟,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事情。”

余秋雨先生在《流放者的土地》中说过,“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贵之所以高贵的,也是这种高贵。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他们为了文化和文明,可以不顾物欲利益,不顾功利得失,义无反顾,一代又一代”。“人类至今没有建立救助文明的机制,一切只凭少数人心头的一点良知,但那点良知究竟有多少力量?又有什么方法能让它们聚集在一起?”余秋雨先生在《失落的背影》中的一段话,更能让我们沉思。

舞蹈着的活图腾

◎她的名字叫“傩”

傩,一个奇奇怪怪的字,许多文化程度不低的人也不认识它。它早已进入生僻字的行列,不定什么时候,还会从现代青年的知识词典中完全消失。然而,这个字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关系实在太深太远了。如果我们把目光稍稍从宫廷史官们的笔端离开,那么,山南海北的村野间都会隐隐升起这个神秘的字:傩。

——《贵池傩》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对于鬼神文化,也做了一种引渡。神、巫、鬼等在中国历代文化中并不少见,是人们在乞求通过一种超脱自身或者超越自然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赶走自己精神上的困惑和恐惧,以达到驾御自然,掌握自己人生的夸大的意识的反映。余秋雨先生在《贵池傩》中对于在少数民族中出现的“傩”进行了诠释:“傩在训诂学上的假借、转义过程,说来太烦。它的普通意义,是指人们在特定季节驱逐疫鬼的祭仪”。在这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种具有迷信色彩的文化,视之为迷信,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宗教文化的折射。

同类推荐
  •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某种意义而言,21世纪国际竞争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各具特色的城市圈。没有城市圈的形成和崛起,没有发达的大城市做后盾,没有人口和产业聚集以及城市的高度文明,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国家。
  • 最秦

    最秦

    赳赳老秦,舍我其谁?他还是胡亥,只不过不是那个教着历史课,没事儿上上网的闲散老师,而成了这个末世帝国的皇帝,千古第一昏君胡亥。是胡亥又不是胡亥的他,决定挽救这个濒临灭亡的时代,与赵高斗智斗勇,重用蒙氏家族,大胆启用新人,与刘邦、项羽逐鹿中原。大秦老臣泪流满面,我大秦终于看到希望!大秦甲士群:215208375唠嗑,聊天,说话,O(∩_∩)O哈哈~
  •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翻开二十四史,诬告陷害的嘴脸与血淋淋的现实让人不寒而栗。那些小人自不必说,他们往往以无中生有为生存之能事。就是有些在正史上留下美名的人也有诬陷别人的记录。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诬陷,诬陷者之所以要犯下这为人不齿的行为.就是因为其中藏着利益。这种利益包括富贵荣华,有时候还是性命攸关。本书分析历史上著名诬告陷害案件的案情和审判情况,挖掘案件背后的思想和人心。每一个案子的来龙去脉都可以挖掘成一个令人深思的道理或者现象。中国历史上的大案绝大多数是诬陷案,此书将这些诬告案件进行梳理,作为透视中国世道人心的窗口.萤新审读它们有现实意义。
  • 浪遏扁舟

    浪遏扁舟

    人生如浪里扁舟,坎坷似遏浪而来;没有爱情的支撑,生活就难以前进。本文写主人翁从小立志要富起来,可在他求索中才知道生存是那么的难,他受尽了人间苍伤。他与几个女子都有爱情,可是都被现实击破了踏入伊甸园美好梦想,以致他的爱情多次受挫而痛苦的经历。
  • 历史百科知识博览

    历史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历史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网游之帝王归来

    网游之帝王归来

    爆法,隐贼,两个早已经淡出人们视野的名词,却在新的游戏——异界刚刚开启的时候,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曾经的网游神话,却在异界开启的时候,再次进入了异界这款游戏之中。
  • 人鬼恋:前生我是你的妾

    人鬼恋:前生我是你的妾

    前世的爱恋,今生的纠缠。她,林颜落,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一次意外,让她从小带到大的玉镯破裂。从此,便恶梦缠身。而她的生活也变得不可思议了起来。一个是前世的王爷相公,另一个是今生的捉鬼大师,她该如何选择?恐怖的是后面还追随着她前世的情敌——芸王妃!
  •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三十六计(中华文化书系)

    三十六计(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等。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防备得周全严密,往往容易大意,常见的事情就不会引起怀疑。机密往往隐藏在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极大公开的事物里有极大的机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