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4400000008

第8章 不自知的狮子与绵羊 (8)

生命是种恩赐,纵然它在人们的脸上,身上留下了这样那样的痕迹,但他同样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生活”。生活是种磨难,但他同样赋予了我们厚重的生命。岁月如歌,如歌的岁月,它的公平不在于脸上的几条皱纹,他的公平在于它从你生命中走过后,沉淀下来的东西。

一个人只有尊重生命,热爱生活,才会在年华老去后,在脸上生命里写下智慧。一个女人,无论是否穷困,只有抱着一颗热爱生命,感悟生活的玲珑之心,才会收获爱情。一个男人只有不去在意女人的脸蛋儿,感受了解身边的人,才会在收获江山的同时收获爱情,而不至于成为“孤家寡人”。一对夫妻,只有彼此相守,用一生去相识,才会收获橡树与菩提间恒久的爱情。

◎知耻近乎勇

在所遇到的怪事中,我们没有听到一句承认错误的话,没有听到一句表示歉意的话,完全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硬碰硬做法。不知道我们祖先做了多少坏事,造了多少孽,竟触玉皇大帝之怒,罚使我们这些子孙,一个个横眉怒目,嘴硬如铁,坚不吐实,死不认错。天乎,中国人何时才能赎罪完毕,再恢复一团祥和——一副笑容和勇于认错的嘴巴也。

——续《大男人沙文主义》

某日兴起,随手翻开小学时的德育书籍,看到一则关于第一任美国总统华盛顿的故事。那是华盛顿还是小华盛顿时发生的故事。一天,小华盛顿的爸爸给了他一把斧子,要他把影响果树生长的杂树砍掉,并且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小心自己那两棵心爱的樱桃树。小华盛顿拿着斧子开心极了。答应了一声,他跑到院子里,快乐的挥舞着手中的小斧子。等树砍完了,他才发现自己把爸爸心爱的樱桃树也给砍倒了。到了晚上,爸爸一回来就看见了被砍到的樱桃树,愤怒的说:“如果让我发现是谁干的好事,我一定要严厉的惩罚他。”他把家里的人都叫了出来,问:“是谁砍了我的树?”小华盛顿,偷觑了爸爸一眼,低声说:“对不起,是我砍了你的树,我不是故意的。”华盛顿的爸爸看了他一会,笑着抱起他说:“我的好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要你说一句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小朋友,要诚实,要勇于认错。

相类似的说法还有《礼记·中庸》中的“知耻近乎勇”、孟子的“知耻而后勇”等等。只要有心,翻阅古今中外的那些智慧格言、典故、神话会发现,与这类似的故事多不胜数。在我们古代先哲的眼中“知错能改”毫无疑问的被视为人的一种最为基本的品质。

但是这种品质在我们中国人身上却极为罕见。中国人的特点之一,按柏杨先生的话说就是“死不认错”。基本上,中国人头可断血可流,唯这认错二字的实现,是难上加难。而且,自己不认错就算了,即便看到人家错了,也不能直说。没什么关系的选择默而视之,任其发展。关系不错的,才要说上两句,但说的方式要委婉地劝之诱之,使他自己发现错误,万不能一语道破。否则,嘿,只怕犯错者会面上一红,接着脸色一白,咬紧了牙关,大有要跟你辩上三天三夜的架势,以证明错的是你而不是他。这还是碰上君子了,你要是再一倒霉说破了小人的错处,得,从今以后你可就危险喽,要时刻提防此类人的秋后算账。学术上如此,生活中更是如此。

设想一下,假如你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美丽娇俏的小姐,她生得一张芙蓉面,身材苗条若柳,从头到脚无处不美好,就是没拉上裙子的拉链,春光外泄。你会怎么做,告诉她“诶,你拉链开了。”那她得多不好意思啊。要是万一您再是位男性,恐怕你这仗义直言的后果,不是要挨一个大耳瓜子,就是要被啐一口,怒曰:“臭流氓!”您要是不说,等这位小姐发现了,羞得满面通红,举目四望,却发现就你一人在那,若有所思的盯着她没拉上的拉链,您怕是还逃不了这“流氓”的嫌疑。我们两相权衡之下,决定将眼睛调开漠视到底。至于,那外泄的春光谁爱看谁看。于是,她就挂着这种“错误”在大街上招摇。扬着修长洁白的颈子,迈着自信高傲的步伐,将人们的侧目归结为为她伟大的魅力所倾倒。直到她自行发现,或是终于碰上个不怕死的,神秘兮兮地对她说:“小姐,对,就是你,你拉链没拉上。”

由上,我们不难想象,做一个中国人,一个懂礼仪的中国人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小到别人没拉拉链,大到学术研究、政策实施。只要你想告诉他“你错了”,就必须思前想后,计量一番,再去实施。否则即使你是好意,也一样得挨人家的埋怨。

呜呼,若论中国上下,也只有幼稚园里的小朋友会清晰直白的说出别人的错处吧!

东方人和西方人的交往,往往存在着很深的沟,尤其是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间,这种文化鸿沟就更为明显。而排在西方人最不能理解的行为之首的,还要属中国人的“面子”观。在亚瑟·亨·史密斯的《中国人的脸谱》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

“面子”之于中国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这听起来似乎有些难以理解。然而在中国,“面子”不仅仅指人的脸面,它更是一个复杂的复合性名词,其含义远远超出我们所能表达的范围,或许比那些心领神会的词语的意义还要广泛。

想要弄清楚“面子”的含义,就算只是要理解其中的一部分,也要事先明白“作为一个种族,中国人富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戏剧本能。几乎可以说,戏剧是这一种族唯一的全民性娱乐方式。中国人对戏剧的痴迷程度,同英国人对体育、西班牙人对斗牛的狂热不分上下。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触动,中国人都会沉迷其中,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就是戏剧中的人物。置身于戏剧的场景之中,中国人会像戏中人物一般行礼、下跪、躬身、叩头。”

而这些行为在西方人眼中,即便不被认为是荒唐的举动,也会被看作是种无趣的表现。然而它却是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核心模式。

柏杨先生认为,当一个中国人的“自我防御心理启动的时候,即便只有两三位听众,他们也会像面对上百万民众一般,慷慨激昂地说:‘我不仅要对你说、对他说,我还要对你们大家说。’假如麻烦得到了解决,他们就会像绅士般自称自己是在一片赞扬声中‘走下舞台’的;假如这些麻烦没有得到解决,那么他们就‘下不了台’。如果你能够理解他们的想法,你就会发现,这一切与现实毫无瓜葛。”

他们只是像演员那样,预演自己事先写好的剧本。并且要求剧本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得到完美处理,以达到他们戏剧心理的需要。至于现实之中,台下的观众是怎么想的,事实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只要你给了喝彩,就完全与他们没有关系了。而那些诸如行礼、下跪、躬身、磕头之类动作的产生,道理亦同,因为使用它们可以增加那些戏剧的戏剧效果,使剧情更富感染力。感染力上升到一定阶段,也就成为事实了。

在这样一种情结下,但凡是在中国长大的中国人,几乎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戏剧情结。他们在他们预先给自己设定好的舞台上,走出自己自认完美的舞步。并且无时无刻不在揣测着台下的观众是怎样的热切、怎样的欢呼。同样的台下的观众也在自己的舞台上,只不过他们这个场次的内容是看戏,于是他们设想着这场戏是如何的精彩,演员演得又是如何的认真,到了结尾,自己又是如何激动的鼓掌等等。然后他们就按他们想的做了,从来没有人关心戏的本身,戏外的现实。所以中国人的眼中,总是充满了“邪不胜正” “有情人终成眷属” “功成名就”等这样美好的幻想,并认为它们切实存在。

一旦有一天,你的话让他们从那些美好的幻梦中醒觉,或者让他们发现自己犯了一个足以破坏剧情完美的错误,他们就会觉得“下不了台”,观众喊了“倒好”没面子了。于是他们恼羞成怒,非要与你争辩一番,直到他们觉得自己已经争回了面子。

而我们这些可爱的国人,将这种祖先流下来的传统十成十的继承了下来,并发挥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那些昔日的(诸如“天朝上国”这出戏的)教训,并没有将我们从戏剧中将自己拉回现实。这也成就了今天的“死不认错”中国人。所以,我们的德育教材中,那个关于小华盛顿的故事,只是挖掘到了“诚实”这一层面,却没有将它挖掘到“勇于认错”这个深度上。

当然,中国人不愿意认错并不代表他不会认错,当他被逼到人生的某个死角,一些聪明之辈还是会认错的。正所谓“死不认错”,不死就认错。在中国历史上就出现过这么一位偷生“认错”的枭雄。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

勾践不同意,也发大军要跟吴国人拼个死活。两军在太湖一带交锋。越军败北,勾践召集国民,当众认错:“寡人无能!”并且听从范蠡的建议,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吴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坚决反对。

后来文种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送了一批美女和珍宝给他,请他在夫差面前讲好话。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的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勾践知道后,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了吴国。在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大坟旁边的一间石屋里,给自己喂马。范蠡则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都要给他拉马。

有一次,夫差生病了,勾践毛遂自荐,说自己能治夫差的病,可是夫差不让勾践接近他,勾践说只能尝夫差的屎来治病。果然,夫差的病被勾践治好了。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了。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问道:“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甚至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褥子。

从策略上说,勾践在民众面前主动认错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做法。他通过国君认错这一戏剧情节,将还在自怨自艾,自认将成亡国奴的国人们从预设的悲剧中拉了出来。接下来的尝屎治病也好,送美女西施也罢,都成功的将吴王夫差引到了他的迷魂阵中,消磨掉他的戒心和斗志。最后一招十年磨一剑,终将这部于他应以悲剧结尾的戏,变成了一出大喜剧。由此看来,恐怕正印证了那句“众人皆醉我独醒”吧!

一个生活在梦幻中靠剧本生活的人,是很容易迷失掉自己的,只有那些既清楚现实,又十分善于用剧本勉励自己的人,才能凌驾这出戏之外,并利用人们的戏剧心理,将这出戏导演到自己预设的结局上,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那些“死不认错”的主,就只能“打肿脸充胖子”的在那死磕,直到历史的车轮碾过,证明了他的错误。

其实,错误本身并可怕,谁不会犯几个错。承认它,改正过来,它产生的问题就会解决。可一旦你否认他,嘴硬的硬说错的是对的,那到头换来的就只是为了掩盖这个错误而产生的更多的错误。就像一个贪污犯,他刚开始可能只是从公款中拿点钱去炒股票,数目并不大。可是偏他倒霉,每支见涨的股票到了他手里就赔。他越看越急,心想“坏了,挪用的公款怎么赔呀!”想着,想着,心一横干脆再挪一笔,他就不信下次他还会这么倒霉。结果款子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到他再也还不上这笔钱,直到他因此进了监狱。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错误也是如此,就像水管向下滴水,你忽略它并对自己催眠说,水管漏水是正常的。那么你只能做好屋子被水淹的准备。当有人告诉你做错了时,承认错误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这样,人们才不会走上“蔡桓公”的老路。

古人云“知耻近乎勇”,其意义就在于此。人们只有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才会在未来改正它。人们只有为它感到羞耻,才会将它彻底的根除掉。同样,人们只有将错误改正过来,才能在未来的岁月里走得更加平稳。可惜我们多数人没有这种直面错误的勇气,不管是面对自己的错误还是面对别人的错误。

看着窗外的暖阳,记忆中勃兰特那震撼世界的一跪再次浮现在了我眼前。1970年12月7日,一个属于勇敢者的日子,在这一天,一个总理给世界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从这天起世界上空一直回响着这样的声音——知耻谓之勇。

同类推荐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这是一本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的回顾和总结之书。直面内心,砥砺成长,献给80、90两代人的青春自白书。毕业十年了,但我们的青春依然不老。学生、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北漂、作家、创业者……伴随着这些不断转换的身份标签,得到或者失去,辛酸还是荣光、荆棘或是迷茫,不管经历着什么,一路走来,我们都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致敬我们都曾路过的青春,致敬回忆里想见却不能再见的人。
  •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本书分为10部分:国都、飞向宇宙、生命高原、怀念大海、草原、东北这片土地、关中、丝路访古、仰望雪峰、塞纳河上的夜宴。内容包括:卢瓦尔河谷的城堡、在法国的田野上、塞纳河上的夜宴、海边的谈话、贝多芬雕像、帕塔亚景观等。
  • 读与行的风景

    读与行的风景

    本书是著名作家贾宏图的散文随笔集。书中包括《背影如山》《将军泪》《爱情是跨越苦难的桥梁》等篇目。每篇文章均是作者读书、写作、与文友的交往中,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真情、真感,意境深远,是一部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
  •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本书采用分类编排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名家著作,让你在一本书中了解百余部名著,跨时代、跨地域地感受一次心灵震撼。书中收录名著涉及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宗教六个大类,是迄今为止市场上收录名著最多、最全的一部全集。不论你是少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不管你是读书、工作,还是创业。你都可以从这些伟人的著作中受益,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素养,汲取心灵智慧,享受一次愉快的名著之旅!
热门推荐
  • 爱上宅女的帅小子们

    爱上宅女的帅小子们

    什么?离开她五年的父母居然各自派了一个男生来‘照顾’她,有没有搞错啊?照顾?是来整她的吧!第一次见到江卫皓和轩辕晨曦,好吧,她承认,长得都很帅!特别是但是,她又不是花痴,这是她的家耶,怎么他们倒像是主人?居然赶也赶不走!完全就是痞子行为!住在她家,她忍了!可是,轩辕晨曦居然还弄了个“淑女法则”出来,还名正言顺的告诉她,是她老妈请他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她!什么跟什么嘛!改造?说得好听!是来整她才对吧!可恶!她是绝对不会认输的!可是为什么,相处之后,面对轩辕晨曦,她总是会不自觉的依赖他……时而温柔,时而冷漠,时而带点痞痞的样子,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他?还有江卫皓,为什么看到他,会觉得熟悉?
  • 元素战神传

    元素战神传

    这是一个传奇,当前世与一个恶灵同归于尽,神令他再度复活来到另外的一个世界,一个叫元素的世界。天才得到一种逆天的力量,十亿年的封印再度开启,一个毁天灭地的元素之战再度上演。
  • 巫妖修仙传

    巫妖修仙传

    一个巫妖被雷劈到了拥有修仙者的元亨世界,夺舍成了一个孩童。虽然他并不会什么魔法,却天生便能操控灵魂,能吞噬别人的血液,获得血液中的灵力。虽然他的这具身躯属下下品的先天五行杂灵脉,修仙之路充满了忐忑,却又是上古巫神体突变,拥有天生神力,据说还能激活天生神通。好吧,且让我们看朱凌午是如何一步步的踏上修仙之路,成就长生之道!=======求关注========呼呼呼,新书《不死琉璃心》终于开始上传了,书号:11741253504610603,希望大家能给与支持。在新书养肥期间,求大家先给个收藏,偶尔给个推荐,加入书单啥的!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纵横世界政坛的领袖人物

    纵横世界政坛的领袖人物

    照亮人间的提灯女神,俄罗斯的“守护神”,从死囚到总统,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斗士,女人统治世界,人民的王妃……这些在世界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你了解多少?
  • 雀跃

    雀跃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盗神

    盗神

    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盗贼,如何在一群无下限网游高手中打滚成神?【本书技术流,非逆天YY,风格诙谐,幽默,热血,纯洁者请在长辈指导下阅读本书;如被带坏,概不负责】
  •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此卷包括三篇论文。《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发表于1905年,该文深入探讨了诙谐的技巧、目的、动机、心理起因及其与梦、潜意识的关系。《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发表于1912年,该文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潜意识的含义及其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和意义。《论潜意识》发表于1915年,是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一篇重要论文,也是他论述心理学基本理论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之一。
  • 绿意满屋的办公室植物

    绿意满屋的办公室植物

    “让健康植物走人办公室运动”,目前正在英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意大利、瑞典、丹麦、芬兰和荷兰展开。它传播的理念是:健康植物能够提升生产力。据该运动的推广网站介绍,1/3的欧洲现代办公建筑里都存在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的现象,甚至导致员工病假率偏高。挪威一家医院所作的研究表明,向办公室引入健康植物后,因病假导致的员工缺勤率减少了一半。还有研究证实,如果每天在电脑屏幕旁放置健康植物达4小时以上,人们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